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提前实现盈利 微粒贷已发放贷款3600亿元

这家没有任何物理网点的银行2016年净利润4.01亿元,暂居民营银行盈利榜首。

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已经开始盈利了。

这家银行新近发布的2016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微众银行全年营收24.5亿元,同比增长8%;资产总额520亿元,去年同期为96亿元,增幅达到440%;贷款余额308亿元,同比增加289亿元,增幅为697%;在开业的第二个完整年,比原计划提前实现盈利,当年录得净利润4.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在不良率方面,截至2016年末,微众银行信贷资产规模比年初增长了7倍,不良率仅为0.32%,其风控能力得以初步验证。

开业两年来,微众银行通过构建A+B+C+D的金融科技基础服务功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赋能者,帮助合作金融机构提高金融科技水平,降低成本。

A即人工智能(AI),微众银行在AI方面有很多尝试,如今,微众银行98%的来自客户的问题甚至投诉可能都是通过机器人回复。B即区块链(Blockchain),微众银行已经与腾讯云联合开发了首个金融联盟链产品,同时还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探索。C即云计算(Cloud),通过使用云计算和开源软件,微众银行可以把运营成本降到传统银行的1/10或者更低水平。此外,微众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完全应用分布式架构构建的商业银行。D即大数据(Big Data),微众银行通过社交行为和交易行为的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授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区块链应用方面,7月31日,微众银行、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联合发布消息,将三方共同开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BCOS(取BlockChain OpenSource涵义命名)完全开源。据悉,BCOS平台通过集成身份认证、非对称加密算法、引入技术治理功能、支持全面监管审计功能等举措,可支持多个行业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方面,微众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完全应用分布式架构构建的商业银行。微众银行的分布式架构采用开源技术,基本上彻底的去除了IBM等等大公司的关键技术的系统,是国内首个完整自主可控的银行科技系统。通过这样分布式的系统可以用几千台非常小的PC服务器,取代传统银行大型机构的主机,从而节省成本。IT成本上,微众银行是IT成本是同业水平的十分之一。

微粒贷也是综合运用ABCD推出的产品,通过QQ和微信的入口获客,是微众银行首创的国内首个基于社交数据风控的移动端自助式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微粒贷在资产端和资金端都有着不同于其他银行消费金融类产品的来源。

资产端,在客户服务方面,微粒贷覆盖的客户正是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部分。贷款结构上, 99.5%的客户贷款余额小于五万元,88%的客户实际贷款小于两万元。客群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在40%。

而在资金端,微众银行便从两年前开始,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了联合贷款模式,创造性地把一批中小商业银行拉进微粒贷这一创新型产品中,充分调动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势,共同向个人和微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通过联合借贷模式,微众银行提供客户筛选、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和线下资源,双方共同向普罗大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中的两大难点:低成本触达客户、有效控制风险。据悉,微众银行签约并已成功上线运营的合作金融机构数量36家,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此外,微众银行用“连接者”的模式将合作伙伴、业务产品和海量用户连接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取长补短互助共赢,共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谋求发展之道。

根据微众银行官方数据,截至到2017年5月15日, 上线两年的“微粒贷”累积发放贷款总金额3600亿元,总笔数4400万笔,笔均放款8200元,最高贷款日规模2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20万笔。主动授信客户数约9800万,城市覆盖567个,开通激活用户2200万。

当前微众银行主要收入与利润来自于微粒贷产品,直通银行业务和车贷业务目前规模都尚小,对于过去两年发展的不足,微众银行也清晰地意识到: “公司负债结构仍然单一,存款和理财业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亟待提高,内部管理流程和机制仍需完善。”

微众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17年,微众将稳步发展已有业务,通过拓宽客户基础、丰富服务场景、拓展合作平台、完善风控体系、优化科技系统等,保持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微众银行还表示,将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包括直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与微信支付结合的存款业务、创新支付等方面,力求找到2—3个有特色、可持续的新业务,也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投入于科技,在不断完善基础能力的同时,尝试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科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众银行

2.7k
  • 凝心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微众银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 【财富周报】2023超四成券商净利实现高增长,山东预制菜产业基金落户诸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微众银行提前实现盈利 微粒贷已发放贷款3600亿元

这家没有任何物理网点的银行2016年净利润4.01亿元,暂居民营银行盈利榜首。

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已经开始盈利了。

这家银行新近发布的2016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微众银行全年营收24.5亿元,同比增长8%;资产总额520亿元,去年同期为96亿元,增幅达到440%;贷款余额308亿元,同比增加289亿元,增幅为697%;在开业的第二个完整年,比原计划提前实现盈利,当年录得净利润4.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在不良率方面,截至2016年末,微众银行信贷资产规模比年初增长了7倍,不良率仅为0.32%,其风控能力得以初步验证。

开业两年来,微众银行通过构建A+B+C+D的金融科技基础服务功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赋能者,帮助合作金融机构提高金融科技水平,降低成本。

A即人工智能(AI),微众银行在AI方面有很多尝试,如今,微众银行98%的来自客户的问题甚至投诉可能都是通过机器人回复。B即区块链(Blockchain),微众银行已经与腾讯云联合开发了首个金融联盟链产品,同时还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探索。C即云计算(Cloud),通过使用云计算和开源软件,微众银行可以把运营成本降到传统银行的1/10或者更低水平。此外,微众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完全应用分布式架构构建的商业银行。D即大数据(Big Data),微众银行通过社交行为和交易行为的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授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区块链应用方面,7月31日,微众银行、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联合发布消息,将三方共同开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BCOS(取BlockChain OpenSource涵义命名)完全开源。据悉,BCOS平台通过集成身份认证、非对称加密算法、引入技术治理功能、支持全面监管审计功能等举措,可支持多个行业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方面,微众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完全应用分布式架构构建的商业银行。微众银行的分布式架构采用开源技术,基本上彻底的去除了IBM等等大公司的关键技术的系统,是国内首个完整自主可控的银行科技系统。通过这样分布式的系统可以用几千台非常小的PC服务器,取代传统银行大型机构的主机,从而节省成本。IT成本上,微众银行是IT成本是同业水平的十分之一。

微粒贷也是综合运用ABCD推出的产品,通过QQ和微信的入口获客,是微众银行首创的国内首个基于社交数据风控的移动端自助式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微粒贷在资产端和资金端都有着不同于其他银行消费金融类产品的来源。

资产端,在客户服务方面,微粒贷覆盖的客户正是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部分。贷款结构上, 99.5%的客户贷款余额小于五万元,88%的客户实际贷款小于两万元。客群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在40%。

而在资金端,微众银行便从两年前开始,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了联合贷款模式,创造性地把一批中小商业银行拉进微粒贷这一创新型产品中,充分调动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势,共同向个人和微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通过联合借贷模式,微众银行提供客户筛选、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和线下资源,双方共同向普罗大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中的两大难点:低成本触达客户、有效控制风险。据悉,微众银行签约并已成功上线运营的合作金融机构数量36家,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此外,微众银行用“连接者”的模式将合作伙伴、业务产品和海量用户连接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取长补短互助共赢,共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谋求发展之道。

根据微众银行官方数据,截至到2017年5月15日, 上线两年的“微粒贷”累积发放贷款总金额3600亿元,总笔数4400万笔,笔均放款8200元,最高贷款日规模2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20万笔。主动授信客户数约9800万,城市覆盖567个,开通激活用户2200万。

当前微众银行主要收入与利润来自于微粒贷产品,直通银行业务和车贷业务目前规模都尚小,对于过去两年发展的不足,微众银行也清晰地意识到: “公司负债结构仍然单一,存款和理财业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亟待提高,内部管理流程和机制仍需完善。”

微众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17年,微众将稳步发展已有业务,通过拓宽客户基础、丰富服务场景、拓展合作平台、完善风控体系、优化科技系统等,保持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微众银行还表示,将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包括直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与微信支付结合的存款业务、创新支付等方面,力求找到2—3个有特色、可持续的新业务,也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投入于科技,在不断完善基础能力的同时,尝试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科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