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信支付在日本进入爆发阶段,解析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版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信支付在日本进入爆发阶段,解析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版图

相比在国内的呼风唤雨,BAT在进入海外市场后,即使完成了对自身短板的补充,也还要面临着早已领先出发的Apple Pay、Paypal等海外同业的竞争,短时间内难以决出雌雄。

编辑:李靖

微信支付在日本正进入爆发阶段。

2017年6月,微信支付在日本的交易笔数较今年1月上涨了16倍,单日交易额峰值则达到了1月峰值的40倍。

爆发式增长的的背后,隐藏着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海外市场的目光。无论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百度,海外支付的竞争版图都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此,凤凰文创为您解析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的版图。 

微信支付推出新平台优化海外接入,多种渠道拓展消费场景

7月3日,腾讯在日本发布了“微信支付”的新服务“WE Plan”,微信将为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外零售店统一提供发放优惠券等促销功能。该功能有助于提高商家的集客能力,扩大微信支付的利用。如果访日中国游客在日本购物时用微信支付,将自动关注商家的官方账号。商家能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继续与中国消费者保持交流。

除此之外,微信支付还设置了在线申请代理商的网站。希望借此有效增加加盟店的数量,扩大接入商户的网络。目前在日本,微信支付已经覆盖了药妆店、拉面馆、手信店、胶囊旅馆、和服体验店、出租车、游船等多个非大额支付的场景。

来自微信支付团队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日本微信支付笔数较今年1月上涨16倍,6月的单日交易额峰值是1月峰值的40倍。半年间,日本接入微信支付的商户数,上涨超过6倍,覆盖衣食住行娱旅行等方面。目前微信支付登陆了超过13个境外地区,在全球覆盖超过13万家境外商户,支持超过英镑、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韩元和泰铢等10个外币直接结算。

微信推出这项业务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支付服务,商户与消费者还可以进行交流,消费者之间分享购物心得,是微信支付的优势。微信支付计划以商品和优惠信息的扩散力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海外第三方支付市场庞大,BAT抓紧多方面布局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85.6%,按照市场份额算,支付宝以52.3%居首,腾讯财付通以33.7%位列第2, 两家支付巨头共占86%份额,组成第一梯队。8家支付企业:拉卡拉、易宝、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付、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和快钱,瓜分剩下13%,组成第二梯队。其他的257张支付牌照企业的交易额仅占1.4%。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而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跨境出海势必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跨境电商和跨境旅游的爆发式增长,也开始为国内支付应用搭建起了良好的海外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6.3万亿元人民币,至2018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8.8万亿。这样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不仅催生了大量跨境电商平台,对于移动支付而言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而从旅游的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22亿人次,旅游花费超1098亿美元,节节高涨的海外消费金额对第三方支付领域参与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BAT自身海外业务的需求也是巨头布局海外第三方支付的关键原因所在。从2014年开始,BAT在海外的投资和收购行为接连不断,而O2O、电商等方面的海外业务同样有支付业务的辅助需求。总的来说,或许BAT的海外影响力在短期内不会爆发,但提前做好移动支付布局则是必须要做的未雨绸缪。

阿里巴巴:聚焦东亚市场,金融与电商双管齐下

阿里巴巴从2014年7月开始就已经在海外支付市场有了“大动作”,当时的支付宝与环球蓝联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支付宝海外退税服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支付宝退税服务覆盖到了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此举为支付宝进入当地市场打下了一定基础。

2014年底,支付宝宣布推出“海外交通卡”服务,让用户出境旅行时可用支付宝钱包秒购海外交通卡,解决出境旅游的交通出行问题。这一服务首先覆盖新加坡、泰国、澳门三地,目前已经开通了韩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地区;同在2014年底,支付宝在澳大利亚悉尼设立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为中澳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打开了澳洲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转入2015年初,阿里巴巴向印度版“淘宝”Paytm投资约5.75亿美元,合作达成后,中国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购买在Paytm市集上销售的产品;4月,支付宝又与韩国乐天达成合作。从这之后,中国游客在韩国旅游时,可以在首尔明洞等商业区的乐天、星巴克等商铺用支付宝直接扫码付款;同时,阿里巴巴投资号称要取代亚马逊的初创公司美国电商平台Jet.com,但具体数额未披露。

2015年5月,阿里巴巴以5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母婴电商Zulily9%的股份并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单一股;8月,阿里与富士康联合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 5亿美元;10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共同向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服务商Paytm母公司One97投资数亿美元,进一步完成了对Paytm的控股;11月,阿里8000万美元投资了美国移动电商Boxed;年底支付宝又宣布将在澳大利亚悉尼设立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为中澳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支持。

进入2016年后,阿里海外支付扩张的脚步仍未停歇。2016年1月,蚂蚁金服宣布与俄罗斯政府下属大型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开展合作,推动“支付宝”在俄罗斯使用;2016年4月初,有消息称蚂蚁金融在欧洲发布了支付宝应用,允许中国游客在海外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支出,这被视作迄今为止阿里旗下支付服务迈出亚洲的最大一步;4月末,支付宝与Uber拓展合作范围,允许用户在国外使用支付宝叫车。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比较看重印度、东亚和澳洲市场,并且始终在围绕交易核心构筑商业生态圈。最重要的是,在海外支付扩张布局中,阿里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电子商务、金融、O2O等相关企业为支付业务的进入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则通过支付宝与当地电商、金融及相关服务进行合作,为改变当地用户习惯进行开路。

腾讯:以电商作为初始突破口,配合金融合作伙伴发挥优势

社交起家的腾讯相较电商起家的阿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天生就处于劣势地位,根据数据显示,和支付宝占据的半壁江山相比,微信支付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只有33.7%左右。但腾讯在流量方面天然具有优势,随着三年前腾讯与京东开展战略合作之后,微信支付借京东电商为入口,仍然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紧追不舍。

腾讯的海外支付市场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腾讯向俄罗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DST)集团注资3亿美元,并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而DST集团则是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和打车应用Ola的投资方。此后,腾讯的海外投资基本都保持在社交和游戏行业,并未在电商、O2O领域进行过多布局。

自2015年底,微信支付直接宣布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即微信用户跨境购物无需再兑换外币,只要结账时让收银员扫描微信钱包中的二维码,输入密码即可实现人民币支付,而系统将自动用外币与境外商家结算。如今已经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覆盖并普及。

总的来说,从布局策略来看,腾讯对于针对商家的海外电商收单业务并未做过多努力,而在布局微信跨境支付业务虽然坚持开放战略,在个人跨境支出方面做出了直接开放。但至今为止只做出了基础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和近年来腾讯在国内的投资并购布局策略保持了一致——通过偏财务投资的方式给予合作企业较大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将庞大的服务市场留给更了解当地市场的合作伙伴。

百度:技术主导战略,下注特定支付场景

由于企业基因的差异,百度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同样处于劣势地位。但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火热,单独组建了金融事业群组的百度必然不会放弃跨境支付这一市场。

2014年10月,百度宣布收购巴西最大的团购网站peixeurbano;2015年4月13日,百度钱包宣布在泰国上线境外支付业务。在泰国曼谷、普吉、清迈、芭提雅等4个城市400多家商户,境外游用户可通过百度钱包扫码完成支付。此外,韩国、日本、中国港澳台等地将成为百度钱包下一步布局海外支付的目标。百度虽然也投资了Uber,但双方的海外合作主要集中在百度地图的应用方面,在支付方面的合作缺失与百度钱包的弱势不无关系。

百度相较于另外两家,优势在于技术。以百度地图为例,目前已推出可以应用在十几个国家的搜索导航地图,通过地图来连接如加油、吃饭、住宿等各种消费,意味着百度的剑锋指向的是外国的旅游和O2O方面的高频支付场景,这些市场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具有极大想象空间。

虽然和腾讯一样在支付领域处于弱势地位,但百度近年来对海外支付领域的布局呈现另一种姿态。相比腾讯从电商领域着手,百度则是从相对更熟悉的O2O领域入手,无论是收购海外O2O企业,还是在这一领域针对个人支付业务做出服务拓展。就目前来看,百度的布局重心仍然放在通过技术作出的沉淀。

海外支付市场竞争会更激烈,国外同行是最大挑战

就目前的局面来看,海外支付市场格局未定,仍然存在较大变数,随着BAT加速布局海外支付市场,新的交锋仍在继续,三家分别从自身固有优势出发,从不同方向展开进攻。但目前三家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来看,均存在一定短板,如如何更好的培养用户习惯、更好的丰富支付场景、乃至更好的拓展当地线下资源等问题均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和优化。所以BAT对于海外支付市场的竞争只会愈发激烈。

而相比在国内的呼风唤雨,BAT在进入海外市场后,即使完成了对自身短板的补充,也还要面临着早已领先出发的Apple Pay、Paypal等海外同业的竞争,短时间内难以决出雌雄。可以说,BAT的海外支付布局还有很长且艰辛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信支付在日本进入爆发阶段,解析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版图

相比在国内的呼风唤雨,BAT在进入海外市场后,即使完成了对自身短板的补充,也还要面临着早已领先出发的Apple Pay、Paypal等海外同业的竞争,短时间内难以决出雌雄。

编辑:李靖

微信支付在日本正进入爆发阶段。

2017年6月,微信支付在日本的交易笔数较今年1月上涨了16倍,单日交易额峰值则达到了1月峰值的40倍。

爆发式增长的的背后,隐藏着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海外市场的目光。无论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百度,海外支付的竞争版图都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此,凤凰文创为您解析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的版图。 

微信支付推出新平台优化海外接入,多种渠道拓展消费场景

7月3日,腾讯在日本发布了“微信支付”的新服务“WE Plan”,微信将为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外零售店统一提供发放优惠券等促销功能。该功能有助于提高商家的集客能力,扩大微信支付的利用。如果访日中国游客在日本购物时用微信支付,将自动关注商家的官方账号。商家能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继续与中国消费者保持交流。

除此之外,微信支付还设置了在线申请代理商的网站。希望借此有效增加加盟店的数量,扩大接入商户的网络。目前在日本,微信支付已经覆盖了药妆店、拉面馆、手信店、胶囊旅馆、和服体验店、出租车、游船等多个非大额支付的场景。

来自微信支付团队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日本微信支付笔数较今年1月上涨16倍,6月的单日交易额峰值是1月峰值的40倍。半年间,日本接入微信支付的商户数,上涨超过6倍,覆盖衣食住行娱旅行等方面。目前微信支付登陆了超过13个境外地区,在全球覆盖超过13万家境外商户,支持超过英镑、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韩元和泰铢等10个外币直接结算。

微信推出这项业务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支付服务,商户与消费者还可以进行交流,消费者之间分享购物心得,是微信支付的优势。微信支付计划以商品和优惠信息的扩散力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海外第三方支付市场庞大,BAT抓紧多方面布局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85.6%,按照市场份额算,支付宝以52.3%居首,腾讯财付通以33.7%位列第2, 两家支付巨头共占86%份额,组成第一梯队。8家支付企业:拉卡拉、易宝、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付、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和快钱,瓜分剩下13%,组成第二梯队。其他的257张支付牌照企业的交易额仅占1.4%。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而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跨境出海势必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跨境电商和跨境旅游的爆发式增长,也开始为国内支付应用搭建起了良好的海外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6.3万亿元人民币,至2018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8.8万亿。这样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不仅催生了大量跨境电商平台,对于移动支付而言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而从旅游的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22亿人次,旅游花费超1098亿美元,节节高涨的海外消费金额对第三方支付领域参与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BAT自身海外业务的需求也是巨头布局海外第三方支付的关键原因所在。从2014年开始,BAT在海外的投资和收购行为接连不断,而O2O、电商等方面的海外业务同样有支付业务的辅助需求。总的来说,或许BAT的海外影响力在短期内不会爆发,但提前做好移动支付布局则是必须要做的未雨绸缪。

阿里巴巴:聚焦东亚市场,金融与电商双管齐下

阿里巴巴从2014年7月开始就已经在海外支付市场有了“大动作”,当时的支付宝与环球蓝联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支付宝海外退税服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支付宝退税服务覆盖到了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此举为支付宝进入当地市场打下了一定基础。

2014年底,支付宝宣布推出“海外交通卡”服务,让用户出境旅行时可用支付宝钱包秒购海外交通卡,解决出境旅游的交通出行问题。这一服务首先覆盖新加坡、泰国、澳门三地,目前已经开通了韩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地区;同在2014年底,支付宝在澳大利亚悉尼设立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为中澳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打开了澳洲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转入2015年初,阿里巴巴向印度版“淘宝”Paytm投资约5.75亿美元,合作达成后,中国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购买在Paytm市集上销售的产品;4月,支付宝又与韩国乐天达成合作。从这之后,中国游客在韩国旅游时,可以在首尔明洞等商业区的乐天、星巴克等商铺用支付宝直接扫码付款;同时,阿里巴巴投资号称要取代亚马逊的初创公司美国电商平台Jet.com,但具体数额未披露。

2015年5月,阿里巴巴以5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母婴电商Zulily9%的股份并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单一股;8月,阿里与富士康联合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 5亿美元;10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共同向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服务商Paytm母公司One97投资数亿美元,进一步完成了对Paytm的控股;11月,阿里8000万美元投资了美国移动电商Boxed;年底支付宝又宣布将在澳大利亚悉尼设立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为中澳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支持。

进入2016年后,阿里海外支付扩张的脚步仍未停歇。2016年1月,蚂蚁金服宣布与俄罗斯政府下属大型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开展合作,推动“支付宝”在俄罗斯使用;2016年4月初,有消息称蚂蚁金融在欧洲发布了支付宝应用,允许中国游客在海外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支出,这被视作迄今为止阿里旗下支付服务迈出亚洲的最大一步;4月末,支付宝与Uber拓展合作范围,允许用户在国外使用支付宝叫车。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比较看重印度、东亚和澳洲市场,并且始终在围绕交易核心构筑商业生态圈。最重要的是,在海外支付扩张布局中,阿里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电子商务、金融、O2O等相关企业为支付业务的进入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则通过支付宝与当地电商、金融及相关服务进行合作,为改变当地用户习惯进行开路。

腾讯:以电商作为初始突破口,配合金融合作伙伴发挥优势

社交起家的腾讯相较电商起家的阿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天生就处于劣势地位,根据数据显示,和支付宝占据的半壁江山相比,微信支付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只有33.7%左右。但腾讯在流量方面天然具有优势,随着三年前腾讯与京东开展战略合作之后,微信支付借京东电商为入口,仍然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紧追不舍。

腾讯的海外支付市场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腾讯向俄罗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DST)集团注资3亿美元,并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而DST集团则是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和打车应用Ola的投资方。此后,腾讯的海外投资基本都保持在社交和游戏行业,并未在电商、O2O领域进行过多布局。

自2015年底,微信支付直接宣布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即微信用户跨境购物无需再兑换外币,只要结账时让收银员扫描微信钱包中的二维码,输入密码即可实现人民币支付,而系统将自动用外币与境外商家结算。如今已经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覆盖并普及。

总的来说,从布局策略来看,腾讯对于针对商家的海外电商收单业务并未做过多努力,而在布局微信跨境支付业务虽然坚持开放战略,在个人跨境支出方面做出了直接开放。但至今为止只做出了基础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和近年来腾讯在国内的投资并购布局策略保持了一致——通过偏财务投资的方式给予合作企业较大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将庞大的服务市场留给更了解当地市场的合作伙伴。

百度:技术主导战略,下注特定支付场景

由于企业基因的差异,百度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同样处于劣势地位。但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火热,单独组建了金融事业群组的百度必然不会放弃跨境支付这一市场。

2014年10月,百度宣布收购巴西最大的团购网站peixeurbano;2015年4月13日,百度钱包宣布在泰国上线境外支付业务。在泰国曼谷、普吉、清迈、芭提雅等4个城市400多家商户,境外游用户可通过百度钱包扫码完成支付。此外,韩国、日本、中国港澳台等地将成为百度钱包下一步布局海外支付的目标。百度虽然也投资了Uber,但双方的海外合作主要集中在百度地图的应用方面,在支付方面的合作缺失与百度钱包的弱势不无关系。

百度相较于另外两家,优势在于技术。以百度地图为例,目前已推出可以应用在十几个国家的搜索导航地图,通过地图来连接如加油、吃饭、住宿等各种消费,意味着百度的剑锋指向的是外国的旅游和O2O方面的高频支付场景,这些市场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具有极大想象空间。

虽然和腾讯一样在支付领域处于弱势地位,但百度近年来对海外支付领域的布局呈现另一种姿态。相比腾讯从电商领域着手,百度则是从相对更熟悉的O2O领域入手,无论是收购海外O2O企业,还是在这一领域针对个人支付业务做出服务拓展。就目前来看,百度的布局重心仍然放在通过技术作出的沉淀。

海外支付市场竞争会更激烈,国外同行是最大挑战

就目前的局面来看,海外支付市场格局未定,仍然存在较大变数,随着BAT加速布局海外支付市场,新的交锋仍在继续,三家分别从自身固有优势出发,从不同方向展开进攻。但目前三家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来看,均存在一定短板,如如何更好的培养用户习惯、更好的丰富支付场景、乃至更好的拓展当地线下资源等问题均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和优化。所以BAT对于海外支付市场的竞争只会愈发激烈。

而相比在国内的呼风唤雨,BAT在进入海外市场后,即使完成了对自身短板的补充,也还要面临着早已领先出发的Apple Pay、Paypal等海外同业的竞争,短时间内难以决出雌雄。可以说,BAT的海外支付布局还有很长且艰辛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