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凤凰传奇御用词曲人创业,想为广场舞神曲找到新的变现方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凤凰传奇御用词曲人创业,想为广场舞神曲找到新的变现方式

作为创作人的张超为凤凰传奇创作了包括《自由飞翔》、《荷塘月色》和《最炫民族风》在内的一系列热门歌曲,这些歌曲成为大街小巷传唱度极高的广场舞神曲。

作者:张一童

从首都北京的市民广场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格子铺,这些极具洗脑性的旋律占领着大街小巷的音响。

如果说凤凰传奇是中国第一天团的话,广场舞大妈、步行街商户和长途车司机便能算得上是他们最忠实的拥趸了。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张超功不可没,作为凤凰传奇的御用词曲人,张超创作了包括《自由飞翔》、《荷塘月色》和《最炫民族风》在内的一系列热门歌曲。

2011年,合伙人张淮从日本留学归来,他邀请张超一起创办了音乐内容制作公司荷塘月色,借助张超在创作领域的资源和优势,荷塘月色定位于民族流行音乐,主要承接企业歌曲和地方政府推广歌曲的制作,而从去年开始荷塘月色不再单纯地只是提供歌曲,而是在歌曲创作、歌曲演唱推广、MV制作和景点落地上形成联动,将B端项目进一步做大做深。目前荷塘月色已有签约艺人20多人,制作人10多位。

联合创始人杨晓博表示,公司现在的主要营收依然来自B端音乐制作方面,但是从今年开始公司会着力打造线下音乐品牌“东方音乐节”,寻找内容变现的更多模式。

“我们的受众就是看央三的人、用酷我的人、玩快手的人。”

作为一家音乐内容制作公司,荷塘月色将自己的风格定位为民族流行音乐,不过这种音乐风格更多时候会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在大众的讨论中——广场舞神曲。对于这样一个评价,杨晓博的态度显得很包容,他告诉《三声》:“我们一点也不在乎别人说我们是广场舞神曲,因为这正说明我们的音乐是受到大量老百姓喜欢的。”

手机彩铃时代,凤凰传奇和刀郎是中国音乐市场最火热的存在,一首歌的价值都在亿元级别。在杨晓博看来,尽管随着线上播放器成为主流,彩铃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但是彩铃时代留给现在音乐行业的是对音乐形式的一种检验,什么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彩铃时代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不会因为音乐展现模式的变化而改变。像影视一样,艺术归艺术,商业归商业。

“我们的受众就是那些看央视三套的人、是那些用酷我的人、玩快手的人。”杨晓博告诉《三声》。

这些人的年龄在30到60岁之间,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杨晓博认为这个群体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不过它虽然最大却也是最分散的一个群体。对于音乐行业而言,在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变现渠道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它的判断和认知是存在一些误差的。

尽管受众十分分散,但荷塘月色并未考虑过通过创办线上平台来集中受众。杨晓博认为在音乐线上平台领域留给他们这些后进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与此同时已有的线上变现渠道依然不够畅通。

“2015年我们有一首歌叫《恋人心》,它虽然没有成为《荷塘月色》那样的大爆款,但在QQ音乐的播放量也有3亿多,但这么大的线上播放量带来的收入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而言只能说是九牛一毛。”杨晓博告诉《三声》。

在这种情况下,荷塘月色选择以线下演出的方式尽可能地打通音乐内容的线下变现渠道。

深耕三四线城市,寻求音乐变现的新模式

张超

今年开始,此前以B端业务为主的荷塘月色开始举办针对C端受众的“东方音乐节”,目前,荷塘月色已经在四川、贵州的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东方音乐节”活动,杨晓博告诉《三声》未来他们还会前往多地举办这样的活动,选择的地点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甚至还会进一步下沉到部分县城。

“三四线城市是我们受众的主要集中地点,这个人群虽然大但是很分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线下演出的方式去主动到达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像摩登天空这样已经比较头部的团队是顾及不到这里的。”杨晓博对《三声》说。

“东方音乐节”的演出艺人以荷塘月色的签约歌手为主,歌曲风格也定位于民族流行音乐。杨晓博告诉《三声》这一方面是出于受众喜好的考虑,另一方面针对三四线城市观众的特点,他们希望将“东方音乐节”在线下做成一个合家欢的活动。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其实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同一首歌》,三四线城市的到达率很高,而且大部分是以家庭的形式,所以我们的节目必须是老少咸宜的,那民族流行音乐就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杨晓博告诉《三声》。

实际上,除了荷塘月色之外,有越来越多原来面向B端的音乐内容制作公司希望能够能通过转型开展C端业务,不过这些公司大多希望能够借助公司在内容制作上的优势孵化自己的艺人,以优秀作品为旗下艺人聚集人气,此后无论是见面会亦或是周边售卖其实最终都围绕粉丝经济展开。但是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使得转型做C端业务的荷塘月色不能简单地从粉丝端实现变现。

“30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处于理性消费的阶段,他们很少会出现冲动消费,所以我们并不考虑去做粉丝经济。”杨晓博这样判断他们的粉丝特性。

不过在杨晓博看来,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本来就是有两种模式的,一种依靠深度粉丝,一种依靠流量。像民谣、电子这样的小众音乐就需要深度粉丝的支持和付费,而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不需要受众为音乐买单,而是希望依靠广场舞神曲们的巨大群众基础,用“东方音乐节”这样的活动带来巨大的流量,并以这样的流量吸引广告商,从而在B端实现变现。此外,线下活动的巨大流量还能反哺线上,对歌手和歌曲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在国家版权保护完善和互联网音乐平台赢利驱动下,既有粉丝对偶像的买单,也有受众对喜好的付费,“彩铃的商业实践说明大规模用户为音乐线上付费是可行的,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只不过线下变现阶段性优先。"杨晓博说。

“我们不卖门票,这就像是湖南卫视做综艺,它的收入不是来自节目本身,而是来自广告,只是我们做得更加接地气。”杨晓博告诉《三声》。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凤凰传奇御用词曲人创业,想为广场舞神曲找到新的变现方式

作为创作人的张超为凤凰传奇创作了包括《自由飞翔》、《荷塘月色》和《最炫民族风》在内的一系列热门歌曲,这些歌曲成为大街小巷传唱度极高的广场舞神曲。

作者:张一童

从首都北京的市民广场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格子铺,这些极具洗脑性的旋律占领着大街小巷的音响。

如果说凤凰传奇是中国第一天团的话,广场舞大妈、步行街商户和长途车司机便能算得上是他们最忠实的拥趸了。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张超功不可没,作为凤凰传奇的御用词曲人,张超创作了包括《自由飞翔》、《荷塘月色》和《最炫民族风》在内的一系列热门歌曲。

2011年,合伙人张淮从日本留学归来,他邀请张超一起创办了音乐内容制作公司荷塘月色,借助张超在创作领域的资源和优势,荷塘月色定位于民族流行音乐,主要承接企业歌曲和地方政府推广歌曲的制作,而从去年开始荷塘月色不再单纯地只是提供歌曲,而是在歌曲创作、歌曲演唱推广、MV制作和景点落地上形成联动,将B端项目进一步做大做深。目前荷塘月色已有签约艺人20多人,制作人10多位。

联合创始人杨晓博表示,公司现在的主要营收依然来自B端音乐制作方面,但是从今年开始公司会着力打造线下音乐品牌“东方音乐节”,寻找内容变现的更多模式。

“我们的受众就是看央三的人、用酷我的人、玩快手的人。”

作为一家音乐内容制作公司,荷塘月色将自己的风格定位为民族流行音乐,不过这种音乐风格更多时候会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在大众的讨论中——广场舞神曲。对于这样一个评价,杨晓博的态度显得很包容,他告诉《三声》:“我们一点也不在乎别人说我们是广场舞神曲,因为这正说明我们的音乐是受到大量老百姓喜欢的。”

手机彩铃时代,凤凰传奇和刀郎是中国音乐市场最火热的存在,一首歌的价值都在亿元级别。在杨晓博看来,尽管随着线上播放器成为主流,彩铃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但是彩铃时代留给现在音乐行业的是对音乐形式的一种检验,什么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彩铃时代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不会因为音乐展现模式的变化而改变。像影视一样,艺术归艺术,商业归商业。

“我们的受众就是那些看央视三套的人、是那些用酷我的人、玩快手的人。”杨晓博告诉《三声》。

这些人的年龄在30到60岁之间,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杨晓博认为这个群体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不过它虽然最大却也是最分散的一个群体。对于音乐行业而言,在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变现渠道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它的判断和认知是存在一些误差的。

尽管受众十分分散,但荷塘月色并未考虑过通过创办线上平台来集中受众。杨晓博认为在音乐线上平台领域留给他们这些后进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与此同时已有的线上变现渠道依然不够畅通。

“2015年我们有一首歌叫《恋人心》,它虽然没有成为《荷塘月色》那样的大爆款,但在QQ音乐的播放量也有3亿多,但这么大的线上播放量带来的收入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而言只能说是九牛一毛。”杨晓博告诉《三声》。

在这种情况下,荷塘月色选择以线下演出的方式尽可能地打通音乐内容的线下变现渠道。

深耕三四线城市,寻求音乐变现的新模式

张超

今年开始,此前以B端业务为主的荷塘月色开始举办针对C端受众的“东方音乐节”,目前,荷塘月色已经在四川、贵州的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东方音乐节”活动,杨晓博告诉《三声》未来他们还会前往多地举办这样的活动,选择的地点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甚至还会进一步下沉到部分县城。

“三四线城市是我们受众的主要集中地点,这个人群虽然大但是很分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线下演出的方式去主动到达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像摩登天空这样已经比较头部的团队是顾及不到这里的。”杨晓博对《三声》说。

“东方音乐节”的演出艺人以荷塘月色的签约歌手为主,歌曲风格也定位于民族流行音乐。杨晓博告诉《三声》这一方面是出于受众喜好的考虑,另一方面针对三四线城市观众的特点,他们希望将“东方音乐节”在线下做成一个合家欢的活动。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其实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同一首歌》,三四线城市的到达率很高,而且大部分是以家庭的形式,所以我们的节目必须是老少咸宜的,那民族流行音乐就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杨晓博告诉《三声》。

实际上,除了荷塘月色之外,有越来越多原来面向B端的音乐内容制作公司希望能够能通过转型开展C端业务,不过这些公司大多希望能够借助公司在内容制作上的优势孵化自己的艺人,以优秀作品为旗下艺人聚集人气,此后无论是见面会亦或是周边售卖其实最终都围绕粉丝经济展开。但是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使得转型做C端业务的荷塘月色不能简单地从粉丝端实现变现。

“30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处于理性消费的阶段,他们很少会出现冲动消费,所以我们并不考虑去做粉丝经济。”杨晓博这样判断他们的粉丝特性。

不过在杨晓博看来,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本来就是有两种模式的,一种依靠深度粉丝,一种依靠流量。像民谣、电子这样的小众音乐就需要深度粉丝的支持和付费,而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不需要受众为音乐买单,而是希望依靠广场舞神曲们的巨大群众基础,用“东方音乐节”这样的活动带来巨大的流量,并以这样的流量吸引广告商,从而在B端实现变现。此外,线下活动的巨大流量还能反哺线上,对歌手和歌曲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在国家版权保护完善和互联网音乐平台赢利驱动下,既有粉丝对偶像的买单,也有受众对喜好的付费,“彩铃的商业实践说明大规模用户为音乐线上付费是可行的,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只不过线下变现阶段性优先。"杨晓博说。

“我们不卖门票,这就像是湖南卫视做综艺,它的收入不是来自节目本身,而是来自广告,只是我们做得更加接地气。”杨晓博告诉《三声》。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