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银联正式攻占二维码支付市场 支付领域将重启新格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银联正式攻占二维码支付市场 支付领域将重启新格局?

此前倾向于NFC支付的中国银联正式宣布了二维码支付标准,这是否意味着将打开支付领域的新格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二维码支付结束了两年多的“裸奔”,正式迎来监管的四个多月后,一直缺席的“玩家”中国银联也终于按捺不住了。

12月12日,中国银联方面宣布,中国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主要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个规范。

据悉,《安全规范》从安全方面对二维码受理设备、手机客户端、后台系统等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确保支付过程中账户信息及支付资金的安全性,为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标准依据。

《应用规范》则定义了二维码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提出了适用于金融支付的二维码应用数据元,为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中的二维码编码方案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依据。

此前倾向于NFC支付的中国银联开始在多个场合大方表示,二维码这种交互方式将充实到以ApplePay为代表的“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有效补充。

“今天发布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是开放式的网络,银联的成员机构都可以加入。”中国银联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界面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首批支持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机构包括快钱、银商支付、通联支付、拉卡拉、杉德、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前独立开发二维码产品的工商银行也将支持这一技术标准。

眼下的移动支付市场,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主导的扫码支付分走了绝大部分蛋糕。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规则的出台,给不缺大戏的移动支付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中国银联有关负责人指出,银联二维码支付遵循现有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

此外,银联二维码支付将通过统一技术实现不同机构间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满足持卡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支付需求;并应用支付标记等技术,为二维码支付提供金融级安全保护,确保用户支付安全。

两项规范的落地被业内视为银联集结成员机构正式向互联网巨头吹响二维码支付的反攻号角,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姗姗来迟的银联和银行们是否能真正撼动现有的二维码市场格局?

事实上,二维码支付在推广之初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直到今年8月才获得官方认可。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二维码支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果全面推广可能会引发大面积客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风险。

二维码支付于2014年3月被暂时叫停后,银行、银联等机构普遍放弃了扫码支付方式,选择了NFC支付的发展道路,然而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未真正放弃过扫码支付,反而依靠线下扫码的便捷性实现了对线下支付场景的快速拓展。

在监管灰色地带中游走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们,冲击的正是银联线下收单业务。它们一边直连商户,另一边与银行直连,作为卡组织的银联已然出局,作为参与者的银行也没多大好处,传统支付业务中可以充当收单方和发卡行的银行,在扫码支付里变成了提供支付通道的角色。

随着条码支付技术、消费者支付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监管部门对于二维码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不仅明确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还将在规范制度确立后全面推开。

今年8月,由央行主管的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该意见稿也被市场解读为二维码支付获得监管认可的标志。

对于积极响应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这一规范的落地有何优势?

快钱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意味着快钱旗下的所有二维码支付产品,将进入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条码支付受理体系,可在线上线下各场景内任意一台支持银联标准的终端完成交易,大幅拓宽快钱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

“银联二维码标准的引入,将有利于快钱将综合化金融服务应用于更多场景,从而加速‘场景+金融’战略布局的进程。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将有利于打破行业界限,拓宽应用场景,提高安全等级,满足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更高的应用需求。”上述人士表示。

银联国际首席执行官蔡剑波则对此表示,标准的发布仅仅是一个开始,银联正在制定“云闪付”二维码的产品方案、业务规则、风控策略以及接入流程等配套措施。

然而二维码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财付通和支付宝,均未对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作出回应。银行、银联态度的转变,是否意味着二维码支付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局,尚待时间检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银联

3.6k
  • 香港八达通“全国通卡”正式发售,可在内地336个城市公交出行
  • 继续“瘦身”,银联商务再次注销一张支付牌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银联正式攻占二维码支付市场 支付领域将重启新格局?

此前倾向于NFC支付的中国银联正式宣布了二维码支付标准,这是否意味着将打开支付领域的新格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二维码支付结束了两年多的“裸奔”,正式迎来监管的四个多月后,一直缺席的“玩家”中国银联也终于按捺不住了。

12月12日,中国银联方面宣布,中国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主要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个规范。

据悉,《安全规范》从安全方面对二维码受理设备、手机客户端、后台系统等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确保支付过程中账户信息及支付资金的安全性,为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标准依据。

《应用规范》则定义了二维码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提出了适用于金融支付的二维码应用数据元,为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中的二维码编码方案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依据。

此前倾向于NFC支付的中国银联开始在多个场合大方表示,二维码这种交互方式将充实到以ApplePay为代表的“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有效补充。

“今天发布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是开放式的网络,银联的成员机构都可以加入。”中国银联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界面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首批支持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机构包括快钱、银商支付、通联支付、拉卡拉、杉德、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前独立开发二维码产品的工商银行也将支持这一技术标准。

眼下的移动支付市场,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主导的扫码支付分走了绝大部分蛋糕。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规则的出台,给不缺大戏的移动支付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中国银联有关负责人指出,银联二维码支付遵循现有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

此外,银联二维码支付将通过统一技术实现不同机构间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满足持卡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支付需求;并应用支付标记等技术,为二维码支付提供金融级安全保护,确保用户支付安全。

两项规范的落地被业内视为银联集结成员机构正式向互联网巨头吹响二维码支付的反攻号角,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姗姗来迟的银联和银行们是否能真正撼动现有的二维码市场格局?

事实上,二维码支付在推广之初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直到今年8月才获得官方认可。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二维码支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果全面推广可能会引发大面积客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风险。

二维码支付于2014年3月被暂时叫停后,银行、银联等机构普遍放弃了扫码支付方式,选择了NFC支付的发展道路,然而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未真正放弃过扫码支付,反而依靠线下扫码的便捷性实现了对线下支付场景的快速拓展。

在监管灰色地带中游走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们,冲击的正是银联线下收单业务。它们一边直连商户,另一边与银行直连,作为卡组织的银联已然出局,作为参与者的银行也没多大好处,传统支付业务中可以充当收单方和发卡行的银行,在扫码支付里变成了提供支付通道的角色。

随着条码支付技术、消费者支付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监管部门对于二维码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不仅明确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还将在规范制度确立后全面推开。

今年8月,由央行主管的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该意见稿也被市场解读为二维码支付获得监管认可的标志。

对于积极响应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这一规范的落地有何优势?

快钱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意味着快钱旗下的所有二维码支付产品,将进入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条码支付受理体系,可在线上线下各场景内任意一台支持银联标准的终端完成交易,大幅拓宽快钱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

“银联二维码标准的引入,将有利于快钱将综合化金融服务应用于更多场景,从而加速‘场景+金融’战略布局的进程。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将有利于打破行业界限,拓宽应用场景,提高安全等级,满足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更高的应用需求。”上述人士表示。

银联国际首席执行官蔡剑波则对此表示,标准的发布仅仅是一个开始,银联正在制定“云闪付”二维码的产品方案、业务规则、风控策略以及接入流程等配套措施。

然而二维码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财付通和支付宝,均未对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作出回应。银行、银联态度的转变,是否意味着二维码支付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局,尚待时间检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