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和国庆撞个满怀,这个“超级黄金周”值得期待。奉贤也将迎接八方来客,这是一次亮出城市名片的最佳机遇,也将为文旅体消费注入全新活力。
金秋时节的奉贤,稻浪飘香、葡萄正甜、桂花披金,希望的田野上一片好“丰”光。绿林成片、民宿点缀、炊烟袅袅,满怀乡愁而不失现代的乡村慢生活令人向往。傍河依水、小船悠悠、白墙黛瓦,历史悠久的古镇静静弥漫着江南韵味。一眼望去都是视觉大片,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人文是城市的“灵魂”,言子书院揭开面纱,海之花、博物馆、九棵树以美育人,独树一帜的文化地标,不仅满足游客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让城市也更显魅力和感染力。商业是城市的“体格”,龙湖等商业综合体、叮咚等新零售行业、大润发等传统商超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姿,他们都在开拓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在这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奉贤,追寻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解读这座城市的个性风貌特质,共享这座城市的人文之美、商业之势、生态之优、休闲之乐。
苏东坡有词云:“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又云:“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这说的,正是包含奉贤在内的江南好风景——正所谓春有繁花,秋有叶;夏有芙蕖,冬有景。奉贤,地处江海交汇处,一年四季景美如画,正是江南胜景所在。
近年来,奉贤依托蓝绿交融的自然禀赋,致力于打造森林城市。“十字水街、田字绿廊”勾勒出独特的城市意象,浦南运河形成“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江南韵味。南上海中央公园,将“只能看不能进的森林”,改造成“可穿行的城市绿洲”。“上海之鱼”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群;承载着贤美文化的古华公园,愈发秀色怡人;散布在城市各处的200余座公园,各个苍翠欲滴。
走进童话世界中的“绿野仙踪”
在这个中秋国庆长假,不出奉贤,既能在公园城市中体会“诗和远方”,也能感受城市的“方寸之美”。
在这里,你可以骑单车感受林下生境。沿着木栈道寻找蛙声鸟鸣,踩着碎石路放慢脚步,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精致的绿地小景错落分布其中,犹如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又仿佛闯进了童话世界中的“绿野仙踪”,绿道两侧郁郁葱葱,一路鲜花盛开。
这,便是南上海中央公园,占地面积约1400亩的奉贤中央林内西区,位于望园路森林大道以西,航南公路以北,是一处林水交融、生态优美的森林公园,又是市民休闲旅游的生态宝地。
绿道两侧郁郁葱葱,一路鲜花盛开。约12亩的荷花池,荷花渐次开、浮萍罩清波,清新雅致无妖娆之做作的荷花,犹如婀娜的仙子在碧玉的荷叶上起舞。如此,恰如李商隐那一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作为奉贤新城的标志景观和休闲胜地,上海之鱼已实现了自然景观、建筑艺术与水系的完美交融,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朋友们的喜爱和关注。年丰公园、青年艺术公园、雕塑公园、泡泡公园、湖心岛公园,成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红打卡旅游点。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露营需求,上海之鱼城市公园群被纳入了“可搭帐篷”城市公园范围,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市民约上家人或者好友一起逃离城市的纷扰,到这里找寻一份自然的气息,有人趣言:“上海之鱼的草坪上,已经‘长’满了帐篷。”
湖畔露营在上海之鱼,还有什么快乐值得分享呢?譬如,来一场音乐表演,带上乐器,一起来上海之鱼,享受一场久违的现场大合唱。或者,在青年艺术公园的大草坪放飞手中的风筝,把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彩,在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肆意奔跑,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又或是,来场融入自然的户外瑜伽,在没有束缚的空间自由呼吸,静静享受绿色的拥抱。还有Bulu自然教育学校,让孩子近距离观察自然、触摸自然、聆听自然、感知自然、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
一片绿地,一顶帐篷,游人们说:“是奉贤,让诗与远方,在这一刻触手可及。”趁着天气晴朗的美好时光,何不携亲朋好友,来赏上海之鱼美景,赴一场浪漫的露营之约呢?
家门口公园带来的“小美好”
苍翠欲滴者,是散布在城市各处的200余座公园。
眼下,奉贤区推进百座公园建设,构建“小、多、匀”的公园绿地系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便能走进公园,亲近自然感受生态。
近日,市绿化市容局公布“2022年上海城市公园新增公园名单”,本次调整后,上海城市公园增加至438座。奉贤区有5座公园被纳入城市公园名录管理。此次,奉贤纳入上海市城市公园名录的公园为:星空公园、美谷公园、南上海中央公园、正学公园、兰布拉公园。
9月,奉贤又有4座口袋公园启动提升改造。主要位于南桥镇和奉浦街道,建成后的口袋公园,实现了从单一到复合功能的更新、从老旧到生态绿色的品质提升,从常绿到繁花似锦的重塑,在自然中静观城市繁华,在城市中拥揽绿地花园,在小尺度、方寸之间,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不少公园展现品质实力。和合社区公园、德园口袋公园荣获“园林杯”优质工程金奖,美谷公园、运石河公园荣获“园林杯”优质工程奖,和合社区公园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工程”。
眼下,在奉贤新城南部区域,已完工的南港路绿地项目,成为一处诗意新江南的滨水景观带。为了给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体验,公园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花了不少心思,以“浮光掠影·诗意新江南”为理念,一条长约1100米的绿道贯穿东西,串联起“烟雨江南体验区、河畔记忆游赏区和林间花影休憩区”等三个主题景点。公园周边以奉贤区中心商务办公和居住为主,距奉贤新城地铁站仅300米。
烟雨江南体验区,利用自然缓坡和低洼地,形成了雨水花园。河畔记忆游赏区,凝练江南元素的粉墙黛瓦间栽植古朴优美的植物,唤起人们对老奉贤河畔人家的记忆。林间花影休憩区,以疏林草地和缤纷色叶林为主的景观空间,林下曲折的木栈道与休憩平台,满足了游人休憩放松的需求。
幸福感从水清岸绿中来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市民,是奉贤生态建设的决心。其实,生态已经成为奉贤底色,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绿,绿化服务也贯穿于全年。
打造绿色项目样板,奉贤区建成4座居住区“睦邻花园”,2处单位“午后花园”,培育居民绿化自治组织,建立花友群、推选市民园长,每年提供5000余盆草花,助推居住区、单位绿化面貌提升。各街镇因地制宜推进绿化自治,如金海街道金水和璟园建成了中草药“和草园”,解决了拆迁小区“毁绿种菜”难题;奉浦街道陈湾小区开展小小规划师,建成了“桃花园”。
“公园假日花市”活动,为市民买花、咨询及购买园艺相关产品提供便利,共服务游客约8.3万人次。围绕“公园+课堂”,累计举办90余场园艺公益讲座和互动。通过绿化主题活动、专业服务等,让市民享受绿色生态成果。
同时,攻坚克难增设绿化景观,如南庄路林地改造中,植入“公园+、+公园”功能,以亲水生态、缤纷活力、密林野趣、水乡田园为特色,设置了5.5公里长的“半马”步道,把农村碎片化生态资源缝合为“彩带”,使林地沿线建成六墩、碎石地、书园、红叶、樱花公园等5座共计228亩主题乡村公园,实现生态点位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田园相嵌、蓝绿交织、森林环绕、绿道贯通、功能融合”的郊野生态绿道体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奉贤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绿色发展,多措并举让市民在绿色中提升幸福指数。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级验收,并向国家住建部进行创建申报。奉贤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绿色空间增量提质,林长制工作扎实推进,今年已新建各类绿地100.9公顷、绿道23.7公里、立体绿化1.99万平方米。
结束语:
生态兴则文明兴,奉贤因生态有温度,有亮度,有情怀,有乡愁。2017年奉贤区提出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1年成为上海首个“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22年再次提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2023年以舍我其谁的干劲迎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验收。一直以来,奉贤以生态底色作为最鲜明的特色,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回答“奉贤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绿色答卷。
“老百姓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就从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中来。”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周华说,我们要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绿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城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奉贤美、奉贤强”的城市精神注入绿色能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