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费4000美元,美国《连线》杂志做社群背后的创业机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费4000美元,美国《连线》杂志做社群背后的创业机会

《连线》杂志的做法和中美社群方面的现状让我看到一些创业机会,就是帮助有需求的公司提供社群运营协助,做一个服务各个社群的执行运营公司。

这两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界对社群这个词再熟悉不过,有一段时间,创业者不谈社群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而现在风向变了,因为社群这个词已经听烦了,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最近却开始了一项年费4000美元的会员招募计划,而我从中看到了一些创业机会。

《连线》杂志1993年成立,是美国老牌的专注于新兴技术如何影响人文和政经的杂志,在中国的互联网界也有非常高的地位。

在中国互联网界非常火的凯文·凯利就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马化腾等大佬都是他的粉丝。

《连线》正计划推出一项年费为4000美金的会员计划,不同于传统内容订阅服务,这项会员计划的主要卖点是举办线上、线下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与技术、科技相关。

订阅者在支付了4000美金的年费后,还可以邀请四位同事共同加入并参与主办方举办的活动、加入24小时的在线社区,他们还会收到编辑部发送的独家邮件订阅内容等。

付费内容、在线讨论、线下活动,这些是不是有些眼熟,这正是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中国新媒体们这几年在做的各种收费社群的模式。

《连线》的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媒体界正面临的困境,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广告收入模式出现了问题,他们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模式。

“做社群和线下活动”看起来很美,但这笔生意未必容易做好,中国的许多社群运营者肯定深有体会。

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媒体做活动的市场已然相当拥挤,包括 TechCrunch、Recode在内的科技媒体都已经开始举办各类线下活动,每场活动所收取的门票费动辄四位数。

社群的运营对媒体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连线》这次的会员项目也没有选择自已做,而是联合了一个叫做 Tra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 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创始人是科技行业会议 Demo 以及 TechCrunch Disrupt 的主办人 Erick Schonfeld 及 Neal Silverman。

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大家都发现做社群是个不错的方向,但运营好一个社群并不容易。

《连线》杂志的做法和中美社群方面的现状让我看到一些创业机会,就是帮助有需求的公司提供社群运营协助,做一个服务各个社群的执行运营公司。

这家公司能提供线下见面,聚餐、自驾、出游等各种活动的辅助服务,那一定能吸引无数自媒体和商家,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粉丝资源,却没时间精力去做各种运营。

作为一个自媒体,我也运营自己的社群,但的确力不从心,许多想法很难落地,比如我想组织一些线上线上的聚会、学习、交流、娱乐活动,但我在组织方面不专业,如果有一家公司能提供活动运营方面的服务,我一定是乐意接受的。

擅长组织策划活动的创业者,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机会,在许多公司都想做社群的今天,绝对是个很好的机会。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furiji)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费4000美元,美国《连线》杂志做社群背后的创业机会

《连线》杂志的做法和中美社群方面的现状让我看到一些创业机会,就是帮助有需求的公司提供社群运营协助,做一个服务各个社群的执行运营公司。

这两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界对社群这个词再熟悉不过,有一段时间,创业者不谈社群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而现在风向变了,因为社群这个词已经听烦了,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最近却开始了一项年费4000美元的会员招募计划,而我从中看到了一些创业机会。

《连线》杂志1993年成立,是美国老牌的专注于新兴技术如何影响人文和政经的杂志,在中国的互联网界也有非常高的地位。

在中国互联网界非常火的凯文·凯利就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马化腾等大佬都是他的粉丝。

《连线》正计划推出一项年费为4000美金的会员计划,不同于传统内容订阅服务,这项会员计划的主要卖点是举办线上、线下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与技术、科技相关。

订阅者在支付了4000美金的年费后,还可以邀请四位同事共同加入并参与主办方举办的活动、加入24小时的在线社区,他们还会收到编辑部发送的独家邮件订阅内容等。

付费内容、在线讨论、线下活动,这些是不是有些眼熟,这正是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中国新媒体们这几年在做的各种收费社群的模式。

《连线》的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媒体界正面临的困境,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广告收入模式出现了问题,他们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模式。

“做社群和线下活动”看起来很美,但这笔生意未必容易做好,中国的许多社群运营者肯定深有体会。

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媒体做活动的市场已然相当拥挤,包括 TechCrunch、Recode在内的科技媒体都已经开始举办各类线下活动,每场活动所收取的门票费动辄四位数。

社群的运营对媒体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连线》这次的会员项目也没有选择自已做,而是联合了一个叫做 Tra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 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创始人是科技行业会议 Demo 以及 TechCrunch Disrupt 的主办人 Erick Schonfeld 及 Neal Silverman。

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大家都发现做社群是个不错的方向,但运营好一个社群并不容易。

《连线》杂志的做法和中美社群方面的现状让我看到一些创业机会,就是帮助有需求的公司提供社群运营协助,做一个服务各个社群的执行运营公司。

这家公司能提供线下见面,聚餐、自驾、出游等各种活动的辅助服务,那一定能吸引无数自媒体和商家,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粉丝资源,却没时间精力去做各种运营。

作为一个自媒体,我也运营自己的社群,但的确力不从心,许多想法很难落地,比如我想组织一些线上线上的聚会、学习、交流、娱乐活动,但我在组织方面不专业,如果有一家公司能提供活动运营方面的服务,我一定是乐意接受的。

擅长组织策划活动的创业者,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机会,在许多公司都想做社群的今天,绝对是个很好的机会。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furiji)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