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曹鹏首次对外揭秘京东金融数据优势 每年投入金额达九位数

“没有数据的金融科技公司是纸上谈兵”,在第八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上,京东金融副总裁曹鹏首次对外揭秘京东金融的大数据优势。他表示,目前京东金融每年用于数据研发的投入多达九位数,数据已经在营销运营、产品设计、风控系统建设三方面发挥着巨大价值。“数据不是封闭的,京东金融始终抱着开放的心态,希望数据能够在流动、共享中创造更大价值”,曹鹏谈到。

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尤其是信贷风控,受制于现有的模型,基本还都是需要抵押物来完成授信,因此风控变动成本较高,客户的增长遇到了瓶颈。而当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之后,金融服务行业便出现了新的变化。曹鹏说,数据正在为金融行业带来用户洞察、风险定价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的改变。

长期以来,整个京东集团都十分重视数据的积累和开发,京东数千亿规模的交易量为京东金融提供了天然的数据存储量。说起京东金融的数据优势,曹鹏说,除了数量大之外,还有维度多、动态变化的特点。他表示,“京东经营多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用户数据、商户数据、交易数据、物流数据、产品数据等等,以及在金融领域积累的大量的投资数据、信用数据,加上通过对外投资获得的通信、交通、社交等数据,都另京东金融的数据呈现足够厚的特性。”

数据是有时效性的,一个新的数据从最开始拿到手,一年以后它的价值可能就会减半,三年五年之后,它的价值可能只有原来的百分之十或者更少。“唯有源头活水来,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的更新变化来确保它的有效性”,曹鹏表示,由于京东自有的零售场景以及金融场景,每天京东金融的数据增量能够达到6TB以上。

目前,大数据已经在京东金融的各项业务中广泛应用,“无论是在前端的营销运营、中端的产品设计还是后端的风控系统建设,都在发挥着显著作用”,曹鹏介绍说。

首先在营销运营层面。京东金融会根据30多个元数据源、12个元数据类型和30亿多个元数据数量构成的用户数据,加上14亿ID、3000多个类别和30000多个标签组成的用户画像,以及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程序化提取用户特征,从而有效帮助金融业务实现精准营销,提升风险决策的效率,降低获客成本。基于这些强大的用户洞察能力,京东金融的产品可以实现差异化定价,将京东金融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很好的统一起来。

其次,在产品设计层面,京东金融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设计出定制化产品,“先发现客群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产品、满足需求,比如白条、京东金条”,曹鹏介绍说。面向行业与合作伙伴,京东金融还推出了服务证券投资行业的京东金融大数据消费指数。另外,京东ABS平台的建立为整个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开辟了先河,效率提升了多倍。

金融行业归根到还是风控,曹鹏表示。在风控系统的建设上,京东金融目前已经成立了一整套包括云图系统、高维反欺诈模型、大规模图计算框架、风险画像、深度学习能力、生物探针在内的完整风控体系。其中,云图系统能够突破动态全网监测业界难题,累计捕获600万以上潜在风险用户,实时监控3400万企业动态,判断他们的风险。

大数据模型固然很重要,但是它的价值远远没有数据本身的价值巨大。在曹鹏看来,“数据和模型就像一块原石和一把刀的关系,原石只有经过打磨之后才能成为一块美玉,但是如果没有原石,光有一把刀是做不到的,模型需要在数据、场景中不断的迭代,才能变得更好”。而拥有庞大数据量的公司将在金融科技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