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畅销榜前100占比四分之一,玛丽苏国漫为什么这么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畅销榜前100占比四分之一,玛丽苏国漫为什么这么多

“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 ,喜欢这种玛丽苏套路的用户还挺多。

作者:TripleFire

提到玛丽苏,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词,网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经典的玛丽苏网文节选:“我和妈妈一样,会流出珍珠眼泪,或许是我太过于完美,完美得像个童话。”“小姐,先生又给您冲了500万美元在您的IC卡上。” 当然,这些只是最低端的玛丽苏作品,至于舶来的《暮光之城》、本土的《芈月传》等,就是进阶版玛丽苏了。

而现在,不仅是网文和影视剧,漫画作品中玛丽苏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有业内人士告诉三文娱,玛丽苏漫画中的头部作品《纯情丫头火辣辣》,其公司三福互娱每月能够得到的付费订阅分成达数十万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玛丽苏漫画读者的消费力是多么强大。

从网文到漫画和影视剧,玛丽苏文化为什么能够一路畅销?热爱着玛丽苏的受众,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主们

先来界定一下概念,玛丽苏,即Mary Sue的音译,出自国外的同人小说圈。某外国作者创造了一个名叫Mary Sue的虚构女主角在自编的科幻同人文里尽情YY,名声大振,这个虚构名字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类型。

也就是这篇小说奠定了玛丽苏女主的几大特点: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特殊的才能,以及人人都爱她,桃花朵朵开。

大周互娱COO、前起点常务副总编碧落黄泉告诉三文娱,其实玛丽苏文化在国内的发展追根溯源,是由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的风靡所带来的。“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是对玛丽苏的经典总结,现在的女性向作品,多数都或多或少都承袭了玛丽苏的风格,只是程度不一。

清穿类小说,算是国内作者们将玛丽苏发展得较为有特色的一条分支,黄泉分析,这类小说中会有几个特定符号的男性围绕着女主:事业、家庭、友情、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大家熟悉的《步步惊心》为例,比如四阿哥,符号是事业;温文尔雅的老八,符号是家庭;老十三,是友情的代表;老十四,为女主要死要活的。这一系列符号最终固定为一套完整的人设,可以套用在任何故事背景下。

《步步惊心》人物关系图

近日热播的《楚乔传》,则是一部非典型性的玛丽苏剧,打着女权的旗号,女主角仍然是玛丽苏故事里的套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关键时刻,总有忠心后宫为女主解决问题。不仅是《楚乔传》,近年里的《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锦绣未央》,也都是这样的套路,全剧都被错综复杂的恋爱线缠绕。

再来看看玛丽苏漫画的情况,以腾讯动漫平台上的月度VIP作品榜(即畅销榜)为例,前100名的作品中,有四分之一的作品是玛丽苏漫画。

从作品简介来判断,标红作品都属于玛丽苏漫画

严格来说的话,这些漫画多数还停留在玛丽苏文化的初级阶段:完美的善良单纯女主角,搭配黑道男友、霸道总裁等高冷多金的男主角,两人间的爱情是绝对主线。此外,部分漫画还带有一些软色情的成分在其中,这与多年前玛丽苏网文中出现的描写粗浅的“肉”又有些类似。

这些玛丽苏作品,在网文、影视、漫画等各个行业内,都已圈住了自己的领地,拥有大批消费欲望强烈的用户。

男权思想下的玛丽苏文化

那么,玛丽苏题材为什么能如此长兴不衰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主流受众群。

玛丽苏作品的对应用户,在过去的长期印象中,大家总认为是低龄化的女性中小学生,但仅仅依靠她们真的能够产生数百亿播放量、每月数十万漫画分成费用吗?

事实上,年轻女性白领同样是玛丽苏作品的重要用户,甚至主力消费军。她们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热衷于幻想中的爱情,会主动将自己代入到玛丽苏故事中,希望和女主一样坐拥帅气多金的后宫们。

知乎上一位专栏作者时悦写道,这些玛丽苏剧赚足了收视率和眼球的原因,一定与其整体剧集走向迎合观众的口味有莫大的关系。玛丽苏和杰克苏的核心在于抓住了普通人渴望逆袭的潜意识。将普通的自己投射到男女主角中,享受这种虚拟的快感。

黄泉认为,玛丽苏作品吸引这些读者的关键之处在于满足用户心理诉求:在东方的儒家文明体系下,女性社会地位一直很低,幸福与伴侣捆绑在一起。这种女性被物化、被作为附庸的固有印象,就以玛丽苏的形式反映在了文娱作品中,在满足女性幻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让女性接受自己从属和附庸的地位。

沉迷尬舞的武媚娘

而如前文所提到的以女权为卖点的玛丽苏剧,甚至比传统的玛丽苏题材要更加极端——女主们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取得的成功完全依附于男性,同时还要宣传女主的故事多么励志。

在这样的环境下,玛丽苏作品几乎适用于所有东方女性,人气更是一部火爆过一部:《楚乔传》全网播放量超300亿,《武媚娘传奇》平均收视率3.0以上,《花千骨》成为2015年度收视率亚军,还有极光动漫、有鹿文化等漫画CP的头部作品,都能在全网积累数十万粉丝,每月为公司带来可观的订阅分成收入,如《我的黑道男友》、《豪门第一盛婚》等漫画,都长期在各个漫画平台的付费榜单上位于前列,这些数据都在证明玛丽苏大行其道是有其市场需求的。

玛丽苏作品怎么做才能不脑残?

虽然总有人在吐槽玛丽苏脑残、小鲜肉没演技,但这些玛丽苏作品走红的背后,还是自有其套路存在。就像金庸的《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等几部作品中,男主角同样是人见人爱桃花遍地,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称得上是玛丽苏的翻版“杰克苏”,但作品的文学性又是不可否定的。

也就是说,其实作品题材并没有高低之分,重点在于作者的故事究竟讲得怎么样,以及把人物置于何种背景格局当中。

张无忌的“后宫”们,他是杰克苏吗?

金庸在创作中,没有过分放大韦小宝、张无忌们的主角光环,更没有把爱情作为主要的故事脉络,而是将爱情糅杂在壮阔的家国情怀、门派恩怨传承中。

事实上,主角的美好特质能够吸引故事中的其他人,以及用户们的喜爱,能够让用户代入自己,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如果过分吹捧这些优点,并将小情小爱作为故事的重心,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还有读者认为,故事中的配角应同样注重,而不是让女主角一人出彩。现在的许多玛丽苏作品,把所有优点集中在女主角身上,而其他配角塑造趋于刻板化,同样的角色和故事套在不同背景下就是一部新作,这样千篇一律的玛丽苏,难免让人觉得脑残。

小结

总的来说,局限玛丽苏的并不是题材而是内容,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玛丽苏题材可以说得上是大量女性用户的刚需,哪怕口碑再烂,也总有玛丽苏作品前赴后继地产出。当然,他们大可以靠玛丽苏+大IP+小鲜肉的套路捞一笔快钱。

但是,如果想要达到一定高度,乃至像金庸的经典作品,经历多年数十个版本的演绎,还能不断吸引新老粉丝的关注,那么如何将玛丽苏内核的故事讲好,让玛丽苏摆脱“脑残”的骂名,还是创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畅销榜前100占比四分之一,玛丽苏国漫为什么这么多

“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 ,喜欢这种玛丽苏套路的用户还挺多。

作者:TripleFire

提到玛丽苏,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词,网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经典的玛丽苏网文节选:“我和妈妈一样,会流出珍珠眼泪,或许是我太过于完美,完美得像个童话。”“小姐,先生又给您冲了500万美元在您的IC卡上。” 当然,这些只是最低端的玛丽苏作品,至于舶来的《暮光之城》、本土的《芈月传》等,就是进阶版玛丽苏了。

而现在,不仅是网文和影视剧,漫画作品中玛丽苏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有业内人士告诉三文娱,玛丽苏漫画中的头部作品《纯情丫头火辣辣》,其公司三福互娱每月能够得到的付费订阅分成达数十万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玛丽苏漫画读者的消费力是多么强大。

从网文到漫画和影视剧,玛丽苏文化为什么能够一路畅销?热爱着玛丽苏的受众,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主们

先来界定一下概念,玛丽苏,即Mary Sue的音译,出自国外的同人小说圈。某外国作者创造了一个名叫Mary Sue的虚构女主角在自编的科幻同人文里尽情YY,名声大振,这个虚构名字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类型。

也就是这篇小说奠定了玛丽苏女主的几大特点: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特殊的才能,以及人人都爱她,桃花朵朵开。

大周互娱COO、前起点常务副总编碧落黄泉告诉三文娱,其实玛丽苏文化在国内的发展追根溯源,是由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的风靡所带来的。“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是对玛丽苏的经典总结,现在的女性向作品,多数都或多或少都承袭了玛丽苏的风格,只是程度不一。

清穿类小说,算是国内作者们将玛丽苏发展得较为有特色的一条分支,黄泉分析,这类小说中会有几个特定符号的男性围绕着女主:事业、家庭、友情、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大家熟悉的《步步惊心》为例,比如四阿哥,符号是事业;温文尔雅的老八,符号是家庭;老十三,是友情的代表;老十四,为女主要死要活的。这一系列符号最终固定为一套完整的人设,可以套用在任何故事背景下。

《步步惊心》人物关系图

近日热播的《楚乔传》,则是一部非典型性的玛丽苏剧,打着女权的旗号,女主角仍然是玛丽苏故事里的套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关键时刻,总有忠心后宫为女主解决问题。不仅是《楚乔传》,近年里的《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锦绣未央》,也都是这样的套路,全剧都被错综复杂的恋爱线缠绕。

再来看看玛丽苏漫画的情况,以腾讯动漫平台上的月度VIP作品榜(即畅销榜)为例,前100名的作品中,有四分之一的作品是玛丽苏漫画。

从作品简介来判断,标红作品都属于玛丽苏漫画

严格来说的话,这些漫画多数还停留在玛丽苏文化的初级阶段:完美的善良单纯女主角,搭配黑道男友、霸道总裁等高冷多金的男主角,两人间的爱情是绝对主线。此外,部分漫画还带有一些软色情的成分在其中,这与多年前玛丽苏网文中出现的描写粗浅的“肉”又有些类似。

这些玛丽苏作品,在网文、影视、漫画等各个行业内,都已圈住了自己的领地,拥有大批消费欲望强烈的用户。

男权思想下的玛丽苏文化

那么,玛丽苏题材为什么能如此长兴不衰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主流受众群。

玛丽苏作品的对应用户,在过去的长期印象中,大家总认为是低龄化的女性中小学生,但仅仅依靠她们真的能够产生数百亿播放量、每月数十万漫画分成费用吗?

事实上,年轻女性白领同样是玛丽苏作品的重要用户,甚至主力消费军。她们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热衷于幻想中的爱情,会主动将自己代入到玛丽苏故事中,希望和女主一样坐拥帅气多金的后宫们。

知乎上一位专栏作者时悦写道,这些玛丽苏剧赚足了收视率和眼球的原因,一定与其整体剧集走向迎合观众的口味有莫大的关系。玛丽苏和杰克苏的核心在于抓住了普通人渴望逆袭的潜意识。将普通的自己投射到男女主角中,享受这种虚拟的快感。

黄泉认为,玛丽苏作品吸引这些读者的关键之处在于满足用户心理诉求:在东方的儒家文明体系下,女性社会地位一直很低,幸福与伴侣捆绑在一起。这种女性被物化、被作为附庸的固有印象,就以玛丽苏的形式反映在了文娱作品中,在满足女性幻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让女性接受自己从属和附庸的地位。

沉迷尬舞的武媚娘

而如前文所提到的以女权为卖点的玛丽苏剧,甚至比传统的玛丽苏题材要更加极端——女主们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取得的成功完全依附于男性,同时还要宣传女主的故事多么励志。

在这样的环境下,玛丽苏作品几乎适用于所有东方女性,人气更是一部火爆过一部:《楚乔传》全网播放量超300亿,《武媚娘传奇》平均收视率3.0以上,《花千骨》成为2015年度收视率亚军,还有极光动漫、有鹿文化等漫画CP的头部作品,都能在全网积累数十万粉丝,每月为公司带来可观的订阅分成收入,如《我的黑道男友》、《豪门第一盛婚》等漫画,都长期在各个漫画平台的付费榜单上位于前列,这些数据都在证明玛丽苏大行其道是有其市场需求的。

玛丽苏作品怎么做才能不脑残?

虽然总有人在吐槽玛丽苏脑残、小鲜肉没演技,但这些玛丽苏作品走红的背后,还是自有其套路存在。就像金庸的《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等几部作品中,男主角同样是人见人爱桃花遍地,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称得上是玛丽苏的翻版“杰克苏”,但作品的文学性又是不可否定的。

也就是说,其实作品题材并没有高低之分,重点在于作者的故事究竟讲得怎么样,以及把人物置于何种背景格局当中。

张无忌的“后宫”们,他是杰克苏吗?

金庸在创作中,没有过分放大韦小宝、张无忌们的主角光环,更没有把爱情作为主要的故事脉络,而是将爱情糅杂在壮阔的家国情怀、门派恩怨传承中。

事实上,主角的美好特质能够吸引故事中的其他人,以及用户们的喜爱,能够让用户代入自己,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如果过分吹捧这些优点,并将小情小爱作为故事的重心,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还有读者认为,故事中的配角应同样注重,而不是让女主角一人出彩。现在的许多玛丽苏作品,把所有优点集中在女主角身上,而其他配角塑造趋于刻板化,同样的角色和故事套在不同背景下就是一部新作,这样千篇一律的玛丽苏,难免让人觉得脑残。

小结

总的来说,局限玛丽苏的并不是题材而是内容,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玛丽苏题材可以说得上是大量女性用户的刚需,哪怕口碑再烂,也总有玛丽苏作品前赴后继地产出。当然,他们大可以靠玛丽苏+大IP+小鲜肉的套路捞一笔快钱。

但是,如果想要达到一定高度,乃至像金庸的经典作品,经历多年数十个版本的演绎,还能不断吸引新老粉丝的关注,那么如何将玛丽苏内核的故事讲好,让玛丽苏摆脱“脑残”的骂名,还是创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