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每年35万只迁徙水鸟在此停歇 河北将设南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每年35万只迁徙水鸟在此停歇 河北将设南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省林业厅、河北滦南县人民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2018年6月30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湿地正式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图为南堡湿地。 摄影:王建民。

2017年6月15日,河北省林业厅、河北滦南县人民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四方合作备忘录,约定2018年6月30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湿地正式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南堡湿地由天然潮间滩涂、养殖塘和盐田组成,濒临渤海湾,是河北省“首批省级重要湿地”。

2015年,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参与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对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所受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后,确定了十一处中国沿海最重要、而尚未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的水鸟栖息地,其中就包括南堡滨海湿地。

上述项目的报告指出,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有53%的温带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消失——这些都是候鸟迁徙过程中重要的栖息地。

报告指出,快速大面积的围垦和填海是造成滨海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当前建有海堤(固化海岸)的海岸线已经占到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的61%。大量湿地消失以后,候鸟们被迫向为数不多的适宜栖息地集中。若是最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迁徙水鸟会由于来不及适应栖息地的变化而消亡。

“南堡湿地是在高度开发下残存下来的栖息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介绍,南堡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迁徙停歇地之一,每年有89种35万只迁徙水鸟在此停歇、补充能量,其中包括红腹滨鹬、弯嘴滨鹬、黑尾塍鹬、小青脚鹬等。

在南堡湿地的水鸟中,有27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了其全球种群总数或迁徙路线种群总数的1%,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江表示,尽管南堡湿地目前可能是中国渤海湾区域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片湿地,但仍然与中国其它许多滨海湿地一样,面临着围垦、过度捕捞、互花米草入侵等威胁,对众多在此停歇、栖息的水鸟生存可能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也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有些高度依赖南堡湿地进行中停补给的迁徙水鸟正处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困境中,例如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主要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越冬的红腹滨鹬的种群数量在过去十数年中以每年9%的速度在下降,IUCN报告称,如不采取保护措施,10年后红腹滨鹬种群将所剩无几。因此亟需加强对滦南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于江说。

湿地破坏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关注。2016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

2016年10月18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北戴河滨海湿地及水鸟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包括滦南湿地在内的河北省境内重要滨海湿地的保护。

张正旺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安全,应建立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对水鸟关键栖息地进行维护和保护,长期监测水鸟种群动态。

来自WWF的张亦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四方协议的成功签署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当地政府在对滦南湿地的保护上,将获得更多公众监督以及专业的指导。

“对湿地的保护,一方面要扩大湿地面积,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张亦默说,很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专业的NGO介入能帮助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上少走很多弯路。

按照合作备忘录,保护区的申报文件准备工作将于2018年4月30日前完成,并将于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成立南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张亦默介绍,接下来,WWF将投入40万元人民币,支持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滦南湿地科学考察并完成《河北滦南南堡湿地科学考察报告》,用于作为未来滦南县林业局申报保护区的材料。与此同时,保尔森基金会将支持北京中林国际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总体规划方案。滦南县政府未来将南堡湿地申报成立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该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方案将成为最重要的依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每年35万只迁徙水鸟在此停歇 河北将设南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省林业厅、河北滦南县人民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2018年6月30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湿地正式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图为南堡湿地。 摄影:王建民。

2017年6月15日,河北省林业厅、河北滦南县人民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四方合作备忘录,约定2018年6月30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湿地正式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南堡湿地由天然潮间滩涂、养殖塘和盐田组成,濒临渤海湾,是河北省“首批省级重要湿地”。

2015年,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参与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对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所受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后,确定了十一处中国沿海最重要、而尚未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的水鸟栖息地,其中就包括南堡滨海湿地。

上述项目的报告指出,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有53%的温带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消失——这些都是候鸟迁徙过程中重要的栖息地。

报告指出,快速大面积的围垦和填海是造成滨海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当前建有海堤(固化海岸)的海岸线已经占到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的61%。大量湿地消失以后,候鸟们被迫向为数不多的适宜栖息地集中。若是最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迁徙水鸟会由于来不及适应栖息地的变化而消亡。

“南堡湿地是在高度开发下残存下来的栖息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介绍,南堡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迁徙停歇地之一,每年有89种35万只迁徙水鸟在此停歇、补充能量,其中包括红腹滨鹬、弯嘴滨鹬、黑尾塍鹬、小青脚鹬等。

在南堡湿地的水鸟中,有27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了其全球种群总数或迁徙路线种群总数的1%,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江表示,尽管南堡湿地目前可能是中国渤海湾区域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片湿地,但仍然与中国其它许多滨海湿地一样,面临着围垦、过度捕捞、互花米草入侵等威胁,对众多在此停歇、栖息的水鸟生存可能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也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有些高度依赖南堡湿地进行中停补给的迁徙水鸟正处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困境中,例如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主要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越冬的红腹滨鹬的种群数量在过去十数年中以每年9%的速度在下降,IUCN报告称,如不采取保护措施,10年后红腹滨鹬种群将所剩无几。因此亟需加强对滦南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于江说。

湿地破坏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关注。2016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

2016年10月18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北戴河滨海湿地及水鸟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包括滦南湿地在内的河北省境内重要滨海湿地的保护。

张正旺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安全,应建立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对水鸟关键栖息地进行维护和保护,长期监测水鸟种群动态。

来自WWF的张亦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四方协议的成功签署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当地政府在对滦南湿地的保护上,将获得更多公众监督以及专业的指导。

“对湿地的保护,一方面要扩大湿地面积,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张亦默说,很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专业的NGO介入能帮助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上少走很多弯路。

按照合作备忘录,保护区的申报文件准备工作将于2018年4月30日前完成,并将于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成立南堡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张亦默介绍,接下来,WWF将投入40万元人民币,支持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滦南湿地科学考察并完成《河北滦南南堡湿地科学考察报告》,用于作为未来滦南县林业局申报保护区的材料。与此同时,保尔森基金会将支持北京中林国际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总体规划方案。滦南县政府未来将南堡湿地申报成立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该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方案将成为最重要的依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