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作为第一大国 为什么美国没有法国那样的超级时装集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作为第一大国 为什么美国没有法国那样的超级时装集团?

这背后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美国各自为政的状况不同,法国的一切都由LVMH和开云两大巨头来把控。

纽约街头的时尚达人 图片来源:Time Out

在我们早先的报道中曾提及,由于美国设计师Thom Browne在家乡的时装行业中始终未得到足够重视,今年他远赴法国举办了自己的2018春夏男装发布会。事实上,Browne并非个例,Proenza Schouler、Rodarte等都在今年一月宣布了加入巴黎时装周的计划。

在时装业,能站在巴黎的秀场上是一种荣誉。人们曾对全球四大时装周进行过一个民间排名,巴黎是首位,而纽约垫底,米兰和伦敦分列第二和第三。

该排名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参与品牌的分量,一个是时装周本身的规模大小。无疑,凭着Chanel、Dior、Louis Vuitton等一线奢侈品牌以及诸如Dries Van Noten、Y/Project等新老设计师品牌的参与,且远远大于纽约时装周的规模,使得巴黎时装周更胜一筹。

用时尚网站Fashionista的话说,如果美国时装产业是破碎的,那么法国则兴兴向荣,对于那些羽翼未丰的新兴品牌来说,法国的高定时装周代表着成功和声誉的巅峰,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巴黎的时装业始终在一个有组织有领导力的环境下发展,可纽约则始终缺少一个真正拥有话语权的时装集团。

开云集团总裁Francois Pinault

在巴黎,除了Chanel和爱马仕,LVMH和开云集团几乎掌控了Louis Vuitton、Dior、YSL、Gucci、Balenciaga、Givenchy等所有顶级品牌,而巴黎时装周的成功是这两大集团高水准的组织能力和协同能力的成果,使得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能够让品牌战胜个人意志,从而站在巴黎时装业整体性的利益上考虑。

但纽约时装界却并不是遵照这个逻辑发展的,纽约的品牌们都是各自为营,自己决定或是部分通过和纽约时装协会的协商安排每一季的发布会,纽约时装周因而成为了一个灵活而松散的集会。尤其是近年来,洛杉矶、迈阿密等地的势头渐起,还分散了纽约的资源和影响力,进一步让纽约作为美国时尚中心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那么问题来了,堂堂纽约,却为何无法产生像LVMH或开云那样的多品牌集团呢?

这里面当然有历史的原因。LVMH和开云是在双方的“军备竞赛”中成长起来的,LVMH的主席Bernard Arnault和开云集团的总裁Francois-Henri Pinault都有极强的做大意愿,他们通过不断购买奢侈品品牌加强自身的资源矩阵,来与对手抗衡。

LVMH和开云购买的品牌多是有较长历史沉淀且富有时代精神的品牌,但在美国,奢侈品时装行业较新,这意味着许多品牌并没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可讲。《华尔街日报》的前时装专栏作家Christina Binkley曾说,“我们倾向于认为’奢侈’品牌这个概念都完全是欧洲的。”或者说,这是一种“赢者通吃”的看法。

巴黎对奢侈品的行业的支持由来已久,据说从路易十四开始就有一个公会系统存在,来支持奢侈品行业的发展,这为近代的高级时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时尚法国的标签。文化是具有滞后性的,即使美国在近几十年中也发展出了许多定位符合奢侈的品牌,且在商业运作上更加大胆,可人们总是更倾向于认为欧洲才是真正的行业摇篮。

这个评价并不冤枉,据Fashionista表示,美国在自己的手工艺传统上的保护亦有欠缺,且没有行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在LVMH和开云的品牌收购竞赛结束后,这两大集团都转而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设立LVMH Prize此类针对扶持新锐设计师、品牌的奖项。有大品牌做为铺垫,年轻人能得到切实可行的扶植,而不只是从孵化器那里得到一个办公室和一些资金。

另外,欧洲出众的面料和工艺决定了许多品牌要去往米兰或巴黎生产,根据Binkley所说,许多美国设计师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欧洲,只为了拿回一个样品。这种状况既耗费材料人力,还拖延了不少生产的时间,这也是现在美国希望将时尚生产地迁回美国的原因,但此举的弊端也很明显,意味着劳动力和材料运输的成本又将随之增高。因此,美国设计师只能将工作室迁往欧洲,以方便平衡生活和生意。

自始至终都在巴黎时装周上走秀的Chanel

不过,美国的时尚产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竞争优势和野心并没有放在和Dior、Gucci这些品牌的竞争上,美国人的投资组合和欧洲非常不一样。

美国品牌乐于创造一种文化潮流,从早期强调美国元素的Ralph Lauren、Calvin Klein到如今的Supreme、Patagonia等,它们的重心都不在于用定价划分顾客群。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奢侈品生意的做法,而如今的美国品牌也有几个最喜欢宣传的点——可持续、冒险和人文价值。

因此,美国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轻奢品牌,包括Coach、Kate Spade、Tory Burch等。其中,Coach最近收购了Kate Spade的行为,让其想要集团化运作的愿景变得清晰可见。之前,Coach还收购了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以整合在鞋履、生活方式品牌上的资源。

时尚简报FashionREDEF的管理者Mindy Meissen认为,Coach正尝试创造一个时尚集团的雏形,”这反映了美国对此是有渴求的,Coach已经关注品牌传承和工艺许多年,也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档案库,它显然已经占据了一个明确的细分市场。”

但Coach想要真正成为能够可以和法国匹敌的集团,还需要耐心耕耘,而比收购正确的品牌还当务之急的,是先留住外迁的人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LVMH集团

1.7k
  • TOPBRAND | 叹茶观色获融资;茶百道登陆港交所;LVMH集团将举办艺术活动;雀巢任命新首席执行官
  • TOPBRAND | 斗禾科技获融资;零售巨头JD Sports收购Hibbett;Ganni任命首席执行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作为第一大国 为什么美国没有法国那样的超级时装集团?

这背后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美国各自为政的状况不同,法国的一切都由LVMH和开云两大巨头来把控。

纽约街头的时尚达人 图片来源:Time Out

在我们早先的报道中曾提及,由于美国设计师Thom Browne在家乡的时装行业中始终未得到足够重视,今年他远赴法国举办了自己的2018春夏男装发布会。事实上,Browne并非个例,Proenza Schouler、Rodarte等都在今年一月宣布了加入巴黎时装周的计划。

在时装业,能站在巴黎的秀场上是一种荣誉。人们曾对全球四大时装周进行过一个民间排名,巴黎是首位,而纽约垫底,米兰和伦敦分列第二和第三。

该排名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参与品牌的分量,一个是时装周本身的规模大小。无疑,凭着Chanel、Dior、Louis Vuitton等一线奢侈品牌以及诸如Dries Van Noten、Y/Project等新老设计师品牌的参与,且远远大于纽约时装周的规模,使得巴黎时装周更胜一筹。

用时尚网站Fashionista的话说,如果美国时装产业是破碎的,那么法国则兴兴向荣,对于那些羽翼未丰的新兴品牌来说,法国的高定时装周代表着成功和声誉的巅峰,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巴黎的时装业始终在一个有组织有领导力的环境下发展,可纽约则始终缺少一个真正拥有话语权的时装集团。

开云集团总裁Francois Pinault

在巴黎,除了Chanel和爱马仕,LVMH和开云集团几乎掌控了Louis Vuitton、Dior、YSL、Gucci、Balenciaga、Givenchy等所有顶级品牌,而巴黎时装周的成功是这两大集团高水准的组织能力和协同能力的成果,使得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能够让品牌战胜个人意志,从而站在巴黎时装业整体性的利益上考虑。

但纽约时装界却并不是遵照这个逻辑发展的,纽约的品牌们都是各自为营,自己决定或是部分通过和纽约时装协会的协商安排每一季的发布会,纽约时装周因而成为了一个灵活而松散的集会。尤其是近年来,洛杉矶、迈阿密等地的势头渐起,还分散了纽约的资源和影响力,进一步让纽约作为美国时尚中心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那么问题来了,堂堂纽约,却为何无法产生像LVMH或开云那样的多品牌集团呢?

这里面当然有历史的原因。LVMH和开云是在双方的“军备竞赛”中成长起来的,LVMH的主席Bernard Arnault和开云集团的总裁Francois-Henri Pinault都有极强的做大意愿,他们通过不断购买奢侈品品牌加强自身的资源矩阵,来与对手抗衡。

LVMH和开云购买的品牌多是有较长历史沉淀且富有时代精神的品牌,但在美国,奢侈品时装行业较新,这意味着许多品牌并没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可讲。《华尔街日报》的前时装专栏作家Christina Binkley曾说,“我们倾向于认为’奢侈’品牌这个概念都完全是欧洲的。”或者说,这是一种“赢者通吃”的看法。

巴黎对奢侈品的行业的支持由来已久,据说从路易十四开始就有一个公会系统存在,来支持奢侈品行业的发展,这为近代的高级时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时尚法国的标签。文化是具有滞后性的,即使美国在近几十年中也发展出了许多定位符合奢侈的品牌,且在商业运作上更加大胆,可人们总是更倾向于认为欧洲才是真正的行业摇篮。

这个评价并不冤枉,据Fashionista表示,美国在自己的手工艺传统上的保护亦有欠缺,且没有行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在LVMH和开云的品牌收购竞赛结束后,这两大集团都转而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设立LVMH Prize此类针对扶持新锐设计师、品牌的奖项。有大品牌做为铺垫,年轻人能得到切实可行的扶植,而不只是从孵化器那里得到一个办公室和一些资金。

另外,欧洲出众的面料和工艺决定了许多品牌要去往米兰或巴黎生产,根据Binkley所说,许多美国设计师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欧洲,只为了拿回一个样品。这种状况既耗费材料人力,还拖延了不少生产的时间,这也是现在美国希望将时尚生产地迁回美国的原因,但此举的弊端也很明显,意味着劳动力和材料运输的成本又将随之增高。因此,美国设计师只能将工作室迁往欧洲,以方便平衡生活和生意。

自始至终都在巴黎时装周上走秀的Chanel

不过,美国的时尚产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竞争优势和野心并没有放在和Dior、Gucci这些品牌的竞争上,美国人的投资组合和欧洲非常不一样。

美国品牌乐于创造一种文化潮流,从早期强调美国元素的Ralph Lauren、Calvin Klein到如今的Supreme、Patagonia等,它们的重心都不在于用定价划分顾客群。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奢侈品生意的做法,而如今的美国品牌也有几个最喜欢宣传的点——可持续、冒险和人文价值。

因此,美国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轻奢品牌,包括Coach、Kate Spade、Tory Burch等。其中,Coach最近收购了Kate Spade的行为,让其想要集团化运作的愿景变得清晰可见。之前,Coach还收购了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以整合在鞋履、生活方式品牌上的资源。

时尚简报FashionREDEF的管理者Mindy Meissen认为,Coach正尝试创造一个时尚集团的雏形,”这反映了美国对此是有渴求的,Coach已经关注品牌传承和工艺许多年,也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档案库,它显然已经占据了一个明确的细分市场。”

但Coach想要真正成为能够可以和法国匹敌的集团,还需要耐心耕耘,而比收购正确的品牌还当务之急的,是先留住外迁的人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