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称正在建立起国内唯一地图“活数据”生产能力 下一代地图是“活地图”

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于志杰称,基于自主采集能力的进化、大数据能力的升维,高德地图正在建立起目前国内唯一的地图“活数据”,研发未来真正地图“活地图”。

在与百度地图就“手机地图导航”的头把交椅“论战”两个月后,高德披露了正在进行的发展方向。

12月27日,在高德地图“活数据能力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于志杰说,高德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做地图,从数以亿计的高德用户每天使用地图和导航服务中,我们都能快速知道哪里的路不通了,哪里的门店关闭了,“这一切,都基于活的数据”,活数据构成了每秒都不同的“活地图”。

自2002年开始,高德已经自主采集地图数据,用车采、步采和航拍采集,过去的整个数据采集生产链条人工主导、计划式生产采集为主,于志杰给记者们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北上广大城市,不管变不变道路信息改变与否,采集车都要采四遍,内业的生产人员则要盯着视频看四遍,更新北京数据要一年,“也不能识别哪块变了哪块没变,工作量非常大”。而现在,所谓的新模式是在UGC模式下,把基础数据、交通信息、和用户反馈结合起来形成的大数据,辅以人工智能技术,就能提供实时路况服务,快速反馈。

在高德地图数据中心大屏幕上展开的北京城区地图上,记者见到了闪烁着无数移动的小点,“这些都是当时在路上行驶的GPS定位回传”。这些大数据首先能够使高德地图实时捕捉交通动态,实时获知各条道路的畅通情况、行驶车速、拥堵原因及事故、管制、施工等交通事件,并根据通行情况对用户的导航路线进行调整或提醒。

据了解,高德自2007年开始尝试“活数据”,生产地图,而提供的实时交通大数据中有78%来自于UGC众包数据,22%来自于出租车、物流车等行业浮动车辆。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动态事件数据中,更有85%来自于用户上报,其余来自于交管和政府。而背靠阿里,菜鸟包裹的运单数据、物流车数据和口碑外卖数据的监测融合,“让高德可以发掘POI新增与变化,强化地图基础数据”,于志杰说。

大数据能保证“活数据”的广度、实时性,但要保证“活数据”的准确性还是依靠自主专业采集能力。此前有媒体报道,2004年,谷歌选择购买地图数据提供地图服务,但直到2008年,谷歌开始自主采集数据,逐步替换购买数据,高德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国内的友商之前更多也还是在购买外包数据,近期才关注自主采集数据。

为了让专业采集员和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也‘活’起来,让地图数据更新速度无限逼近T+0,于志杰说,高德地图整个数据采集生产链条由过去的人工主导、计划式采集生产,转变为由大数据、自动化主导的智能化采集调度与生产处理。

目前,高德地图将外采、内业和反馈全链条打通,实现采集生产平台在线化,并建立全流程质量控制;用低成本、高覆盖的自动化采集,和图像、影像、激光点云的高度自动识别,进一步实现了数据自动差分与融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而通过采集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实现内业的任务智能切分、人员智能匹配和外业的智能采集调度,能使采集生产更智能、高效。于志杰介绍说,“以前更新全北京数据需要一年,现在只要1个月”,高德根据外采、大数据反馈主动发现哪些地方有变化,只要有变化就会去看,而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又有自动化,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更新效率,“北京现在的一些变化后台几分钟就能上线”。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数据积累方面,目前高德已经拥有超过6000万个POI,790万公里的导航道路数据,这个里程数可以绕地球赤道197周;高德地图同时拥有超过400种道路属性信息,横跨61个城市、超13000平方公里的三维数据模型。

赶巧的是,在早几天以前,百度提出了“下一代地图”,试推3D,发力AR拯救路痴的口号,对比高德提出的“活数据”和“活地图”,也可看出百度和高德分别在重应用和重基础的区别,而想要尘埃落定后的地图导航“头把交椅”,估计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高德

3.8k
  • 高德地图推出骑行安全预警服务
  • 高德一季度交通报告:长春拥堵降幅最大、洛阳涨幅最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