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空怒新时代:从空乘到旅客 为何大家都这般烦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空怒新时代:从空乘到旅客 为何大家都这般烦躁?

生活中的实际压力在狭小的机舱中更显突出,而乘务人员们面对拥有拍摄能力的乘客也十分紧张。

最近,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航空事件,而这些事件也被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不断放大。但是,这些事情的频率真的在提升吗?实际上,现有的一些数据提示我们飞机客舱中各方的行为在不断改善。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不守规矩的乘客数量在2004年达到顶峰,但是从此之后这一数量就在不断下降,去年只有92名乘客干扰了机组成员,而13年前这一数字为310名。美国交通部也一直在追踪记录乘客的投诉,而相关投诉数量从2015年到2016年已经下降了超过11%。

但是,这些数据还远远没有反应全部现实。如果没有执法力量介入,一名被以任何理由请离飞机的乘客可能不会被记录在数据中,而航空公司老板和职员们也表示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不得不仔细研究自己的政策。

航空业现状反映当代人生活

美国航空业的现状或许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生活的现状。乘客们将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带到了飞机上,他们要么过分操劳要么不够努力,他们为了金钱、政治、医保或家庭而忧虑着。专家表示外部世界是一个诱因,这是他们无法寄存的“行李”。

现在距离“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16年,绝大部分乘客仍旧遵守着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要求的“拖鞋、解皮带、从包中拿出电脑和不能带瓶装水”等规定。一旦到了飞机上,个人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领地意识,被分成三六九等的乘客们争着存放包裹以节省时间或省下费用。

狭窄的座位空间

航空公司们已经改变了提供餐食和行李托运服务的商业模式,机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宜,但是舒适度和速度确实是航空公司乃至运输安全管理局贩卖的商品,这让人们在飞机上产生了得失之患。

“现在生活中没有比最近兴起的经济舱将身份区分得更明显的了,”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传媒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斯蒂文·列文斯顿教授说道,“有些人刚走进美国的飞机就会感到愤怒。”列文斯顿表示“身份”在航班中实际上是一种大家都想得到的额外物品。

《个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学基础》一书的作者罗伯特·索莫表示,从安检队列到拥挤的航站楼再到狭窄的座椅,“这种个人空间的缩小导致了更多的怒气、失望感和对飞行的厌恶感”。这是一种“不断黏在人们身上的东西”。

人人都能拍摄视频上传影像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被智能手机拍摄并且传到Youtube、Facebook和推特等大平台上分享百万次后,它就会具有爆炸性的全球效应。

“记录并保留相关事件证据的能力被改变了,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列文斯顿说道。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有近乎80%的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并且有一半的美国人拥有平板电脑,列文斯顿预测世界上大约有70亿台可以上网的设备,每个设备都具有拍摄上传影像的能力。

“如果社交媒体给了你反击某人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利用这个机会。”一位航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这是一种人们对于周遭世界感到非常无力的反映。”

但是,航空公司的员工中也存在焦虑的现象,他们担心被传得很广的那些视频有时候忽略了一些事实并且可能误导大众。

“航班乘务人员们每天都要面对这种状况,”列文斯顿说道,在拥有摄像头的乘客们准备拍摄他们的工作时,“毫无疑问他们也十分紧张”。

(翻译:王一诺)

来源:CNN

原标题:The new age of airline rage: Why everyone on board is on edg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空怒新时代:从空乘到旅客 为何大家都这般烦躁?

生活中的实际压力在狭小的机舱中更显突出,而乘务人员们面对拥有拍摄能力的乘客也十分紧张。

最近,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航空事件,而这些事件也被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不断放大。但是,这些事情的频率真的在提升吗?实际上,现有的一些数据提示我们飞机客舱中各方的行为在不断改善。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不守规矩的乘客数量在2004年达到顶峰,但是从此之后这一数量就在不断下降,去年只有92名乘客干扰了机组成员,而13年前这一数字为310名。美国交通部也一直在追踪记录乘客的投诉,而相关投诉数量从2015年到2016年已经下降了超过11%。

但是,这些数据还远远没有反应全部现实。如果没有执法力量介入,一名被以任何理由请离飞机的乘客可能不会被记录在数据中,而航空公司老板和职员们也表示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不得不仔细研究自己的政策。

航空业现状反映当代人生活

美国航空业的现状或许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生活的现状。乘客们将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带到了飞机上,他们要么过分操劳要么不够努力,他们为了金钱、政治、医保或家庭而忧虑着。专家表示外部世界是一个诱因,这是他们无法寄存的“行李”。

现在距离“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16年,绝大部分乘客仍旧遵守着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要求的“拖鞋、解皮带、从包中拿出电脑和不能带瓶装水”等规定。一旦到了飞机上,个人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领地意识,被分成三六九等的乘客们争着存放包裹以节省时间或省下费用。

狭窄的座位空间

航空公司们已经改变了提供餐食和行李托运服务的商业模式,机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宜,但是舒适度和速度确实是航空公司乃至运输安全管理局贩卖的商品,这让人们在飞机上产生了得失之患。

“现在生活中没有比最近兴起的经济舱将身份区分得更明显的了,”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传媒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斯蒂文·列文斯顿教授说道,“有些人刚走进美国的飞机就会感到愤怒。”列文斯顿表示“身份”在航班中实际上是一种大家都想得到的额外物品。

《个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学基础》一书的作者罗伯特·索莫表示,从安检队列到拥挤的航站楼再到狭窄的座椅,“这种个人空间的缩小导致了更多的怒气、失望感和对飞行的厌恶感”。这是一种“不断黏在人们身上的东西”。

人人都能拍摄视频上传影像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被智能手机拍摄并且传到Youtube、Facebook和推特等大平台上分享百万次后,它就会具有爆炸性的全球效应。

“记录并保留相关事件证据的能力被改变了,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列文斯顿说道。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有近乎80%的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并且有一半的美国人拥有平板电脑,列文斯顿预测世界上大约有70亿台可以上网的设备,每个设备都具有拍摄上传影像的能力。

“如果社交媒体给了你反击某人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利用这个机会。”一位航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这是一种人们对于周遭世界感到非常无力的反映。”

但是,航空公司的员工中也存在焦虑的现象,他们担心被传得很广的那些视频有时候忽略了一些事实并且可能误导大众。

“航班乘务人员们每天都要面对这种状况,”列文斯顿说道,在拥有摄像头的乘客们准备拍摄他们的工作时,“毫无疑问他们也十分紧张”。

(翻译:王一诺)

来源:CNN

原标题:The new age of airline rage: Why everyone on board is on edg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