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缺少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界 还能拿什么去争金像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缺少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界 还能拿什么去争金像奖

香港本土电影的创作,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去评判,而那些感慨与顿足捶胸其实都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与固执怀念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强求呢。

文 | 张琦

2011年,金像奖三十周年的时候,台上有三个司仪:毛舜筠、郑丹瑞、谷德昭。他们问台下观众:“有多少已经为香港电影奋斗了三十年的同仁?请举手”。

密密麻麻的手臂竖起,包括台上全部三个司仪。

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这无疑是极令人动容的一幕,却又无法不令人欷歔。今天仍在为香港电影的荣光奋斗着的,竟然还是三十年前那批最早打江山的人物。

后继者在哪里?

以上是香港知名娱乐记者於远芳在其回忆金像奖三十年历程的《香港有个荷里活》一书最后一章“一个时代的终结”里所写下的感慨,寄寓着对香港电影深沉又复杂的情感。

六年又过去了,关于港片已死的论调依然不减,而作为香港电影创作与发展的风向标——金像奖,多年来也承受着沉重的舆论压力,人才的青黄不接、对本土电影的保护以及人情投票等每每成为讨论热点。

前几天,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已公布,面对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不知大家又有何感受?

最受瞩目的四大项奖提名如下:

最佳影片:《七月与安生》《寒战2》《树大招风》《点五步》《美人鱼》

最佳导演:黄进《一念无明》、曾国祥《七月与安生》、杜琪峯《三人行》、周星驰《美人鱼》、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树大招风》

最佳男主角:林家栋《树大招风》、余文乐《一念无明》、吴镇宇《脱皮爸爸》、梁家辉《寒战2》、任贤齐《树大招风》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七月与安生》、马思纯《七月与安生》、鲍起静《大手牵小手》、惠英红《幸运是我》、汤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梁乐民、陆剑青

都说新人难出头,在如今的香港电影界更是难上加难。从最近5年的提名名单来看,能够杀入以上四大奖项的新导演与演员屈指可数,至于最终得奖的更是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梁乐民、陆剑青(《寒战》,第32届最佳导演);春夏(《踏血寻梅》,第35届最佳女主角)。

春夏爆冷封后

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新人一出手就能斩获大奖,但回想金像奖最初创办十年里的人才辈出,如方育平、许鞍华、严浩、张婉婷、林岭东、关锦鹏、张之亮、王家卫等,今昔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另外几位颇受关注的新晋导演与演员,如从《狂舞派》中走出的黄修平与颜卓灵,目前的发展尚显良好,黄修平在去年以《哪一天我们会飞》再次获得金像奖肯定,也可以看出他坚守本土创作的倾向;90后的颜卓灵则陆续出演了《寻龙诀》《北西2》《六弄咖啡馆》,北上迹象显露。

第32届金像奖男人帮

金像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明规”——影帝必须是“自己人”,这不仅是保持香港电影本土属性的一个底线,也是在渐成主流的两地合拍片大潮下一种让步与力争。

纵览金像奖35年,每一位金像影帝几乎都是为港片鞠躬尽瘁的忠臣,频频摘得桂冠的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张家辉等无不是在80年代即投入电影生涯,且至今依然是奋斗在一线的中流砥柱。

在今年的提名名单里,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任贤齐、余文乐五人中,最年轻的36岁,最年长的59岁,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或许他们的名字仍在榜上。

不管港产电影如何辉煌又如何没落,这些艺术生命力持久的香港男人们稳稳轮番占据着这一阵地,保有着香港电影之为香港电影的最后骨血。

而金像影后,早已被日渐强势的内地女演员所攻陷,这也与合拍片条例有关。吴思远就曾言:合拍片如果用了香港的男演员,就必须用内地的女演员,好啦,大家当然有这个机会一定不是刘德华就是梁朝伟,能用大牌尽量用大牌,年轻人没机会了,香港也没有女明星了。

更为吃惊的是,章子怡、周迅、巩俐、斯琴高娃曾连续4年(2005~2008)接棒夺得最佳女主角,引发本地演员一片忧虑,但仅过了5年后,章子怡又凭在《一代宗师》中的强大演出无悬念夺冠,此后又是赵薇(《亲爱的》)、春夏(《踏血寻梅》)接连封后。

到了今年则有已夺金马影后的强力竞争者周冬雨、马思纯,对应她们二位的香港本土演员则是老一辈的鲍起静(68岁)与惠英红(57岁,第一届金像影后),两相比较竟是隔了几个世代。

12年里出现7位内地影后,香港女演员的颜面确实不保,可整体的人才断层如此严重,这一尴尬的状况数年以内几乎无法改观。

不用说最近几年,就是放置在新世纪以来的香港影坛,真正能够快速蹿红并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女演员,好像也就张柏芝一人。她早在24岁便凭《忘不了》成为新晋影后,那一年是2004年,正是内地女演员实现四连冠的前一年。

《忘不了》,2003

四年后,这位前途无量的女艺人因某事件被彻底打击,复出后已宛如隔世;而另一位力图摆脱偶像包袱而接演备受好评的《狗咬狗》的陈冠希,其电影生涯也基本结束。在本就青黄不接的年代里,香港影坛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个不到30岁的一线艺人,真的是可惜可叹。

来自纪录片《触手可及》,2015

很多人对今年的提名名单感到欣慰,正是缘于新人名额(特别是新导演)的增加,立足于香港本土的影片(《树大招风》、《点五步》《一念无明》)也比较抢眼,从提名的整体规模上看算得上是10年来的首例。

还有一点较为特殊的体现在新导演的出身上。2011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得主郭子健可以说是本土青年导演的代表,但他依然属于从片场底层摸爬滚打尝试各类工作而成长起来的标准一代,去年凭《七月与安生》一鸣惊人的曾国祥,其实也可以归于前类,他早在2003年起就开始参与彭浩翔电影的演出。

《一念无明》导演工作照

但反观《点五步》的导演陈志发、《一念无明》的导演黄进以及《树大招风》的许学文与黄伟杰,与此前《狂舞派》的导演黄修平一样,均具有专业的学院背景,也更倾向于文艺片创作,显示着与传统港片截然不同的新姿态。

此番变化,在我们这些热爱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影迷这里当然不易接受,自然就会说所谓的“港味丢失”。但时代在发展,电影又怎能保持如一?香港本土电影的创作,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去评判,而那些感慨与顿足捶胸其实都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与固执怀念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强求呢。

去年的颁奖典礼上有一幕特别让我感动。64岁的杜可风在上台领奖时情绪激动,他用颤抖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香港电影的深情,同时也将与他合作的年轻女摄影师Koby推向前台,以此表示对年轻人的支持、对香港电影未来的信心。

“来不及后悔,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谢谢香港给我的精神鼓励,我们不会放弃的”,这是老杜对香港电影的告白,作为影迷,我也会一路相随。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大潜规则,讲出来真得令人唏嘘不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缺少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界 还能拿什么去争金像奖

香港本土电影的创作,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去评判,而那些感慨与顿足捶胸其实都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与固执怀念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强求呢。

文 | 张琦

2011年,金像奖三十周年的时候,台上有三个司仪:毛舜筠、郑丹瑞、谷德昭。他们问台下观众:“有多少已经为香港电影奋斗了三十年的同仁?请举手”。

密密麻麻的手臂竖起,包括台上全部三个司仪。

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这无疑是极令人动容的一幕,却又无法不令人欷歔。今天仍在为香港电影的荣光奋斗着的,竟然还是三十年前那批最早打江山的人物。

后继者在哪里?

以上是香港知名娱乐记者於远芳在其回忆金像奖三十年历程的《香港有个荷里活》一书最后一章“一个时代的终结”里所写下的感慨,寄寓着对香港电影深沉又复杂的情感。

六年又过去了,关于港片已死的论调依然不减,而作为香港电影创作与发展的风向标——金像奖,多年来也承受着沉重的舆论压力,人才的青黄不接、对本土电影的保护以及人情投票等每每成为讨论热点。

前几天,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已公布,面对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不知大家又有何感受?

最受瞩目的四大项奖提名如下:

最佳影片:《七月与安生》《寒战2》《树大招风》《点五步》《美人鱼》

最佳导演:黄进《一念无明》、曾国祥《七月与安生》、杜琪峯《三人行》、周星驰《美人鱼》、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树大招风》

最佳男主角:林家栋《树大招风》、余文乐《一念无明》、吴镇宇《脱皮爸爸》、梁家辉《寒战2》、任贤齐《树大招风》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七月与安生》、马思纯《七月与安生》、鲍起静《大手牵小手》、惠英红《幸运是我》、汤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梁乐民、陆剑青

都说新人难出头,在如今的香港电影界更是难上加难。从最近5年的提名名单来看,能够杀入以上四大奖项的新导演与演员屈指可数,至于最终得奖的更是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梁乐民、陆剑青(《寒战》,第32届最佳导演);春夏(《踏血寻梅》,第35届最佳女主角)。

春夏爆冷封后

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新人一出手就能斩获大奖,但回想金像奖最初创办十年里的人才辈出,如方育平、许鞍华、严浩、张婉婷、林岭东、关锦鹏、张之亮、王家卫等,今昔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另外几位颇受关注的新晋导演与演员,如从《狂舞派》中走出的黄修平与颜卓灵,目前的发展尚显良好,黄修平在去年以《哪一天我们会飞》再次获得金像奖肯定,也可以看出他坚守本土创作的倾向;90后的颜卓灵则陆续出演了《寻龙诀》《北西2》《六弄咖啡馆》,北上迹象显露。

第32届金像奖男人帮

金像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明规”——影帝必须是“自己人”,这不仅是保持香港电影本土属性的一个底线,也是在渐成主流的两地合拍片大潮下一种让步与力争。

纵览金像奖35年,每一位金像影帝几乎都是为港片鞠躬尽瘁的忠臣,频频摘得桂冠的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张家辉等无不是在80年代即投入电影生涯,且至今依然是奋斗在一线的中流砥柱。

在今年的提名名单里,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任贤齐、余文乐五人中,最年轻的36岁,最年长的59岁,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或许他们的名字仍在榜上。

不管港产电影如何辉煌又如何没落,这些艺术生命力持久的香港男人们稳稳轮番占据着这一阵地,保有着香港电影之为香港电影的最后骨血。

而金像影后,早已被日渐强势的内地女演员所攻陷,这也与合拍片条例有关。吴思远就曾言:合拍片如果用了香港的男演员,就必须用内地的女演员,好啦,大家当然有这个机会一定不是刘德华就是梁朝伟,能用大牌尽量用大牌,年轻人没机会了,香港也没有女明星了。

更为吃惊的是,章子怡、周迅、巩俐、斯琴高娃曾连续4年(2005~2008)接棒夺得最佳女主角,引发本地演员一片忧虑,但仅过了5年后,章子怡又凭在《一代宗师》中的强大演出无悬念夺冠,此后又是赵薇(《亲爱的》)、春夏(《踏血寻梅》)接连封后。

到了今年则有已夺金马影后的强力竞争者周冬雨、马思纯,对应她们二位的香港本土演员则是老一辈的鲍起静(68岁)与惠英红(57岁,第一届金像影后),两相比较竟是隔了几个世代。

12年里出现7位内地影后,香港女演员的颜面确实不保,可整体的人才断层如此严重,这一尴尬的状况数年以内几乎无法改观。

不用说最近几年,就是放置在新世纪以来的香港影坛,真正能够快速蹿红并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女演员,好像也就张柏芝一人。她早在24岁便凭《忘不了》成为新晋影后,那一年是2004年,正是内地女演员实现四连冠的前一年。

《忘不了》,2003

四年后,这位前途无量的女艺人因某事件被彻底打击,复出后已宛如隔世;而另一位力图摆脱偶像包袱而接演备受好评的《狗咬狗》的陈冠希,其电影生涯也基本结束。在本就青黄不接的年代里,香港影坛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个不到30岁的一线艺人,真的是可惜可叹。

来自纪录片《触手可及》,2015

很多人对今年的提名名单感到欣慰,正是缘于新人名额(特别是新导演)的增加,立足于香港本土的影片(《树大招风》、《点五步》《一念无明》)也比较抢眼,从提名的整体规模上看算得上是10年来的首例。

还有一点较为特殊的体现在新导演的出身上。2011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得主郭子健可以说是本土青年导演的代表,但他依然属于从片场底层摸爬滚打尝试各类工作而成长起来的标准一代,去年凭《七月与安生》一鸣惊人的曾国祥,其实也可以归于前类,他早在2003年起就开始参与彭浩翔电影的演出。

《一念无明》导演工作照

但反观《点五步》的导演陈志发、《一念无明》的导演黄进以及《树大招风》的许学文与黄伟杰,与此前《狂舞派》的导演黄修平一样,均具有专业的学院背景,也更倾向于文艺片创作,显示着与传统港片截然不同的新姿态。

此番变化,在我们这些热爱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影迷这里当然不易接受,自然就会说所谓的“港味丢失”。但时代在发展,电影又怎能保持如一?香港本土电影的创作,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去评判,而那些感慨与顿足捶胸其实都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与固执怀念而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强求呢。

去年的颁奖典礼上有一幕特别让我感动。64岁的杜可风在上台领奖时情绪激动,他用颤抖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香港电影的深情,同时也将与他合作的年轻女摄影师Koby推向前台,以此表示对年轻人的支持、对香港电影未来的信心。

“来不及后悔,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谢谢香港给我的精神鼓励,我们不会放弃的”,这是老杜对香港电影的告白,作为影迷,我也会一路相随。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大潜规则,讲出来真得令人唏嘘不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