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名高层次人才列入2016年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的2016年上海领军人才选拔工作已结束,经单位推荐、受理点审核、平台初评、全市专家评审、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议、网上公示等程序,共106人入选2016年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据介绍,今年的选拔工作有四个特点。

申报渠道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

申报渠道方面,建立并启用了领军人才网上申报系统,进一步拓宽了创新创业人才的选拔推荐渠道。同时,建立了33个线下材料受理点。其中,教育、卫生、金融等8个选拔推荐平台直接设立了17个受理点,负责各领域申报材料的受理工作。16个区(县)均设立了区域受理点,负责本区范围内非公企业及区属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申报受理工作。

    评价机制方面,在评价要素构成上,提高社会贡献、行业排名、第三方评价、投资方评价等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要素在领军人才评价中的权重;在专家组成上,增加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风险投资领域的专家参加评委会的人数,从而进一步突出同行评价和市场评价在人才评价的地位作用。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领军人才培养的重点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今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选拔举荐,尤其是加大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成果应用开发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人才的推荐力度。在入选人员中,科技领域人选有88人,占83%。其中,12人为科技创业型人才,涉及生物医药、环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适度控制规模,确保队伍的整体水平

遵循“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的原则和人才成长规律,我们严格按照选拔标准和条件,适度控制培养规模,虽然入选人数相比去年略有减少,但是入选对象的整体水平较高。经初步统计,入选人员近几年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9项、国家级奖项21项、行业内重要奖项及荣誉称号331项。此外,还有多人承担和参与了863、973等在内的国家和本市重大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服务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导向得到充分体现

入选人员中,在本市重点发展和培育的产业中的人选96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人选59人,占入选人员的55.7%;金融、贸易、法律等现代服务业人选9人,占入选人员的8.5%。企业入选数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106人中,有44人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占41.5%,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的导向。

据上海市人社局介绍,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是由市委组织部、原市人事局于2005年启动的一项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启动试点,先后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设立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全面推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2014年,为与中央“万人计划”相衔接,市人社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对领军人才的选拔推荐程序进行了调整,设立科技、教育、卫生、企业、金融、文化、现代农业和创业8个领军人才选拔推荐平台。各平台由市委相关部委和市政府委办局负责运行。

    至2016年底,本市共选拔上海领军人才1292人。其中,已有17人先后当选为两院院士,51人入选中央“万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已经成为本市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品牌项目,为加强本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