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马赛克照片能还原吗?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如何参与社会事件?

细思极恐

1. 永恒的革命:图像与社会变迁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正在进行的展览《永恒的革命:图像与社会变迁》延续了ICP“探索视觉文化的社会和历史影响”这一传统。

图像借由社交媒体泛滥且规模空前已是不争事实。展览提出“政治、社会、以及科技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持续的革命。”并希望探讨“我们面对的这个庞大的图像世界与它所反映的这个动荡的、挑衅的、常常是暴力的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即图像如何在纪录事件的同时影响事件发展,继而参与事件本身。

Sergey Ponomarev,《难民乘坐土耳其小船到达希腊莱斯博斯岛小镇斯卡拉附近,2015年11月16日》,2015

据报道,展览联合策展人Carol Squiers在媒体预览时提及图像的传播在不同程度上正在影响社会变迁。“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好的。”比如ISIS就“非常注意品牌效应”并且聘用专门的摄影与摄像团队来进行拍摄宣传其政治主张。

ISIS招募电影,2014

展览呈现了这六个深受视觉文化影响的社会问题:#BlackLivesMatter(政治运动口号,意为“黑人的命也是命”)、性别的流动性、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宣传、右翼与2016美国大选、和难民危机。

James Balog,《追冰》视频截图,2012

《永恒的革命:图像与社会变迁》展览将持续至5月7日。

 

2. 奥巴马的摄影师叫板特朗普

曾经为奥巴马拍摄过近200张照片的白宫摄影师Pete Souza正在Instagram上给特朗普添堵。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二天,Pete Souza就申请了新的 Instagram 个人账户@petesou,开始陆续分享奥巴马执政期间的老照片。似乎在有意将特朗普的争议性政策与奥巴马做对比。目前该账号已获得80余万粉丝关注。

在特朗普签发穆斯林禁令后,Pete Souza发布了这张奥巴马与穆斯林学生的照片

 

3. 作为艺术的自拍

伦敦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 )的新展以“从自拍到自我表达”为题探讨自拍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从自我表达出发,展览追溯至文森特·梵高、伦勃朗等艺术家的自画像,直至现代名人的自拍照。

画廊称该展览是世界上第一个探索从委拉斯凯兹到现代的自拍照,意在赞美这种通常被嘲笑为空虚的表达方式,其实有它独特的潜在创造力。画廊CEO认为,自拍是另一种使用科技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它的工具则是:智能手机。

同时启动的还有与华为合作的#SaatchieSelfie大赛,向全世界征集有趣的自拍照,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画廊展出。

大奖将在2017年3月30日于伦敦萨奇画廊公布,展览时间为2017年3月31日至5月30日。

 

4. google brain人工智能还原马赛克图片

给照片打码容易,可要把马赛克还原成照片,这可能吗?

近日,Google Brain尝试以人工智能还原马赛克照片,并初见成效。它可以将模糊的甚至马赛克图片的素质提高一些,让人能大致看出照片的内容,比如将下图左边的马赛克变成右边的模糊人像。

其实,Google Brain所做的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是基于google brain强大的学习能力,用两套人工神经网络Conditioning network和Prior network对图片进行处理:其中,Conditioning network,尝试将现有的低像素源图片与网络上的高清图片进行比对,得出大致的轮廓,一个低分辨率的图像可能对应多个似是而非的高分辨率图像;另一个,Prior network负责用记忆的高清素材为低清图片填充细节,让图片看起来更逼真。

上图,左中右分别为:8x8像素的输入图片,32x32像素的运算结果和原图片

这项Google Brain的超分辨率技术在现实世界的测试中表现相当不错(如上图),当人们被要求在运算结果和真实照片中做选择时,有10%的人被运算结果欺骗了,而在这组卧室照片的测试中,有约28%的人选错。如果这个数字达到50%,则意味着完全真假难辩。

这项细思极恐的技术应用场景有哪些呢?比如帮助警方提高嫌犯照片的清晰度(摄像头拍摄的低清画面),拯救我们电脑里被损坏的照片等等,至于是否能如网友期待的实现无码看片(视频场景应用),则要继续关注项目进展了。

研究论文在这里

 

5. 近期国内好看的影像展览

德国制造:从十九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

时间:2017.1.11-4.2

地点:上海-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入时:康泰纳仕百年摄影

时间:2017.1.20-3.5

地点: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蒋志:一切

时间:2016.11.19-2017.3.26

地点:广东深圳-OCAT深圳馆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