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爱乐之城》:电影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爱乐之城》:电影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梦想和飘渺的希望本身虽然甜蜜,但其引来的苦难却深重的多。

作者 |瞳渊

注:本文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特此敬告

对于《La La Land》,《爱乐之城》是我自己最中意的译名。对音乐的爱是本片的灵魂。男女主角的梦想都和音乐紧密相关,甚至就是音乐本身。更别提本片歌舞片的形式也体现了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对于音乐的热爱。

本片讲述了艾玛·斯通饰演的追梦人Mia, 和一个爵士乐信徒Sebastian(瑞恩.高斯林饰)相知相爱于洛杉矶,并在各自的追梦道路上共同面对的一系列事件。

两种追梦者

首先,在本片的绝大部分中,两位主角都是以追梦者的身份面对一切的。Dreamer和中文谐音如此相近,虽然听起来带有某种使命感的光环,但本质上是挣扎在失败和生存的夹缝中的受害者。梦想和飘渺的希望本身虽然甜蜜,但其引来的苦难却深重的多。

Mia所保留的童年梦想,是做一名成功的歌舞剧演员。为此她来到了拉斯维加斯,一边不称职的在咖啡厅打工,一边全力参与试镜,等待机会的降临。后来受到Sebastian的启发,自己写了一个单人舞台剧本并表演。

Mia所代表的,是一种近乎固执的追梦者。

我个人认识一个女孩,一直梦想当编剧,如今的她依旧在拉斯维加斯作着保姆的工作。她的雇主中,有过许多大明星,可是她并没有将她的作品成功的推荐出去。在这座城市,梦想和幻想不仅创造了想象力,也带来破碎的痛苦。

Sebastian在一开始是固执的,他坚信爵士乐应该得以保存,以其传统的,固有的姿态。他告诉Mia爵士乐原本是用来帮助人们交流的,他厌恶电子乐,并对如今的年轻人不再推崇爵士乐表示谴责。可是后来迫于生计,为了实现开Club的梦想,他参与了旧识的乐队,以电子音乐的新形式演奏爵士乐。这被Mia责备,表示他失去了自我。Sebastian属于固执过后的妥协,以及之后投降于妥协所带来的舒适圈的迷失者。

梦想本身的明确性也是一个关键。之前提到的Sebastian的迷失自不必说,当他和Mia争吵时,他表示:你不要说我现在只想着名誉和金钱,你自己就想当女演员!

演员这个职业本身的明确性就是很复杂的:Mia似乎是因为对表演本身的热爱,有人是为了利万名扬,有人两者皆有,这都不矛盾,也没有对错之分。事业本身和其带来的利益,成功的成就感与工作当下的享受,到底哪个是奋斗的动力呢?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时代的交替

两位主角梦想都不是契合时下最流行的文化的。Mia最原本的梦想是站在舞台剧的“舞台”上。Sebastian的爵士乐也是。

可是时代不同了,旧有的形式当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可是不同的形式间,存在某种类似竞争的关系也是铁实。当Mia第一次演出自己编写的舞台剧,台下观众寥寥无几,甚至在那么小的一个剧场内也显得空旷。就像今天,很多人会跑去电影院,可是去看歌剧,戏剧的人却相对少很多。

同样的,爵士乐被电子乐,流行乐挤到了角落。电音,DJ,流行乐,rap等等音乐元素被年轻人追捧甚至趋之若鹜。Sebastian也明白这一点,相比于让爵士乐再度崛起,他也不过是想为其他爱爵士乐的人提供一个温暖的,不那么被激烈的鼓点和快节奏充斥的小天地。就像1920-1933年的“Jazz Age”,爵士乐也被当时的年轻人喜爱,同时也让当时属于老一辈的音乐受到了威胁。

在新形式诞生的一刹那,就会将前者代替,并给它套上一个“旧”帽子。

听起来很悲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可也并非没有希望。笔者对音乐知之甚少,所以前两天去参加了一个室内乐(Chamber Music)的晚会。相比于爵士乐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室内乐的定义,更在于演奏家的规模。被誉为“家庭音乐”和“为朋友演奏的音乐”,室内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由5个左右的演奏家合奏,概括来说是指在宫殿的厅室内演奏的音乐。当然,演奏的音乐形式很灵活,从古典乐到爵士乐等等都包括。

但从上述的寥寥几句最基本的了解,就不难发现这种音乐如今想要生存下去相当艰难。首先它本质上不是给大规模听众演奏的,进而是其悠久的历史所带来的“过时”错觉。确实这个晚会本身,也只有一百人左右,除了本人,都是40岁左右,甚至70岁的人。演奏的六位年轻人,都是20岁到30岁左右。他们出过CD,但销量可想而知,如今也在网络上卖电子专辑。

当我问旁边的老太太: “您对电子乐的态度是什么呢?“她说她也很喜欢,有一些她也会听。当我问她:“那您觉得室内乐如今在流行潮流中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呢?”她微笑着说她也不清楚。她只是爱室内乐,来尽自己的力量支持它而已。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我想问Sebastian的

这位老太太也帮我找到了导演可能要传达给观众的意思:时代变化,艺术的形式会改变,会有新的事物受到喜爱,也会有旧的产物走向下坡。可是多样化本身是需要被保护的,即便在潮流的大洋中,只是有一座座孤岛为曾经的流行提供栖身之所,也有其无限的意义。

顺便一提,本片中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很多。眼尖的观众可以找找看。

而一些运用镜头的方法本身,也是在学习老电影。最直观的例子,是Mia和Sebastian驱车前往天文台的镜头。而之后在天文馆内部,两人的互动和拍摄手法也不是当代电影的浪漫,而是以前的。

  抉择与影像

尽管小标题把抉择放在前面以突出其对于本片的重要意义。但我准备先聊聊影像。

故事发生在洛杉矶,Mia和Sebastian走遍了他们工作的好莱坞。通过影像,观众看到的是这座城市与艺术,尤其是电影的紧密联系。从Mia工作的咖啡厅对面伯格曼旧屋的典故,到二人信步穿过城市经过的拍摄场景。电影工业的繁荣与活力可见一斑。

开头的歌舞过后,气氛和天气都很热烈,而屏幕上渐显的“Winter”字样,述说着这个城市四季如常,没有多样性季节的特点,而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也似乎从来不会停止流动。在“Winter”字样下,看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上铺满了汽车,即便我极尽目力试图找到最后一个站在车顶高唱的人也是徒劳。这个城市从来不缺少吸引力,无数人慕名而来,希望在任一形式的作品中求得一席位置。

其二,歌舞。本片舞乐的优秀不需要任何赘述。歌舞相当于两位主角的憧憬,对梦想也好,对爱情也罢。作为在所有影像中更加不真实的一类,它剥离了电影和现实,体现着影像超出现实主义表达的可能性

其三,石头姐和高司令的表演。其中以Mia数次试镜时的特写为最精彩部分。一个例子:在一次试镜中,当Mia刚刚开始表演数秒就被叫停。影院内响起无奈而激烈的笑声:“That’s so like that!”一个年轻男子说道。Mia脸上的热情瞬间冷却,无奈,愤怒,不自信和一丝徒劳的希望掩盖在其姣好的面容下。Sebastian数次演奏的特写所包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值得各位细细品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位主角都经历过的“浸入时间”。在各自的舞台上,无论舞台寒酸或宏大,两位都各自或共同经历过除了自己和表演,周围一切归于黑暗的时刻。

这当然是一种投入,但也同样是角色拷问自己,对话自己的过程。这时他们的内心都是矛盾的。他们一边承认自我对表演的无限热爱,一边怀疑成功的几率;一边在不被人理解的孤寂中坚持,一边犹豫如果选择别的道路如今是否会更好;一边感知当下的境况,一边幻想人生偏移一点点的另一种可能。

而当这浸入变得具体,电影的独特魅力就开始大放异彩。

结尾当Mia与Sebastian再度相遇,他们都“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影像非常圆满,却如何也不能实现。可是想要把这种幻想真切的表现在眼前,分享给别人,也必须依赖视觉媒体,于本片就是电影的形式。因为个人的幻想是没有媒介传输的。借用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体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这份结局的美好景象,就是电影作为一种体外感官器官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现在让我们说回抉择。这是一部关于“分母”的电影。这也是我觉得本片可以发展出另一个可能性的地方。

Mia在失落回家后,被Sebastian追到家的夜晚,Mia哭诉了不想再坚持的痛苦。这是全片为无数失败了的追梦者最直接的发声。虽然最后Mia极其戏剧性地成功了。但如果这部电影坚持让两位主角继续失败下去,讲的便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关于“没有被上天选择的人”的故事。

可是这不可能,因为这是一部歌舞片。观众的情感需要被引到一个不用于日常生活的世界。爱情的美丽与脆弱,梦想实现的成就感和尊严。这两个都是难掩光辉,值得讴歌的美丽主题。难怪相对于男性主体观看充满欲望的电影以追求感官的刺激,歌舞片有“为女性观众打造的心理上的porn”的别称。

而在结尾,虽然两位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却也付出了牺牲。这就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追梦人是要承担风险的:要得到什么,就要相应的付出等量或更多分量的代价。放弃和获得,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即便是在一直以来突破人类想象疆土的洛杉矶。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看完《爱乐之城》我只想说,电影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爱乐之城》:电影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梦想和飘渺的希望本身虽然甜蜜,但其引来的苦难却深重的多。

作者 |瞳渊

注:本文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特此敬告

对于《La La Land》,《爱乐之城》是我自己最中意的译名。对音乐的爱是本片的灵魂。男女主角的梦想都和音乐紧密相关,甚至就是音乐本身。更别提本片歌舞片的形式也体现了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对于音乐的热爱。

本片讲述了艾玛·斯通饰演的追梦人Mia, 和一个爵士乐信徒Sebastian(瑞恩.高斯林饰)相知相爱于洛杉矶,并在各自的追梦道路上共同面对的一系列事件。

两种追梦者

首先,在本片的绝大部分中,两位主角都是以追梦者的身份面对一切的。Dreamer和中文谐音如此相近,虽然听起来带有某种使命感的光环,但本质上是挣扎在失败和生存的夹缝中的受害者。梦想和飘渺的希望本身虽然甜蜜,但其引来的苦难却深重的多。

Mia所保留的童年梦想,是做一名成功的歌舞剧演员。为此她来到了拉斯维加斯,一边不称职的在咖啡厅打工,一边全力参与试镜,等待机会的降临。后来受到Sebastian的启发,自己写了一个单人舞台剧本并表演。

Mia所代表的,是一种近乎固执的追梦者。

我个人认识一个女孩,一直梦想当编剧,如今的她依旧在拉斯维加斯作着保姆的工作。她的雇主中,有过许多大明星,可是她并没有将她的作品成功的推荐出去。在这座城市,梦想和幻想不仅创造了想象力,也带来破碎的痛苦。

Sebastian在一开始是固执的,他坚信爵士乐应该得以保存,以其传统的,固有的姿态。他告诉Mia爵士乐原本是用来帮助人们交流的,他厌恶电子乐,并对如今的年轻人不再推崇爵士乐表示谴责。可是后来迫于生计,为了实现开Club的梦想,他参与了旧识的乐队,以电子音乐的新形式演奏爵士乐。这被Mia责备,表示他失去了自我。Sebastian属于固执过后的妥协,以及之后投降于妥协所带来的舒适圈的迷失者。

梦想本身的明确性也是一个关键。之前提到的Sebastian的迷失自不必说,当他和Mia争吵时,他表示:你不要说我现在只想着名誉和金钱,你自己就想当女演员!

演员这个职业本身的明确性就是很复杂的:Mia似乎是因为对表演本身的热爱,有人是为了利万名扬,有人两者皆有,这都不矛盾,也没有对错之分。事业本身和其带来的利益,成功的成就感与工作当下的享受,到底哪个是奋斗的动力呢?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时代的交替

两位主角梦想都不是契合时下最流行的文化的。Mia最原本的梦想是站在舞台剧的“舞台”上。Sebastian的爵士乐也是。

可是时代不同了,旧有的形式当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可是不同的形式间,存在某种类似竞争的关系也是铁实。当Mia第一次演出自己编写的舞台剧,台下观众寥寥无几,甚至在那么小的一个剧场内也显得空旷。就像今天,很多人会跑去电影院,可是去看歌剧,戏剧的人却相对少很多。

同样的,爵士乐被电子乐,流行乐挤到了角落。电音,DJ,流行乐,rap等等音乐元素被年轻人追捧甚至趋之若鹜。Sebastian也明白这一点,相比于让爵士乐再度崛起,他也不过是想为其他爱爵士乐的人提供一个温暖的,不那么被激烈的鼓点和快节奏充斥的小天地。就像1920-1933年的“Jazz Age”,爵士乐也被当时的年轻人喜爱,同时也让当时属于老一辈的音乐受到了威胁。

在新形式诞生的一刹那,就会将前者代替,并给它套上一个“旧”帽子。

听起来很悲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可也并非没有希望。笔者对音乐知之甚少,所以前两天去参加了一个室内乐(Chamber Music)的晚会。相比于爵士乐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室内乐的定义,更在于演奏家的规模。被誉为“家庭音乐”和“为朋友演奏的音乐”,室内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由5个左右的演奏家合奏,概括来说是指在宫殿的厅室内演奏的音乐。当然,演奏的音乐形式很灵活,从古典乐到爵士乐等等都包括。

但从上述的寥寥几句最基本的了解,就不难发现这种音乐如今想要生存下去相当艰难。首先它本质上不是给大规模听众演奏的,进而是其悠久的历史所带来的“过时”错觉。确实这个晚会本身,也只有一百人左右,除了本人,都是40岁左右,甚至70岁的人。演奏的六位年轻人,都是20岁到30岁左右。他们出过CD,但销量可想而知,如今也在网络上卖电子专辑。

当我问旁边的老太太: “您对电子乐的态度是什么呢?“她说她也很喜欢,有一些她也会听。当我问她:“那您觉得室内乐如今在流行潮流中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呢?”她微笑着说她也不清楚。她只是爱室内乐,来尽自己的力量支持它而已。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我想问Sebastian的

这位老太太也帮我找到了导演可能要传达给观众的意思:时代变化,艺术的形式会改变,会有新的事物受到喜爱,也会有旧的产物走向下坡。可是多样化本身是需要被保护的,即便在潮流的大洋中,只是有一座座孤岛为曾经的流行提供栖身之所,也有其无限的意义。

顺便一提,本片中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很多。眼尖的观众可以找找看。

而一些运用镜头的方法本身,也是在学习老电影。最直观的例子,是Mia和Sebastian驱车前往天文台的镜头。而之后在天文馆内部,两人的互动和拍摄手法也不是当代电影的浪漫,而是以前的。

  抉择与影像

尽管小标题把抉择放在前面以突出其对于本片的重要意义。但我准备先聊聊影像。

故事发生在洛杉矶,Mia和Sebastian走遍了他们工作的好莱坞。通过影像,观众看到的是这座城市与艺术,尤其是电影的紧密联系。从Mia工作的咖啡厅对面伯格曼旧屋的典故,到二人信步穿过城市经过的拍摄场景。电影工业的繁荣与活力可见一斑。

开头的歌舞过后,气氛和天气都很热烈,而屏幕上渐显的“Winter”字样,述说着这个城市四季如常,没有多样性季节的特点,而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也似乎从来不会停止流动。在“Winter”字样下,看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上铺满了汽车,即便我极尽目力试图找到最后一个站在车顶高唱的人也是徒劳。这个城市从来不缺少吸引力,无数人慕名而来,希望在任一形式的作品中求得一席位置。

其二,歌舞。本片舞乐的优秀不需要任何赘述。歌舞相当于两位主角的憧憬,对梦想也好,对爱情也罢。作为在所有影像中更加不真实的一类,它剥离了电影和现实,体现着影像超出现实主义表达的可能性

其三,石头姐和高司令的表演。其中以Mia数次试镜时的特写为最精彩部分。一个例子:在一次试镜中,当Mia刚刚开始表演数秒就被叫停。影院内响起无奈而激烈的笑声:“That’s so like that!”一个年轻男子说道。Mia脸上的热情瞬间冷却,无奈,愤怒,不自信和一丝徒劳的希望掩盖在其姣好的面容下。Sebastian数次演奏的特写所包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值得各位细细品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位主角都经历过的“浸入时间”。在各自的舞台上,无论舞台寒酸或宏大,两位都各自或共同经历过除了自己和表演,周围一切归于黑暗的时刻。

这当然是一种投入,但也同样是角色拷问自己,对话自己的过程。这时他们的内心都是矛盾的。他们一边承认自我对表演的无限热爱,一边怀疑成功的几率;一边在不被人理解的孤寂中坚持,一边犹豫如果选择别的道路如今是否会更好;一边感知当下的境况,一边幻想人生偏移一点点的另一种可能。

而当这浸入变得具体,电影的独特魅力就开始大放异彩。

结尾当Mia与Sebastian再度相遇,他们都“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影像非常圆满,却如何也不能实现。可是想要把这种幻想真切的表现在眼前,分享给别人,也必须依赖视觉媒体,于本片就是电影的形式。因为个人的幻想是没有媒介传输的。借用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体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这份结局的美好景象,就是电影作为一种体外感官器官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现在让我们说回抉择。这是一部关于“分母”的电影。这也是我觉得本片可以发展出另一个可能性的地方。

Mia在失落回家后,被Sebastian追到家的夜晚,Mia哭诉了不想再坚持的痛苦。这是全片为无数失败了的追梦者最直接的发声。虽然最后Mia极其戏剧性地成功了。但如果这部电影坚持让两位主角继续失败下去,讲的便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关于“没有被上天选择的人”的故事。

可是这不可能,因为这是一部歌舞片。观众的情感需要被引到一个不用于日常生活的世界。爱情的美丽与脆弱,梦想实现的成就感和尊严。这两个都是难掩光辉,值得讴歌的美丽主题。难怪相对于男性主体观看充满欲望的电影以追求感官的刺激,歌舞片有“为女性观众打造的心理上的porn”的别称。

而在结尾,虽然两位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却也付出了牺牲。这就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追梦人是要承担风险的:要得到什么,就要相应的付出等量或更多分量的代价。放弃和获得,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即便是在一直以来突破人类想象疆土的洛杉矶。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看完《爱乐之城》我只想说,电影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