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间,太古和中粮旗下在港上市的中国食品(0506.HK)分别发出公告,显示太古经过拍卖,成功以21.22亿元中标,拿下原本属于中国食品的9家位于南方的可口可乐装瓶厂权益,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在华“双装瓶商”战略下的版图重构再下一城,接下来将需要获得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批准。
11月18日,中国食品把9家装瓶厂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挂牌出售,为期20日。这是由于中粮的国企身份,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在该公开出售的正式披露开始进行前,需要向公众作出有关该潜在出售事项的不少于 20 个工作日的初步讯息披露。不过,反之,太古向中粮出售装瓶厂股权,则不需要如此操作。
太古介绍说,太古饮料控股于拍卖事项中申请投标。该项申请已获接纳,其出价为21.22亿元,已成功中标。因此,太古饮料控股已支付相等于该代价20%的按金,并在昨日订立股本转让总协议。
太古说,股本转让总协议及总协议仍须要等两个条件方告完成:一是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取得有关反垄断的批淮;二是完成中国的备案及登记手续,。“太古饮料协议须待总协议项下的交易完成后,方告完成。”公告指出。
中国食品的公告则进一步给出了这9家装瓶厂公开出售的最终代价,毫无意外,最后拍卖成功的价格和之前挂牌时给出的一致。
其中出售100%权益的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江西)有限公司、湛江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这两家装瓶厂,分别以3.68亿元、3.53亿元成交。“最值钱”的则是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19%的股权卖出了3.79亿元,其次是上海申美饮料有限公司,14%的股权卖出了2.07亿元。
经过这次公开出售后,中国食品完全出让了位于江西、湛江和海南的大部分股权,以及其余挂牌装瓶厂的少数股权。中国食品表示,本次出售将产生预期未经审核收益约18.98亿元。
(上图显示,就重组可口可乐在大陆市场的装瓶资产,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收购以及出售的资产情况)
目前,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共生产15个品牌的50多种饮料,以销量算中国已经是它的全球第三大市场。根据此前的规划,这次重组完成后,中粮将拥有并运营18家装瓶厂,太古也将在中国大陆拥有并运营17家装瓶厂。
通过这次重组,太古和中粮两分可口可乐在大陆市场的天下,其势力版图大致以南北划分。
太古早前说,重整计划付诸实行,将令太古公司持有多家从事前述业务的公司的控股权,去年这些公司所在区域的居住人口估计占中国内地人口的49%,该等区域的可口可乐饮料饮用量也占中国内地饮用量的51%,而进行重整计划前相应的估计比率分别为31%及34%。
在此之前,可口可乐在华的装瓶业务三分天下,主要装瓶合作伙伴包括太古饮料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及可口可乐自己的“子弟兵”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
可口可乐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要致力于让装瓶领土100%重新特许经营。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说,未来可口可乐的业务模式将会是品牌全球化、业务本地化。“我们将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即正确的战略和成功的品牌,并让我们的装瓶商将品牌的价值传递给我们全球2500万的零售商。”
可口可乐早前估计,在处置好北美、中国、德国及南非等地的装瓶资产后,它的直接员工人数将从原来的12.3万人大幅下降到3.9万人,净收入从443亿美元下降到285亿美元,但是资本开支也将减半至13亿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