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雄安新区里的白洋淀:重塑“华北之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雄安新区里的白洋淀:重塑“华北之肾”

这片曾经濒临枯竭、被污染围困的华北最大淡水湖湿地,正等待雄安的契机,加快重新通络的脚步。

摄影:吕萌

躁动了四天的安新县终于平静下来了。

这个清明假期,被划进国家级新区的安新县迎来了反常的旅游旺季,这里的白洋淀景区三天里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56.47%。

这片水系曾被称为“华北明珠”,现在,这里即将成为“国家1号特区”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占有85%水域的安新县将承担更多的责任,让这片曾经濒临枯竭、被污染围困的“华北之肾”重新通络。

污染现实

温带季风吹过白洋淀,早晚温差让安新这座小城忽冷忽热。位于安新县东面的大张庄村,被浓烈的臭味包裹着,味道来自村中的羽绒加工厂。在村子边的水域中,大量的生活垃圾漂浮着,垃圾被网隔离开来,积聚在岸边,而该地一处浴室的排水管也直接伸向河边。从码头乘船沿着建筑行驶,几乎每家都会有下水管道直排水中。

离开居民区,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也少见生活垃圾。但与大张庄村相比,端村、杨庄村、刘李庄镇等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保定市环保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7年2月,除了已经结冰无法检测的水域外,其他检测到的白洋淀区域的水质均未达到Ⅲ类,而在大多数白洋淀周边水域的功能划区中,水质都需要达到Ⅲ类。

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检测是在2016年的12月,彼时,端村、南刘庄的检测结果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

界面新闻经过统计发现,去年一整年(除了7、8月无采集数据),白洋淀周边村庄的水域,水质几乎没有一处能达到功能划区的Ⅲ类要求,直到12月才有所好转,而像端村、南刘庄这样的区域,甚至整年都保持着最低的劣Ⅴ类。

安新县湿地管理处主任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白洋淀的水质整体为IV类,淀区内能够达到Ⅲ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而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白洋淀的污染并非一日之寒,1970年代以来,随着淀中村人口数量增加,人工养殖数量增加,水体遭到了污染。之后,工业的发展使得白洋淀受到的污染加重。2006年之后,白洋淀已经多次出现“死鱼事件”,治污以及补水一直是白洋淀两大困境。

治污

如果不是雄安新区的设立,白洋淀将会平静地迎来新一轮的环保整改。

根据保定市环保局的规划,未来保定将投资近246亿元,规划10类156个项目,包括在白洋淀一些河流汇入的地方建设芦苇湿地净化系统;对排入白洋淀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的前提下,再次进行深度治理;推进“引黄济淀”、“穿府济淀”项目实施,建立起长效补水机制,保证白洋淀生态需求。

而现在,一切都得按下暂停键。

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现在白洋淀的各项保护工作都要等待新区重新规划。”

实际上,在过去的近十年的时间里,保定市以及安新县从未停止对白洋淀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

作为安新县的支柱产业,羽绒加工、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制鞋每年都会制造大量的污染。对这三个产业的升级和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以大张庄村为例,虽然羽绒制造产生会产生异味,但目前该地几乎每个工厂都已经安装了污水处理装置,该类装置大致在200万到300万元不等,污水成分数据会通过网络直接上传到环保局的检测系统。一位羽绒加工厂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排污设备是两三年前装的,如果不装,政府不允许继续经营。”

在2015年4月,环保部会同河北省,就白洋淀污染问题约谈保定市,要求在当年6月底完成白洋淀治污,大张庄村仅一个村就关闭了68家羽绒厂。

据刘东臣介绍,目前安新县的土小有色金属加工工厂也几乎都关停了。而在白洋淀39个纯水村中,有37个已经实现了垃圾转运完全覆盖,清除网箱养殖1万余亩。界面新闻在王家寨水域就见到将水村垃圾转运至路上回收站的转运船。

在污水处理方面,安新县采取了PPP模式,由政府负责前期污水管网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首批污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购置及污水、垃圾后期运营交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

目前,安新县已经与启迪桑德签约,落地了安新县环卫一体化委托运营项目、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环卫市场化运营两个项目。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此前的规划中,根据白洋淀水域的建设需要,安新县预计需建149座污水处理站,铺设39.88万米污水管网,硬化修复路面87.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68亿元,其中含污水设施PPP模式3900万元。

不过,白洋淀治污并非一地之责。

“白洋淀治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现在上游的城市工厂产生的污染淤积,最后随着上游水库的补水再排入白洋淀,这是潜在的危险。不过近两年,保定市的治理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刘东臣向记者介绍道。

根据保定市的规划,今年将完成护城河、一亩泉河、清水河三条河流黑臭水体清洁工作,同时要改造沿河泵站14座,加强平时进入雨水管道的污水抽排至污水管道,委托水质监测机构和专业整治企业,对已经治理好的河流,冬春季水质进行维护,使水质保持不黑臭。

其中一亩泉河就是流入白洋淀最主要的水源府河的源头。

在2006年大面积死鱼事件后,保定市政府对218家不稳定达标排放企业实行了关停和限产限排,并给予保定市新市区主管区长、环保局长等行政部门负责人处分。

2015年,白洋淀污染整治迎来了最大的一次行动,白洋淀上游蠡县和高阳县的皮革和印染工业已进行整治,皮革厂已被要求全部关闭,印染厂被要求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满城上百家污染排放企业被关停,使当地造纸废水排放量由近10万吨/日下降到1.5万吨/日,而且化学需氧量减少了90%。

不过,单纯的关停并不是解决之道,“目前三产比重有所上升,但制造业仍旧是安新的支柱产业。”刘东臣介绍道,旅游业将是安新县重点扶持的产业。

补水

“整个华北地区都缺水,你觉得白洋淀会不会缺水。”安新县当地一位官员向界面新闻介绍白洋淀的补水情况时表示。

在雄安新区设立后的4月5日,保定市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已于5日提闸放水,预计两个月内,白洋淀将获超过3300万立方米的生态补水。这也是白洋淀获得的第24次生态补水。

有水才有生态,缺水问题是除了污染之外,白洋淀面临的又一项难题。

历史上的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上游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清水河、萍河和白沟引河等河流注入,史称“九河入梢”;下游湖水,则经淀东的赵北口东流,与海河相通。

白洋淀流域作为华北平原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湿地,在调节气候、补充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旱程度、维护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不过近年来,白洋淀的水文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白洋淀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一年之中仅有夏季降水比较集中,一直缺乏天然的生态补水,再加上当地无序围埝,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进一步破坏,使得白洋淀的自净能力持续下降。

自1950年代以来,实际入淀水量呈减少趋势。1970年代以来,工农业需水量增加,白洋淀上游修筑的水库拦腰截,入淀水量有进一步减少,由于地下水超采等因素影响,带来了地下水位下降。而且白洋淀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补水越多,水面积外延越大,蒸发量越大,所以也不能多补水。

从1997年开始,白洋淀进行引水济淀,不过多是从上游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以及安各庄水库引水,从水库引水并非长久之计,据当地官员介绍,水库首先要满足保定市生产、生活用水,结余出的水量才有条件作为生态水提供给白洋淀。

2006年,白洋淀正式开始“引黄济淀”,时间持续五个月左右,增加水量1万立方亩,水位达到了大沽高程7.31米。2008年,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正常用水,白洋淀再次“引黄济淀”,这次引水达到1亿5千万立方米。

不过“引黄济淀”也并易事,这需考虑黄河该年的水量以及沿途的水损失,而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白洋淀补水也会从中收益。

保定市水利局建管处副处长周振锋曾向媒体表示,“南水北调进入保定后,在2015年后将给保定市供水5亿多立方米的水,主要是供保定市的生产、生活用水,这样水库的水就可以被置换结余下来,生态补水的水源便能得到保障。这为白洋淀补水提供了更多可调控的空间。”

根据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院的测算,要维持白洋淀的基本生态功能,水位应达到7.3米左右,淀区蓄水至少达1.2亿立方米,才能有效阻止“肾衰竭”。

界面新闻通过统计发现,去年一年,白洋淀的水位均高于该数字,平均为8.11米,补水初见成效。

白洋淀的未来

雄安新区的突然降临,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相比于陆地上不允许新建住宅,白洋淀水域却一直未有明确政策指示,安新县环保局、水利局的工作人员都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白洋淀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中国水网主编谷林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南水北调工程还没有直接达到白洋淀,未来雄安新区的用水,可能还是以白洋淀水域为主。”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也表示,该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为1200万,年用水量23.5亿立米。上海人口2400多万(其中浦东新区人口500多万),年用水量100亿立方米以上。而白洋淀平均年份蓄水量为13.2亿立方米,显然不足以支撑新区未来的用水需求。

在已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工程中,合计调水量为38.3亿立方米,除去京津20.14亿立米,河北、河南合计只剩下18亿立方米。在受惠人群中,河北省最少,仅有500万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在人民网论坛上表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人口增长几倍,水的需求也会跟着增长。但真正水的消耗,农业是大头,其次是工业以及产业用水,因此,周边的种植结构要优化,发展节水农业,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需要调整,同时还要考虑生态补水。对于白洋淀生态,今后我们要还湖,要恢复湿地,要增加涵养功能,要让更多水资源能留下来。”

据界面新闻了解,安新县对产业升级的推进也一直进行之中,除了对耗水以及污染比较大对产业进行整治外,安新县也对进一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确定的目标是,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达到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对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率达到20%以上、农民人均旅游收入占比超20%。

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由于芦苇属于经济作物,以前淀中村民会一直填土维护,造成了湿地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蓄洪,现在也正在清理。

2017年2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规定要扩大湿地面积,在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洼淀湿地加快实施退耕还湖、退场还湖。到2017年,初步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长效机制,实现重要湿地生态补水常态化,湿地功能基本得到恢复与保护。

何立峰透露,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重塑“华北之肾”,箭在弦上,界面新闻将持续关注。

(摄影:吕萌)

点击查看图片报道>>水上的白洋淀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雄安新区里的白洋淀:重塑“华北之肾”

这片曾经濒临枯竭、被污染围困的华北最大淡水湖湿地,正等待雄安的契机,加快重新通络的脚步。

摄影:吕萌

躁动了四天的安新县终于平静下来了。

这个清明假期,被划进国家级新区的安新县迎来了反常的旅游旺季,这里的白洋淀景区三天里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56.47%。

这片水系曾被称为“华北明珠”,现在,这里即将成为“国家1号特区”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占有85%水域的安新县将承担更多的责任,让这片曾经濒临枯竭、被污染围困的“华北之肾”重新通络。

污染现实

温带季风吹过白洋淀,早晚温差让安新这座小城忽冷忽热。位于安新县东面的大张庄村,被浓烈的臭味包裹着,味道来自村中的羽绒加工厂。在村子边的水域中,大量的生活垃圾漂浮着,垃圾被网隔离开来,积聚在岸边,而该地一处浴室的排水管也直接伸向河边。从码头乘船沿着建筑行驶,几乎每家都会有下水管道直排水中。

离开居民区,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也少见生活垃圾。但与大张庄村相比,端村、杨庄村、刘李庄镇等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保定市环保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7年2月,除了已经结冰无法检测的水域外,其他检测到的白洋淀区域的水质均未达到Ⅲ类,而在大多数白洋淀周边水域的功能划区中,水质都需要达到Ⅲ类。

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检测是在2016年的12月,彼时,端村、南刘庄的检测结果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

界面新闻经过统计发现,去年一整年(除了7、8月无采集数据),白洋淀周边村庄的水域,水质几乎没有一处能达到功能划区的Ⅲ类要求,直到12月才有所好转,而像端村、南刘庄这样的区域,甚至整年都保持着最低的劣Ⅴ类。

安新县湿地管理处主任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白洋淀的水质整体为IV类,淀区内能够达到Ⅲ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而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白洋淀的污染并非一日之寒,1970年代以来,随着淀中村人口数量增加,人工养殖数量增加,水体遭到了污染。之后,工业的发展使得白洋淀受到的污染加重。2006年之后,白洋淀已经多次出现“死鱼事件”,治污以及补水一直是白洋淀两大困境。

治污

如果不是雄安新区的设立,白洋淀将会平静地迎来新一轮的环保整改。

根据保定市环保局的规划,未来保定将投资近246亿元,规划10类156个项目,包括在白洋淀一些河流汇入的地方建设芦苇湿地净化系统;对排入白洋淀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的前提下,再次进行深度治理;推进“引黄济淀”、“穿府济淀”项目实施,建立起长效补水机制,保证白洋淀生态需求。

而现在,一切都得按下暂停键。

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现在白洋淀的各项保护工作都要等待新区重新规划。”

实际上,在过去的近十年的时间里,保定市以及安新县从未停止对白洋淀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

作为安新县的支柱产业,羽绒加工、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制鞋每年都会制造大量的污染。对这三个产业的升级和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以大张庄村为例,虽然羽绒制造产生会产生异味,但目前该地几乎每个工厂都已经安装了污水处理装置,该类装置大致在200万到300万元不等,污水成分数据会通过网络直接上传到环保局的检测系统。一位羽绒加工厂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排污设备是两三年前装的,如果不装,政府不允许继续经营。”

在2015年4月,环保部会同河北省,就白洋淀污染问题约谈保定市,要求在当年6月底完成白洋淀治污,大张庄村仅一个村就关闭了68家羽绒厂。

据刘东臣介绍,目前安新县的土小有色金属加工工厂也几乎都关停了。而在白洋淀39个纯水村中,有37个已经实现了垃圾转运完全覆盖,清除网箱养殖1万余亩。界面新闻在王家寨水域就见到将水村垃圾转运至路上回收站的转运船。

在污水处理方面,安新县采取了PPP模式,由政府负责前期污水管网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首批污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购置及污水、垃圾后期运营交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

目前,安新县已经与启迪桑德签约,落地了安新县环卫一体化委托运营项目、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环卫市场化运营两个项目。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此前的规划中,根据白洋淀水域的建设需要,安新县预计需建149座污水处理站,铺设39.88万米污水管网,硬化修复路面87.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68亿元,其中含污水设施PPP模式3900万元。

不过,白洋淀治污并非一地之责。

“白洋淀治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现在上游的城市工厂产生的污染淤积,最后随着上游水库的补水再排入白洋淀,这是潜在的危险。不过近两年,保定市的治理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刘东臣向记者介绍道。

根据保定市的规划,今年将完成护城河、一亩泉河、清水河三条河流黑臭水体清洁工作,同时要改造沿河泵站14座,加强平时进入雨水管道的污水抽排至污水管道,委托水质监测机构和专业整治企业,对已经治理好的河流,冬春季水质进行维护,使水质保持不黑臭。

其中一亩泉河就是流入白洋淀最主要的水源府河的源头。

在2006年大面积死鱼事件后,保定市政府对218家不稳定达标排放企业实行了关停和限产限排,并给予保定市新市区主管区长、环保局长等行政部门负责人处分。

2015年,白洋淀污染整治迎来了最大的一次行动,白洋淀上游蠡县和高阳县的皮革和印染工业已进行整治,皮革厂已被要求全部关闭,印染厂被要求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满城上百家污染排放企业被关停,使当地造纸废水排放量由近10万吨/日下降到1.5万吨/日,而且化学需氧量减少了90%。

不过,单纯的关停并不是解决之道,“目前三产比重有所上升,但制造业仍旧是安新的支柱产业。”刘东臣介绍道,旅游业将是安新县重点扶持的产业。

补水

“整个华北地区都缺水,你觉得白洋淀会不会缺水。”安新县当地一位官员向界面新闻介绍白洋淀的补水情况时表示。

在雄安新区设立后的4月5日,保定市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已于5日提闸放水,预计两个月内,白洋淀将获超过3300万立方米的生态补水。这也是白洋淀获得的第24次生态补水。

有水才有生态,缺水问题是除了污染之外,白洋淀面临的又一项难题。

历史上的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上游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清水河、萍河和白沟引河等河流注入,史称“九河入梢”;下游湖水,则经淀东的赵北口东流,与海河相通。

白洋淀流域作为华北平原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湿地,在调节气候、补充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旱程度、维护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不过近年来,白洋淀的水文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白洋淀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一年之中仅有夏季降水比较集中,一直缺乏天然的生态补水,再加上当地无序围埝,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进一步破坏,使得白洋淀的自净能力持续下降。

自1950年代以来,实际入淀水量呈减少趋势。1970年代以来,工农业需水量增加,白洋淀上游修筑的水库拦腰截,入淀水量有进一步减少,由于地下水超采等因素影响,带来了地下水位下降。而且白洋淀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补水越多,水面积外延越大,蒸发量越大,所以也不能多补水。

从1997年开始,白洋淀进行引水济淀,不过多是从上游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以及安各庄水库引水,从水库引水并非长久之计,据当地官员介绍,水库首先要满足保定市生产、生活用水,结余出的水量才有条件作为生态水提供给白洋淀。

2006年,白洋淀正式开始“引黄济淀”,时间持续五个月左右,增加水量1万立方亩,水位达到了大沽高程7.31米。2008年,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正常用水,白洋淀再次“引黄济淀”,这次引水达到1亿5千万立方米。

不过“引黄济淀”也并易事,这需考虑黄河该年的水量以及沿途的水损失,而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白洋淀补水也会从中收益。

保定市水利局建管处副处长周振锋曾向媒体表示,“南水北调进入保定后,在2015年后将给保定市供水5亿多立方米的水,主要是供保定市的生产、生活用水,这样水库的水就可以被置换结余下来,生态补水的水源便能得到保障。这为白洋淀补水提供了更多可调控的空间。”

根据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院的测算,要维持白洋淀的基本生态功能,水位应达到7.3米左右,淀区蓄水至少达1.2亿立方米,才能有效阻止“肾衰竭”。

界面新闻通过统计发现,去年一年,白洋淀的水位均高于该数字,平均为8.11米,补水初见成效。

白洋淀的未来

雄安新区的突然降临,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相比于陆地上不允许新建住宅,白洋淀水域却一直未有明确政策指示,安新县环保局、水利局的工作人员都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白洋淀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中国水网主编谷林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南水北调工程还没有直接达到白洋淀,未来雄安新区的用水,可能还是以白洋淀水域为主。”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也表示,该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为1200万,年用水量23.5亿立米。上海人口2400多万(其中浦东新区人口500多万),年用水量100亿立方米以上。而白洋淀平均年份蓄水量为13.2亿立方米,显然不足以支撑新区未来的用水需求。

在已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工程中,合计调水量为38.3亿立方米,除去京津20.14亿立米,河北、河南合计只剩下18亿立方米。在受惠人群中,河北省最少,仅有500万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在人民网论坛上表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人口增长几倍,水的需求也会跟着增长。但真正水的消耗,农业是大头,其次是工业以及产业用水,因此,周边的种植结构要优化,发展节水农业,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需要调整,同时还要考虑生态补水。对于白洋淀生态,今后我们要还湖,要恢复湿地,要增加涵养功能,要让更多水资源能留下来。”

据界面新闻了解,安新县对产业升级的推进也一直进行之中,除了对耗水以及污染比较大对产业进行整治外,安新县也对进一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确定的目标是,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达到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对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率达到20%以上、农民人均旅游收入占比超20%。

刘东臣向界面新闻表示,由于芦苇属于经济作物,以前淀中村民会一直填土维护,造成了湿地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蓄洪,现在也正在清理。

2017年2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规定要扩大湿地面积,在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洼淀湿地加快实施退耕还湖、退场还湖。到2017年,初步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长效机制,实现重要湿地生态补水常态化,湿地功能基本得到恢复与保护。

何立峰透露,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重塑“华北之肾”,箭在弦上,界面新闻将持续关注。

(摄影:吕萌)

点击查看图片报道>>水上的白洋淀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