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怀柔掘金“全域旅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怀柔掘金“全域旅游+”

清澈的白河水,弯弯曲曲从怀柔西北流淌而来,滋养着沿岸村民,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呼吸着乡村新鲜的空气,吃着鲜活肥美的虹鳟鱼,享受着古朴恬静的生活,体验着与繁华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近两年来,生机勃勃的乡村游已经成为北京市怀柔区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京郊怀柔区的成功经验日前向全国示范推广。

围绕“山水怀柔,京郊明珠”发展目标,2015年怀柔区提出了“全域景区”的理念。“它的简单阐释就是不设围墙、没有边界、不收门票,全域是景区、镇镇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怀柔区旅游委主任周为介绍,它的直观标准,就是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

在雁栖、宝山等特色小镇打造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怀柔区继续推进杨宋、琉璃庙等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自然和人文禀赋的旅游特色迅速凸显。在农村,民居成了旅舍,草寮成了咖啡屋,土特产变成了赶集文化上的旅游产品,不夜谷、夜渤海、汤河川、白桦谷等一批乡村游沟谷成片开花。

如今,在怀柔区行政区划图上找不到地理标注的不夜谷、天河川、白河湾、栗花沟等这些川、沟、湾、谷,作为全域旅游的一个个缩影,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清澈的白河水,弯弯曲曲从怀柔西北流淌而来,滋养着沿岸村民,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而十年前,白河水流经怀柔的第一站天河川,水边还是一片荒滩野地,人迹罕至。这里村穷、百姓苦、环境更是恶劣。一条沟里都是清一色低矮破旧的石头房,冬不暖夏不凉;颠簸不平的道路,下雨泥泞、污水四溢;凌乱不堪的村容,杂草丛生,垃圾乱堆……

为改变白河两岸环境,天河川沿线的汤河口镇、宝山镇谋划发展沟域经济,把第一步放在了美化环境上,天河川沿线几个村首先启动新农村建设。

如今,走进天河川几个村,统一规划的村落设计整齐大气、特点突出;干净整洁的环境,水泥大道、绿树成荫;先进便利的生活设施,自来水、煤气灶、热水器、冲水马桶等一应俱全。软硬件设施的相继配套完善,生活环境的飞跃式提升,让这条沟里的村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伴随着叠水观景台、河堤花坛、林下长廊、亲水木栈道、圆木小桥、林下公园、临水风车等十几项景观建设的相继完工,昔日的“河滩水”变身今天的“十里画廊”。

为谋求更大发展,怀柔区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全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这个总基调便是“转型升级”,总思路是“全域旅游”,总战略就叫“二次创业”。“我们寻找的是一条内生需求驱动的发展道路。”怀柔区副区长焦宝军说,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不断推进,怀柔区下定决心摆脱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提出了“山水怀柔,京郊明珠”的全域旅游发展新目标。

这些谋划与实践,都充分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乡人,一带一路的环线旅游让全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有门。”怀柔区旅游委主任周为介绍,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错落有致,呈串珠状分布,有效连接起了各个景点、景区,将粗放的“过境游”,转化为了效益较高的“深度游”,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景区的格局,这已成为怀柔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十三五”期间,怀柔区第三产业GDP占比悄然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据五成。依托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怀柔区已将境内景区景点、资源、线路统筹整合起来,实现从旅游到“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实现了从“点”到“圈”到“面”的华丽转身。不久,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怀柔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北京怀柔掘金“全域旅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怀柔掘金“全域旅游+”

清澈的白河水,弯弯曲曲从怀柔西北流淌而来,滋养着沿岸村民,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呼吸着乡村新鲜的空气,吃着鲜活肥美的虹鳟鱼,享受着古朴恬静的生活,体验着与繁华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近两年来,生机勃勃的乡村游已经成为北京市怀柔区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京郊怀柔区的成功经验日前向全国示范推广。

围绕“山水怀柔,京郊明珠”发展目标,2015年怀柔区提出了“全域景区”的理念。“它的简单阐释就是不设围墙、没有边界、不收门票,全域是景区、镇镇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怀柔区旅游委主任周为介绍,它的直观标准,就是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

在雁栖、宝山等特色小镇打造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怀柔区继续推进杨宋、琉璃庙等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自然和人文禀赋的旅游特色迅速凸显。在农村,民居成了旅舍,草寮成了咖啡屋,土特产变成了赶集文化上的旅游产品,不夜谷、夜渤海、汤河川、白桦谷等一批乡村游沟谷成片开花。

如今,在怀柔区行政区划图上找不到地理标注的不夜谷、天河川、白河湾、栗花沟等这些川、沟、湾、谷,作为全域旅游的一个个缩影,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清澈的白河水,弯弯曲曲从怀柔西北流淌而来,滋养着沿岸村民,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而十年前,白河水流经怀柔的第一站天河川,水边还是一片荒滩野地,人迹罕至。这里村穷、百姓苦、环境更是恶劣。一条沟里都是清一色低矮破旧的石头房,冬不暖夏不凉;颠簸不平的道路,下雨泥泞、污水四溢;凌乱不堪的村容,杂草丛生,垃圾乱堆……

为改变白河两岸环境,天河川沿线的汤河口镇、宝山镇谋划发展沟域经济,把第一步放在了美化环境上,天河川沿线几个村首先启动新农村建设。

如今,走进天河川几个村,统一规划的村落设计整齐大气、特点突出;干净整洁的环境,水泥大道、绿树成荫;先进便利的生活设施,自来水、煤气灶、热水器、冲水马桶等一应俱全。软硬件设施的相继配套完善,生活环境的飞跃式提升,让这条沟里的村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伴随着叠水观景台、河堤花坛、林下长廊、亲水木栈道、圆木小桥、林下公园、临水风车等十几项景观建设的相继完工,昔日的“河滩水”变身今天的“十里画廊”。

为谋求更大发展,怀柔区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全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这个总基调便是“转型升级”,总思路是“全域旅游”,总战略就叫“二次创业”。“我们寻找的是一条内生需求驱动的发展道路。”怀柔区副区长焦宝军说,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不断推进,怀柔区下定决心摆脱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提出了“山水怀柔,京郊明珠”的全域旅游发展新目标。

这些谋划与实践,都充分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乡人,一带一路的环线旅游让全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有门。”怀柔区旅游委主任周为介绍,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错落有致,呈串珠状分布,有效连接起了各个景点、景区,将粗放的“过境游”,转化为了效益较高的“深度游”,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景区的格局,这已成为怀柔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十三五”期间,怀柔区第三产业GDP占比悄然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据五成。依托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怀柔区已将境内景区景点、资源、线路统筹整合起来,实现从旅游到“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实现了从“点”到“圈”到“面”的华丽转身。不久,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怀柔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北京怀柔掘金“全域旅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