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雷军:“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雷军:“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雷军将小米的2016年定义为“补课之年”。我更认为,2016年对小米而言,这是一次战略修正的必然。

小米的年会,雷军执行了此前的承诺——“小米需要继续补课,但绝不反思”。即将到来的本命年之年,雷军没有怯意,他很是时宜的套用流行词,定了个“小目标”,2017年整体收入突破1000亿。

给小米,也为自己。

还有两年,便是知天命之年。48岁的雷军,依旧勤奋,依旧精力旺盛,乐此不疲。在过去的2016年,他甚至在诸多具体业务层面,也是亲力亲为,尤其是供应链端。

2016年,智能手机总体进入存量市场,小米在供应链的短板导致出货量下滑,一年缺货4个月,对于一个如此体量的公司而言,怎么看都是“匪夷所思”。一直处于争议的小米,在这一年里遭遇到更猛烈的怀疑。不过,小米手机的出货量,的确是下降了,但营收却是增长的。下半年从红米系列“国民手机”品牌的塑造,到小米5S、小米Note2以及小米Mix的发布…

质疑声一直有。好在,小米挺住了。

从现在回望,大致可以想见,一年前的雷军面对如何做年终总结,恐怕是压力山大。承认要补课,承认2011-2014年间的小米爆种式发展速度是不可长有的深化,承认产品策略的失误和目标制定失败,需要很大勇气。

好在,今年的总结,他估计轻松了很多。雷军与黎万强等人守住了阵地。另一方面,手机之外的业务,蓬勃发展,诸如MIUI、小米生态链、小米金融、小米新零售以及国际化业务,都有突破性成绩。

这一年的生死相搏,达成了对小米而言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主动降速调整,但不能变成休克疗法。无论如何,在自我修正期守住第一阵营的序列,就为未来留下了生机。

所以,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时,我想雷军应该先是长出一口气,然后再提一口气,大声说出2017年要做1千亿。

雷军将小米的2016年定义为“补课之年”。我更认为,2016年对小米而言,这是一次战略修正的必然。

雷军所认定的补课,其实是告别野蛮生长,回归正轨。此前的小米,依靠市场红利,取得市场先机,业务迅速扩张,自然“一美遮百丑”——迅速成长的反面是,诸多业务与管理上问题的堆砌与累积,并且,被搁置一旁,因为彼时的小米,在一路狂奔。

问题的堆砌与累积,最终在2015年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并延续到了2016年上半年。

譬如,供应链的问题,譬如专利与研发的问题,譬如,管理与行政的问题,又譬如,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问题——一个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是,小米狂奔6年,公司管理机制和HR体系建设依旧原始。当然,小米的问题,不止于此。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小米的补课,其实是战略的修正。移动互联网风口的软着陆。

雷军喜欢围棋,小米的创业,本就是有一套逻辑严密的布局。当然,小米手机的成长之快,是在雷军设想中所预料不及的,形势总是比人强,变化总比计划快。

有意外之得。最早给小米带来巨大声望和投资者信心的,其实是米聊,而手机的增速,任谁都根本没法想。

有意外之挫。这一年来,是手机线上零售增长遭遇到瓶颈。而阶段性的换机潮瓶颈参与转到了以OPPO、VIVO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分销零售的地盘上。

短周期内看,这真是风水轮流转。谁家过年不吃饺子?中国消费文化本来就有延递时间差。前几年小米享受的风光,现在随着换季潮重心变迁,也轮到了OV们享用。

讲究风口论的雷军和小米,也得经受下,微观短周期内,风口到别家时的寂寞。

好在,小米的品牌立住了,一个亲民且优质的国民品牌——凡经过,必留下痕迹。小米过去几年的畅销的手机与周边产品,最终沉淀的是,一个邻家亲民的品牌,并且,小米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进行新的各类尝试。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了2015的转折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阵痛期,最终有了下半年的涅槃。

我们曾说,数字化商业时代,一切商业要素都在重构。对小米而言,社会化营销、性价比以及电商的“小米模式”,需要重新定义,小米最终要回归的是,数字化生存的代表。数字化生存,两个核心能力,品牌以及产品定义——这也是小米2016年下半年势能回归的终极缘由,一方面进行小米与红米两个品牌的改造与定义、升级,一方面先后推出红米、小米5S、小米Note2以及小米Mix。

有了产品与品牌累积的势能,再从线上打到线下,开设线下的小米之家,这是小米今后的常规方法;有了产品与品牌累积的势能,再从手机这一核心品类,继而向周边产品,家电、生活用品等品类扩张,这也是小米的常规。

小米的模式,其实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很大的功夫,并且,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牌势能,因为,性价比,是规模经济,规模背后,需要的还是千千万用户对小米品牌与产品的认可。

2017年,雷军为小米,也是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营业额突破1000亿。如果从今年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可以看到但又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这也意味着,小米手机业务必须达到7000万的出货量,2016年,小米有4个月,是供应链紧张的,估算起来大概整出了6000万的出货。2017年,这一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7000万的出货量,难度不算太大,倘若以一千元出头的平均价格来算,小米还需要小米生态链、MIUI以及小米金融持续的增长。

根据2016年,全年近800亿营收,小米生态链150亿等等数据来估算,1000亿的营收,的确是个“小目标”,当然,挑战还是两点,产品与品牌,主要是产品,供应链的管理。

值得欣慰的是,雷军在小米年会上谈到越来越多务虚的主题,譬如说,价值观。

雷军说,“比1000亿营收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真诚与热爱。

雷军的话,很直白,“真诚就是踏踏实实用真材实料做品质过硬、价格厚道的产品,和粉丝做朋友,用心倾听用户需求;热爱就是聚拢一批追求极致产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难万险不回头,享受创业乐趣”。

“如果不真诚,做事不厚道,再高明的忽悠也长久不了,用户总会看穿离你而去;如果不热爱,你肯定没法坚持创业长跑中孤独寂寞和玩命死磕中的痛苦,肯定做不出真正让人感动的产品”——雷军的言外之意,还是产品与品牌,这才是小米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雷军而言,接受小周期变化,风口微偏时,修船整帆,训练水手,还可以多造几艘船;盯住大周期、大趋势,做好准备,毕竟真正的互联网信徒,都认定信息透明、边际成本递减相伴的“准免费模式”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顺大势,风总会来,在这之前,保持信仰,坚定价值观,坚守行业位置,就是第二章的小米开篇时,雷军所要做的事。

有人说,在过去今年的风口上,小米的融资其实太过保守,要是跟真正算激进的乐视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如果雷军肯让出更多一些些股权,在2014年全面大胜的基础上,攒上百亿美元现金之势,就能一力降十会,提前宣告手机大战的结束。

不过,我倒认为,2015开始到2016年上半年的阵痛,比起当年多拿钱带来的利益更为珍贵。经验,是买不到的。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小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雷军也是。

毕竟,雷军自己说,要做个口碑良好的百年小餐馆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雷军

  • 雷军和罗永浩,没再踏入相同的河流
  • 捡漏上位Redmi,雷军的二号“嘴替”合格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雷军:“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雷军将小米的2016年定义为“补课之年”。我更认为,2016年对小米而言,这是一次战略修正的必然。

小米的年会,雷军执行了此前的承诺——“小米需要继续补课,但绝不反思”。即将到来的本命年之年,雷军没有怯意,他很是时宜的套用流行词,定了个“小目标”,2017年整体收入突破1000亿。

给小米,也为自己。

还有两年,便是知天命之年。48岁的雷军,依旧勤奋,依旧精力旺盛,乐此不疲。在过去的2016年,他甚至在诸多具体业务层面,也是亲力亲为,尤其是供应链端。

2016年,智能手机总体进入存量市场,小米在供应链的短板导致出货量下滑,一年缺货4个月,对于一个如此体量的公司而言,怎么看都是“匪夷所思”。一直处于争议的小米,在这一年里遭遇到更猛烈的怀疑。不过,小米手机的出货量,的确是下降了,但营收却是增长的。下半年从红米系列“国民手机”品牌的塑造,到小米5S、小米Note2以及小米Mix的发布…

质疑声一直有。好在,小米挺住了。

从现在回望,大致可以想见,一年前的雷军面对如何做年终总结,恐怕是压力山大。承认要补课,承认2011-2014年间的小米爆种式发展速度是不可长有的深化,承认产品策略的失误和目标制定失败,需要很大勇气。

好在,今年的总结,他估计轻松了很多。雷军与黎万强等人守住了阵地。另一方面,手机之外的业务,蓬勃发展,诸如MIUI、小米生态链、小米金融、小米新零售以及国际化业务,都有突破性成绩。

这一年的生死相搏,达成了对小米而言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主动降速调整,但不能变成休克疗法。无论如何,在自我修正期守住第一阵营的序列,就为未来留下了生机。

所以,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时,我想雷军应该先是长出一口气,然后再提一口气,大声说出2017年要做1千亿。

雷军将小米的2016年定义为“补课之年”。我更认为,2016年对小米而言,这是一次战略修正的必然。

雷军所认定的补课,其实是告别野蛮生长,回归正轨。此前的小米,依靠市场红利,取得市场先机,业务迅速扩张,自然“一美遮百丑”——迅速成长的反面是,诸多业务与管理上问题的堆砌与累积,并且,被搁置一旁,因为彼时的小米,在一路狂奔。

问题的堆砌与累积,最终在2015年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并延续到了2016年上半年。

譬如,供应链的问题,譬如专利与研发的问题,譬如,管理与行政的问题,又譬如,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问题——一个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是,小米狂奔6年,公司管理机制和HR体系建设依旧原始。当然,小米的问题,不止于此。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小米的补课,其实是战略的修正。移动互联网风口的软着陆。

雷军喜欢围棋,小米的创业,本就是有一套逻辑严密的布局。当然,小米手机的成长之快,是在雷军设想中所预料不及的,形势总是比人强,变化总比计划快。

有意外之得。最早给小米带来巨大声望和投资者信心的,其实是米聊,而手机的增速,任谁都根本没法想。

有意外之挫。这一年来,是手机线上零售增长遭遇到瓶颈。而阶段性的换机潮瓶颈参与转到了以OPPO、VIVO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分销零售的地盘上。

短周期内看,这真是风水轮流转。谁家过年不吃饺子?中国消费文化本来就有延递时间差。前几年小米享受的风光,现在随着换季潮重心变迁,也轮到了OV们享用。

讲究风口论的雷军和小米,也得经受下,微观短周期内,风口到别家时的寂寞。

好在,小米的品牌立住了,一个亲民且优质的国民品牌——凡经过,必留下痕迹。小米过去几年的畅销的手机与周边产品,最终沉淀的是,一个邻家亲民的品牌,并且,小米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进行新的各类尝试。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了2015的转折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阵痛期,最终有了下半年的涅槃。

我们曾说,数字化商业时代,一切商业要素都在重构。对小米而言,社会化营销、性价比以及电商的“小米模式”,需要重新定义,小米最终要回归的是,数字化生存的代表。数字化生存,两个核心能力,品牌以及产品定义——这也是小米2016年下半年势能回归的终极缘由,一方面进行小米与红米两个品牌的改造与定义、升级,一方面先后推出红米、小米5S、小米Note2以及小米Mix。

有了产品与品牌累积的势能,再从线上打到线下,开设线下的小米之家,这是小米今后的常规方法;有了产品与品牌累积的势能,再从手机这一核心品类,继而向周边产品,家电、生活用品等品类扩张,这也是小米的常规。

小米的模式,其实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很大的功夫,并且,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牌势能,因为,性价比,是规模经济,规模背后,需要的还是千千万用户对小米品牌与产品的认可。

2017年,雷军为小米,也是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营业额突破1000亿。如果从今年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可以看到但又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这也意味着,小米手机业务必须达到7000万的出货量,2016年,小米有4个月,是供应链紧张的,估算起来大概整出了6000万的出货。2017年,这一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7000万的出货量,难度不算太大,倘若以一千元出头的平均价格来算,小米还需要小米生态链、MIUI以及小米金融持续的增长。

根据2016年,全年近800亿营收,小米生态链150亿等等数据来估算,1000亿的营收,的确是个“小目标”,当然,挑战还是两点,产品与品牌,主要是产品,供应链的管理。

值得欣慰的是,雷军在小米年会上谈到越来越多务虚的主题,譬如说,价值观。

雷军说,“比1000亿营收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真诚与热爱。

雷军的话,很直白,“真诚就是踏踏实实用真材实料做品质过硬、价格厚道的产品,和粉丝做朋友,用心倾听用户需求;热爱就是聚拢一批追求极致产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难万险不回头,享受创业乐趣”。

“如果不真诚,做事不厚道,再高明的忽悠也长久不了,用户总会看穿离你而去;如果不热爱,你肯定没法坚持创业长跑中孤独寂寞和玩命死磕中的痛苦,肯定做不出真正让人感动的产品”——雷军的言外之意,还是产品与品牌,这才是小米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雷军而言,接受小周期变化,风口微偏时,修船整帆,训练水手,还可以多造几艘船;盯住大周期、大趋势,做好准备,毕竟真正的互联网信徒,都认定信息透明、边际成本递减相伴的“准免费模式”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顺大势,风总会来,在这之前,保持信仰,坚定价值观,坚守行业位置,就是第二章的小米开篇时,雷军所要做的事。

有人说,在过去今年的风口上,小米的融资其实太过保守,要是跟真正算激进的乐视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如果雷军肯让出更多一些些股权,在2014年全面大胜的基础上,攒上百亿美元现金之势,就能一力降十会,提前宣告手机大战的结束。

不过,我倒认为,2015开始到2016年上半年的阵痛,比起当年多拿钱带来的利益更为珍贵。经验,是买不到的。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小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雷军也是。

毕竟,雷军自己说,要做个口碑良好的百年小餐馆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