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2亿砸向内容创作者,腾讯醉翁之意不只在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2亿砸向内容创作者,腾讯醉翁之意不只在酒

连接人与信息,内容也是连接器的重要一环。

2月28日,腾讯企鹅媒体平台推出了芒种计划2.0,宣布2017年补贴12亿给内容创作者。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围观了这场发布会,几句话总结大会内容,大概就是:全平台分发、创作赋能、大额补贴。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这肯定是福音。那对于腾讯而言,12亿砸向内容创作者,如此大力度下注在内容产业,又是为何呢?

大部分舆论分析是为了PK今日头条,从最直观的角度而言这没有错,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产品形态几乎一样。但回顾腾讯这几年战略上的一些变化——以微信为核心的应用层试验、大力发展泛娱乐内容产业、投资替代自营——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扶持内容自媒体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是腾讯这几年在战略层面的一种延续。

最大化盘活用户资源,广告营收最先受益

腾讯系的社交产品(微信/QQ/Qzone),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社交市场,这没有异议。可以说中国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都是腾讯社交产品的用户。但一直以来,其旗下用户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长久以来用户转化的方向一直以游戏、增值服务(各种颜色的钻)为主。但这两年腾讯明显加快了对用户商业化价值尤其是广告价值的挖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腾讯找到与商业化相匹配的产品形态,即利用了用户的丰富画像,又实现了广告的高效转化。

腾讯公司副总裁黄海在会上的访问中特意提到了QQ看点,QQ看点作为企鹅媒体平台的一个分发渠道(其他渠道包括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微信新闻插件/腾讯视频/空间feed流等),用户特点与其他渠道并不相同,更加偏年轻化。那么企鹅媒体平台上诸如娱乐、二次元类的内容在QQ看点上就很火,广告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腾讯的多渠道分发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并不是多了几个渠道而已,而是能有更多机会找到你的目标受众,这样无论从粉丝运营、IP养成、商业化价值看,都是有意义的。而对于腾讯而言,匹配了用户与创作者需求,以新的载体最大化释放了用户的广告价值,何乐而不为。

补全最后一块内容拼图,形成两大流量体系

众所周知,流量越来越贵,大家纷纷布局内容产业获取新的流量来源。先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分布是怎样的?我只知道1/3时间被微信占用了,而工具应用本身是不怎么占用时间的,而剩下的流量都被内容型产品占据了,包括网络文学、在线视频、手机游戏、数字音乐……以及对资讯内容的消费。而这些领域的领头羊分别是阅文集团、腾讯视频、王者荣耀、QQ音乐、腾讯动漫、腾讯新闻……不夸张地说,除了社交这个入口外,腾讯也占据了内容这个入口,形成了两大流量体系。

而企鹅媒体平台就是想通过引入扶持自媒体作者,在资讯内容领域发力个性化阅读,近一步夯实这一内容生态。资讯由于更符合碎片化的内容消费习惯,尤其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新交互形式下的资讯爆发的当下,其占据的用户时间及流量消耗也越来越大。在芒种计划2.0中,腾讯对内容创作者的赋能支持中,有一项就是在视频直播、视频云剪辑、素材库的支持上,企鹅媒体平台构建了素材开发平台,接入了“视觉中国”的素材库,供内容生产者使用。从对内容创作者赋能的角度而言,内容创造平台的建设仍然是个重活,不过好在腾讯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连接人与信息,内容也是连接器的重要一环

2014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说腾讯的使命是做互联网连接器。连接什么呢?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信息,两年多过去了,腾讯的连接器使命似乎已经初步实现。微信和QQ连接了人与人,腾讯的大手笔投资以及微信入口资源连接了人与服务,在内容与泛娱乐产业的布局则连接了人与信息。所以,对于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扶持,仍然是其连接器使命的一个环节。

对于企鹅媒体平台而言,连接人与信息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对于人而言,腾讯多个渠道的亿万用户,有着不同的用户画像,不同用户的偏好也千差万别;另外一方面,对于信息而言,信息的类型、信息的呈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VR等等。这里就涉及到机器学习及职能分发方面的领域,也不再赘述。总之,对于志在成为连接器的腾讯而言,内容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扶持自媒体创作则是个性化阅读当道的当下趋势。这也是腾讯12亿补贴计划的原因所在。

结语:

一提起腾讯,蹦出来的关键词可能是游戏、社交、多金、巨头......似乎与内容有点远,但悄然间腾讯已经在内容领域布局完成,发力企鹅媒体平台内容产业对于腾讯而言,不仅是对资讯内容领域的有效补充,也不只是拘泥于今日头条、百度号在该领域的竞争,而是在践行腾讯一直以来的战略:实现产品与用户的有效匹配,持续扩大广告营收;打造内容矩阵,拓展社交之外新的流量入口;连接人与信息,实现互联网连接器的终极梦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5.2k
  • 港股吸引力提升,QDII基金纷纷加仓
  • 腾讯公关总监回应微信撤回有提示:保障送达的准确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2亿砸向内容创作者,腾讯醉翁之意不只在酒

连接人与信息,内容也是连接器的重要一环。

2月28日,腾讯企鹅媒体平台推出了芒种计划2.0,宣布2017年补贴12亿给内容创作者。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围观了这场发布会,几句话总结大会内容,大概就是:全平台分发、创作赋能、大额补贴。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这肯定是福音。那对于腾讯而言,12亿砸向内容创作者,如此大力度下注在内容产业,又是为何呢?

大部分舆论分析是为了PK今日头条,从最直观的角度而言这没有错,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产品形态几乎一样。但回顾腾讯这几年战略上的一些变化——以微信为核心的应用层试验、大力发展泛娱乐内容产业、投资替代自营——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扶持内容自媒体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是腾讯这几年在战略层面的一种延续。

最大化盘活用户资源,广告营收最先受益

腾讯系的社交产品(微信/QQ/Qzone),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社交市场,这没有异议。可以说中国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都是腾讯社交产品的用户。但一直以来,其旗下用户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长久以来用户转化的方向一直以游戏、增值服务(各种颜色的钻)为主。但这两年腾讯明显加快了对用户商业化价值尤其是广告价值的挖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腾讯找到与商业化相匹配的产品形态,即利用了用户的丰富画像,又实现了广告的高效转化。

腾讯公司副总裁黄海在会上的访问中特意提到了QQ看点,QQ看点作为企鹅媒体平台的一个分发渠道(其他渠道包括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微信新闻插件/腾讯视频/空间feed流等),用户特点与其他渠道并不相同,更加偏年轻化。那么企鹅媒体平台上诸如娱乐、二次元类的内容在QQ看点上就很火,广告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腾讯的多渠道分发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并不是多了几个渠道而已,而是能有更多机会找到你的目标受众,这样无论从粉丝运营、IP养成、商业化价值看,都是有意义的。而对于腾讯而言,匹配了用户与创作者需求,以新的载体最大化释放了用户的广告价值,何乐而不为。

补全最后一块内容拼图,形成两大流量体系

众所周知,流量越来越贵,大家纷纷布局内容产业获取新的流量来源。先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分布是怎样的?我只知道1/3时间被微信占用了,而工具应用本身是不怎么占用时间的,而剩下的流量都被内容型产品占据了,包括网络文学、在线视频、手机游戏、数字音乐……以及对资讯内容的消费。而这些领域的领头羊分别是阅文集团、腾讯视频、王者荣耀、QQ音乐、腾讯动漫、腾讯新闻……不夸张地说,除了社交这个入口外,腾讯也占据了内容这个入口,形成了两大流量体系。

而企鹅媒体平台就是想通过引入扶持自媒体作者,在资讯内容领域发力个性化阅读,近一步夯实这一内容生态。资讯由于更符合碎片化的内容消费习惯,尤其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新交互形式下的资讯爆发的当下,其占据的用户时间及流量消耗也越来越大。在芒种计划2.0中,腾讯对内容创作者的赋能支持中,有一项就是在视频直播、视频云剪辑、素材库的支持上,企鹅媒体平台构建了素材开发平台,接入了“视觉中国”的素材库,供内容生产者使用。从对内容创作者赋能的角度而言,内容创造平台的建设仍然是个重活,不过好在腾讯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连接人与信息,内容也是连接器的重要一环

2014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说腾讯的使命是做互联网连接器。连接什么呢?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信息,两年多过去了,腾讯的连接器使命似乎已经初步实现。微信和QQ连接了人与人,腾讯的大手笔投资以及微信入口资源连接了人与服务,在内容与泛娱乐产业的布局则连接了人与信息。所以,对于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扶持,仍然是其连接器使命的一个环节。

对于企鹅媒体平台而言,连接人与信息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对于人而言,腾讯多个渠道的亿万用户,有着不同的用户画像,不同用户的偏好也千差万别;另外一方面,对于信息而言,信息的类型、信息的呈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VR等等。这里就涉及到机器学习及职能分发方面的领域,也不再赘述。总之,对于志在成为连接器的腾讯而言,内容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扶持自媒体创作则是个性化阅读当道的当下趋势。这也是腾讯12亿补贴计划的原因所在。

结语:

一提起腾讯,蹦出来的关键词可能是游戏、社交、多金、巨头......似乎与内容有点远,但悄然间腾讯已经在内容领域布局完成,发力企鹅媒体平台内容产业对于腾讯而言,不仅是对资讯内容领域的有效补充,也不只是拘泥于今日头条、百度号在该领域的竞争,而是在践行腾讯一直以来的战略:实现产品与用户的有效匹配,持续扩大广告营收;打造内容矩阵,拓展社交之外新的流量入口;连接人与信息,实现互联网连接器的终极梦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