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银幕超级英雄的阴暗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银幕超级英雄的阴暗面

超级英雄们不但具备那些光彩夺目的秉性,也必定身披挥之不去的阴郁性情。这永远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光明的背面必定是阴暗。

作者:方聿南

世界上永远存在着强权与不公,而超级英雄们可以满足常人“以武犯禁、除暴安良”的一切幻想甚至是意淫。这些能力非凡的英雄,用他们的智慧、勇气、超能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培养创造的)在替天行道。因此,在我们中国观众的称谓里,他们的名字都往往被加上了“侠”的美好称号。可也往往因为这个动听的称呼,容易使我们忽视和遗忘他们原本的名字——“XX man”或“XX woman”——人。他们是非凡的英雄,但他们首先也统统都是人。他们不但具备英雄身上那些光彩夺目的秉性,也必定身披挥之不去的阴郁性情。这永远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光明的背面必定是阴暗。

只不过以往的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那些光明的角度,让人们错以为英雄们一个个全都是“伟光正”的高大全形象。可是后来,渐渐地,我们有了邻家衰仔彼得·帕克、有了人类异种X战警、有了时代的弃儿守望者、有了被误解更被通缉的黑暗骑士布鲁斯·韦恩...... 正像蝙蝠侠那个越来越广为人知的名号“黑暗骑士”一样所昭示的,其实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是一个黑暗骑士,他们有着与每一个普通人一样的挣扎与纠结,困惑与迷茫。他们要战胜的不仅是穷凶极恶的歹徒和坏人,更是他们自己。

而这一次,我们要将他们不怎么为人熟知的方方面面展现在你面前。你将看到一群你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的超能力者,你将了解到他们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还将获悉一些创造了他们的原著画家们不为人知的惨淡现实。这一次,我们给你上一堂——超级英雄厚黑学。

漫画英雄,时代隐喻与阶级立场

超级英雄漫画虚构出神通无边的能人异士,架空出光怪陆离的平行时空,提供我们五彩缤纷的超现实娱乐,激发最壮阔绚烂的想象力,但漫画又绝非纯然的天马行空,而与现实世界有着紧密的渊源。流行文化、时代背景、大众心情、读者群的变迁,都影响着漫画的方方面面,漫画和其衍生作品,也在与时俱变的表征、反映着时代的步伐,让英雄和恶棍们在长足而微妙的更新换代下,获得另类的永生,永远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将更年轻一代的粉丝纳入麾下。

大萧条催生的完美外星人,超人

在DC还未以《侦探漫画》缩写命名的早期,超人就作为招牌诞生于《动作漫画》

那么就从最具全球知名度的超人开始我们的话题。上世纪30年代,超人初登漫画时是一个人类流浪汉,被野心勃勃的科学家选中进行人体实验,获得了心灵感应的能力,并妄图以此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他的超能力并不持久。这几乎是对30年代廉价科幻套路的剥削:一个意外获得非凡能力的个体,萌生出征服世界的野心,最后阴谋在悲剧中破灭。

超人的形象和名字受到老影星的影响:1、道格拉斯·范朋克;2、哈罗德·劳埃德;3、克拉克·盖博;4、肯特·泰勒

当然,一个恶棍是无法成为系列主角的,两位作者很快着手将之改写成惩恶扬善的超级英雄,他们所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更表露无遗。两人都是狂热的影迷,对电影和影星了如指掌,超人英勇无畏的举止和气概与默片巨星道格拉斯·范朋克不谋而合,而他的伪装身份——笨拙、懦弱、谨慎、温和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则像极了另一位默片明星哈罗德·劳埃德的翻版,连那副招牌的眼镜都一并借鉴过来。克拉克·肯特的名字也颇有来头,分别借用自克拉克·盖博和肯特·泰勒(30年代B级片明星),至于超人行侠的大都会,两人明确表示来自弗里茨·朗的经典科幻片《大都会》。

  1978年版《超人》和1980年的《飞侠哥顿》

同为死忠科幻爱好者,西格尔和舒斯特得以将当时盛行的科幻构想:外星人、超能力、双重身份等融入一个个体,使之更富人性张力和立体感,读者可以从超人的角色塑造中品出《神勇奇兵》、科幻小说《角斗士》的影响,也能从他的伟岸身材和紧身衣披风造型中看到《飞侠哥顿》的影子,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火星上的约翰·卡特》——都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异星获得了超能力,并成为当地的救世主。可以说,超人能直冲云霄,是从当时流行娱乐文化的肩膀上起飞的。

  1987年的《超人4》表现了超人销毁核武器的努力

超人诞生之初,美国刚刚从大萧条的剧痛中缓过劲来,以新政力挽狂澜的罗斯福总统成为全民英雄,持左翼政治观点的两位作者将罗斯福式的理想主义投射到了超人身上。在三四十年代,除了在二战战场上大展雄风,超人还积极参加国内社会活动,打击奸商、腐败政客和3K党,甚至帮助兜售战争债券,俨然是一个意见领袖和社会活动家。随着时间推移,超人也不断变幻着使命,紧扣着美国的时代脉搏,50年代他关注核能和新科技带来的负面威胁,冷战高峰期又多次担任和平大使,拍摄于冷战年代的电影《超人4》就表现了他销毁核武器的努力。

  1978年到1987年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四版超人海报

当柏林墙倒塌,美国失去了最大的对手,超人也随之卸下了社会责任的重担,专注于私人恩怨,和死对头莱克斯·卢瑟、布莱尼亚克等斗斗嘴、掐掐架,和莱恩小姐结个婚、度个蜜月,此间还极其悲壮、但又有些突兀的死而复生了一回。直到911骤然来袭,深陷恐慌的美国人民惊觉守护神的缺席,超人才重新威风凛凛地化身救世主,在现实和无数个漫画平行世界中继续拯救美国。

最残酷的战争铸就最伟大的偶像,美国队长

  1944、1966、1990年三版《美国队长》海报

让我们回到1940年,二战在欧洲的战事已经迈入第二个年头,以大西洋做天然屏障的美国仍隔绝战火,但面对法西斯的肆虐,漫画英雄们纷纷率先做出了表态。DC 那边厢,超人将希特勒和斯大林抓到了美国受审,这边漫威的前身时代漫画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一位身穿红白蓝三色星条制服、手持盾牌、以一拳击碎希特勒下巴的勇武形象登场的全新英雄——美国队长。队长凭借非凡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战斗技能和出众的领袖力,纵横二战沙场,一次次击溃邪恶轴心势力,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个人品格更成为美国大兵们的完美楷模,无论在漫画还是现实,都堪称举国最具号召力的征兵模范。甚至可以说,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队长已经为美国政府代言,吹响了参战的号角。

  《美国队长》漫画因其鼓舞士气的英雄icon被送往前线

不过当时美国毕竟尚未卷入战争,主张隔岸观火的国内势力自然对美国队长深恶痛绝,不但给时代漫画寄发抗议和威胁信件,更派暴力份子在漫画公司外游荡,还得纽约市长亲自下令派出警力保护。但珍珠港的噩耗传来后,一切反对的声音都烟消云散了,随着美国正式参战,队长更在战场上屡建奇功,那些描写他英雄壮举的漫画被送到前线,不断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仿佛他们正与队长并肩作战。

  2011年版《美国队长》剧照

二战结束,举国欢庆,完成了时代使命的美国队长也用一种恰当的方式退出了属于他的舞台,在德国投降前夕的一次战役中,他沉入冰海,杳无音信,英雄的生命似乎就此定格。二十年的光阴一闪而过注定使命未竟的队长重生,加入了复仇者联盟,继续匡扶正义之路。但彼时的世界不复战时的黑白分明,荒谬残酷的东西阵营对立,越南丛林中的噩梦,民间纷起的新兴思潮,全新的恐怖主义、犯罪形态,都将这个世界涂抹成色调纷杂的灰色地带。作为一个只懂挥舞拳头和盾牌的“老年人”,队长一面不懈地战斗着,一面对自己的存在意义费尽思量。这矛盾在911之后更达到了顶峰,漫画和现实中的美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以安全之名剥夺公民的自由,作为一个“穿越人”,队长无法忍受这种行径,毅然决绝地站到了反对派一边,残酷的内战之后,心灰意冷的他被自己保护的人所射杀。

  2012年《复仇者联盟》中的美国队长

只有当世界失去了队长,人们才会发现他的不可或缺。在这个人人对恐怖袭击心惊肉跳、风声鹤唳的美国社会,军队也不可避免沦为霸权主义的工具,人性缺失,丑闻迭出,不断透支大众对其的正面印象。此时此刻,美国队长所代表的来自七十年前的正直、无私、英勇、看重荣誉、视死如归的战士精神,才体现出其强烈的存在必要,大众无法接受英雄的陨落,他们需要他回来。2009年,美国队长在漫画中再一次复生,全新启动的真人电影也随即开机,之后不久,他又现身《复仇者联盟》,以团队精神领袖的姿态,意气风发地挫败了外星阴谋。经过涅槃,他仍在新时代执着追寻存在的意义,而答案已开始变得清晰。

冷战背景下的铁血雅痞,钢铁侠

  漫威漫画中的钢铁侠

二战时期,所有美国民众都在拥抱超人和美国队长这样的抗战英雄,而在6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之际,大众却对战争二字心怀无比的恐惧,生怕核阴影笼罩下的世界一夕间灰飞烟灭。1963年,斯坦·李突发奇想要创造一个企业家英雄,他的想法是,读者越是痛恨战争、军事和火药,就越有必要让他们爱上一个代表那一切的角色,那是一个贩卖军火的商界大亨,一个依靠尖端武器技术晋升英雄的凡人——钢铁侠。

钢铁侠的人设部分取自传奇富豪霍华德·休斯的人生经历,莱昂纳多主演的《飞行家》就是休斯的传记片

斯坦·李从当时已隐居豪宅、足不出户的传奇富豪霍华德·休斯人生经历取材,将托尼·斯塔克塑造成一个风流倜傥、目空一切的富二代,一个技术狂人和发明奇才,一个女人缘好到爆的冒险狂,这几乎是一生玩转电影和航空业、约遍好莱坞当红女星的休斯的翻版。

2008年《钢铁侠》剧照,军火商斯塔克靠科技装备从凡人晋升为打击犯罪的英雄

斯坦·李明白,要让读者认同并喜爱这个性格顽逆的高帅富,还得从冷战“大局”入手。首先,作为国防部的武器供应商,钢铁侠是国家机器抵抗敌对势力的坚实支柱,是一个宏观上的爱国者,而且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商人,其本人天赋过人,智慧超群,不断创制出领先时代的尖端武器,这“科学家”的身份,又与通常令人反感的为富不仁者拉开距离。此外,他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头衔,与其代表国家对抗的赤色势力构成了阶级层面上的对立,因而无需怀疑其忠诚。再加上斯塔克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颇能迎合当时青少年对自由精神的幻想,如此一来,顺理成章赢得了漫迷的广泛爱戴,他的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他的不可一世、色迷心窍,全都以“性格派英雄”的名义获得了爱屋及乌的忽视对待。

2008年《钢铁侠》剧照,钢铁侠作为天才发明家激发粉丝学习动力,也算“寓教于乐”

漫迷都很熟悉,斯塔克化身钢铁侠的缘起是在越南视察兵工厂时,被越共俘虏而被迫就地取材,属于一登场就表明了阶级立场。在早期漫画中,钢铁侠一直被描述为一个积极的反共英雄,击败来自铁幕后的邪恶势力,而他的宿敌满大人的籍贯,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斯坦·李后来后悔让钢铁侠承载太多的政治色彩,但毫无疑问,如此设定是60年代令他人气飙升的推进剂。与此同时,在那个科技爆炸、太空竞赛紧锣密鼓的年代,钢铁侠作为天才发明家,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科技偶像,引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成为他们说服大人允许阅读漫画的最佳借口。

  《复仇者联盟》中的钢铁侠

钢铁侠在新世纪才登陆大银幕(虽然60年代就有卡通片),可说是恰逢其时,他的生活方式,是高能耗、崇尚消费主义的美国大众阶层的极致化缩影,但他身上展现了科技的强大原力,暗示这种表面上的腐朽又是利大于弊的,是击败一切恶势力、护卫世界和平的必备手段,他甚至还在《复仇者联盟》中宣扬起高科技节能,令环保主义者也不恨反爱,在这个新闻屡屡宣传“科学成为恶之帮凶”、越来越多人倡导“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年代,这份科技乐观主义,正是美国政府和好莱坞极力输出到全球的。而从该系列影片的票房来看,他们做得十分成功。

冷战恐慌下的巨大怪兽,绿巨人

  漫威漫画中的绿巨人

与钢铁侠几乎同时诞生的浩克同样由斯坦·李创造,同样是冷战集体恐慌下的产物,他是海德医生和弗兰肯斯坦的合体,斯坦·李还参考了德国传说中的泥人哥连。不同于此前的英雄,浩克是个外形可怖的怪物,但其本尊科学家却善良平和,温文尔雅,这种强烈对比在表面上是对核辐射制造怪兽和异种的恐惧心态的外化(50 年代的好莱坞曾有一波怪兽片扎堆),伽马射线比时常见诸报端的核技术更为神秘,也更叫人脊背发凉,隐形层面上,则是对“冷战扭曲人性”的生动诠释,因为班纳博士无法控制变身后的自己。斯坦·李起初将浩克设定为通体灰色,因为当时民权运动兴起,他不想让浩克指涉任一人种,但因印刷术不过关,最后只得改为绿色,才有了我们如今“绿巨人”的通俗叫法。

  李安导演的2003年版《绿巨人浩克》剧照,此一幕的色彩造型极具冲击力

浩克比钢铁侠的叛逆更彻底,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社会人,可以用威力无穷的“smash”摧毁一切文明社会的规则,早期故事中,他的失控暴走往往会引来一名铁血将军的追捕,而每次较量的最后,都是以浩克逃脱或击败军队告终,还能一次次得到将军女儿的爱与帮助。叛逆和反抗权威在六十年代渐成青少年的主流思潮,将军象征着政府、权威、长辈等体制维护者,是被当做读者认同价值的对立面存在,浩克的无拘无束则释放了当时年轻人的渴望。浩克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凭借暴力和本能披荆斩棘的冒险,与对世界充满迷惘的年轻一代(尤其是那些不善交际的漫画宅们)构成强烈的心理共鸣。

  1978年的剧集《绿巨人》和2012年《复仇者联盟》中的绿巨人

浩克的故事在70年代被拍成剧集,新世纪又推出电影,他在其中都是一个反英雄,但到了《复仇者联盟》,浩克化身抵抗星际外侮的地球保卫者,其原本变身后“丧失理智”的属性,被调整为能正确分辨敌我、还能勇救战友的士兵特征,比起美国队长,浩克的存在更像一则高明而微妙的征兵广告。

60年代的社会问题熔炉,X战警

  漫威漫画《X 战警》封面

在诞生于60年代,如今红遍全球的那一波漫威英雄中,没有哪个系列比X 战警更深深扎根于时代的洪流汲取养料,并深刻地把握时代特征。抗议与反叛是美国六十年代最主要的政治和文化表相,民权运动、性开放、和平主义、同性恋运动、女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反文化运动、大学教育改革……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被无数种声音包围着,如果留心,这些声音在X 战警漫画中同样响亮嘈杂。变种人拥有各异的特殊能力,但在总人口上只是极少数,少数派与多数派的抗争,强势与弱势的辩证和博弈,都构成了故事的张力。

  2003年《X战警2》剧照

最明显的,X战警可以理解为对种族歧视的投影,X教授是较为平和的马丁·路德·金,X战警的理想是实现“X教授之梦”,可以对应金博士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而万磁王则像是激进又好战的“黑豹”马尔科姆·X,还多次引述后者“不惜一切代价”的言论,反变种人的团体几乎是3K党化身,80年代一期漫画中提到一个虚拟的非洲国家,依靠奴役变种人而获得经济繁荣,很明显影射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而漫画所指涉的种族歧视又不仅限于黑人,X 战警成员的家乡几乎遍布每个大洲,其中更有犹太人、穆斯林、印度教徒等,漫画呼吁的是所有人种的共同平等。

  2016年《X战警:天启》剧照

许多变种人为了融入社会,选择隐藏自己的超能力,这与现实中同性恋者为了免遭歧视而隐瞒性向如出一辙,甚至漫画本身就毫不忌讳地塑造了许多同性恋角色,包括一些能随意改变性别的变种人,一种只攻击变种人的神秘病毒,几乎赤裸裸地指向艾滋病。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对赤色势力入侵的恐慌也体现在漫画中,国会高层要求登记所有变种人名单,无法不令人想起50年代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此外,考虑到万磁王被一再提及的犹太人血统,以及他幼年在大屠杀中遭受的迫害,漫画还表达了鲜明的反犹太人歧视,万磁王的暴行,象征着犹太人的复仇。

  2014年《X战警:逆转未来》剧照

仗势欺弱,党同伐异,对异族的排斥和恐惧,异族内部的分歧和团结,是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甚至某些方面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个几十年来漫画不变的母题,也在电影中得到传承。《X战警》系列电影除了精彩的群戏和超能力大杂烩,探讨人类种群间关系的思辨性也一直是引人入胜之处,而其衍生篇如《金刚狼》等,只顾卖弄视觉效果,思想性浅薄,口碑当然要比正传逊上几筹了。

以上所举只是几个著名的例子,事实上,每一个脍炙人口的漫画英雄都和现实一样,也是时势造就,他们的身上闪烁着诞生那一刻的时代印记,也挂缀着随时代演进而不断增添的新标签。美国漫画工业特有的集体创作、著者不断更替、世界观立足现实、角色持续时髦化的特征,令其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用一幅幅彩色分割画面传递着社会的真相,世界的面貌,大众的心情。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崭新的营销策略,改编电影与漫画的联结更为紧密,从漫威打造复仇者联盟系列,DC重启蝙蝠侠和超人等看出,以往单打独斗的大银幕上,如今也有了漫画式的时代气息。无论这是一个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令我们兴奋不已的是,这是一个超级英雄与我们休戚与共的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银幕超级英雄的阴暗面

超级英雄们不但具备那些光彩夺目的秉性,也必定身披挥之不去的阴郁性情。这永远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光明的背面必定是阴暗。

作者:方聿南

世界上永远存在着强权与不公,而超级英雄们可以满足常人“以武犯禁、除暴安良”的一切幻想甚至是意淫。这些能力非凡的英雄,用他们的智慧、勇气、超能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培养创造的)在替天行道。因此,在我们中国观众的称谓里,他们的名字都往往被加上了“侠”的美好称号。可也往往因为这个动听的称呼,容易使我们忽视和遗忘他们原本的名字——“XX man”或“XX woman”——人。他们是非凡的英雄,但他们首先也统统都是人。他们不但具备英雄身上那些光彩夺目的秉性,也必定身披挥之不去的阴郁性情。这永远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光明的背面必定是阴暗。

只不过以往的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那些光明的角度,让人们错以为英雄们一个个全都是“伟光正”的高大全形象。可是后来,渐渐地,我们有了邻家衰仔彼得·帕克、有了人类异种X战警、有了时代的弃儿守望者、有了被误解更被通缉的黑暗骑士布鲁斯·韦恩...... 正像蝙蝠侠那个越来越广为人知的名号“黑暗骑士”一样所昭示的,其实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是一个黑暗骑士,他们有着与每一个普通人一样的挣扎与纠结,困惑与迷茫。他们要战胜的不仅是穷凶极恶的歹徒和坏人,更是他们自己。

而这一次,我们要将他们不怎么为人熟知的方方面面展现在你面前。你将看到一群你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的超能力者,你将了解到他们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还将获悉一些创造了他们的原著画家们不为人知的惨淡现实。这一次,我们给你上一堂——超级英雄厚黑学。

漫画英雄,时代隐喻与阶级立场

超级英雄漫画虚构出神通无边的能人异士,架空出光怪陆离的平行时空,提供我们五彩缤纷的超现实娱乐,激发最壮阔绚烂的想象力,但漫画又绝非纯然的天马行空,而与现实世界有着紧密的渊源。流行文化、时代背景、大众心情、读者群的变迁,都影响着漫画的方方面面,漫画和其衍生作品,也在与时俱变的表征、反映着时代的步伐,让英雄和恶棍们在长足而微妙的更新换代下,获得另类的永生,永远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将更年轻一代的粉丝纳入麾下。

大萧条催生的完美外星人,超人

在DC还未以《侦探漫画》缩写命名的早期,超人就作为招牌诞生于《动作漫画》

那么就从最具全球知名度的超人开始我们的话题。上世纪30年代,超人初登漫画时是一个人类流浪汉,被野心勃勃的科学家选中进行人体实验,获得了心灵感应的能力,并妄图以此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他的超能力并不持久。这几乎是对30年代廉价科幻套路的剥削:一个意外获得非凡能力的个体,萌生出征服世界的野心,最后阴谋在悲剧中破灭。

超人的形象和名字受到老影星的影响:1、道格拉斯·范朋克;2、哈罗德·劳埃德;3、克拉克·盖博;4、肯特·泰勒

当然,一个恶棍是无法成为系列主角的,两位作者很快着手将之改写成惩恶扬善的超级英雄,他们所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更表露无遗。两人都是狂热的影迷,对电影和影星了如指掌,超人英勇无畏的举止和气概与默片巨星道格拉斯·范朋克不谋而合,而他的伪装身份——笨拙、懦弱、谨慎、温和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则像极了另一位默片明星哈罗德·劳埃德的翻版,连那副招牌的眼镜都一并借鉴过来。克拉克·肯特的名字也颇有来头,分别借用自克拉克·盖博和肯特·泰勒(30年代B级片明星),至于超人行侠的大都会,两人明确表示来自弗里茨·朗的经典科幻片《大都会》。

  1978年版《超人》和1980年的《飞侠哥顿》

同为死忠科幻爱好者,西格尔和舒斯特得以将当时盛行的科幻构想:外星人、超能力、双重身份等融入一个个体,使之更富人性张力和立体感,读者可以从超人的角色塑造中品出《神勇奇兵》、科幻小说《角斗士》的影响,也能从他的伟岸身材和紧身衣披风造型中看到《飞侠哥顿》的影子,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火星上的约翰·卡特》——都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异星获得了超能力,并成为当地的救世主。可以说,超人能直冲云霄,是从当时流行娱乐文化的肩膀上起飞的。

  1987年的《超人4》表现了超人销毁核武器的努力

超人诞生之初,美国刚刚从大萧条的剧痛中缓过劲来,以新政力挽狂澜的罗斯福总统成为全民英雄,持左翼政治观点的两位作者将罗斯福式的理想主义投射到了超人身上。在三四十年代,除了在二战战场上大展雄风,超人还积极参加国内社会活动,打击奸商、腐败政客和3K党,甚至帮助兜售战争债券,俨然是一个意见领袖和社会活动家。随着时间推移,超人也不断变幻着使命,紧扣着美国的时代脉搏,50年代他关注核能和新科技带来的负面威胁,冷战高峰期又多次担任和平大使,拍摄于冷战年代的电影《超人4》就表现了他销毁核武器的努力。

  1978年到1987年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四版超人海报

当柏林墙倒塌,美国失去了最大的对手,超人也随之卸下了社会责任的重担,专注于私人恩怨,和死对头莱克斯·卢瑟、布莱尼亚克等斗斗嘴、掐掐架,和莱恩小姐结个婚、度个蜜月,此间还极其悲壮、但又有些突兀的死而复生了一回。直到911骤然来袭,深陷恐慌的美国人民惊觉守护神的缺席,超人才重新威风凛凛地化身救世主,在现实和无数个漫画平行世界中继续拯救美国。

最残酷的战争铸就最伟大的偶像,美国队长

  1944、1966、1990年三版《美国队长》海报

让我们回到1940年,二战在欧洲的战事已经迈入第二个年头,以大西洋做天然屏障的美国仍隔绝战火,但面对法西斯的肆虐,漫画英雄们纷纷率先做出了表态。DC 那边厢,超人将希特勒和斯大林抓到了美国受审,这边漫威的前身时代漫画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一位身穿红白蓝三色星条制服、手持盾牌、以一拳击碎希特勒下巴的勇武形象登场的全新英雄——美国队长。队长凭借非凡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战斗技能和出众的领袖力,纵横二战沙场,一次次击溃邪恶轴心势力,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个人品格更成为美国大兵们的完美楷模,无论在漫画还是现实,都堪称举国最具号召力的征兵模范。甚至可以说,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队长已经为美国政府代言,吹响了参战的号角。

  《美国队长》漫画因其鼓舞士气的英雄icon被送往前线

不过当时美国毕竟尚未卷入战争,主张隔岸观火的国内势力自然对美国队长深恶痛绝,不但给时代漫画寄发抗议和威胁信件,更派暴力份子在漫画公司外游荡,还得纽约市长亲自下令派出警力保护。但珍珠港的噩耗传来后,一切反对的声音都烟消云散了,随着美国正式参战,队长更在战场上屡建奇功,那些描写他英雄壮举的漫画被送到前线,不断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仿佛他们正与队长并肩作战。

  2011年版《美国队长》剧照

二战结束,举国欢庆,完成了时代使命的美国队长也用一种恰当的方式退出了属于他的舞台,在德国投降前夕的一次战役中,他沉入冰海,杳无音信,英雄的生命似乎就此定格。二十年的光阴一闪而过注定使命未竟的队长重生,加入了复仇者联盟,继续匡扶正义之路。但彼时的世界不复战时的黑白分明,荒谬残酷的东西阵营对立,越南丛林中的噩梦,民间纷起的新兴思潮,全新的恐怖主义、犯罪形态,都将这个世界涂抹成色调纷杂的灰色地带。作为一个只懂挥舞拳头和盾牌的“老年人”,队长一面不懈地战斗着,一面对自己的存在意义费尽思量。这矛盾在911之后更达到了顶峰,漫画和现实中的美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以安全之名剥夺公民的自由,作为一个“穿越人”,队长无法忍受这种行径,毅然决绝地站到了反对派一边,残酷的内战之后,心灰意冷的他被自己保护的人所射杀。

  2012年《复仇者联盟》中的美国队长

只有当世界失去了队长,人们才会发现他的不可或缺。在这个人人对恐怖袭击心惊肉跳、风声鹤唳的美国社会,军队也不可避免沦为霸权主义的工具,人性缺失,丑闻迭出,不断透支大众对其的正面印象。此时此刻,美国队长所代表的来自七十年前的正直、无私、英勇、看重荣誉、视死如归的战士精神,才体现出其强烈的存在必要,大众无法接受英雄的陨落,他们需要他回来。2009年,美国队长在漫画中再一次复生,全新启动的真人电影也随即开机,之后不久,他又现身《复仇者联盟》,以团队精神领袖的姿态,意气风发地挫败了外星阴谋。经过涅槃,他仍在新时代执着追寻存在的意义,而答案已开始变得清晰。

冷战背景下的铁血雅痞,钢铁侠

  漫威漫画中的钢铁侠

二战时期,所有美国民众都在拥抱超人和美国队长这样的抗战英雄,而在6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之际,大众却对战争二字心怀无比的恐惧,生怕核阴影笼罩下的世界一夕间灰飞烟灭。1963年,斯坦·李突发奇想要创造一个企业家英雄,他的想法是,读者越是痛恨战争、军事和火药,就越有必要让他们爱上一个代表那一切的角色,那是一个贩卖军火的商界大亨,一个依靠尖端武器技术晋升英雄的凡人——钢铁侠。

钢铁侠的人设部分取自传奇富豪霍华德·休斯的人生经历,莱昂纳多主演的《飞行家》就是休斯的传记片

斯坦·李从当时已隐居豪宅、足不出户的传奇富豪霍华德·休斯人生经历取材,将托尼·斯塔克塑造成一个风流倜傥、目空一切的富二代,一个技术狂人和发明奇才,一个女人缘好到爆的冒险狂,这几乎是一生玩转电影和航空业、约遍好莱坞当红女星的休斯的翻版。

2008年《钢铁侠》剧照,军火商斯塔克靠科技装备从凡人晋升为打击犯罪的英雄

斯坦·李明白,要让读者认同并喜爱这个性格顽逆的高帅富,还得从冷战“大局”入手。首先,作为国防部的武器供应商,钢铁侠是国家机器抵抗敌对势力的坚实支柱,是一个宏观上的爱国者,而且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商人,其本人天赋过人,智慧超群,不断创制出领先时代的尖端武器,这“科学家”的身份,又与通常令人反感的为富不仁者拉开距离。此外,他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头衔,与其代表国家对抗的赤色势力构成了阶级层面上的对立,因而无需怀疑其忠诚。再加上斯塔克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颇能迎合当时青少年对自由精神的幻想,如此一来,顺理成章赢得了漫迷的广泛爱戴,他的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他的不可一世、色迷心窍,全都以“性格派英雄”的名义获得了爱屋及乌的忽视对待。

2008年《钢铁侠》剧照,钢铁侠作为天才发明家激发粉丝学习动力,也算“寓教于乐”

漫迷都很熟悉,斯塔克化身钢铁侠的缘起是在越南视察兵工厂时,被越共俘虏而被迫就地取材,属于一登场就表明了阶级立场。在早期漫画中,钢铁侠一直被描述为一个积极的反共英雄,击败来自铁幕后的邪恶势力,而他的宿敌满大人的籍贯,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斯坦·李后来后悔让钢铁侠承载太多的政治色彩,但毫无疑问,如此设定是60年代令他人气飙升的推进剂。与此同时,在那个科技爆炸、太空竞赛紧锣密鼓的年代,钢铁侠作为天才发明家,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科技偶像,引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成为他们说服大人允许阅读漫画的最佳借口。

  《复仇者联盟》中的钢铁侠

钢铁侠在新世纪才登陆大银幕(虽然60年代就有卡通片),可说是恰逢其时,他的生活方式,是高能耗、崇尚消费主义的美国大众阶层的极致化缩影,但他身上展现了科技的强大原力,暗示这种表面上的腐朽又是利大于弊的,是击败一切恶势力、护卫世界和平的必备手段,他甚至还在《复仇者联盟》中宣扬起高科技节能,令环保主义者也不恨反爱,在这个新闻屡屡宣传“科学成为恶之帮凶”、越来越多人倡导“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年代,这份科技乐观主义,正是美国政府和好莱坞极力输出到全球的。而从该系列影片的票房来看,他们做得十分成功。

冷战恐慌下的巨大怪兽,绿巨人

  漫威漫画中的绿巨人

与钢铁侠几乎同时诞生的浩克同样由斯坦·李创造,同样是冷战集体恐慌下的产物,他是海德医生和弗兰肯斯坦的合体,斯坦·李还参考了德国传说中的泥人哥连。不同于此前的英雄,浩克是个外形可怖的怪物,但其本尊科学家却善良平和,温文尔雅,这种强烈对比在表面上是对核辐射制造怪兽和异种的恐惧心态的外化(50 年代的好莱坞曾有一波怪兽片扎堆),伽马射线比时常见诸报端的核技术更为神秘,也更叫人脊背发凉,隐形层面上,则是对“冷战扭曲人性”的生动诠释,因为班纳博士无法控制变身后的自己。斯坦·李起初将浩克设定为通体灰色,因为当时民权运动兴起,他不想让浩克指涉任一人种,但因印刷术不过关,最后只得改为绿色,才有了我们如今“绿巨人”的通俗叫法。

  李安导演的2003年版《绿巨人浩克》剧照,此一幕的色彩造型极具冲击力

浩克比钢铁侠的叛逆更彻底,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社会人,可以用威力无穷的“smash”摧毁一切文明社会的规则,早期故事中,他的失控暴走往往会引来一名铁血将军的追捕,而每次较量的最后,都是以浩克逃脱或击败军队告终,还能一次次得到将军女儿的爱与帮助。叛逆和反抗权威在六十年代渐成青少年的主流思潮,将军象征着政府、权威、长辈等体制维护者,是被当做读者认同价值的对立面存在,浩克的无拘无束则释放了当时年轻人的渴望。浩克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凭借暴力和本能披荆斩棘的冒险,与对世界充满迷惘的年轻一代(尤其是那些不善交际的漫画宅们)构成强烈的心理共鸣。

  1978年的剧集《绿巨人》和2012年《复仇者联盟》中的绿巨人

浩克的故事在70年代被拍成剧集,新世纪又推出电影,他在其中都是一个反英雄,但到了《复仇者联盟》,浩克化身抵抗星际外侮的地球保卫者,其原本变身后“丧失理智”的属性,被调整为能正确分辨敌我、还能勇救战友的士兵特征,比起美国队长,浩克的存在更像一则高明而微妙的征兵广告。

60年代的社会问题熔炉,X战警

  漫威漫画《X 战警》封面

在诞生于60年代,如今红遍全球的那一波漫威英雄中,没有哪个系列比X 战警更深深扎根于时代的洪流汲取养料,并深刻地把握时代特征。抗议与反叛是美国六十年代最主要的政治和文化表相,民权运动、性开放、和平主义、同性恋运动、女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反文化运动、大学教育改革……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被无数种声音包围着,如果留心,这些声音在X 战警漫画中同样响亮嘈杂。变种人拥有各异的特殊能力,但在总人口上只是极少数,少数派与多数派的抗争,强势与弱势的辩证和博弈,都构成了故事的张力。

  2003年《X战警2》剧照

最明显的,X战警可以理解为对种族歧视的投影,X教授是较为平和的马丁·路德·金,X战警的理想是实现“X教授之梦”,可以对应金博士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而万磁王则像是激进又好战的“黑豹”马尔科姆·X,还多次引述后者“不惜一切代价”的言论,反变种人的团体几乎是3K党化身,80年代一期漫画中提到一个虚拟的非洲国家,依靠奴役变种人而获得经济繁荣,很明显影射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而漫画所指涉的种族歧视又不仅限于黑人,X 战警成员的家乡几乎遍布每个大洲,其中更有犹太人、穆斯林、印度教徒等,漫画呼吁的是所有人种的共同平等。

  2016年《X战警:天启》剧照

许多变种人为了融入社会,选择隐藏自己的超能力,这与现实中同性恋者为了免遭歧视而隐瞒性向如出一辙,甚至漫画本身就毫不忌讳地塑造了许多同性恋角色,包括一些能随意改变性别的变种人,一种只攻击变种人的神秘病毒,几乎赤裸裸地指向艾滋病。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对赤色势力入侵的恐慌也体现在漫画中,国会高层要求登记所有变种人名单,无法不令人想起50年代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此外,考虑到万磁王被一再提及的犹太人血统,以及他幼年在大屠杀中遭受的迫害,漫画还表达了鲜明的反犹太人歧视,万磁王的暴行,象征着犹太人的复仇。

  2014年《X战警:逆转未来》剧照

仗势欺弱,党同伐异,对异族的排斥和恐惧,异族内部的分歧和团结,是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甚至某些方面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个几十年来漫画不变的母题,也在电影中得到传承。《X战警》系列电影除了精彩的群戏和超能力大杂烩,探讨人类种群间关系的思辨性也一直是引人入胜之处,而其衍生篇如《金刚狼》等,只顾卖弄视觉效果,思想性浅薄,口碑当然要比正传逊上几筹了。

以上所举只是几个著名的例子,事实上,每一个脍炙人口的漫画英雄都和现实一样,也是时势造就,他们的身上闪烁着诞生那一刻的时代印记,也挂缀着随时代演进而不断增添的新标签。美国漫画工业特有的集体创作、著者不断更替、世界观立足现实、角色持续时髦化的特征,令其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用一幅幅彩色分割画面传递着社会的真相,世界的面貌,大众的心情。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崭新的营销策略,改编电影与漫画的联结更为紧密,从漫威打造复仇者联盟系列,DC重启蝙蝠侠和超人等看出,以往单打独斗的大银幕上,如今也有了漫画式的时代气息。无论这是一个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令我们兴奋不已的是,这是一个超级英雄与我们休戚与共的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