正在阅读:

711家上市公司花了6300亿元去买理财产品 却还哭穷通过增发“伸手要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711家上市公司花了6300亿元去买理财产品 却还哭穷通过增发“伸手要钱”

部分上市公司大花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却仍在向二级市场“伸手要钱”,通过增发来补充流动资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如今在A股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上市公司解释此行为的口径通常都比较单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热度不减。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共计711家上市公司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累计达6326.88亿元。而去年同期,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和累计购买金额分别是599家、4930.88亿元,两项数据在今年分别增长了19%、28%。

大幅增长的数字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今年追求稳妥的投资行为。然而,怪现象也随之显现——部分上市公司大花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却仍在向二级市场“伸手要钱”,通过增发来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A股定增市场同样火热。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444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定向增发的规模约1.43万亿元。而去年全年定增市场总募集资金金额为1.25万亿元。这其中,53家上市公司以补充流动资金(或同类理由)为目的,拟计划募资约1500亿元。且值得一提的是,11家在今年发生购买理财产品行为的上市公司进入上述增发行列,涉及募资约293亿元。

11月29日晚间,九州通(600998.SH)公布了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总额超不过40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算上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2014年至今,九州通已经产生了三次重大的募资行为,包括2014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得约20.62亿元、2016年1月份通过可转债募集14.76亿元。三次相加,九州通共计可募得75.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今年年初可转债募资有明确的项目投入计划外,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的目的均为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且根据公司公布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可转债募资承诺投入的10个项目尚未完工,已投入资金与承诺资金仍相差5.27亿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九州通的期末现金余额约有25亿元。对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九州通给出了三点理由:第一,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第二,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第三,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有意思的是,上述理由与2014年表述的增发理由几乎相同。但事实上,囤积了20多亿元的资金后,九州通最终也选择购买理财产品。

今年4月25日,九州通发布公告宣布使用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临时闲置流动资金购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或保本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委托理财期限单笔不超过90天。

11月14日,九州通公告称,拟出资6亿元人民币的自有资金,购买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产品期限为13天。

目前,九州通增发进度尚处在预案阶段。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增发顺利实施,大量的新增流动资金叠加当前已有的现金余额,九州通可谓腰缠万贯。只不过,如何将资金有效投入主业中才是公司未来经营的重点。

相较于九州通,神州数码(000034.SZ)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似乎难以理解。

今年6月份,神州数码拟定增4.19亿元用于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公告显示,今年2月4日,神州数码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签订了一笔数额为18.10亿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60个月。按照还款安排,放款一年后,公司需开始偿还,首次偿还金额为2亿元。

然而,在公布定增预案前一个月,神州数码还公开了一份委托理财投资实施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5月9日、5月10日共计使用4亿元,分别购买两只基金。此外,公司还宣布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含)人民币10亿元的自有资金用于证券投资。

尽管神州数码目前债务繁重——其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86%,负债总额近134亿元。但这一通过增发让投资者来承担公司债务之举,恐怕有些本末倒置。

另一家上市公司正海磁材(300224.SZ)今年投资于理财产品的力度更大。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累计购买理财产品个数达71只,滚动投入金额累计约22亿元。另据公司11月份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11月12日公告日,正海磁材尚未赎回的理财产品金额为2.25亿元。而今年,公司又将拟增发募资7.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711家上市公司花了6300亿元去买理财产品 却还哭穷通过增发“伸手要钱”

部分上市公司大花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却仍在向二级市场“伸手要钱”,通过增发来补充流动资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如今在A股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上市公司解释此行为的口径通常都比较单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热度不减。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共计711家上市公司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累计达6326.88亿元。而去年同期,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和累计购买金额分别是599家、4930.88亿元,两项数据在今年分别增长了19%、28%。

大幅增长的数字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今年追求稳妥的投资行为。然而,怪现象也随之显现——部分上市公司大花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却仍在向二级市场“伸手要钱”,通过增发来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A股定增市场同样火热。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444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定向增发的规模约1.43万亿元。而去年全年定增市场总募集资金金额为1.25万亿元。这其中,53家上市公司以补充流动资金(或同类理由)为目的,拟计划募资约1500亿元。且值得一提的是,11家在今年发生购买理财产品行为的上市公司进入上述增发行列,涉及募资约293亿元。

11月29日晚间,九州通(600998.SH)公布了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总额超不过40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算上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2014年至今,九州通已经产生了三次重大的募资行为,包括2014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得约20.62亿元、2016年1月份通过可转债募集14.76亿元。三次相加,九州通共计可募得75.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今年年初可转债募资有明确的项目投入计划外,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的目的均为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且根据公司公布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可转债募资承诺投入的10个项目尚未完工,已投入资金与承诺资金仍相差5.27亿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九州通的期末现金余额约有25亿元。对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九州通给出了三点理由:第一,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第二,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第三,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有意思的是,上述理由与2014年表述的增发理由几乎相同。但事实上,囤积了20多亿元的资金后,九州通最终也选择购买理财产品。

今年4月25日,九州通发布公告宣布使用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临时闲置流动资金购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或保本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委托理财期限单笔不超过90天。

11月14日,九州通公告称,拟出资6亿元人民币的自有资金,购买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产品期限为13天。

目前,九州通增发进度尚处在预案阶段。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增发顺利实施,大量的新增流动资金叠加当前已有的现金余额,九州通可谓腰缠万贯。只不过,如何将资金有效投入主业中才是公司未来经营的重点。

相较于九州通,神州数码(000034.SZ)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似乎难以理解。

今年6月份,神州数码拟定增4.19亿元用于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公告显示,今年2月4日,神州数码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签订了一笔数额为18.10亿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60个月。按照还款安排,放款一年后,公司需开始偿还,首次偿还金额为2亿元。

然而,在公布定增预案前一个月,神州数码还公开了一份委托理财投资实施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5月9日、5月10日共计使用4亿元,分别购买两只基金。此外,公司还宣布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含)人民币10亿元的自有资金用于证券投资。

尽管神州数码目前债务繁重——其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86%,负债总额近134亿元。但这一通过增发让投资者来承担公司债务之举,恐怕有些本末倒置。

另一家上市公司正海磁材(300224.SZ)今年投资于理财产品的力度更大。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累计购买理财产品个数达71只,滚动投入金额累计约22亿元。另据公司11月份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11月12日公告日,正海磁材尚未赎回的理财产品金额为2.25亿元。而今年,公司又将拟增发募资7.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