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罗曼蒂克如何消亡:做一场有关性、爱、死的民国旧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罗曼蒂克如何消亡:做一场有关性、爱、死的民国旧梦

这里是上海,又是一个想象中的上海。也许对待旧梦,每个人的态度也与此类似,它们好似真实的存在过,但最终,只是一场虚妄的追忆。

作者 | 耳朵,戏剧、电影双修,擅长遛狗自拍。

《罗曼蒂克消亡史》在上映前,给了很多人一种想象空间,但最终它呈现出来的质感,又会和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样子都不太一样,它并不是杜月笙的改版传记片,也不是一个枪林弹雨、血脉喷张的黑帮片,而是是一个时代的旧梦。

在这个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角色,他们和一些历史人物极其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导演解释过,这些人物和历史人物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冥冥之中的关联性,大致因为历史上那些人物是真实存在于那个时代,而这个电影所竭尽全力要塑造的就是那个时代的质感,因为时代,也就又塑造出了这些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在虚构和现实之中形成了一种映照。

但他也很开放的认为观众有自由解读的权利,会这样认为这是观众在解读上的一种不自觉的连接。

我们常说民国是一个旧梦,其实这个概念就很像伍迪 艾伦的《午夜巴黎》,这个时代的人,觉得上一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而上一个时代的人,却觉得上上一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

《罗曼蒂克消亡史》不外乎也是一个民国旧梦,在导演的解读里,罗曼蒂克几个字,代表的是最纯粹的表面意思,是那个时代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但最终,他们都走向了消逝。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每个人,都想留在那个时代里。但是旧,并不代表就是好,它所能代表的只是某一种程度上的稳定,人的眼前当下往往摇摇晃晃,而未来又茫茫不可知,唯有过去是已经尘埃落定的,已经成为事实,不可更改,所以也就有了稳固性。

可是这个稳固又是那样虚晃,许鞍华的《黄金时代》,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都极度试图去重新解构解读那一段虚晃的民国旧梦,《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基于本能的执着,也可以更为罗曼蒂克的称为情怀。情怀往往会比故事先行,先有了一个情怀,再从这个情怀中诞生出了故事。

近年忽然冒出来不少有关民国的故事,但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黄金时代》和《一代宗师》总归在奖项上有所斩获,而吴宇森的《太平轮》系列,罗卓瑶的《暴走神探》可谓是票房和口碑双失。而程耳又是何许人也,可以掌舵如此一搜时代的大船?

《黄金时代》

导演程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标准的学院派出身,但他的身份又没归于学院派或者新学院派的大流之中。可能本身他便带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1999年拍摄的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就已经凸显出他的独特之处。随后2007年首次拍摄长片《第三个人》,乍一看名字和经典黑色电影《第三人》类似,但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引起热议,但其完成度是相当之高的,对人心内部的窥探,生理的疾病与心理的疾病相互博弈。

在2012年,程耳导演推出的力作《边境风云》,尽管没有成为票房黑马,却是口碑上乘,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对此片推崇至极。《边境风云》也是一个带有黑色电影的质感,以《低俗小说》般的章节体形式进行非线性叙事,完成了一个咬尾蛇式的轮回故事。

《边境风云》

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本身导演拍摄出一个这样的影片,虽然用了类型片的框架,明星制的旗鼓,但最终呈现出来一个艺术气息很重的作品。此举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导演自己开玩笑说,这部电影过后,可能又要休息很久了。

但在和导演对谈结束后,他再度提到,觉得市场不应该是一味的只有票房受欢迎的作品,不断的原样复制,应该有更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出现,一个多元的市场才是正常发展的市场。可以说,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市场反馈,也是带有一种罗曼蒂克式的寄望。

虽然说是罗曼蒂克,但是片中所有能够称之为狭义的罗曼蒂克的事物,都是在消散中的。或说,这种罗曼蒂克一直都有一种浮于表面的浪漫情愫,但看透到底,却是直接而又生硬的性。性与爱的关系,犹如阴与阳的关系,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到底是不是就该因爱生性,还是因性生爱亦能为人之常情。

其中电影皇后的故事是罗曼蒂克字面上的意思,她和她丈夫的感情逐渐消亡,而童子鸡和妓女的故事,则是一段正要开始的罗曼蒂克。这种剧情的对称性,在影片中也有不少类似设计。

在广义的罗曼蒂克上,罗曼蒂克是一种时代精神,但这种时代精神是什么,可能每个观众都会根据他们看到的,想出不同的答案。民国的旧梦里究竟有什么,有很多人都在追问,但消失的时光,只能想象,无从捉摸。

在这部电影里,与民国旧梦并列的,还有一个文学的旧梦,《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电影几乎和导演所写的短篇小说集同时诞生。

在我印象中,由多部短篇联合改编成一个电影的案例,较为著名的应该还有奥特尔曼的《银色·性·男女》,奥特尔曼也是世界著名的群戏大师。在程耳导演的作品里,也不难发现,他比较偏爱群戏模式,《罗曼蒂克消亡史》本身就来源于多部短篇,又加之是要对一个时代的描绘,也就是一种众生相的描绘。

同时他也很热衷于非线性叙事,并且在看似平和的人物关系中,埋下非常复杂的矛盾线索。这个罗曼蒂克的世界,本身就极其庞大,再加之非线性的叙事,将庞大解构再重构,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背后,所支撑的,是一种极其缜密的逻辑性。

银色·性·男女 Short Cuts (1993)

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另一种文学,就是戏剧,从电影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存在关于电影和戏剧的争论,电影应该不应该和戏剧牵扯过多?毕竟两种艺术形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对程耳导演作品的赞誉中,总不乏擅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台词这一点。的确,除了他第一部作品《第三个人》外,《边境风云》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台词都不算太多,以镜头画面的叙事为主。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第三个人》在叙事上戏剧意味很重,但后两部片在观感上,戏剧质感更重。程耳导演有说过他个人非常热爱戏剧,但是呈现出这样的影像效果,其实和戏剧并没有过大的关联性,而是他个人的影像风格意外的与戏剧的舞台形式相类似。当然,这种不自觉形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视为他的本能所驱使。

第三个人 (2007)

在这个舞台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登台,又落幕,如每个时代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一个时代的众生相,在这个时代里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梦,有不同的梦,就会付诸于不同的心动之中。

但时代的动态,却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黑帮老大是一个大人物了,电影皇后是一个大人物了,但只是一个名号上的大,到落幕的时候,他们总归会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在时代的洪流中,所有的名利不过是一场虚惊。

时代要消逝,是人再多努力,都无法阻止的。最终,他们成为失落的人,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

罗曼蒂克,可以是一个人,一座城市,又或是一个时代。

很有意思的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上海,没有一处上海的实景,全都是搭建的上海。就像剧中每一个看似有原型,但实际又和原型相差甚远的人物。

这里是上海,又是一个想象中的上海。也许对待旧梦,每个人的态度也与此类似,它们好似真实的存在过,但最终,只是一场虚妄的追忆。

“文慧园路三号”专访程耳导演

Ear:其实《罗曼蒂克消亡史》在一两年就开始有流出一些海报、预告片,但一直是不显山露水的感觉。看之前的简介也好,包括预告也好,感觉可能会是很类型化的东西,尤其有大明星的出演,然后现在呈现出来的作品,和类型片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最开始拍摄这个影片的时候,有想过把它做的类型化吗?

程耳导演:我觉得其实《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类型,总体上还是一个黑帮电影。只不过在黑帮电影的基础上加了更多关于整个时代的一些描绘,把时代放到了一个很突出的位置。(后简称E和C)

E:大概从您的作品一直追溯过来,都有一个命题存在,在您的第一个长片《第三个人》的开头,徐峥撞了一个小女孩,本来没多少责任,但得知小女孩有绝症,就帮她去偷了一个保单,小女孩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大段话,大概是这个事情发生有它必然的意义,命运给了我这个事儿,我就要把这个做下来,这种命运的主题在您后面作品中其实也很突出,您怎么看待命运的呢?

C:这个我觉得基于两点,第一,我在生活当中是一个很敏感的人,而且我也常常反思,我非常在意,生活中的这些带有启示性,或者带有某种预示感的东西,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个偏好。

同时,我确实是很相信这种,我也很喜欢这种宿命感,以及在宿命感笼罩之下的人生。

E:然后三部作品,其实都是有非线性叙事的成分在,尤其后两个很明显,《第三个人》还是小部分的非线性,然后您也提过您非常喜欢一个导演是亚历桑德罗,他就是以非线性叙事闻名的,您为什么特别热衷于这种方式?

C:我比较喜欢亚历桑德罗早期的作品,觉得特别好。与其说用非线性叙事是一种热衷,其实更多的是本能。

不是《第三个人》开始,我上学的毕业作业,《犯罪分子》其实也是一个这样的叙事,它是从中间开始讲故事的。我喜欢在结构上面有一些追求,我自己认为是一种结构的偏好和追求,但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如果说什么原因很难总结,就是出于一种,在你的审美习惯之上的一种本能。

E:然后包括看您之前的访谈提过您很喜欢博尔赫斯,他有一个文学创作理论,就是文学作品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包括整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迷宫,是不是你也希望通过,包括非线性叙事,包括命运的主题,以一个作品构建起一个迷宫?

C:对,可以这么说。我确实非常喜欢博尔赫斯,我也非常喜欢文学,而且我这次写了一本小说,其中有七个短篇小说,然后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的名字就叫《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里面两个马仔的故事,女演员的故事都在里面。

E:再就是前面提到的类型的问题,黑帮片之上,你的三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往上更大的是黑色电影,尤其《边境风云》是一个极其具有黑色电影的氛围的影片,包括《第三个人》也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算是一个黑色电影吗?

C:我觉得我的电影更多的还是有这样的元素,但是整体好像不是这么一个东西,有很多黑色电影的成分存在,只是因为我偏好这些元素,但这只是一部分,尤其这一部就不是特别的黑色,更多的还是着力于整个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的一个概念。

这次,很多人也提到,好像我在电影里致敬了很多片子,但并不是刻意为之的,严格来说应该是某种巧合。

E:其中袁泉的那段故事,在我看来特别像胡蝶和戴笠的故事,这里有一个原型的取材吗?

C:这个是这样,刚才其实也反复的提到了,作为我来说我更多的认为这个是一个虚构的模式,从故事的比重上来说,它虚构的成分是远远比现实的居多的,所以我认为可以说这个故事是纯属虚构。

但是至于观众会怎么连接,我觉得这个应该完全交给观众,让观众自己自由的连接。作为我来说,我作为导演我会提供给一个空间,让即便对于历史不感兴趣,或者不了解历史的观众,他也能够看清晰这个故事。

E: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就是这个电影当中有很多感觉是有原型人物,但其实他们和他们的原型人物差距比较大的原因吗?像葛优的感觉就是杜月笙,浅野忠信是山家亨,但总体来说又差异很大。

C:我觉得差距是很大的,其实我还是认为是虚构的,但是观众去连接这个东西,我认为是观众的自由。

E: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您三部作品比对,发现一个共通点,总有处在危机中的女性角色,第一部是高圆圆,第二部是王珞丹,现在章子怡和袁泉都可以说危机里面的女性角色。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女性的角色?

C:我没有特别分析过这样具体的问题,但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创作者,我的创作方式,或者我这样的个人创作习惯,可能我始终在拍一个东西,我没有想过这么具体某一个人物,在氛围、气质、价值观上面会有什么类似性,但我觉得我属于始终拍同一部电影。

因为我其实都是自己做剧本,都是自己做剪接,所以这些都是在我自己的价值和审美的范围之内。所以你这么解读,我觉得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你甚至可以说下一部再下一部,始终都是同一部,相通的部分也会继续一致。

E:包括您处理人物关系的方式是很一致的,看上去很平缓的方式推进这个剧情,但是每个人下面藏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和交错的关系网。

C:对,方式和表达,其实永远是一致,是统一的。因为我还是把电影更多的作为一个表达方式,是我和观众之间的一种沟通,所以我也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E:现在也有不少导演拍民国故事,民国是一个想像空间很大的地方,您的作品也是属于一个民国的旧梦的感觉,您心中对于那个时代有一个什么样的整体的看法?

C:我觉得就是片子里面的表现,罗曼蒂克消亡史。

E:那么这个罗曼蒂克,有一个更具体的定义没有?再把罗曼蒂克的意义往前推一步,会落在哪个点上?

C:落在哪个点也没有罗曼蒂克这四个字代表的更加宽广,其实就是字面的意思,罗曼蒂克。对于罗曼蒂克的理解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争议,这个就是罗曼蒂克,就是浪漫,代表了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

E:我还关注到一点,也是从《第三个人》开始,有很多的镜头展现出来的感觉像戏剧式的空间,很像一个舞台。然后这个电影当中也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镜头,你觉得戏剧和您的电影之间有一个什么样关系?

C:我个人非常喜欢舞台剧,我几乎所有喜欢所有形式的舞台剧,不管话剧、歌剧、舞剧我都喜欢。

但是舞台剧到电影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巧,因为下午有一个人问我,说这个戏有舞台感,我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我听了很多遍,我最后给他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基本是固定的镜头,我几乎不动,除了俯拍,和偶尔需要起范儿的地方。我拍戏很奇怪,摄影组都会觉得很奇怪,我几乎轨道是不用的,我不喜欢移动镜头,偏爱固定的镜头,所以镜头只要一固定,你几乎是一种凝视的感觉,所以在观赏上和看舞台剧有一种相似性。

同时构图上面我也有一种偏爱,不是把人放在中间,就是把人放在画框的最边缘。这样的构图方式,也会让观众觉得像舞台剧。

E:还有您反复的提到这个是小说改编的,多部小说一起改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联合的改编方式?

C:我觉得这个其实有一点小误会,我的创作方式是我会拿着笔乱写、乱画,我会写非常短的文字,大概一千多字。我写了一个三四千字,然后这三四千字当中呈现的基本是剧本的顺序,也基本是电影的顺序。我一边写剧本的同时,我一边把最初的三四千字拿出来做文学的东西,我把它重组,以文学的方式重新改写。

你也有提到我喜欢博尔赫斯,我是特别钟爱短篇小说的。所以剧本写累了,拍戏累了,我非常的享受用文学的语言再重现一次当下做的事情,我很迷恋这个工作,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这样涂鸦的习惯,所以有了这么七篇小说,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碰到了优秀的出版人路金波先生,他看了以后也非常的喜欢,然后我们一拍即合,当时就把这个事儿确定了,所以现在有了这么一本小说。

E:包括,应该是您昨天映后有说过,这个电影是三个主角,就是葛优、浅野忠信、章子怡。

C: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

E:原来是有一个严格的排序,但这三个人在电影中出现的先后和比重好像和您列的顺序有些差别,是刻意设计过吗?

C:剧本就是这样,剧本和你看到完成后的片子的顺序基本没有差异。我是这么看,我觉得葛优和章子怡两个人物的身上是真正汇聚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以及我所有对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的一种表述、一种表达。

主要是在他们的身上,我对那个时代的所有的精神的表达,也主要是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浅野忠信的角色比较像是一个入侵者。而其他人,像两个小马仔,包括妓女的这些小人物,甚至包括韩庚演的一个大明星,甚至像袁泉老公的角色,他们共同的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那个时代的精神。

E:然后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是一个群戏,但无论戏份多少,每个人物都特别的立体。

C:我真的是觉得非常好,所有的演员我都觉得表现的是非常完美的。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罗曼蒂克如何消亡:做一场有关性、爱、死的民国旧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罗曼蒂克如何消亡:做一场有关性、爱、死的民国旧梦

这里是上海,又是一个想象中的上海。也许对待旧梦,每个人的态度也与此类似,它们好似真实的存在过,但最终,只是一场虚妄的追忆。

作者 | 耳朵,戏剧、电影双修,擅长遛狗自拍。

《罗曼蒂克消亡史》在上映前,给了很多人一种想象空间,但最终它呈现出来的质感,又会和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样子都不太一样,它并不是杜月笙的改版传记片,也不是一个枪林弹雨、血脉喷张的黑帮片,而是是一个时代的旧梦。

在这个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角色,他们和一些历史人物极其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导演解释过,这些人物和历史人物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冥冥之中的关联性,大致因为历史上那些人物是真实存在于那个时代,而这个电影所竭尽全力要塑造的就是那个时代的质感,因为时代,也就又塑造出了这些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在虚构和现实之中形成了一种映照。

但他也很开放的认为观众有自由解读的权利,会这样认为这是观众在解读上的一种不自觉的连接。

我们常说民国是一个旧梦,其实这个概念就很像伍迪 艾伦的《午夜巴黎》,这个时代的人,觉得上一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而上一个时代的人,却觉得上上一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

《罗曼蒂克消亡史》不外乎也是一个民国旧梦,在导演的解读里,罗曼蒂克几个字,代表的是最纯粹的表面意思,是那个时代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但最终,他们都走向了消逝。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每个人,都想留在那个时代里。但是旧,并不代表就是好,它所能代表的只是某一种程度上的稳定,人的眼前当下往往摇摇晃晃,而未来又茫茫不可知,唯有过去是已经尘埃落定的,已经成为事实,不可更改,所以也就有了稳固性。

可是这个稳固又是那样虚晃,许鞍华的《黄金时代》,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都极度试图去重新解构解读那一段虚晃的民国旧梦,《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基于本能的执着,也可以更为罗曼蒂克的称为情怀。情怀往往会比故事先行,先有了一个情怀,再从这个情怀中诞生出了故事。

近年忽然冒出来不少有关民国的故事,但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黄金时代》和《一代宗师》总归在奖项上有所斩获,而吴宇森的《太平轮》系列,罗卓瑶的《暴走神探》可谓是票房和口碑双失。而程耳又是何许人也,可以掌舵如此一搜时代的大船?

《黄金时代》

导演程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标准的学院派出身,但他的身份又没归于学院派或者新学院派的大流之中。可能本身他便带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1999年拍摄的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就已经凸显出他的独特之处。随后2007年首次拍摄长片《第三个人》,乍一看名字和经典黑色电影《第三人》类似,但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引起热议,但其完成度是相当之高的,对人心内部的窥探,生理的疾病与心理的疾病相互博弈。

在2012年,程耳导演推出的力作《边境风云》,尽管没有成为票房黑马,却是口碑上乘,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对此片推崇至极。《边境风云》也是一个带有黑色电影的质感,以《低俗小说》般的章节体形式进行非线性叙事,完成了一个咬尾蛇式的轮回故事。

《边境风云》

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本身导演拍摄出一个这样的影片,虽然用了类型片的框架,明星制的旗鼓,但最终呈现出来一个艺术气息很重的作品。此举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导演自己开玩笑说,这部电影过后,可能又要休息很久了。

但在和导演对谈结束后,他再度提到,觉得市场不应该是一味的只有票房受欢迎的作品,不断的原样复制,应该有更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出现,一个多元的市场才是正常发展的市场。可以说,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市场反馈,也是带有一种罗曼蒂克式的寄望。

虽然说是罗曼蒂克,但是片中所有能够称之为狭义的罗曼蒂克的事物,都是在消散中的。或说,这种罗曼蒂克一直都有一种浮于表面的浪漫情愫,但看透到底,却是直接而又生硬的性。性与爱的关系,犹如阴与阳的关系,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到底是不是就该因爱生性,还是因性生爱亦能为人之常情。

其中电影皇后的故事是罗曼蒂克字面上的意思,她和她丈夫的感情逐渐消亡,而童子鸡和妓女的故事,则是一段正要开始的罗曼蒂克。这种剧情的对称性,在影片中也有不少类似设计。

在广义的罗曼蒂克上,罗曼蒂克是一种时代精神,但这种时代精神是什么,可能每个观众都会根据他们看到的,想出不同的答案。民国的旧梦里究竟有什么,有很多人都在追问,但消失的时光,只能想象,无从捉摸。

在这部电影里,与民国旧梦并列的,还有一个文学的旧梦,《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电影几乎和导演所写的短篇小说集同时诞生。

在我印象中,由多部短篇联合改编成一个电影的案例,较为著名的应该还有奥特尔曼的《银色·性·男女》,奥特尔曼也是世界著名的群戏大师。在程耳导演的作品里,也不难发现,他比较偏爱群戏模式,《罗曼蒂克消亡史》本身就来源于多部短篇,又加之是要对一个时代的描绘,也就是一种众生相的描绘。

同时他也很热衷于非线性叙事,并且在看似平和的人物关系中,埋下非常复杂的矛盾线索。这个罗曼蒂克的世界,本身就极其庞大,再加之非线性的叙事,将庞大解构再重构,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背后,所支撑的,是一种极其缜密的逻辑性。

银色·性·男女 Short Cuts (1993)

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另一种文学,就是戏剧,从电影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存在关于电影和戏剧的争论,电影应该不应该和戏剧牵扯过多?毕竟两种艺术形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对程耳导演作品的赞誉中,总不乏擅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台词这一点。的确,除了他第一部作品《第三个人》外,《边境风云》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台词都不算太多,以镜头画面的叙事为主。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第三个人》在叙事上戏剧意味很重,但后两部片在观感上,戏剧质感更重。程耳导演有说过他个人非常热爱戏剧,但是呈现出这样的影像效果,其实和戏剧并没有过大的关联性,而是他个人的影像风格意外的与戏剧的舞台形式相类似。当然,这种不自觉形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视为他的本能所驱使。

第三个人 (2007)

在这个舞台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登台,又落幕,如每个时代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一个时代的众生相,在这个时代里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梦,有不同的梦,就会付诸于不同的心动之中。

但时代的动态,却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黑帮老大是一个大人物了,电影皇后是一个大人物了,但只是一个名号上的大,到落幕的时候,他们总归会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在时代的洪流中,所有的名利不过是一场虚惊。

时代要消逝,是人再多努力,都无法阻止的。最终,他们成为失落的人,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

罗曼蒂克,可以是一个人,一座城市,又或是一个时代。

很有意思的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上海,没有一处上海的实景,全都是搭建的上海。就像剧中每一个看似有原型,但实际又和原型相差甚远的人物。

这里是上海,又是一个想象中的上海。也许对待旧梦,每个人的态度也与此类似,它们好似真实的存在过,但最终,只是一场虚妄的追忆。

“文慧园路三号”专访程耳导演

Ear:其实《罗曼蒂克消亡史》在一两年就开始有流出一些海报、预告片,但一直是不显山露水的感觉。看之前的简介也好,包括预告也好,感觉可能会是很类型化的东西,尤其有大明星的出演,然后现在呈现出来的作品,和类型片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最开始拍摄这个影片的时候,有想过把它做的类型化吗?

程耳导演:我觉得其实《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类型,总体上还是一个黑帮电影。只不过在黑帮电影的基础上加了更多关于整个时代的一些描绘,把时代放到了一个很突出的位置。(后简称E和C)

E:大概从您的作品一直追溯过来,都有一个命题存在,在您的第一个长片《第三个人》的开头,徐峥撞了一个小女孩,本来没多少责任,但得知小女孩有绝症,就帮她去偷了一个保单,小女孩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大段话,大概是这个事情发生有它必然的意义,命运给了我这个事儿,我就要把这个做下来,这种命运的主题在您后面作品中其实也很突出,您怎么看待命运的呢?

C:这个我觉得基于两点,第一,我在生活当中是一个很敏感的人,而且我也常常反思,我非常在意,生活中的这些带有启示性,或者带有某种预示感的东西,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个偏好。

同时,我确实是很相信这种,我也很喜欢这种宿命感,以及在宿命感笼罩之下的人生。

E:然后三部作品,其实都是有非线性叙事的成分在,尤其后两个很明显,《第三个人》还是小部分的非线性,然后您也提过您非常喜欢一个导演是亚历桑德罗,他就是以非线性叙事闻名的,您为什么特别热衷于这种方式?

C:我比较喜欢亚历桑德罗早期的作品,觉得特别好。与其说用非线性叙事是一种热衷,其实更多的是本能。

不是《第三个人》开始,我上学的毕业作业,《犯罪分子》其实也是一个这样的叙事,它是从中间开始讲故事的。我喜欢在结构上面有一些追求,我自己认为是一种结构的偏好和追求,但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如果说什么原因很难总结,就是出于一种,在你的审美习惯之上的一种本能。

E:然后包括看您之前的访谈提过您很喜欢博尔赫斯,他有一个文学创作理论,就是文学作品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包括整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迷宫,是不是你也希望通过,包括非线性叙事,包括命运的主题,以一个作品构建起一个迷宫?

C:对,可以这么说。我确实非常喜欢博尔赫斯,我也非常喜欢文学,而且我这次写了一本小说,其中有七个短篇小说,然后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的名字就叫《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里面两个马仔的故事,女演员的故事都在里面。

E:再就是前面提到的类型的问题,黑帮片之上,你的三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往上更大的是黑色电影,尤其《边境风云》是一个极其具有黑色电影的氛围的影片,包括《第三个人》也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算是一个黑色电影吗?

C:我觉得我的电影更多的还是有这样的元素,但是整体好像不是这么一个东西,有很多黑色电影的成分存在,只是因为我偏好这些元素,但这只是一部分,尤其这一部就不是特别的黑色,更多的还是着力于整个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的一个概念。

这次,很多人也提到,好像我在电影里致敬了很多片子,但并不是刻意为之的,严格来说应该是某种巧合。

E:其中袁泉的那段故事,在我看来特别像胡蝶和戴笠的故事,这里有一个原型的取材吗?

C:这个是这样,刚才其实也反复的提到了,作为我来说我更多的认为这个是一个虚构的模式,从故事的比重上来说,它虚构的成分是远远比现实的居多的,所以我认为可以说这个故事是纯属虚构。

但是至于观众会怎么连接,我觉得这个应该完全交给观众,让观众自己自由的连接。作为我来说,我作为导演我会提供给一个空间,让即便对于历史不感兴趣,或者不了解历史的观众,他也能够看清晰这个故事。

E: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就是这个电影当中有很多感觉是有原型人物,但其实他们和他们的原型人物差距比较大的原因吗?像葛优的感觉就是杜月笙,浅野忠信是山家亨,但总体来说又差异很大。

C:我觉得差距是很大的,其实我还是认为是虚构的,但是观众去连接这个东西,我认为是观众的自由。

E: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您三部作品比对,发现一个共通点,总有处在危机中的女性角色,第一部是高圆圆,第二部是王珞丹,现在章子怡和袁泉都可以说危机里面的女性角色。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女性的角色?

C:我没有特别分析过这样具体的问题,但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创作者,我的创作方式,或者我这样的个人创作习惯,可能我始终在拍一个东西,我没有想过这么具体某一个人物,在氛围、气质、价值观上面会有什么类似性,但我觉得我属于始终拍同一部电影。

因为我其实都是自己做剧本,都是自己做剪接,所以这些都是在我自己的价值和审美的范围之内。所以你这么解读,我觉得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你甚至可以说下一部再下一部,始终都是同一部,相通的部分也会继续一致。

E:包括您处理人物关系的方式是很一致的,看上去很平缓的方式推进这个剧情,但是每个人下面藏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和交错的关系网。

C:对,方式和表达,其实永远是一致,是统一的。因为我还是把电影更多的作为一个表达方式,是我和观众之间的一种沟通,所以我也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E:现在也有不少导演拍民国故事,民国是一个想像空间很大的地方,您的作品也是属于一个民国的旧梦的感觉,您心中对于那个时代有一个什么样的整体的看法?

C:我觉得就是片子里面的表现,罗曼蒂克消亡史。

E:那么这个罗曼蒂克,有一个更具体的定义没有?再把罗曼蒂克的意义往前推一步,会落在哪个点上?

C:落在哪个点也没有罗曼蒂克这四个字代表的更加宽广,其实就是字面的意思,罗曼蒂克。对于罗曼蒂克的理解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争议,这个就是罗曼蒂克,就是浪漫,代表了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

E:我还关注到一点,也是从《第三个人》开始,有很多的镜头展现出来的感觉像戏剧式的空间,很像一个舞台。然后这个电影当中也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镜头,你觉得戏剧和您的电影之间有一个什么样关系?

C:我个人非常喜欢舞台剧,我几乎所有喜欢所有形式的舞台剧,不管话剧、歌剧、舞剧我都喜欢。

但是舞台剧到电影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巧,因为下午有一个人问我,说这个戏有舞台感,我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我听了很多遍,我最后给他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基本是固定的镜头,我几乎不动,除了俯拍,和偶尔需要起范儿的地方。我拍戏很奇怪,摄影组都会觉得很奇怪,我几乎轨道是不用的,我不喜欢移动镜头,偏爱固定的镜头,所以镜头只要一固定,你几乎是一种凝视的感觉,所以在观赏上和看舞台剧有一种相似性。

同时构图上面我也有一种偏爱,不是把人放在中间,就是把人放在画框的最边缘。这样的构图方式,也会让观众觉得像舞台剧。

E:还有您反复的提到这个是小说改编的,多部小说一起改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联合的改编方式?

C:我觉得这个其实有一点小误会,我的创作方式是我会拿着笔乱写、乱画,我会写非常短的文字,大概一千多字。我写了一个三四千字,然后这三四千字当中呈现的基本是剧本的顺序,也基本是电影的顺序。我一边写剧本的同时,我一边把最初的三四千字拿出来做文学的东西,我把它重组,以文学的方式重新改写。

你也有提到我喜欢博尔赫斯,我是特别钟爱短篇小说的。所以剧本写累了,拍戏累了,我非常的享受用文学的语言再重现一次当下做的事情,我很迷恋这个工作,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这样涂鸦的习惯,所以有了这么七篇小说,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碰到了优秀的出版人路金波先生,他看了以后也非常的喜欢,然后我们一拍即合,当时就把这个事儿确定了,所以现在有了这么一本小说。

E:包括,应该是您昨天映后有说过,这个电影是三个主角,就是葛优、浅野忠信、章子怡。

C: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

E:原来是有一个严格的排序,但这三个人在电影中出现的先后和比重好像和您列的顺序有些差别,是刻意设计过吗?

C:剧本就是这样,剧本和你看到完成后的片子的顺序基本没有差异。我是这么看,我觉得葛优和章子怡两个人物的身上是真正汇聚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以及我所有对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的一种表述、一种表达。

主要是在他们的身上,我对那个时代的所有的精神的表达,也主要是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浅野忠信的角色比较像是一个入侵者。而其他人,像两个小马仔,包括妓女的这些小人物,甚至包括韩庚演的一个大明星,甚至像袁泉老公的角色,他们共同的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那个时代的精神。

E:然后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是一个群戏,但无论戏份多少,每个人物都特别的立体。

C:我真的是觉得非常好,所有的演员我都觉得表现的是非常完美的。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罗曼蒂克如何消亡:做一场有关性、爱、死的民国旧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