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三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开建 或加速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三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开建 或加速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

自防城港4号机组之后,中国新建核电站将全部采用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国内核电建设将全面进入新时代。

临近年关,中国又一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官网宣布,旗下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核岛,于12月23日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第四台示范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中国“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个“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此前于今年8月5日开建的中核集团旗下的江苏田湾6号机组,是中国最后一台采用“二代+”技术的核电机组。自防城港4号机组之后,中国新建核电站将全部采用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国内核电建设将全面进入新时代。

业内通常将现有的核电技术划分为“四代”。1950-1960年代建造的验证性核电站为第一代核电技术;1970-1980年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建设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等,单机组的功率水平大幅提高,达到千兆瓦级。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催生了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其主要特点是增设了氢气控制系统、安全壳泄压装置等,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中国运行的核电站大多为第二代改进型;第三代核电技术则是1990年代开发研究成熟的先进轻水堆技术,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大功率;此外,美国能源部还联合英、法、日等9国发起了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防城港核电二期。图片来源:中广核官网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由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于2014年合并而成。国内现有四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核电机组获批建设,分别是中核集团的福清5、6号机组,和中广核的防城港3、4号机组。

福清5、6号机组已于2015年5月和12月开工。中国核电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成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作为“华龙一号”首堆的福清5号机组,土建阶段已基本结束,明年开始设备安装。

稍晚于此的防城港3、4号机组,则在去年年底拿到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3号机组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核岛筏基浇筑和底板施工,常规岛也已正式开工建设。

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在运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0.38GW。该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建造商,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11.36GW。旗下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其中一期工程1、2号机组为CPR1000机组,分别于今年1月1日和10月1日相继投入商运。二期工程3、4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设备制造也已全面启动,且均实现国内制造厂商承制。

由于技术成熟度以及安全可靠性等诸多质疑,核电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至今仍存有巨大的争议,“反核”声音从未消散。同时,作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清洁能源,尤其在当下气候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核电又凸显出巨大的开发价值。

中广核称,防城港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四台机组投运后,将具备每年315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0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了725平方公里的森林。

凭借着近30台在建核电机组、占全球42%的在建装机总容量,中国的核电建设规模位居全世界第一。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核电技术的国家,中国有意将核电建设为继高铁技术之后的,又一张“高端装备走出去”的新名片。“华龙一号”则成为中国核电开拓国际市场的主打品牌。

今年9月,中广核正式将“华龙一号”推向了英国市场。根据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法国电力共同投资建设位于英国英格兰的欣克利角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

布拉德韦尔B项目将以防城港核电站二期作为参考电站。中广核称,“它将成为中广核向世界展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窗口,并由此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走出去’。”

“自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签订完成后,防城港核电二期相关工作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浙商证券电气新能源分析师郑丹丹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核岛土建施工图完成率超过60%,全场设备采购包签约率突破80%,两项工作较计划安排提前完成,核电出口协议的签订加速了国内参考电站的建设进程。

郑丹丹认为,国内四大核电巨头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中核建在国内与国外均有项目布局,未来旗下核电出口项目与国内新建项目,极有可能重现防城港3、4号机组与布拉德韦尔B电站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从而推动国内以“华龙一号”为首的自主先进核电技术走向海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三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开建 或加速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

自防城港4号机组之后,中国新建核电站将全部采用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国内核电建设将全面进入新时代。

临近年关,中国又一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官网宣布,旗下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核岛,于12月23日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第四台示范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中国“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个“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此前于今年8月5日开建的中核集团旗下的江苏田湾6号机组,是中国最后一台采用“二代+”技术的核电机组。自防城港4号机组之后,中国新建核电站将全部采用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国内核电建设将全面进入新时代。

业内通常将现有的核电技术划分为“四代”。1950-1960年代建造的验证性核电站为第一代核电技术;1970-1980年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建设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等,单机组的功率水平大幅提高,达到千兆瓦级。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催生了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其主要特点是增设了氢气控制系统、安全壳泄压装置等,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中国运行的核电站大多为第二代改进型;第三代核电技术则是1990年代开发研究成熟的先进轻水堆技术,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大功率;此外,美国能源部还联合英、法、日等9国发起了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防城港核电二期。图片来源:中广核官网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由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于2014年合并而成。国内现有四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核电机组获批建设,分别是中核集团的福清5、6号机组,和中广核的防城港3、4号机组。

福清5、6号机组已于2015年5月和12月开工。中国核电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成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作为“华龙一号”首堆的福清5号机组,土建阶段已基本结束,明年开始设备安装。

稍晚于此的防城港3、4号机组,则在去年年底拿到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3号机组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核岛筏基浇筑和底板施工,常规岛也已正式开工建设。

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在运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0.38GW。该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建造商,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11.36GW。旗下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其中一期工程1、2号机组为CPR1000机组,分别于今年1月1日和10月1日相继投入商运。二期工程3、4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设备制造也已全面启动,且均实现国内制造厂商承制。

由于技术成熟度以及安全可靠性等诸多质疑,核电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至今仍存有巨大的争议,“反核”声音从未消散。同时,作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清洁能源,尤其在当下气候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核电又凸显出巨大的开发价值。

中广核称,防城港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四台机组投运后,将具备每年315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0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了725平方公里的森林。

凭借着近30台在建核电机组、占全球42%的在建装机总容量,中国的核电建设规模位居全世界第一。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核电技术的国家,中国有意将核电建设为继高铁技术之后的,又一张“高端装备走出去”的新名片。“华龙一号”则成为中国核电开拓国际市场的主打品牌。

今年9月,中广核正式将“华龙一号”推向了英国市场。根据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法国电力共同投资建设位于英国英格兰的欣克利角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

布拉德韦尔B项目将以防城港核电站二期作为参考电站。中广核称,“它将成为中广核向世界展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窗口,并由此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走出去’。”

“自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签订完成后,防城港核电二期相关工作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浙商证券电气新能源分析师郑丹丹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核岛土建施工图完成率超过60%,全场设备采购包签约率突破80%,两项工作较计划安排提前完成,核电出口协议的签订加速了国内参考电站的建设进程。

郑丹丹认为,国内四大核电巨头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中核建在国内与国外均有项目布局,未来旗下核电出口项目与国内新建项目,极有可能重现防城港3、4号机组与布拉德韦尔B电站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从而推动国内以“华龙一号”为首的自主先进核电技术走向海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