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西安能讲好创业故事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西安能讲好创业故事吗

西安的创业、投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这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来。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2012年的一天,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带着他2岁的女儿去西安高新区一家医院打针,也许女儿手臂的血管本不好找,也许这位护士技术欠佳,女儿被扎了三针后,依然没有找到血管。

扎到第四针时,针头才扎进了血管。至今,米磊还对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记忆深刻。这次经历也促使米磊想用技术手段解决护士扎针技术欠佳的难题,当然,他也是希望未来孩子们不再遭受女儿那样的痛苦。

从医院回到实验室,几个月的时间里,米磊与他的同事研发出了这个后来被国家主席习近平点赞的“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这是全世界第一台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的仪器,只要将手臂放在成像仪下方,打开开关,就能清晰照出血管,并可以显示扎针的位置。

这成为米磊后来创业故事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故事背后,也是西安创业环境的嬗变故事。

人才难留

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成长于陕西渭南的米磊,在恢复高考20周年的1997年参加高考,当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4年后,他大学毕业,拿到了机械专业的学士学位。

当时,全国最狂热和最被看好的是IT行业。“当时一心要离开机械行业,就想去计算机行业,”米磊回忆,但是行业的鸿沟让他没能顺利去技术公司,而是去了中科院旗下的西安光机所。

15年前,研究所远没有当下受捧。米磊的印象中,当年的招聘季,西安最好的两个研究所会跑到大学宿舍发传单。

米磊最初谋划着通过进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转行,所以他对“宅”在实验室的纯研究本身没什么兴趣,于是就走了产学研的道路。

而当时的西安,基本都是国资企业,要么就是资源型企业,“创业环境很不好。”米磊回忆说,当年,西安光机所一名院士被南方一家单位挖走,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讨论。

这是米磊对上个世纪之交西安创业环境的深刻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米磊等从事产学研的人才强烈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期望用’孔雀西北飞’来终结’孔雀东南飞’,米磊说。

西北重镇西安留不住人才的现状成为一个持续性问题。2014年时,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者问,为什么西安留不住人才?

一位耐心的回答者称,西安本身高校众多,但是相应的产业发展不完善,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普遍不好,西安成为人才输出城市。

从2000年起的随后10年里,对于留下来的科技人才来说,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时代,在这10多年中,整个陕西沉迷在能源经济狂飙式增长的巨大兴奋中,陕北煤老板的一夜暴富故事刺激着很多人的敏感神经。

“热带雨林模式”

2011年,米磊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拿到博士学位,这时候他已在这个以光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待了近10年。

产学研的多重任务、多个身份,让他平时必备两部手机,其中一部还是俄罗斯产的双屏手机,当然研究工作带给他的还有不能久坐的健康隐患,“很抱歉,我只能站着说。”

后来他回忆,他有幸的是,刚入所就参与了当年光机所史上最大的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是用于光纤通信的光器件原件。

2001年到2007年属于米磊的科研素养的培育期,同样属于西安光机所的蛰伏期,在此期间,这个中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研究机构,并没在产业领域引起多大关注。

作为孵化平台,西安光机所明显的发力节点是2007年,但梳理西安光机所数据可以发现,单从孵化企业的数量讲,2007年至2013年的6年间进展其实并不快,此6年仅孵化企业数量不到20个。

事实上,孵化只是创业的开端,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种子和水分,更需要整个适宜的生态。即便目前,西安的创业环境与沿海城市差距还是很大。

米雷感叹,深圳是服务型城市,政府搭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创业环境很好,环境好了,生态就好,森林有了,鸟就来了。

“西安的人才资源最强,西安出去的人有知识、有技术,他们在深圳创业成功率非常高,但过去行政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西安创业氛围不活跃。”米磊说。

西安一位不愿具名的创业者回忆,他2005年12月底欲在西安注册一家公司,直到2006年4月才注册成功,“期间最主要的阻拦,就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吃拿卡要。”

另外,米磊认为,西安商业氛围不浓,国企、科研机构、国有事业单位的思想较保守,创业者经常是有知识、有能力,但没胆量和勇气创业。

但在局部,变化和改革还是在让人看到希望。2013年是米磊与其旗下团队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创办了创业投资孵化平台——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米磊成为其创始合伙人和首席科技官。同时旗下成立了一个天使基金——西科天使,这个基金主要投向拥有创新技术与创新商业模式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而国家层面2008年的出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后来中科创星人才引进影响很大。西安光机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科创星累计引进14名业内知名专家。

从孵化企业的机制来说,西安光机所转向更强调雨水、土壤、空气、生物的多样性的“热带雨林模式”,这个模式之下,中科创星逐渐形成“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于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

仅仅4年,西科天使基金规模达40亿元,中科创星通过这个基金,参股孵化。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里,中科创星就孵化出170个企业。这170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已成功挂牌“新三板”,另有3家企业完成股改,即将上市。

硬科技

在对外宣传中,中科创星称自己是一家专注硬科技投资的创投公司。

在2016年“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问前来参展的中科创星联席CEO米磊:“什么是硬科技?”

米磊说:“硬科技是国内只一两家公司才能做的高精尖技术,需5到10年积累和投入,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

米磊汇报完之后,李克强说:“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你的这个说法很有趣,我记住了。”

这当然是一个通俗的概念,但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的背后,有一个很深远的考量。

米磊认为,目前在创投领域,80%的资金全部投给互联网了——“这有点资源过配置”。此外,互联网投资是“‘春种秋收”,而科技创投一般需要“三年挂果”,创投公司一般不愿选择投资后者。

事实上,互联网创投风靡,热潮至今未减。

米磊认为,中国的经济不应只有互联网。硬科技是互联网的技术设施,没有硬科技就没有模式创新,“应该更多地把科技创新做好,模式创新自然就会冒出来。”

光模式创新没有技术创新,相当于将互联网的繁荣大厦建立在别人的的地基之上。“比如,最近苹果要收30%微信公众号打赏费,这就是个例子。”

事实上,除了对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高精尖的科技一直属于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初视察西安光机所时也感叹,以前中国一穷二白时,还能从发达国家得到一些边边角角的技术,现在我们强大了,核心科技靠化缘化不来了,必须靠自力更生。

“互联网太热了,我要提一个词和它能够相对应,让大家关注到科技创新,过去提高科技,但是高科技已经大大贬值了,做APP的都自称高科技,所以我提出了硬科技。”米磊解释。

2012年,米磊女儿扎针痛哭后,他开始有念头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随后他的团队开始分析市场,认为市场有空白,而技术上的积累也到位了。没几个月,“扎针神器”问世了。

目前“扎针神器”年产值数千万元,研发和生产都落在西安。

“扎针神器”只是其创投的产品之一。中科创星孵化的另一家公司中,通过高精度镜头的人脸识别,肢体语言的鉴别分析和背后的大数据支撑,可以鉴别出人群中高危群体。还有驭势科技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白云机场和商场的地下车库运营。还有布局卫星物联网的公司,解决全球物流中的物品定位难题,已经和ofo合作,目标是解决共享单车的定位问题。中科创星试图通过“硬科技改变世界”,把硬科技应用于老百姓的生活。

目前,中科创星孵化的企业为170家。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这个孵化器将孵化出1000家企业,市值达到1000亿元。

更为有价值的是,中科创星这样的创新平台的出现,对于破解西安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困局产生了积极意义。

陕西是科教大省,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实力雄厚,每年产生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一直较低,落地生根的非常少。这也是人才难以留在本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为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困局,中科创星特别针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开设针对性极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训课程,帮助高校及科研机构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解决科研选题与市场错配的问题。

星巴克算法

正在不断改善的创业环境也让米磊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由于一进入研究所就走的是市场化创业的路子,所以,米磊对西安创业环境极为敏感。

近年来城市环境一直在改善,绿地集团建设的5000亩潏河湿地公园等重大城市绿化项目,以及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都对吸引创业群体极有帮助。

尤其2017年以来,西安与政府层面有关的创业环境明显改观,或至少可以说,有了明显改观的迹象。米磊的经历中,西安官方与创业者的直接沟通更为频繁。

“今年以来,改变很明显,现在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沟通,周六周日都在加班。”米磊说。

2016年12月,调任西安市委书记的王永康第一时间将整治的重心转向行政效能改革,呼吁西安职能部门当好“店小二”,做企业“五星级服务员”。从去年年底开始,西安市的行政部门官员们频频走进高校,携扶高校创业者,“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效率,增加了创业者的信心。

今年年初,西安本地媒体也注意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西安已经喊了多年,但真正引进的国际化企业却数量有限。在西安旅居的外国人,多为短期旅客、留学生、外语教师,真正在西安投资、建厂、生活的外籍高管并不多。

王永康到任后,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他把观察的视角放在了西安市的星巴克咖啡店数量上。他调研发现,整个西安只有40多家星巴克,对此,王永康在西安市雁塔区调研时强调:“这肯定是不够的,400家还差不多。”

为此,王永康提出了一个“星巴克算法”的名词,《西安日报》今年3月份的“长安新语”专栏的一篇文章专门对此作了详细解释,该专门文章称,星巴克进行选址布局,从来都不是简单拍脑袋,其背后往往会依据城市开放程度、经济活跃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决定。也就是说,从星巴克门店数量的多少,既可以看到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经济活跃度,也能看到创新创业程度——反映城市开放度的指标有很多,但“星巴克算法”显然更直观、更形象。

该文强调说,今天的西安,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开放大旗。只有做足开放经济,提升开放水平,让开放观念融入城市血脉,城市才有生生不息的繁荣。

“星巴克算法”直接指向了城市创业环境建设的细节。随后,西安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核心的西安创业咖啡街区签约星巴克品牌咖啡、创业咖啡、泛咖啡30等余家,直接为西安创业服务。

上述这些对于留住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都有明显的效果。

仅从近两年西安光机所来看,人才回流明显。“海归来了很多,西安房价相对低,对欲回归的人才是一个吸引;其次,西安创业成本也较低,北京人才成本就太高,初创公司很难承受起。”米磊说。

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西安2017年一季度新增企业5.2万家,同比增长102%。这也侧面说明西安吸引创业的成效。

西安最新官方数据也显示,西安拥有590多所科研院所,64所普通高校,近50万人的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全国第一。这意味着,创业中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元素在西安已经具备强大的基础。

“硅谷当年的崛起正是由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相辅相成,最后形成良性的循环。”米磊说:“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这是巨大的生产力。如果能把禁锢的科技生产力解放出来,西安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的。”

 

来源:界面新闻

最新更新时间:04/17 16:12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西安能讲好创业故事吗

西安的创业、投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这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来。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2012年的一天,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带着他2岁的女儿去西安高新区一家医院打针,也许女儿手臂的血管本不好找,也许这位护士技术欠佳,女儿被扎了三针后,依然没有找到血管。

扎到第四针时,针头才扎进了血管。至今,米磊还对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记忆深刻。这次经历也促使米磊想用技术手段解决护士扎针技术欠佳的难题,当然,他也是希望未来孩子们不再遭受女儿那样的痛苦。

从医院回到实验室,几个月的时间里,米磊与他的同事研发出了这个后来被国家主席习近平点赞的“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这是全世界第一台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的仪器,只要将手臂放在成像仪下方,打开开关,就能清晰照出血管,并可以显示扎针的位置。

这成为米磊后来创业故事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故事背后,也是西安创业环境的嬗变故事。

人才难留

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成长于陕西渭南的米磊,在恢复高考20周年的1997年参加高考,当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4年后,他大学毕业,拿到了机械专业的学士学位。

当时,全国最狂热和最被看好的是IT行业。“当时一心要离开机械行业,就想去计算机行业,”米磊回忆,但是行业的鸿沟让他没能顺利去技术公司,而是去了中科院旗下的西安光机所。

15年前,研究所远没有当下受捧。米磊的印象中,当年的招聘季,西安最好的两个研究所会跑到大学宿舍发传单。

米磊最初谋划着通过进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转行,所以他对“宅”在实验室的纯研究本身没什么兴趣,于是就走了产学研的道路。

而当时的西安,基本都是国资企业,要么就是资源型企业,“创业环境很不好。”米磊回忆说,当年,西安光机所一名院士被南方一家单位挖走,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讨论。

这是米磊对上个世纪之交西安创业环境的深刻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米磊等从事产学研的人才强烈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期望用’孔雀西北飞’来终结’孔雀东南飞’,米磊说。

西北重镇西安留不住人才的现状成为一个持续性问题。2014年时,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者问,为什么西安留不住人才?

一位耐心的回答者称,西安本身高校众多,但是相应的产业发展不完善,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普遍不好,西安成为人才输出城市。

从2000年起的随后10年里,对于留下来的科技人才来说,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时代,在这10多年中,整个陕西沉迷在能源经济狂飙式增长的巨大兴奋中,陕北煤老板的一夜暴富故事刺激着很多人的敏感神经。

“热带雨林模式”

2011年,米磊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拿到博士学位,这时候他已在这个以光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待了近10年。

产学研的多重任务、多个身份,让他平时必备两部手机,其中一部还是俄罗斯产的双屏手机,当然研究工作带给他的还有不能久坐的健康隐患,“很抱歉,我只能站着说。”

后来他回忆,他有幸的是,刚入所就参与了当年光机所史上最大的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是用于光纤通信的光器件原件。

2001年到2007年属于米磊的科研素养的培育期,同样属于西安光机所的蛰伏期,在此期间,这个中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研究机构,并没在产业领域引起多大关注。

作为孵化平台,西安光机所明显的发力节点是2007年,但梳理西安光机所数据可以发现,单从孵化企业的数量讲,2007年至2013年的6年间进展其实并不快,此6年仅孵化企业数量不到20个。

事实上,孵化只是创业的开端,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种子和水分,更需要整个适宜的生态。即便目前,西安的创业环境与沿海城市差距还是很大。

米雷感叹,深圳是服务型城市,政府搭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创业环境很好,环境好了,生态就好,森林有了,鸟就来了。

“西安的人才资源最强,西安出去的人有知识、有技术,他们在深圳创业成功率非常高,但过去行政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西安创业氛围不活跃。”米磊说。

西安一位不愿具名的创业者回忆,他2005年12月底欲在西安注册一家公司,直到2006年4月才注册成功,“期间最主要的阻拦,就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吃拿卡要。”

另外,米磊认为,西安商业氛围不浓,国企、科研机构、国有事业单位的思想较保守,创业者经常是有知识、有能力,但没胆量和勇气创业。

但在局部,变化和改革还是在让人看到希望。2013年是米磊与其旗下团队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创办了创业投资孵化平台——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米磊成为其创始合伙人和首席科技官。同时旗下成立了一个天使基金——西科天使,这个基金主要投向拥有创新技术与创新商业模式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而国家层面2008年的出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后来中科创星人才引进影响很大。西安光机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科创星累计引进14名业内知名专家。

从孵化企业的机制来说,西安光机所转向更强调雨水、土壤、空气、生物的多样性的“热带雨林模式”,这个模式之下,中科创星逐渐形成“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于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

仅仅4年,西科天使基金规模达40亿元,中科创星通过这个基金,参股孵化。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里,中科创星就孵化出170个企业。这170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已成功挂牌“新三板”,另有3家企业完成股改,即将上市。

硬科技

在对外宣传中,中科创星称自己是一家专注硬科技投资的创投公司。

在2016年“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问前来参展的中科创星联席CEO米磊:“什么是硬科技?”

米磊说:“硬科技是国内只一两家公司才能做的高精尖技术,需5到10年积累和投入,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

米磊汇报完之后,李克强说:“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你的这个说法很有趣,我记住了。”

这当然是一个通俗的概念,但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的背后,有一个很深远的考量。

米磊认为,目前在创投领域,80%的资金全部投给互联网了——“这有点资源过配置”。此外,互联网投资是“‘春种秋收”,而科技创投一般需要“三年挂果”,创投公司一般不愿选择投资后者。

事实上,互联网创投风靡,热潮至今未减。

米磊认为,中国的经济不应只有互联网。硬科技是互联网的技术设施,没有硬科技就没有模式创新,“应该更多地把科技创新做好,模式创新自然就会冒出来。”

光模式创新没有技术创新,相当于将互联网的繁荣大厦建立在别人的的地基之上。“比如,最近苹果要收30%微信公众号打赏费,这就是个例子。”

事实上,除了对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高精尖的科技一直属于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初视察西安光机所时也感叹,以前中国一穷二白时,还能从发达国家得到一些边边角角的技术,现在我们强大了,核心科技靠化缘化不来了,必须靠自力更生。

“互联网太热了,我要提一个词和它能够相对应,让大家关注到科技创新,过去提高科技,但是高科技已经大大贬值了,做APP的都自称高科技,所以我提出了硬科技。”米磊解释。

2012年,米磊女儿扎针痛哭后,他开始有念头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随后他的团队开始分析市场,认为市场有空白,而技术上的积累也到位了。没几个月,“扎针神器”问世了。

目前“扎针神器”年产值数千万元,研发和生产都落在西安。

“扎针神器”只是其创投的产品之一。中科创星孵化的另一家公司中,通过高精度镜头的人脸识别,肢体语言的鉴别分析和背后的大数据支撑,可以鉴别出人群中高危群体。还有驭势科技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白云机场和商场的地下车库运营。还有布局卫星物联网的公司,解决全球物流中的物品定位难题,已经和ofo合作,目标是解决共享单车的定位问题。中科创星试图通过“硬科技改变世界”,把硬科技应用于老百姓的生活。

目前,中科创星孵化的企业为170家。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这个孵化器将孵化出1000家企业,市值达到1000亿元。

更为有价值的是,中科创星这样的创新平台的出现,对于破解西安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困局产生了积极意义。

陕西是科教大省,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实力雄厚,每年产生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一直较低,落地生根的非常少。这也是人才难以留在本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为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困局,中科创星特别针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开设针对性极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训课程,帮助高校及科研机构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解决科研选题与市场错配的问题。

星巴克算法

正在不断改善的创业环境也让米磊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由于一进入研究所就走的是市场化创业的路子,所以,米磊对西安创业环境极为敏感。

近年来城市环境一直在改善,绿地集团建设的5000亩潏河湿地公园等重大城市绿化项目,以及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都对吸引创业群体极有帮助。

尤其2017年以来,西安与政府层面有关的创业环境明显改观,或至少可以说,有了明显改观的迹象。米磊的经历中,西安官方与创业者的直接沟通更为频繁。

“今年以来,改变很明显,现在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沟通,周六周日都在加班。”米磊说。

2016年12月,调任西安市委书记的王永康第一时间将整治的重心转向行政效能改革,呼吁西安职能部门当好“店小二”,做企业“五星级服务员”。从去年年底开始,西安市的行政部门官员们频频走进高校,携扶高校创业者,“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效率,增加了创业者的信心。

今年年初,西安本地媒体也注意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西安已经喊了多年,但真正引进的国际化企业却数量有限。在西安旅居的外国人,多为短期旅客、留学生、外语教师,真正在西安投资、建厂、生活的外籍高管并不多。

王永康到任后,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他把观察的视角放在了西安市的星巴克咖啡店数量上。他调研发现,整个西安只有40多家星巴克,对此,王永康在西安市雁塔区调研时强调:“这肯定是不够的,400家还差不多。”

为此,王永康提出了一个“星巴克算法”的名词,《西安日报》今年3月份的“长安新语”专栏的一篇文章专门对此作了详细解释,该专门文章称,星巴克进行选址布局,从来都不是简单拍脑袋,其背后往往会依据城市开放程度、经济活跃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决定。也就是说,从星巴克门店数量的多少,既可以看到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经济活跃度,也能看到创新创业程度——反映城市开放度的指标有很多,但“星巴克算法”显然更直观、更形象。

该文强调说,今天的西安,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开放大旗。只有做足开放经济,提升开放水平,让开放观念融入城市血脉,城市才有生生不息的繁荣。

“星巴克算法”直接指向了城市创业环境建设的细节。随后,西安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核心的西安创业咖啡街区签约星巴克品牌咖啡、创业咖啡、泛咖啡30等余家,直接为西安创业服务。

上述这些对于留住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都有明显的效果。

仅从近两年西安光机所来看,人才回流明显。“海归来了很多,西安房价相对低,对欲回归的人才是一个吸引;其次,西安创业成本也较低,北京人才成本就太高,初创公司很难承受起。”米磊说。

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西安2017年一季度新增企业5.2万家,同比增长102%。这也侧面说明西安吸引创业的成效。

西安最新官方数据也显示,西安拥有590多所科研院所,64所普通高校,近50万人的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全国第一。这意味着,创业中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元素在西安已经具备强大的基础。

“硅谷当年的崛起正是由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相辅相成,最后形成良性的循环。”米磊说:“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这是巨大的生产力。如果能把禁锢的科技生产力解放出来,西安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的。”

 

来源:界面新闻

最新更新时间:04/17 16:12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