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产商“另类”发展样本 当代置业现在在做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产商“另类”发展样本 当代置业现在在做什么?

他们正屯起粮草,准备在2017年打上一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02年就在澳洲布里斯班开发了400多栋别墅,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开发商。但之后,当代置业选择回到国内,暂停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

这基本上反映出当代置业的调性,在没有详致的规划和确保能够盈利的机制形成之前,进新城市、拿地、融资、新业务开展等任何行为都会谨慎考量。

3月20日,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一直以“绿色科技”为标签的当代置业发布了财务报告。2016年,当代置业的合约销售额约为160亿元,然而土地购置上花费了153亿元,这家公司开始在规模上最大程度地发展。

去年当代置业在苏州、北京,太原、武汉、南昌、惠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共获得12幅地块。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通过股权收购所得。截至2016年底,当代置业拥有54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其中80%以上位于苏州、北京、武汉、合肥等热点城市。

2016年火热的市场行情让大部分开发商轻松获取溢价,当代置业2016年的销售均价为11340元/平方米。以上海为例,上海当代万国府均价约为4万元/平方米,而当时拿地楼板价约为1.9万元/平方米。

过去几年,这家以做高端项目出名的开发商开始转向刚需产品,除了苏州当代万国府、上海当代万国府、太原万国城、长沙当代芙蓉万国城、佛山当代万国府等,它们在售的二十多个项目有一半以上都是中端产品。

同行们一路高歌,当代置业似乎并没有发出太大动静,事实上,他们正屯起粮草,准备在2017年打上一仗。

在当代置业发布业绩后,界面新闻记者在这家公司赖以成名的,也是他们第一个项目“万国城MOMA”,见到了当代置业总裁张鹏。

张鹏说起这几年最自豪的事情,并不是地产,而是孵化内部创业项目。早期,这家公司以服务高端客户为主,满足客户痛点成为孵化项目的初衷。截至目前,当代置业一共孵化了28个内部创业项目,张鹏要求孵化项目要满足标准化的流程,而且“要赚钱”。

这比万科推行的内部创业计划还早。据张鹏介绍,一个完整的孵化流程有四个步骤。第一,创业团队和当代置业共同投资;第二,创业团队提交商业计划书,其中要求最迟六个月找到风投;第三,当代置业核心管理团队跟投;第四,风投进入。此外,在拿到风投前,当代置业还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注册、财务、法律、税务等方面的资源倾斜。

张鹏还要求孵化项目要建立自己的财务模型。以联合办公服务倍格为例,单店首先要严格控制成本和支出之间的比例,张鹏要求单店的净利润在5%-6%之间。

“单店要保证赚钱才能继续做下去。”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建立好了流程、财务模型,虽然大钱不一定赚,但每个小单元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张鹏“务实”的风格代表了当代置业一直以来的发展特征。

去年买地资金大增后,投资者有点担忧当代的负债情况。根据其年报,当代的净负债率为68.9%,上升了24.3个百分点。“这次投资人对我们的要求蛮苛刻,”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从负债率的角度看,净负债保持在68%-72%之间还是可以的。”

截至2016年底,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几乎翻倍增长。在负债结构上,债券成为新增形式。2016年,当代成为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绿色债券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其在10月成功发行3.5亿美元绿色债券。

不过在负债大幅上升时,当代置业也相应增加了手里的现金,2016年底,当代置业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现金)约为67.6亿元。

从大规模拿地,到梳理好内部产品线和孵化项目,这些迹象表明,当代置业要开始谨慎地向规模迈进。张鹏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过去我们一直执着于研究产品,这些年我们认为三条产品线,六个产品系等这些都已经梳理出来,完全具备可复制的起点了。”

过去三年,当代置业合约销售额的增长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7年,张鹏称想要做到220亿元,这又是一个45%的增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办。2016年在热点城市限购常态下,当代限购项目开盘去化率达到80%。以北京为例,当代2017年在北京有三个项目开盘。其中,通州万国城项目在板块利好下备受瞩目。

在国外,2016年当代还在西雅图新获取两个项目,其中,当代西雅图微然常青藤MOMC项目在2017年10月达到分期销售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项目其实是这家公司董事长张雷的“爱好”。

据了解,除了每年香港两次业绩会参加外,董事长基本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这一点在房地产商里可谓“特别”。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拿地、进新城市、融钱这些事情董事长一概不管,自己每周会跟董事长电话交流下市场看法、资金调配等。

但张鹏并不感到轻松,“掌舵人没有天天盯着,这就使我们更如履薄冰,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更理性的决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2017年回归热点城市,调整产品结构外,张鹏仍然看重孵化项目对公司母体地产的给养。根据张鹏的计划,孵化项目第一体育、第一人居都在今年新三板上市的日程表上。公司的第一物业已在2016年5月挂牌新三板,张鹏称新三板占位后,对物业公司拿项目非常有帮助。

一切都还是为了地产业务板块的发展,“这些孵化项目挣了钱后还是要回到母体地产上来”。在张鹏带领下,这家房企正谨慎迈开步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当代置业

  • 当代置业延发年度业绩,今起停牌
  • 当代置业:所有未偿还2023年票据将于12月29日全额赎回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产商“另类”发展样本 当代置业现在在做什么?

他们正屯起粮草,准备在2017年打上一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02年就在澳洲布里斯班开发了400多栋别墅,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开发商。但之后,当代置业选择回到国内,暂停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

这基本上反映出当代置业的调性,在没有详致的规划和确保能够盈利的机制形成之前,进新城市、拿地、融资、新业务开展等任何行为都会谨慎考量。

3月20日,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一直以“绿色科技”为标签的当代置业发布了财务报告。2016年,当代置业的合约销售额约为160亿元,然而土地购置上花费了153亿元,这家公司开始在规模上最大程度地发展。

去年当代置业在苏州、北京,太原、武汉、南昌、惠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共获得12幅地块。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通过股权收购所得。截至2016年底,当代置业拥有54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其中80%以上位于苏州、北京、武汉、合肥等热点城市。

2016年火热的市场行情让大部分开发商轻松获取溢价,当代置业2016年的销售均价为11340元/平方米。以上海为例,上海当代万国府均价约为4万元/平方米,而当时拿地楼板价约为1.9万元/平方米。

过去几年,这家以做高端项目出名的开发商开始转向刚需产品,除了苏州当代万国府、上海当代万国府、太原万国城、长沙当代芙蓉万国城、佛山当代万国府等,它们在售的二十多个项目有一半以上都是中端产品。

同行们一路高歌,当代置业似乎并没有发出太大动静,事实上,他们正屯起粮草,准备在2017年打上一仗。

在当代置业发布业绩后,界面新闻记者在这家公司赖以成名的,也是他们第一个项目“万国城MOMA”,见到了当代置业总裁张鹏。

张鹏说起这几年最自豪的事情,并不是地产,而是孵化内部创业项目。早期,这家公司以服务高端客户为主,满足客户痛点成为孵化项目的初衷。截至目前,当代置业一共孵化了28个内部创业项目,张鹏要求孵化项目要满足标准化的流程,而且“要赚钱”。

这比万科推行的内部创业计划还早。据张鹏介绍,一个完整的孵化流程有四个步骤。第一,创业团队和当代置业共同投资;第二,创业团队提交商业计划书,其中要求最迟六个月找到风投;第三,当代置业核心管理团队跟投;第四,风投进入。此外,在拿到风投前,当代置业还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注册、财务、法律、税务等方面的资源倾斜。

张鹏还要求孵化项目要建立自己的财务模型。以联合办公服务倍格为例,单店首先要严格控制成本和支出之间的比例,张鹏要求单店的净利润在5%-6%之间。

“单店要保证赚钱才能继续做下去。”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建立好了流程、财务模型,虽然大钱不一定赚,但每个小单元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张鹏“务实”的风格代表了当代置业一直以来的发展特征。

去年买地资金大增后,投资者有点担忧当代的负债情况。根据其年报,当代的净负债率为68.9%,上升了24.3个百分点。“这次投资人对我们的要求蛮苛刻,”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从负债率的角度看,净负债保持在68%-72%之间还是可以的。”

截至2016年底,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几乎翻倍增长。在负债结构上,债券成为新增形式。2016年,当代成为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绿色债券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其在10月成功发行3.5亿美元绿色债券。

不过在负债大幅上升时,当代置业也相应增加了手里的现金,2016年底,当代置业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现金)约为67.6亿元。

从大规模拿地,到梳理好内部产品线和孵化项目,这些迹象表明,当代置业要开始谨慎地向规模迈进。张鹏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过去我们一直执着于研究产品,这些年我们认为三条产品线,六个产品系等这些都已经梳理出来,完全具备可复制的起点了。”

过去三年,当代置业合约销售额的增长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7年,张鹏称想要做到220亿元,这又是一个45%的增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办。2016年在热点城市限购常态下,当代限购项目开盘去化率达到80%。以北京为例,当代2017年在北京有三个项目开盘。其中,通州万国城项目在板块利好下备受瞩目。

在国外,2016年当代还在西雅图新获取两个项目,其中,当代西雅图微然常青藤MOMC项目在2017年10月达到分期销售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项目其实是这家公司董事长张雷的“爱好”。

据了解,除了每年香港两次业绩会参加外,董事长基本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这一点在房地产商里可谓“特别”。张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拿地、进新城市、融钱这些事情董事长一概不管,自己每周会跟董事长电话交流下市场看法、资金调配等。

但张鹏并不感到轻松,“掌舵人没有天天盯着,这就使我们更如履薄冰,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更理性的决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2017年回归热点城市,调整产品结构外,张鹏仍然看重孵化项目对公司母体地产的给养。根据张鹏的计划,孵化项目第一体育、第一人居都在今年新三板上市的日程表上。公司的第一物业已在2016年5月挂牌新三板,张鹏称新三板占位后,对物业公司拿项目非常有帮助。

一切都还是为了地产业务板块的发展,“这些孵化项目挣了钱后还是要回到母体地产上来”。在张鹏带领下,这家房企正谨慎迈开步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