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可支配收入用于出行 分时租赁促进城市交通服务供给侧改革

7月26日,由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举办的主题为“‘享’象进行时”的2017共享经济大数据沙龙在上海SOHO3Q正式召开。

大数据、云计算、宽带网络和智能终端四种力量的聚合,共同催生“共享经济”新形态的到来。作为共享经济圈的一部分,共享出行成为当下共享经济中最火热的维度。目前,中国以每年超过百亿的共享出行次数、67%的市场份额领先于世界共享出行产业。在中国市场以EVCARD、滴滴、ofo小黄车为代表的分时租赁、实时打车和共享单车成为三种主流的共享出行方式。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数据显示,每年人们将大约10%的可支配收入花费在出行上,且该个比例递增。消费理念逐渐向“轻资产”靠拢的千禧一代更喜欢用分时租赁的方式代替购买一辆私家车,以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以EVCARD常见的三个电动车型号荣威E50,奇瑞EQ和宝马i3为例,选择购买车辆的每公里花费比使用分时租赁至少贵0.56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四月,中国汽油消费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6.3%,在汽车销量稳速增长的背景下这无疑释放出新的信号,以EVCARD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加速“绿色革命”到来。根据数据显示,到2030年,共享EV汽车和共享出行模式可以减少60%城市交通尾气,氮氧化合物和PM2.5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得到缓解。

在便利消费者出行之外,从更大的社会维度而言,共享经济更是另外一种路径的资源革命,不仅蕴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还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共享出行一改传统的“产权”概念,变为“合作信任”,是从拥有权、使用权到创造权的组织关系再造。

与此同时,分时租赁也成为城市交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议题。从用户角度而言,不管是否拥有私家停车位,用户都可以获得汽车的使用权,从而缓解了政府面对居民停车资源使用保障公平性方面的压力。

从上游产业链来看,目前国内市面上渗透率较高的分时租赁公司实际上是大多整车厂业务的延展,例如上汽所投资的EVCARD和戴姆勒投资的Car2Go,这些大企业的战略布局无疑会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结构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服务引导型转移,深远影响企业的供给侧改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