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查】一家有400间客房的酒店年均浪费3.5吨肥皂 可国内仍未出现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查】一家有400间客房的酒店年均浪费3.5吨肥皂 可国内仍未出现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

界面新闻记者对超过42家酒店做了小规模调查发现,客人用剩的酒店小肥皂大多数被丢弃或用于酒店“内部清洁”。事实上,国内尚未有客人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全球每天有500万块肥皂被当作垃圾丢弃,每年有900万儿童因为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太差而死于肺炎和肠胃疾病,这是美国非盈利机构Clean the World(净化世界)统计的数据。

这家非盈利机构于2009年成立,旨在回收酒店肥皂并重新制造、发放给贫困地区,迄今为止,已经向150个国家的贫困人口发放了超过4000万块肥皂。那么,在拥有25万家酒店(携程数据统计)的中国市场上,酒店经营者又如何处理客人用剩的肥皂?

据2016年携程的统计,国内拥有酒店数量最多的几个城市,重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分别拥有酒店9943家、9876家、9624家、8136家、6916家。

界面新闻记者在上海、北京两大城市分别抽取20家、22家酒店进行小规模调查。这些酒店包含个体宾馆、经济型连锁酒店、精品酒店、公寓、青旅等;分布在城区、商区、景区等地区,多在五星级以下,并以三星级以下的居多(高星级宾馆层级多、管理严格,无法通过前台直接询问)。此外,界面新闻记者也重点采访了一些中端、豪华酒店品牌。

结果显示,42家酒店中没有一家有参与类似Clean the World的回收项目,也不了解行业中有酒店肥皂回收的产业。事实上,国内尚未有客人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条。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酒店选择将客人用剩的肥皂扔掉——北京选择“直接扔掉”的酒店有10家,占比45.5%,上海选择“直接扔掉”的酒店有7家,占比35%。这些酒店中,有4家酒店强调,他们为客人提供的肥皂都很小,客人用过就“不剩什么了”,小款肥皂只有2毫米厚。

在阿里巴巴检索“酒店专用肥皂”的批发信息发现,肥皂单价从不到0.1元-1元多不等,几角钱的肥皂占多数,因大小、款型、用料而不同。一家酒店用品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通常供应的最小的肥皂在8克左右,更小的就不方便抓拿,但也可以做3克左右的。

在调查中回应称使用“小型肥皂”的酒店,多为经济型连锁酒店、快捷酒店。比如北京的一家速8酒店、上海的一家海友酒店(同时也使用洗手液)。这些酒店除了扔掉客人留下的肥皂,暂时没有什么更好的处置方法。

在调查中回应称,会将客人用剩的肥皂用于“内部清洁”的酒店,其决策依据是用剩肥皂的剩余量。在北京,有6家酒店回应称将剩下的肥皂用于酒店内部清洁,其中4家表示需要看剩余肥皂的大小。在上海,调查中的20家酒店没有一家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洁,这与上述酒店更多使用洗手液有关。

例如某飘HOME酒店、北京连升商务酒店,就表示他们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洗;某IU酒店将剩下的肥皂放在公共卫生间,供员工洗手和清洁使用;阿来客栈则在肥皂剩余较多的时候用于洗抹布。

在42家酒店调查之外,更高星级服务标准的笙美酒店采取二次利用的方式,即将肥皂高温化开洗抹布;万达酒店集团则回应称,该酒店及其度假村旗下的酒店基本都采用回收处理的方法,将肥皂用于员工制服房、员工洗手间、酒店后区及办公区域的地面清洁等;瑰丽酒店集团对用剩肥皂未做特殊处理,有的是员工拿走使用了;深圳一家独立酒店合伙人描述得更具体:由客房服务员收集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等剩余废料,都扔到桶里,“拖地时直接咚一下”。

在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洁的这种节约方面,高星酒店似乎意识更强,但也与其供应的肥皂更大块、客房数量更多、清洁成本高等原因有关。

界面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酒店早已使用了固体肥皂的代替品——洗手液,或者皂液。相比于固体肥皂每块有固定的量,使用过一次就无法将剩下的留给下一个房客的劣势,酒店可以在洗手液用完时直接换一瓶新的,或者往固定的瓶子里添加清洁液。

在北京,接受调查的酒店中,汉庭、博泰酒店、怡莱、水镇美乐家庭度假村使用洗手液;在上海使用洗手液的酒店比例大大超过北京,20家中有10家是有洗手液,包括锦江之星、全季、99旅馆、其兵商务宾馆、纳兰精品酒店、如家快捷等等。

洗手液或皂液已经在酒店日用品消费中占据一定份额。淘宝上某家批发蓝月亮的洗手液店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店铺按一桶5kg、80元2桶的规格销售,一般大酒店每次购买10单、20单,用量多的酒店一个月要来买几十单。

在改肥皂为洗手液的做法上,以华住、如家这类大规模品牌连锁酒店集团为代表,并且在上海似乎更为普遍。界面新闻记者获得华住集团的回应称,华住旗下的全季、汉庭从2014年开始改肥皂为洗手液,现在别的酒店也逐渐在使用。改用洗手液主要考虑到:环保,减少一次性消耗,可以长期使用;曾测试过香皂和洗手液的除菌清洁效果,发现洗手液杀菌更有效;另外,全面推行使用洗手液后,减低了一些运营管理成本。

但对不少高星酒店、精品酒店来说,固体肥皂还是必备的清洁用品,而且款式新颖的肥皂还是他们提高客人满意度的一处小细节。

在调查中,共有4家酒店表示不提供肥皂或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有一家(北京锦尚快捷)表示不固定供应,会在客人需要的时候供给。在广州,已经出现希望酒店不提供免费洗漱用品的倡议。2017年4月《广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到“宾馆、酒店等服务性企业不得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一次性消费品”,旨在减少这些无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总部在广州的铂涛集团旗下大型连锁品牌7天酒店,会配备牙刷、牙膏、梳子、拖鞋,但不提供洗衣皂和浴帽。

尽管如此,国内每天从酒店产生的一次性肥皂直接进入环境的体量仍然庞大。根据率先提出“制皂希望”计划的希悦尔公司(Sealed Air)调查,一家拥有400间客房的酒店平均每年浪费3.5吨肥皂。

“如果把每块肥皂都放到地上,从北京铺到海南岛都没放完呢!”再皂福中国地区经理李梓焜在深圳新闻网的采访中说。再皂福,据其官网介绍,是亚洲第一家回收利用肥皂、致力于改善环境及卫生状况的慈善组织,2012年在香港成立。去年该组织将回收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16.2吨、40多万块肥皂重新利用,发放给需要改善卫生条件的儿童。李梓焜告诉媒体,目前从中国内地收集的肥皂,只有2250公斤,比香港特区少近8成,占总量不足1成半,亟待发展。

但在这个体量庞大的酒店行业中,始终没有出现因商业利益自发产生的剩余肥皂回收机构。在河北做收购肥皂生意的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收购肥皂原料的价格在4000元至5000元一吨,原料来自全国各地,但没有和酒店有业务往来。另一家肥皂收购商明确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不收酒店客人剩下的肥皂。

界面新闻记者与阿里巴巴上的酒店肥皂供应商沟通获悉,供应商会用生产其他肥皂的边角料来生产酒店肥皂,来自边角料的肥皂称为“回料”肥皂,来自原料自制的称为“纯料”,国内的酒店肥皂多为“回料”生产,酒店也可以购买“纯料”生产的进口肥皂。用边角料生产的酒店专用肥皂原本成本就低,售价则只有几角到1元,如果将酒店用剩的肥皂回收,那其中的运费、人力成本,回收后的消毒处理成本,都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酒店客人剩下的肥皂回收的事业上,国内仅有一些地区性的、企业或团体自发的公益、环保项目,在从事这一工作。希悦尔公司本身是一家酒店清洁卫生领域的合作商,有不少酒店客户。2014年年中,希悦尔公司发动自身员工用闲暇时间从事肥皂回收的项目。他们与合作酒店集团、本地公益机构合作,将回收来的肥皂交给残障人士制作再生,然后分发给当地周边的残障人士、养老院、农民工,或更偏远地区的儿童。目前他们在中国共30个城市,找到了50家酒店参与肥皂回收计划。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是参与这项计划的酒店之一,这家拥有951间客房的酒店每天剩余的肥皂在5斤左右。参与回收计划后,酒店要求员工把剩余较多的肥皂放在客房部办公室门口的回收桶里,由公益机构安排人手每半个月来收取一次。

回收之后,这些肥皂会被消毒、切块、压模,可以添加精油、花瓣点缀。为支撑希悦尔回收项目运营的基本费用,香格里拉酒店需要每年支付1000美元,这笔费用将用来支付帮忙再造肥皂的残障人事工资、制作工具的费用、回收及发放过程中运输的费用等等,以保证项目能独立运作。

然而,这项计划在国内酒店间的推广并不是那么顺利。希悦尔公司负责与酒店方对接的Cissy Shen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希悦尔会首选国际酒店品牌、五星级酒店进行合作接洽,这些酒店更容易理解“制皂希望”项目的意义。此外,希悦尔需要考虑合作酒店是否有足够的可供回收的皂量,在管理上能否保证积极督促员工参与回收,保持皂源稳定(从人力、物力成本考虑,希悦尔无法从各个零散的点分别收集皂源)。

希悦尔的“制皂希望”计划从开始至今,一共在中国回收了131吨肥皂,这些肥皂免于被直接丢弃,和其他垃圾一起填埋,渗入土壤并影响水域PH值。

但“制皂希望”项目需要参与的酒店额外支付项目费,这或许让许多酒店基于成本考虑望而却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查】一家有400间客房的酒店年均浪费3.5吨肥皂 可国内仍未出现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

界面新闻记者对超过42家酒店做了小规模调查发现,客人用剩的酒店小肥皂大多数被丢弃或用于酒店“内部清洁”。事实上,国内尚未有客人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全球每天有500万块肥皂被当作垃圾丢弃,每年有900万儿童因为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太差而死于肺炎和肠胃疾病,这是美国非盈利机构Clean the World(净化世界)统计的数据。

这家非盈利机构于2009年成立,旨在回收酒店肥皂并重新制造、发放给贫困地区,迄今为止,已经向150个国家的贫困人口发放了超过4000万块肥皂。那么,在拥有25万家酒店(携程数据统计)的中国市场上,酒店经营者又如何处理客人用剩的肥皂?

据2016年携程的统计,国内拥有酒店数量最多的几个城市,重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分别拥有酒店9943家、9876家、9624家、8136家、6916家。

界面新闻记者在上海、北京两大城市分别抽取20家、22家酒店进行小规模调查。这些酒店包含个体宾馆、经济型连锁酒店、精品酒店、公寓、青旅等;分布在城区、商区、景区等地区,多在五星级以下,并以三星级以下的居多(高星级宾馆层级多、管理严格,无法通过前台直接询问)。此外,界面新闻记者也重点采访了一些中端、豪华酒店品牌。

结果显示,42家酒店中没有一家有参与类似Clean the World的回收项目,也不了解行业中有酒店肥皂回收的产业。事实上,国内尚未有客人用剩肥皂的回收产业链条。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酒店选择将客人用剩的肥皂扔掉——北京选择“直接扔掉”的酒店有10家,占比45.5%,上海选择“直接扔掉”的酒店有7家,占比35%。这些酒店中,有4家酒店强调,他们为客人提供的肥皂都很小,客人用过就“不剩什么了”,小款肥皂只有2毫米厚。

在阿里巴巴检索“酒店专用肥皂”的批发信息发现,肥皂单价从不到0.1元-1元多不等,几角钱的肥皂占多数,因大小、款型、用料而不同。一家酒店用品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通常供应的最小的肥皂在8克左右,更小的就不方便抓拿,但也可以做3克左右的。

在调查中回应称使用“小型肥皂”的酒店,多为经济型连锁酒店、快捷酒店。比如北京的一家速8酒店、上海的一家海友酒店(同时也使用洗手液)。这些酒店除了扔掉客人留下的肥皂,暂时没有什么更好的处置方法。

在调查中回应称,会将客人用剩的肥皂用于“内部清洁”的酒店,其决策依据是用剩肥皂的剩余量。在北京,有6家酒店回应称将剩下的肥皂用于酒店内部清洁,其中4家表示需要看剩余肥皂的大小。在上海,调查中的20家酒店没有一家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洁,这与上述酒店更多使用洗手液有关。

例如某飘HOME酒店、北京连升商务酒店,就表示他们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洗;某IU酒店将剩下的肥皂放在公共卫生间,供员工洗手和清洁使用;阿来客栈则在肥皂剩余较多的时候用于洗抹布。

在42家酒店调查之外,更高星级服务标准的笙美酒店采取二次利用的方式,即将肥皂高温化开洗抹布;万达酒店集团则回应称,该酒店及其度假村旗下的酒店基本都采用回收处理的方法,将肥皂用于员工制服房、员工洗手间、酒店后区及办公区域的地面清洁等;瑰丽酒店集团对用剩肥皂未做特殊处理,有的是员工拿走使用了;深圳一家独立酒店合伙人描述得更具体:由客房服务员收集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等剩余废料,都扔到桶里,“拖地时直接咚一下”。

在将剩余肥皂用于内部清洁的这种节约方面,高星酒店似乎意识更强,但也与其供应的肥皂更大块、客房数量更多、清洁成本高等原因有关。

界面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酒店早已使用了固体肥皂的代替品——洗手液,或者皂液。相比于固体肥皂每块有固定的量,使用过一次就无法将剩下的留给下一个房客的劣势,酒店可以在洗手液用完时直接换一瓶新的,或者往固定的瓶子里添加清洁液。

在北京,接受调查的酒店中,汉庭、博泰酒店、怡莱、水镇美乐家庭度假村使用洗手液;在上海使用洗手液的酒店比例大大超过北京,20家中有10家是有洗手液,包括锦江之星、全季、99旅馆、其兵商务宾馆、纳兰精品酒店、如家快捷等等。

洗手液或皂液已经在酒店日用品消费中占据一定份额。淘宝上某家批发蓝月亮的洗手液店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店铺按一桶5kg、80元2桶的规格销售,一般大酒店每次购买10单、20单,用量多的酒店一个月要来买几十单。

在改肥皂为洗手液的做法上,以华住、如家这类大规模品牌连锁酒店集团为代表,并且在上海似乎更为普遍。界面新闻记者获得华住集团的回应称,华住旗下的全季、汉庭从2014年开始改肥皂为洗手液,现在别的酒店也逐渐在使用。改用洗手液主要考虑到:环保,减少一次性消耗,可以长期使用;曾测试过香皂和洗手液的除菌清洁效果,发现洗手液杀菌更有效;另外,全面推行使用洗手液后,减低了一些运营管理成本。

但对不少高星酒店、精品酒店来说,固体肥皂还是必备的清洁用品,而且款式新颖的肥皂还是他们提高客人满意度的一处小细节。

在调查中,共有4家酒店表示不提供肥皂或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有一家(北京锦尚快捷)表示不固定供应,会在客人需要的时候供给。在广州,已经出现希望酒店不提供免费洗漱用品的倡议。2017年4月《广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到“宾馆、酒店等服务性企业不得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一次性消费品”,旨在减少这些无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总部在广州的铂涛集团旗下大型连锁品牌7天酒店,会配备牙刷、牙膏、梳子、拖鞋,但不提供洗衣皂和浴帽。

尽管如此,国内每天从酒店产生的一次性肥皂直接进入环境的体量仍然庞大。根据率先提出“制皂希望”计划的希悦尔公司(Sealed Air)调查,一家拥有400间客房的酒店平均每年浪费3.5吨肥皂。

“如果把每块肥皂都放到地上,从北京铺到海南岛都没放完呢!”再皂福中国地区经理李梓焜在深圳新闻网的采访中说。再皂福,据其官网介绍,是亚洲第一家回收利用肥皂、致力于改善环境及卫生状况的慈善组织,2012年在香港成立。去年该组织将回收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16.2吨、40多万块肥皂重新利用,发放给需要改善卫生条件的儿童。李梓焜告诉媒体,目前从中国内地收集的肥皂,只有2250公斤,比香港特区少近8成,占总量不足1成半,亟待发展。

但在这个体量庞大的酒店行业中,始终没有出现因商业利益自发产生的剩余肥皂回收机构。在河北做收购肥皂生意的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收购肥皂原料的价格在4000元至5000元一吨,原料来自全国各地,但没有和酒店有业务往来。另一家肥皂收购商明确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们不收酒店客人剩下的肥皂。

界面新闻记者与阿里巴巴上的酒店肥皂供应商沟通获悉,供应商会用生产其他肥皂的边角料来生产酒店肥皂,来自边角料的肥皂称为“回料”肥皂,来自原料自制的称为“纯料”,国内的酒店肥皂多为“回料”生产,酒店也可以购买“纯料”生产的进口肥皂。用边角料生产的酒店专用肥皂原本成本就低,售价则只有几角到1元,如果将酒店用剩的肥皂回收,那其中的运费、人力成本,回收后的消毒处理成本,都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酒店客人剩下的肥皂回收的事业上,国内仅有一些地区性的、企业或团体自发的公益、环保项目,在从事这一工作。希悦尔公司本身是一家酒店清洁卫生领域的合作商,有不少酒店客户。2014年年中,希悦尔公司发动自身员工用闲暇时间从事肥皂回收的项目。他们与合作酒店集团、本地公益机构合作,将回收来的肥皂交给残障人士制作再生,然后分发给当地周边的残障人士、养老院、农民工,或更偏远地区的儿童。目前他们在中国共30个城市,找到了50家酒店参与肥皂回收计划。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是参与这项计划的酒店之一,这家拥有951间客房的酒店每天剩余的肥皂在5斤左右。参与回收计划后,酒店要求员工把剩余较多的肥皂放在客房部办公室门口的回收桶里,由公益机构安排人手每半个月来收取一次。

回收之后,这些肥皂会被消毒、切块、压模,可以添加精油、花瓣点缀。为支撑希悦尔回收项目运营的基本费用,香格里拉酒店需要每年支付1000美元,这笔费用将用来支付帮忙再造肥皂的残障人事工资、制作工具的费用、回收及发放过程中运输的费用等等,以保证项目能独立运作。

然而,这项计划在国内酒店间的推广并不是那么顺利。希悦尔公司负责与酒店方对接的Cissy Shen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希悦尔会首选国际酒店品牌、五星级酒店进行合作接洽,这些酒店更容易理解“制皂希望”项目的意义。此外,希悦尔需要考虑合作酒店是否有足够的可供回收的皂量,在管理上能否保证积极督促员工参与回收,保持皂源稳定(从人力、物力成本考虑,希悦尔无法从各个零散的点分别收集皂源)。

希悦尔的“制皂希望”计划从开始至今,一共在中国回收了131吨肥皂,这些肥皂免于被直接丢弃,和其他垃圾一起填埋,渗入土壤并影响水域PH值。

但“制皂希望”项目需要参与的酒店额外支付项目费,这或许让许多酒店基于成本考虑望而却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