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去家电化就是一个伪命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去家电化就是一个伪命题

家电企业在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后,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出现跨界并不意外。

作者:冯同

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主流家电企业的跨界动作引人瞩目。比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股份,格力电器力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海尔在全球市场的一系列并购,都是家电企业近几年的大手笔,引得业内和媒体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

在各种解读观点中,有一种声音比较强烈。那就是认为不论美的收购库卡股份也好,格力曲折百回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也罢,都被解读为家电企业的去家电化举措。普遍是被认为是家电产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已经是日薄西山,只有改换门庭才有未来。因此,去家电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那让我们用家电行业现实状况分析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呢?而实际上现在的家电是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虽然产业成熟,但仍然是一个能够维持足够规模的大市场、大产业,也足够投资者运作N多年。

为何这样说呢?首先,家电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只要人类生存就必定有需求。只不过需求的标准是在不断地提高,过去仅仅是满足拥有。消费能力提高后仅拥有已不能满足需求,而是要求品质的提升,性能的提高,体验感的越优。而且随着不断有新产品出现,就会激发出新的需求产生,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需求存在,就有家电企业的生存空间。

其次,家电企业家电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家电行业虽然已经发展成熟,主要家电品类已经完成普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出现,不仅现存的家电品会不断优化,而且还会不断研发出新的家电品。因而,家电行业虽然可以古老,但家电品却是不断迭代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电产业不就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吗?

至少有上述两个方面存在,家电产业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它的生命周期现在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智能家电的崛起,家电产业维持平稳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家电企业跨界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在于家电行业主流产品(大家电、小家电、厨电),都基本完成普及发展阶段,除了那些新出现的一些品类,比如像扫地机器人,AR、VR等新兴电子产品外,再想在这个行业里期待高增长已是奢求。

而家电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要保持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必须要给投资人以持续高回报。否则,就得不到投资人的认可,甚至会受到投资人的抛弃。因此,家电企业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显然,在家电行业领域高增长点再难找得到的话,那就只有另辟蹊径,从其他领域寻找高增长点。这才有了美的走出去收购机器人设备企业库卡,才有了格力千曲百回力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海尔的全球战略布局,虽然绝大集中在家电领域,但打开的是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空间。此外,海尔也渗透到金融投资、农牧业、医药业等领域,海尔的家电也是与相关产业是有很多的交集。

可以看出,家电企业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共识。以往一些专业专注家电企业,在家电面临规模的天花板情况下,改变战略策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巩固家电这个安身立命之本的情况下,把新的增长点放在跨出家电领域的收购、兼并、整合上。

在家电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甚至跨界发展的道路后,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是家电企业的去家电化,认为家电企业未来将抛弃传统家电,向新兴产业、高科技、互联网等方向转型。所谓去家电化,按照字面理解,“去”就是去掉,那就是把家电的业务逐步抛弃。

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不论是美的也好,格力也罢,跨界进入新的领域,在其业务的比重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从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可以看出,美的合并其他收入为119亿元,占比为7.46%;格力几乎全部还都是家电制造的收入,其他补充仅为3.63%。

由此可见,一方面家电企业在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后,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出现跨界并不意外。另一方面,这种跨界都是在原有业务上的补充(美的库卡机器人除美的智能化外,也会通过美的进入国内制造市场;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还有抢占汽车空调的战略意图),绝对不会动摇家电龙头企业家电属性的根本。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单的把家电企业拓展家电以外的业务,就解读为是家电企业要从家电行业退出,改换门庭进入新的领域,从属性上脱胎换骨是不全面的。或者是说去家电化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这一轮的企业变革行为,定义为泛家电化似乎更为准确一些。

当然,这些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企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确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为宜,绝不要简单的跟风和生搬硬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去家电化就是一个伪命题

家电企业在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后,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出现跨界并不意外。

作者:冯同

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主流家电企业的跨界动作引人瞩目。比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股份,格力电器力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海尔在全球市场的一系列并购,都是家电企业近几年的大手笔,引得业内和媒体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

在各种解读观点中,有一种声音比较强烈。那就是认为不论美的收购库卡股份也好,格力曲折百回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也罢,都被解读为家电企业的去家电化举措。普遍是被认为是家电产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已经是日薄西山,只有改换门庭才有未来。因此,去家电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那让我们用家电行业现实状况分析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呢?而实际上现在的家电是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虽然产业成熟,但仍然是一个能够维持足够规模的大市场、大产业,也足够投资者运作N多年。

为何这样说呢?首先,家电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只要人类生存就必定有需求。只不过需求的标准是在不断地提高,过去仅仅是满足拥有。消费能力提高后仅拥有已不能满足需求,而是要求品质的提升,性能的提高,体验感的越优。而且随着不断有新产品出现,就会激发出新的需求产生,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需求存在,就有家电企业的生存空间。

其次,家电企业家电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家电行业虽然已经发展成熟,主要家电品类已经完成普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出现,不仅现存的家电品会不断优化,而且还会不断研发出新的家电品。因而,家电行业虽然可以古老,但家电品却是不断迭代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电产业不就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吗?

至少有上述两个方面存在,家电产业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它的生命周期现在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智能家电的崛起,家电产业维持平稳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家电企业跨界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在于家电行业主流产品(大家电、小家电、厨电),都基本完成普及发展阶段,除了那些新出现的一些品类,比如像扫地机器人,AR、VR等新兴电子产品外,再想在这个行业里期待高增长已是奢求。

而家电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要保持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必须要给投资人以持续高回报。否则,就得不到投资人的认可,甚至会受到投资人的抛弃。因此,家电企业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显然,在家电行业领域高增长点再难找得到的话,那就只有另辟蹊径,从其他领域寻找高增长点。这才有了美的走出去收购机器人设备企业库卡,才有了格力千曲百回力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海尔的全球战略布局,虽然绝大集中在家电领域,但打开的是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空间。此外,海尔也渗透到金融投资、农牧业、医药业等领域,海尔的家电也是与相关产业是有很多的交集。

可以看出,家电企业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共识。以往一些专业专注家电企业,在家电面临规模的天花板情况下,改变战略策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巩固家电这个安身立命之本的情况下,把新的增长点放在跨出家电领域的收购、兼并、整合上。

在家电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甚至跨界发展的道路后,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是家电企业的去家电化,认为家电企业未来将抛弃传统家电,向新兴产业、高科技、互联网等方向转型。所谓去家电化,按照字面理解,“去”就是去掉,那就是把家电的业务逐步抛弃。

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不论是美的也好,格力也罢,跨界进入新的领域,在其业务的比重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从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可以看出,美的合并其他收入为119亿元,占比为7.46%;格力几乎全部还都是家电制造的收入,其他补充仅为3.63%。

由此可见,一方面家电企业在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后,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出现跨界并不意外。另一方面,这种跨界都是在原有业务上的补充(美的库卡机器人除美的智能化外,也会通过美的进入国内制造市场;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还有抢占汽车空调的战略意图),绝对不会动摇家电龙头企业家电属性的根本。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单的把家电企业拓展家电以外的业务,就解读为是家电企业要从家电行业退出,改换门庭进入新的领域,从属性上脱胎换骨是不全面的。或者是说去家电化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这一轮的企业变革行为,定义为泛家电化似乎更为准确一些。

当然,这些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企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确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为宜,绝不要简单的跟风和生搬硬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