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秦洁:重庆“棒棒军”未来肯定会消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秦洁:重庆“棒棒军”未来肯定会消失

现在来看棒棒军,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生活的记忆。

“棒棒军”曾是重庆的一个城市标签。(刘向南 摄)

秦洁生于1974年,重庆璧山人,现为某驻渝军校副教授。2007年,她入中山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时,就曾以重庆“棒棒军”为课题,开展了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完成了关于这个群体的博士论文。

取得博士学位后,她又持续跟踪这个群体多年,并在2015年出版了《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一书。

2016年12月23日,界面记者在重庆专访了秦洁。

正在消失的“棒棒军”

界面新闻:你是怎么接触到“棒棒军”话题的,并产生研究的念头?

秦洁:2007年,我在中山大学做人类学博士,当时觉得人类学要研究边缘人群、底层社会,或者是主流大众不太关注的群体,这些群体可能会更好地成为人类学中的“他者”,我又是重庆人,所以一开始就想研究这个群体,后来跟导师商量,他也觉得这是重庆比较有特质的群体。2007年确定了这个选题,第一个寒假我就去了,找到了比较好沟通的报道人,切入进去,之后就断断续续地开始做田野调查了。

界面新闻:在做这个研究前,你对“棒棒军”的了解是什么?

秦洁:那时就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来了解。我家住楼房,没有电梯,经常用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的棒棒,需要挑菜、搬东西就会叫他们。我是1992年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读书的,1996年毕业后就在通信学院工作,在重庆成的家。那些棒棒就在我们周围,小区附近,菜市场,到处都是。

界面新闻:你现在还在关注这个话题吗?

秦洁:现在我的精力转向人类学的其他领域了,但对这个群体仍有关注。在我的书出版之前要做最后的修改,我要关注棒棒群体的展望、未来走向,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加进去。书出版之后,2016年一月份,在方所书店做了一个签售会,我还说这就相当于是我对这个群体的一个告别。

界面新闻:从你开始研究到去年一月份的“告别”,这几年当中,你觉得“棒棒军”群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秦洁:时间跨度蛮长的,而且社会的剧变是每天都在发生的。这个群体我也一直在跟踪,有些报道人也熟了,平时电话联系,像朋友一样。他们除了当棒棒,有的也买车拉拉货,生活条件好了,还邀请我去看看。我住在沙坪坝区,我现在住的小区估计是因为有了电梯,周围就没有棒棒了,能看到的很少。原来那个小区有。包括菜市场门口也少多了。

我最早关注这个群体的时候,菜市场可能也比较乱,没有现在规范、整洁,棒棒特别多。

我的判断是,棒棒群体的量在减少,因为没有新的人加入,还是那一拨人,包括我的那几个田野点,做棒棒的那些人,还是那几个老人。

界面新闻:没有新人加入的原因是什么?

秦洁:年轻人是不会做这个事的,他们宁愿去工厂打工,或者去当保安。毕竟在我们的意识里面,下体力还是不太容易受到尊重。这个群体虽然还存在,从长远估计,肯定会消失,或者有另外的方式来转化。

界面新闻:现在是处于消失的过程吗?

秦洁:是一个消失的过程,那些老弱病残会慢慢退出去。这个行业在现在这个商业化、信息化、物流快递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肯定不是代表一种前进的方向,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体力劳动。从趋势来看,棒棒军肯定会消亡。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群体未来怎么办,他们是回去还是留下。

“老棒棒”们的未来令人忧心

界面新闻:重庆“棒棒军”是怎样一种起源?它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秦洁:我们做研究就要追溯,这个群体更早的时候叫苦力或是码头工人,有很多说法,我采访过很多老人,他们有的当过搬运工或者码头工会的领导。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都是从四川或者重庆的某个农村过来的,到城里来当个人力车夫,就是做苦力。那时的社会工业不发达,是需要人力的阶段。1949年后,因为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不能随便流动。城市里有搬运公司,由它来承担肩挑背扛的事。后来户籍制度更严苛了,“野力”流到城里就会被抓。相对来说,那个时期,“野力”有,但是很少,是被打击的对象。我搜集了民国时期以及1949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里关于这个行业的档案,都是严格打击“野力”,某某街道、某某区政府就出过严厉打击“野力”的文件。

改革开放后,农民慢慢出来打工了。棒棒很多都有到外面打工的经历,比如到沿海一带,后来他们觉得在重庆离家近,自己聪明一点、能干一点也可以养家糊口,何必跑那么远呢,在工厂里打工还挺危险的。他们就非常理性地选择到重庆当了棒棒;另有一部分,是老乡或者亲戚朋友把他们带到重庆来的。

界面新闻:以前他们的工具有没有特别明显的“棒棒军”的特征?

秦洁: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搬运公司,那时候我很小,懵懵懂懂记得县城里有搬运公司,那些麻袋、一箱箱的粮食,都是扛下来。那时不允许拿个棒棒在那里守着,拿着棒棒就是私有经济了。

界面新闻:一根棒棒两根绳子,这个工具成了山城的一个特色,它是怎么出现的?

秦洁: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这个工具其实是随手拈来,就是很随便的一件东西,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刻意的。当时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觉得干这个行业蛮好的,蛮自由的,农忙时候可以回家,农闲的时候可以出来,两头都可以照顾,也可以挣现钱。干这个不需要任何投资,随便找个棒棒,花几块钱买两副绳子,就可以了。

界面新闻:你怎么看“棒棒军”在重庆这些年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秦洁:他们对山城的贡献应该放得更长些来看。现在来看棒棒,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生活的记忆,或者是重庆当地还保留一些熟人社会,有这样一种乡土特点。

如果是从工业的、经济的发展来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有很多机械化达不到的地方,他们很好地填补了这样的空白。重庆上坡下坎,很多地方机械进不去,只有通过人力才能够完成,他们就挑起了重庆的脊梁。

今天,“棒棒军”在这个意义上的作用就很少了。对于我来说,作为人类学学者,更关注他们作为文化意义,即背后所揭示的就是他们游弋于乡村和都市,不同于其他农民工,这种游弋状态下他们的心理,他们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乡土文化在当下变化的一个状态。

界面新闻:现在重庆能离开这个群体吗?

秦洁:我觉得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依赖,但已经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像渝中区那一块,上坡下坎,还有些小巷子,就需要他们,其他有公路的地方,车可以开进去的地方,应该说没有他们,也不会太影响人们的生活。

界面新闻:这批“棒棒军”能离开这个职业吗?

秦洁:这就是我们担忧的。这个群体的主体是四五十岁年纪,最年轻的可能也四十岁了,他们没有技能,也不愿意去受到工厂体制的规训,他们的选择面很小。

对于他们的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我也是很担心的。在这个群体中,也有发展比较好的,他不仅仅是扛着棒棒挑重物的体力劳动者,可能更聪明一点,做事情也能干一些,经济收入就会高一些,他就可能会买个车拉拉货,有的还把儿子培养出来,拿到驾照。这些人收入就会蛮高,会在城里买房子住下来。这样的人不是主流,但肯定会有。

界面新闻:据你了解,大多数人会怎么来选择未来?

秦洁:他们只能回家去,因为在重庆没有固定居所。我调查过磁器口那边的棒棒,从外面看起来,磁器口是个古城,很热闹,在街面的背后都是破旧的房子,属于拆迁的范围,他们就在这里租房子。在城市里,他们也没有社会保障,回去了,能有新农合,还有土地。

“强关系,弱组织”

界面新闻:“棒棒军”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城里人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秦洁:这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关于身份认同。至少在当时研究的时候,一个直接的感受是,城里人还是蛮歧视他们的。有时听到别人在公交车里教育小孩,会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当棒棒。他们作为棒棒,听到这些话,会很难受,但是为了挣钱,也就无所谓了。他们自己肯定觉得当棒棒是最低下的职业,如果儿子娶媳妇,都不希望说自己的爸爸是当棒棒的,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很低的。

但是实际上,他们也不太纠结这些,就是来挣钱的,只要你不是太过分,那也就算了,也不会和城里人有太多冲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包容,这种观念肯定有改变,对弱势群体也会更包容。

界面新闻:据我们这几天在重庆的采访,“棒棒军”的工作、生活其实很平淡的,他们自己是一种怎么样的社会结构?

秦洁:这个群体很本分。工作之外,业余就是打牌打扑克,再有就是看电视、性的消费,其他的娱乐都比较少。他们也不会得到政府方面的太多的关注。安安静静,不闹事,也没有像工厂里拿不到工资的那些事。偶尔的口角,也都是发生在个体之间。他们没有组织,但是有强关系,我认为“棒棒军”是一种“强关系、弱组织”的社会结构。对于大多数棒棒来说,全靠关系连接,比如哪些业务一起做,哪些业务不喊谁,都是一种关系。

界面新闻:我看到你书里写到,像两江门码头,那里对“棒棒军”是组织化管理?

秦洁:这是很特殊的情况。在有的码头或者火车站的地方,为了更好的管理,就会规范起来,发个背心,找一个牵头的跟相关机构做接洽,就不用每个棒棒出面了,棒棒进去做事,相当于把他们组织起来。

两江门码头特殊一点,因为码头文化,比较乱的东西比较多,带点所谓帮派性质,有些灰色地带,但他们的业务也很少,也就是帮顾客拉拉行李。现在那个码头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成了一个游人观光码头。这些地方,他们都是拿现钱,搬了东西,当场就把钱分了。

界面新闻:讲几个你认识的印象深刻的“棒棒军”吧。

秦洁:小李,是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报道人,他算是在棒棒中混得比较好的。当时他的业务特别多,给人家弄弄围墙,这种活,包工头会经常找他,一天一百两百。他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活,就会叫其他人,这个过程中,他叫谁或者不叫谁,就有很多生动的故事。

前两年我们还有联系,他儿子拿了驾照,买了车,经常跑长途,或者在街边拉货,收入很好。他当时很聪明,当棒棒没多久,就买了一个房子,是待拆迁的房子,当时相对比较便宜。那个房子在磁器口,有三层楼,他住二楼,底楼、三楼租给其他棒棒,后来在拆迁的过程中,为了争取更多权益,他经常跑房管局之类的单位。在棒棒里面,他比较有钱,也是一个比较仁义、公正、有威信的人。

小李是合川人,四十多岁,做棒棒时间长,九几年就来重庆了,也是先在其他地方打过工,最后来的重庆。从经济收入上,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他棒棒,比如一些老弱病残,跟他们聊天,就觉得有一种很阴郁的感觉,他们身体不好,开支大,家里面矛盾又比较多。这样的人比较多,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事。

当时我每天就是听他们聊这些。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其实也揭示出这样一个群体未来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些是最让人心酸的。

(实习记者陈珏伶对本文亦有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秦洁:重庆“棒棒军”未来肯定会消失

现在来看棒棒军,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生活的记忆。

“棒棒军”曾是重庆的一个城市标签。(刘向南 摄)

秦洁生于1974年,重庆璧山人,现为某驻渝军校副教授。2007年,她入中山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时,就曾以重庆“棒棒军”为课题,开展了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完成了关于这个群体的博士论文。

取得博士学位后,她又持续跟踪这个群体多年,并在2015年出版了《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一书。

2016年12月23日,界面记者在重庆专访了秦洁。

正在消失的“棒棒军”

界面新闻:你是怎么接触到“棒棒军”话题的,并产生研究的念头?

秦洁:2007年,我在中山大学做人类学博士,当时觉得人类学要研究边缘人群、底层社会,或者是主流大众不太关注的群体,这些群体可能会更好地成为人类学中的“他者”,我又是重庆人,所以一开始就想研究这个群体,后来跟导师商量,他也觉得这是重庆比较有特质的群体。2007年确定了这个选题,第一个寒假我就去了,找到了比较好沟通的报道人,切入进去,之后就断断续续地开始做田野调查了。

界面新闻:在做这个研究前,你对“棒棒军”的了解是什么?

秦洁:那时就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来了解。我家住楼房,没有电梯,经常用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的棒棒,需要挑菜、搬东西就会叫他们。我是1992年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读书的,1996年毕业后就在通信学院工作,在重庆成的家。那些棒棒就在我们周围,小区附近,菜市场,到处都是。

界面新闻:你现在还在关注这个话题吗?

秦洁:现在我的精力转向人类学的其他领域了,但对这个群体仍有关注。在我的书出版之前要做最后的修改,我要关注棒棒群体的展望、未来走向,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加进去。书出版之后,2016年一月份,在方所书店做了一个签售会,我还说这就相当于是我对这个群体的一个告别。

界面新闻:从你开始研究到去年一月份的“告别”,这几年当中,你觉得“棒棒军”群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秦洁:时间跨度蛮长的,而且社会的剧变是每天都在发生的。这个群体我也一直在跟踪,有些报道人也熟了,平时电话联系,像朋友一样。他们除了当棒棒,有的也买车拉拉货,生活条件好了,还邀请我去看看。我住在沙坪坝区,我现在住的小区估计是因为有了电梯,周围就没有棒棒了,能看到的很少。原来那个小区有。包括菜市场门口也少多了。

我最早关注这个群体的时候,菜市场可能也比较乱,没有现在规范、整洁,棒棒特别多。

我的判断是,棒棒群体的量在减少,因为没有新的人加入,还是那一拨人,包括我的那几个田野点,做棒棒的那些人,还是那几个老人。

界面新闻:没有新人加入的原因是什么?

秦洁:年轻人是不会做这个事的,他们宁愿去工厂打工,或者去当保安。毕竟在我们的意识里面,下体力还是不太容易受到尊重。这个群体虽然还存在,从长远估计,肯定会消失,或者有另外的方式来转化。

界面新闻:现在是处于消失的过程吗?

秦洁:是一个消失的过程,那些老弱病残会慢慢退出去。这个行业在现在这个商业化、信息化、物流快递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肯定不是代表一种前进的方向,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体力劳动。从趋势来看,棒棒军肯定会消亡。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群体未来怎么办,他们是回去还是留下。

“老棒棒”们的未来令人忧心

界面新闻:重庆“棒棒军”是怎样一种起源?它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秦洁:我们做研究就要追溯,这个群体更早的时候叫苦力或是码头工人,有很多说法,我采访过很多老人,他们有的当过搬运工或者码头工会的领导。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都是从四川或者重庆的某个农村过来的,到城里来当个人力车夫,就是做苦力。那时的社会工业不发达,是需要人力的阶段。1949年后,因为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不能随便流动。城市里有搬运公司,由它来承担肩挑背扛的事。后来户籍制度更严苛了,“野力”流到城里就会被抓。相对来说,那个时期,“野力”有,但是很少,是被打击的对象。我搜集了民国时期以及1949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里关于这个行业的档案,都是严格打击“野力”,某某街道、某某区政府就出过严厉打击“野力”的文件。

改革开放后,农民慢慢出来打工了。棒棒很多都有到外面打工的经历,比如到沿海一带,后来他们觉得在重庆离家近,自己聪明一点、能干一点也可以养家糊口,何必跑那么远呢,在工厂里打工还挺危险的。他们就非常理性地选择到重庆当了棒棒;另有一部分,是老乡或者亲戚朋友把他们带到重庆来的。

界面新闻:以前他们的工具有没有特别明显的“棒棒军”的特征?

秦洁: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搬运公司,那时候我很小,懵懵懂懂记得县城里有搬运公司,那些麻袋、一箱箱的粮食,都是扛下来。那时不允许拿个棒棒在那里守着,拿着棒棒就是私有经济了。

界面新闻:一根棒棒两根绳子,这个工具成了山城的一个特色,它是怎么出现的?

秦洁: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这个工具其实是随手拈来,就是很随便的一件东西,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刻意的。当时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觉得干这个行业蛮好的,蛮自由的,农忙时候可以回家,农闲的时候可以出来,两头都可以照顾,也可以挣现钱。干这个不需要任何投资,随便找个棒棒,花几块钱买两副绳子,就可以了。

界面新闻:你怎么看“棒棒军”在重庆这些年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秦洁:他们对山城的贡献应该放得更长些来看。现在来看棒棒,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生活的记忆,或者是重庆当地还保留一些熟人社会,有这样一种乡土特点。

如果是从工业的、经济的发展来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有很多机械化达不到的地方,他们很好地填补了这样的空白。重庆上坡下坎,很多地方机械进不去,只有通过人力才能够完成,他们就挑起了重庆的脊梁。

今天,“棒棒军”在这个意义上的作用就很少了。对于我来说,作为人类学学者,更关注他们作为文化意义,即背后所揭示的就是他们游弋于乡村和都市,不同于其他农民工,这种游弋状态下他们的心理,他们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乡土文化在当下变化的一个状态。

界面新闻:现在重庆能离开这个群体吗?

秦洁:我觉得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依赖,但已经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像渝中区那一块,上坡下坎,还有些小巷子,就需要他们,其他有公路的地方,车可以开进去的地方,应该说没有他们,也不会太影响人们的生活。

界面新闻:这批“棒棒军”能离开这个职业吗?

秦洁:这就是我们担忧的。这个群体的主体是四五十岁年纪,最年轻的可能也四十岁了,他们没有技能,也不愿意去受到工厂体制的规训,他们的选择面很小。

对于他们的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我也是很担心的。在这个群体中,也有发展比较好的,他不仅仅是扛着棒棒挑重物的体力劳动者,可能更聪明一点,做事情也能干一些,经济收入就会高一些,他就可能会买个车拉拉货,有的还把儿子培养出来,拿到驾照。这些人收入就会蛮高,会在城里买房子住下来。这样的人不是主流,但肯定会有。

界面新闻:据你了解,大多数人会怎么来选择未来?

秦洁:他们只能回家去,因为在重庆没有固定居所。我调查过磁器口那边的棒棒,从外面看起来,磁器口是个古城,很热闹,在街面的背后都是破旧的房子,属于拆迁的范围,他们就在这里租房子。在城市里,他们也没有社会保障,回去了,能有新农合,还有土地。

“强关系,弱组织”

界面新闻:“棒棒军”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城里人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秦洁:这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关于身份认同。至少在当时研究的时候,一个直接的感受是,城里人还是蛮歧视他们的。有时听到别人在公交车里教育小孩,会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当棒棒。他们作为棒棒,听到这些话,会很难受,但是为了挣钱,也就无所谓了。他们自己肯定觉得当棒棒是最低下的职业,如果儿子娶媳妇,都不希望说自己的爸爸是当棒棒的,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很低的。

但是实际上,他们也不太纠结这些,就是来挣钱的,只要你不是太过分,那也就算了,也不会和城里人有太多冲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包容,这种观念肯定有改变,对弱势群体也会更包容。

界面新闻:据我们这几天在重庆的采访,“棒棒军”的工作、生活其实很平淡的,他们自己是一种怎么样的社会结构?

秦洁:这个群体很本分。工作之外,业余就是打牌打扑克,再有就是看电视、性的消费,其他的娱乐都比较少。他们也不会得到政府方面的太多的关注。安安静静,不闹事,也没有像工厂里拿不到工资的那些事。偶尔的口角,也都是发生在个体之间。他们没有组织,但是有强关系,我认为“棒棒军”是一种“强关系、弱组织”的社会结构。对于大多数棒棒来说,全靠关系连接,比如哪些业务一起做,哪些业务不喊谁,都是一种关系。

界面新闻:我看到你书里写到,像两江门码头,那里对“棒棒军”是组织化管理?

秦洁:这是很特殊的情况。在有的码头或者火车站的地方,为了更好的管理,就会规范起来,发个背心,找一个牵头的跟相关机构做接洽,就不用每个棒棒出面了,棒棒进去做事,相当于把他们组织起来。

两江门码头特殊一点,因为码头文化,比较乱的东西比较多,带点所谓帮派性质,有些灰色地带,但他们的业务也很少,也就是帮顾客拉拉行李。现在那个码头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成了一个游人观光码头。这些地方,他们都是拿现钱,搬了东西,当场就把钱分了。

界面新闻:讲几个你认识的印象深刻的“棒棒军”吧。

秦洁:小李,是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报道人,他算是在棒棒中混得比较好的。当时他的业务特别多,给人家弄弄围墙,这种活,包工头会经常找他,一天一百两百。他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活,就会叫其他人,这个过程中,他叫谁或者不叫谁,就有很多生动的故事。

前两年我们还有联系,他儿子拿了驾照,买了车,经常跑长途,或者在街边拉货,收入很好。他当时很聪明,当棒棒没多久,就买了一个房子,是待拆迁的房子,当时相对比较便宜。那个房子在磁器口,有三层楼,他住二楼,底楼、三楼租给其他棒棒,后来在拆迁的过程中,为了争取更多权益,他经常跑房管局之类的单位。在棒棒里面,他比较有钱,也是一个比较仁义、公正、有威信的人。

小李是合川人,四十多岁,做棒棒时间长,九几年就来重庆了,也是先在其他地方打过工,最后来的重庆。从经济收入上,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他棒棒,比如一些老弱病残,跟他们聊天,就觉得有一种很阴郁的感觉,他们身体不好,开支大,家里面矛盾又比较多。这样的人比较多,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事。

当时我每天就是听他们聊这些。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其实也揭示出这样一个群体未来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些是最让人心酸的。

(实习记者陈珏伶对本文亦有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