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西游 伏妖篇低口碑,周星驰+徐克联手为何1加1小于2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西游 伏妖篇低口碑,周星驰+徐克联手为何1加1小于2

《西游·伏妖篇》垫底春节同期几部热片,仅仅超过排片极少的《健忘村》。

作者:周锐

周星驰、徐克的首度联手,如今迎来了最后的收官时刻。

上映前秉承着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双王联合的光环护体,又持有受众量最大的“西游”IP,电影卡司的引流组合,可最大的卖点无疑还是,大众认为,这是“周星驰电影”。

这样情怀与噱头的极致运用,成功把公众的心理预期推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部电影一直被业界看作春节档最大的爆点。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该电影在上映首日创下1.87亿的票房纪录之后,接下来情势一路走低,虽然总票房领跑春节档,但是口碑两级分化严重,公众口水之战显示出大导大片的噱头IP,已经不再具有往日的成功惯性了。《西游·伏妖篇》上映第四日单日票房被《功夫瑜伽》1.54亿赶超,影片整体陷入了一种胶着境地——口碑滑铁卢已成大势,票房冠军地位被后来者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业界只等着《功夫瑜伽》逆袭《西游·伏妖篇》那一日的到来。今日《功夫瑜伽》在新片的挤压下还有1312.3万的票房,而《西游·伏妖篇》只剩下了478.29万,虽然总票房达到了15.59亿,但比起2016年创造票房奇迹的《美人鱼》,这个数字是让人唏嘘的。

周星驰加徐克,一个是号称价值100亿的“超级IP”,一个是“特效”画面让人赞不绝口的大师级导演,两大巨头联手,为何最后结果是1+1小于2?

1

《西游》口碑两极化,导演徐克为何没“背锅”?

“一个驯兽师带着三个杀人犯取经的故事。”徐克曾经这么概括《西游·伏妖篇》这部电影。作为当年香港新浪潮一员的徐克导演,这么理解周星驰解构的“暗黑西游”是没有错的,甚至有了徐克对角色亦正亦邪的塑造风格,赋予整部影片强烈诡谲的邪典气息,都为《西游·伏妖篇》增添了极强的颠覆反叛色彩。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作为导演的徐克完整消化了作为监制的周星驰所提供的西游剧本呢?

答案或许不是。

电影中饰演唐僧的吴亦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基本一切都是按照他(徐克)想象和掌控走。有时候徐导和星爷会有不一样的意见,那么我们现场就会拍两份版本,用不一样的台词和表演方法。”

而徐克对于“唐僧”的理解是,“虽然说还是有出家人善良、天真的一面,但是在驯服徒弟的时候,有点儿像个流氓。”

这大概能体现出徐克对西游众角色的理解,与周星驰本身微妙的差异。徐克无疑是现当代最能另类挖掘塑造电影角色的导演之一,同时掌握了前端的电影技术。在武侠电影都还处在一个正邪分明的时期时,每个角色一招一式都是有板有眼的硬桥硬马,每次对打都会伴随着“哈、哼”的声音,武侠角色被认知为“义正言辞”“正骨侠义”。而徐克却打破的这个边界,开创了香港新派武侠。武侠江湖在他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野蛮的生气,诡谲锋利但是无比鲜活,“侠者”的形象开始丰富,亦正亦邪,快意恩仇。相同的电影经过他的重塑总会展现不一样的生命力,而他电影里的角色也是演员另类气质的最大化。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林青霞是红衣霸气雌雄通杀的东方不败,《倩女幽魂》里王祖贤变成长发飘飘、鬼魅幽怨的聂小倩,王家卫镜头下素寡文艺的张曼玉是风情万种的金镶玉(《新龙门客栈》),《青蛇》里青蛇、白蛇妖娆诡异、法海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摆脱不了情欲诱惑,《龙门飞甲》里陈坤阴柔狠辣的东厂都督——这大概都能表示徐克对电影有自己的把控方法,他喜欢颠覆,并且自成体系。

所以当他极具风格化的电影理解模式,自创一派的镜头视听与角色塑造作用到同样极具个性的周星驰电影上,这样的化学反应有冲击,也有风险。现在看来,这双重作用是凸显在了《西游·伏妖篇》上。

毒舌电影曾经评价《西游·伏妖篇》是半部好戏,前半部分是精彩,因为周星驰的暗黑童话与徐克的妖气冲天完美的缔造出了暗潮汹涌、面和心不合的取经师徒四人组,鬼气森森又妖娆诱惑的蜘蛛大宅,但后半部分却进入了一种崩坏的境地。这种说法或许是合理的。知乎上有业界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西游·伏妖篇》的问题就是内在表达(周星驰)和外在形态(徐克)之间巨大的落差。”

电影的精彩与崩坏或许正是周星驰与徐克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当暗黑化西游遇上鬼魅学视听,一切都奔向最理想的状态,徐克能完全消化暗黑西游中冷酷可笑群魔乱舞的吃人世界,但当周星驰的童话内核遇上徐克的成人江湖,“大爱”与“小爱”此番无解,一切又跌落到原地。

2

周星驰IP+徐克特效,结果却“1+1<2”?

而为什么口水袭来之势,首当其冲的是退至监制位置的周星驰,而不是导演徐克?

《环球银幕》杂志上是这么评价电影的,“某种意义上,《西游·伏妖篇》是属于周星驰的故事,但成片效果反映了徐克对《西游记》的理解。”即便周星驰退居幕后做监制,除了把握故事线,将武打设计、场景美术和现场指挥的大权交给徐克——但在观众看来这仍旧是“属于周星驰的故事”,电影上也永远昭示着“周星驰作品”的标签。

承受万人拥戴的与接受万人口水的永远是一个人。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上屡见不鲜。《摆渡人》上映伊始,大家最为关注予以期待、并且最终掏钱买票的理由并不是这是“导演张嘉佳的处女作”“改编同名小说《摆渡人》”而是这部电影“由王家卫监制,梁朝伟、金城武领衔主演”,所以《摆渡人》豆瓣3.9的评分,4.8亿的票房,公众的愤怒失望指向的是王家卫,是梁朝伟、金城武等备受信赖的实力演员,而于担任导演的张嘉佳而言,遭受的非议远不及前者。

而除了“周星驰”这个名字承受了最大的期待所以也遭遇最大的非议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周星驰开创的“暗黑西游”对于春节档这样一个档期,是否合适。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即中国电影资料馆)和艺恩一起推出的春节档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西游·伏妖篇》垫底春节同期几部热片,仅仅超过排片极少的《健忘村》。

而公众舆论上也屡屡传出儿童观看《西游·伏妖篇》产生恐怖而哭嚎、长辈看不懂剧情的反馈。这是或许也侧面反映出《功夫瑜伽》票房赶超《西游·伏妖篇》的原因,“暗黑西游”缺乏合家欢的属性,它的颠覆创新了公众对《西游记》的观感认知,惊悚诡秘的丛林吃人世界,妖吃妖,妖吃人,残酷又诡谲的童话,但同时也流失了原著《西游记》作为国粹老少皆宜的广大覆盖面。它的垂直受众群是经过周星驰无厘头文化熏染过的年轻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充分认知到,比起徐克,周星驰才是西游系列背后的操盘手。

当“暗黑西游”在春节档喜气洋洋中显得有些尴尬时,矛头自然纷纷对准了周星驰。

就像《西游·伏妖篇》开头那场马戏团的戏,当三个徒弟的马戏出问题时,看客拿着木棍最先捅的是唐僧,“你们吹牛吹大点。”群体责怪的是带路的那只领头羊,而领头羊后头紧跟的第二只羊,他们并不关心。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西游 伏妖篇低口碑,周星驰+徐克联手为何1加1小于2

《西游·伏妖篇》垫底春节同期几部热片,仅仅超过排片极少的《健忘村》。

作者:周锐

周星驰、徐克的首度联手,如今迎来了最后的收官时刻。

上映前秉承着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双王联合的光环护体,又持有受众量最大的“西游”IP,电影卡司的引流组合,可最大的卖点无疑还是,大众认为,这是“周星驰电影”。

这样情怀与噱头的极致运用,成功把公众的心理预期推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部电影一直被业界看作春节档最大的爆点。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该电影在上映首日创下1.87亿的票房纪录之后,接下来情势一路走低,虽然总票房领跑春节档,但是口碑两级分化严重,公众口水之战显示出大导大片的噱头IP,已经不再具有往日的成功惯性了。《西游·伏妖篇》上映第四日单日票房被《功夫瑜伽》1.54亿赶超,影片整体陷入了一种胶着境地——口碑滑铁卢已成大势,票房冠军地位被后来者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业界只等着《功夫瑜伽》逆袭《西游·伏妖篇》那一日的到来。今日《功夫瑜伽》在新片的挤压下还有1312.3万的票房,而《西游·伏妖篇》只剩下了478.29万,虽然总票房达到了15.59亿,但比起2016年创造票房奇迹的《美人鱼》,这个数字是让人唏嘘的。

周星驰加徐克,一个是号称价值100亿的“超级IP”,一个是“特效”画面让人赞不绝口的大师级导演,两大巨头联手,为何最后结果是1+1小于2?

1

《西游》口碑两极化,导演徐克为何没“背锅”?

“一个驯兽师带着三个杀人犯取经的故事。”徐克曾经这么概括《西游·伏妖篇》这部电影。作为当年香港新浪潮一员的徐克导演,这么理解周星驰解构的“暗黑西游”是没有错的,甚至有了徐克对角色亦正亦邪的塑造风格,赋予整部影片强烈诡谲的邪典气息,都为《西游·伏妖篇》增添了极强的颠覆反叛色彩。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作为导演的徐克完整消化了作为监制的周星驰所提供的西游剧本呢?

答案或许不是。

电影中饰演唐僧的吴亦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基本一切都是按照他(徐克)想象和掌控走。有时候徐导和星爷会有不一样的意见,那么我们现场就会拍两份版本,用不一样的台词和表演方法。”

而徐克对于“唐僧”的理解是,“虽然说还是有出家人善良、天真的一面,但是在驯服徒弟的时候,有点儿像个流氓。”

这大概能体现出徐克对西游众角色的理解,与周星驰本身微妙的差异。徐克无疑是现当代最能另类挖掘塑造电影角色的导演之一,同时掌握了前端的电影技术。在武侠电影都还处在一个正邪分明的时期时,每个角色一招一式都是有板有眼的硬桥硬马,每次对打都会伴随着“哈、哼”的声音,武侠角色被认知为“义正言辞”“正骨侠义”。而徐克却打破的这个边界,开创了香港新派武侠。武侠江湖在他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野蛮的生气,诡谲锋利但是无比鲜活,“侠者”的形象开始丰富,亦正亦邪,快意恩仇。相同的电影经过他的重塑总会展现不一样的生命力,而他电影里的角色也是演员另类气质的最大化。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林青霞是红衣霸气雌雄通杀的东方不败,《倩女幽魂》里王祖贤变成长发飘飘、鬼魅幽怨的聂小倩,王家卫镜头下素寡文艺的张曼玉是风情万种的金镶玉(《新龙门客栈》),《青蛇》里青蛇、白蛇妖娆诡异、法海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摆脱不了情欲诱惑,《龙门飞甲》里陈坤阴柔狠辣的东厂都督——这大概都能表示徐克对电影有自己的把控方法,他喜欢颠覆,并且自成体系。

所以当他极具风格化的电影理解模式,自创一派的镜头视听与角色塑造作用到同样极具个性的周星驰电影上,这样的化学反应有冲击,也有风险。现在看来,这双重作用是凸显在了《西游·伏妖篇》上。

毒舌电影曾经评价《西游·伏妖篇》是半部好戏,前半部分是精彩,因为周星驰的暗黑童话与徐克的妖气冲天完美的缔造出了暗潮汹涌、面和心不合的取经师徒四人组,鬼气森森又妖娆诱惑的蜘蛛大宅,但后半部分却进入了一种崩坏的境地。这种说法或许是合理的。知乎上有业界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西游·伏妖篇》的问题就是内在表达(周星驰)和外在形态(徐克)之间巨大的落差。”

电影的精彩与崩坏或许正是周星驰与徐克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当暗黑化西游遇上鬼魅学视听,一切都奔向最理想的状态,徐克能完全消化暗黑西游中冷酷可笑群魔乱舞的吃人世界,但当周星驰的童话内核遇上徐克的成人江湖,“大爱”与“小爱”此番无解,一切又跌落到原地。

2

周星驰IP+徐克特效,结果却“1+1<2”?

而为什么口水袭来之势,首当其冲的是退至监制位置的周星驰,而不是导演徐克?

《环球银幕》杂志上是这么评价电影的,“某种意义上,《西游·伏妖篇》是属于周星驰的故事,但成片效果反映了徐克对《西游记》的理解。”即便周星驰退居幕后做监制,除了把握故事线,将武打设计、场景美术和现场指挥的大权交给徐克——但在观众看来这仍旧是“属于周星驰的故事”,电影上也永远昭示着“周星驰作品”的标签。

承受万人拥戴的与接受万人口水的永远是一个人。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上屡见不鲜。《摆渡人》上映伊始,大家最为关注予以期待、并且最终掏钱买票的理由并不是这是“导演张嘉佳的处女作”“改编同名小说《摆渡人》”而是这部电影“由王家卫监制,梁朝伟、金城武领衔主演”,所以《摆渡人》豆瓣3.9的评分,4.8亿的票房,公众的愤怒失望指向的是王家卫,是梁朝伟、金城武等备受信赖的实力演员,而于担任导演的张嘉佳而言,遭受的非议远不及前者。

而除了“周星驰”这个名字承受了最大的期待所以也遭遇最大的非议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周星驰开创的“暗黑西游”对于春节档这样一个档期,是否合适。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即中国电影资料馆)和艺恩一起推出的春节档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西游·伏妖篇》垫底春节同期几部热片,仅仅超过排片极少的《健忘村》。

而公众舆论上也屡屡传出儿童观看《西游·伏妖篇》产生恐怖而哭嚎、长辈看不懂剧情的反馈。这是或许也侧面反映出《功夫瑜伽》票房赶超《西游·伏妖篇》的原因,“暗黑西游”缺乏合家欢的属性,它的颠覆创新了公众对《西游记》的观感认知,惊悚诡秘的丛林吃人世界,妖吃妖,妖吃人,残酷又诡谲的童话,但同时也流失了原著《西游记》作为国粹老少皆宜的广大覆盖面。它的垂直受众群是经过周星驰无厘头文化熏染过的年轻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充分认知到,比起徐克,周星驰才是西游系列背后的操盘手。

当“暗黑西游”在春节档喜气洋洋中显得有些尴尬时,矛头自然纷纷对准了周星驰。

就像《西游·伏妖篇》开头那场马戏团的戏,当三个徒弟的马戏出问题时,看客拿着木棍最先捅的是唐僧,“你们吹牛吹大点。”群体责怪的是带路的那只领头羊,而领头羊后头紧跟的第二只羊,他们并不关心。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