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两会】三分之二设备靠进口 委员建议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两会】三分之二设备靠进口 委员建议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金国伟认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能级已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网络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上海市政协委员金国伟1月18日在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指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上海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要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升级。

金国伟说,上海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影响,以及核心技术缺失以及基础零部件问题,上海装备制造产业遭受重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金国伟举了个例子,去年上半年,上海某家机床制造商提供给上汽合资公司的一台价值近千万高端加工设备,经多年攻关,其综合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得到客户的认可。但设备中75%配套件从国外引进,占其总成本60%以上,最后产品也只能是微利。

“这个残酷现实使制造商处于两难境地。”他分析,主要原因是,曾几何时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由于缺乏相配套政策法规,导致在引资洽谈时,外商对技术采取保留和强硬态度,而我方受各种因素和利益驱使,对政策贯彻不力,让出市场却不谈或很少谈技术。结果是市场拱手相送,核心技术却没学来。

另一个原因是,基础零部件问题已是目前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最脆弱的短板。长期以来“重主机,轻基础”的政绩观影响不容小觑,加上原本承担着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的大量科研院所,在转制成为企业后更注重见效快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导致目前上海基础零部件研发缺乏共性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

金国伟认为,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能级已刻不容缓。为破除瓶颈,他建议,首先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行业龙头企业。

“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地位和行业引领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条完善的创新链条应以基础研究为基石,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纽带,以开发应用为出口。”金国伟说,应发挥上海“政、产、学、研、用”的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高端技术服务化,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链合”创新。

其二,要发展和完善关键基础零部件。金国伟指出,“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今后的核心和带动性产业,其体量比终端设备小,但利润却较高,产业投资强度较低,适合中小企业介入。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应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上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实现国资、民营企业一起参与的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体系;此外,政府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外,有关部门应该为“基础零部件”项目提供免税、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明确相关扶持细则,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这一关键领域。

“上海装备制造业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原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金国伟说,上海必须尽快实现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从消化引进的“跟随性”模式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突破性”模式转变。同时,还要进一步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装备制造产品的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两会】三分之二设备靠进口 委员建议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金国伟认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能级已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网络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上海市政协委员金国伟1月18日在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指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上海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要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升级。

金国伟说,上海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影响,以及核心技术缺失以及基础零部件问题,上海装备制造产业遭受重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金国伟举了个例子,去年上半年,上海某家机床制造商提供给上汽合资公司的一台价值近千万高端加工设备,经多年攻关,其综合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得到客户的认可。但设备中75%配套件从国外引进,占其总成本60%以上,最后产品也只能是微利。

“这个残酷现实使制造商处于两难境地。”他分析,主要原因是,曾几何时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由于缺乏相配套政策法规,导致在引资洽谈时,外商对技术采取保留和强硬态度,而我方受各种因素和利益驱使,对政策贯彻不力,让出市场却不谈或很少谈技术。结果是市场拱手相送,核心技术却没学来。

另一个原因是,基础零部件问题已是目前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最脆弱的短板。长期以来“重主机,轻基础”的政绩观影响不容小觑,加上原本承担着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的大量科研院所,在转制成为企业后更注重见效快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导致目前上海基础零部件研发缺乏共性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

金国伟认为,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能级已刻不容缓。为破除瓶颈,他建议,首先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行业龙头企业。

“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地位和行业引领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条完善的创新链条应以基础研究为基石,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纽带,以开发应用为出口。”金国伟说,应发挥上海“政、产、学、研、用”的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高端技术服务化,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链合”创新。

其二,要发展和完善关键基础零部件。金国伟指出,“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今后的核心和带动性产业,其体量比终端设备小,但利润却较高,产业投资强度较低,适合中小企业介入。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应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上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实现国资、民营企业一起参与的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体系;此外,政府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外,有关部门应该为“基础零部件”项目提供免税、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明确相关扶持细则,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这一关键领域。

“上海装备制造业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原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金国伟说,上海必须尽快实现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从消化引进的“跟随性”模式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突破性”模式转变。同时,还要进一步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装备制造产品的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