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要申请国外大学?我就问你脑洞够不够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要申请国外大学?我就问你脑洞够不够大

对于17世纪时的哈佛而言,创新并不是第一要务,它新英格兰的第一所学院着重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和律师,因此课程设置也比较保守,还会要求大一新生在入校前就掌握拉丁语。

以往在学生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我们总强调不要模仿,坚持创新,有的人当真了,有的人听听也就过了。

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创新”这个由于提及次数过多而略显无聊的词汇对于申请国外大学有多重要吗?

师姐今天想来聊聊这个话题,说说随处可见的Brainstorm,或者宿舍里的艺术餐厅,哦对了,还有宿舍楼里的大神涂鸦……反正创新就是从不无聊,只有没想到,没有不可能!

一、想申请国外的大学,你知道“创新”有多重要吗?

单说创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像是陈词滥调,所以我们拒绝讲大道理,师姐带着你从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巴黎国际城大学这四所大学最真实案例中看看“创新”在海外高等教育里所扮演的角色,故事很有趣,不信就往下读。

(一)哈佛——从拉丁语到创新标语

对于17世纪时的哈佛而言,创新并不是第一要务,它新英格兰的第一所学院着重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和律师,因此课程设置也比较保守,还会要求大一新生在入校前就掌握拉丁语。

然而近年来哈佛和“创新”一词几乎已经融为了一体,不管是文人艺术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十分强调创新,甚至在学校网站上还特意说明了:“我们的标语就是创新”。

其实不只是哈佛,美国排名很好的知名院校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维的能力有很高标准,所以师姐认真提醒正在准备赴美读大学的同鞋们:“如今想要申请顶尖院校,除了成绩优秀之外,你恐怕还要先想几个问题:第一,我是怎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申请材料中(尤其是essay里)如何体现?第二,我有哪些独一无二且有意义的想法和行动。”

(二)斯坦福——随时随地都可以Brainstorm

说完了哈佛,再来看看另一所名校,斯坦福。要知道,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秋季学期之招收了5%的申请者,可以说是全美最“挑剔”的一所高等学府了,但这里的确是实力大咖云集的地方,比如像PayPal的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还有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Kevin Systrom,以及红极一时的“阅后即焚”软件Snapchat的幕后团队。斯坦福在很多人心中是当之无愧的 “创新思想者聚集地”,而那里的学生们也的确很享受这种思想可以发生激烈碰撞的氛围,他们把一个good idea由憧憬变成现实的过程总结为:“观察、思考、归纳、建模、创新”,而据学生们说:“斯坦福校园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学生们brainstorm的地方,任何一个平面都是书写创意的画布,随时随地不拘泥于形式。”师姐听完表示:“不愧是名校,认真起来的样子就是这么霸气!”

(三)哥伦比亚大学——高材生和他的宿舍美食

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哥大(Columbia University)的小帅哥火了,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家不仅是个有颜值、有才华的实力学霸,而且人家还超级有想法有创意,讲真,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啊!

还没听说过他的故事的童鞋们别急,师姐给你讲一下:这位名叫Jonah Reider的小伙子才刚刚二十出头,在哥大读书期间他把自己的宿舍改成了一家餐厅,餐厅地方不大,但不管是食物还是陈设都颇为艺术,竟莫名地营造出了些许亲切,甚至略点神秘感的氛围,就像是一个朋友们私下聚会的秘密站点。

Jonah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大学食堂里吃不到的菜,在他的“宿舍餐厅”里,每天晚上的菜品价格都可能不一样,人均消费大约在10到20美元,顾客们还有可能吃到免费赠送的开胃菜。另外,如果你喜欢喝一小杯价格实惠的红酒或者鸡尾酒也完全不成问题的!

Jonah对自己这家创意餐厅的定位是:“将食物与艺术、音乐、娱乐以及设计相结合。”除此之外他还补充道:“我们的食物是新鲜当季的,同时这些菜也体现了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创意。”都说会做饭的男生很讨巧,那么会做饭的实力学霸不知道会不会深得你心呢?

(四)巴黎国际城大学——宿舍楼里的涂鸦艺术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移到法国,被誉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巴黎自然在创新这件事上也玩出了新高度。

2017年夏天,巴黎国际城大学的学校管理员们突发奇想地决定要在一些宿舍楼上“搞一点创意”,虽然是突发奇想吧,但这之后的动静可着实不小。

想法一出,学校就“广发英雄帖”邀请了百名涂鸦艺术家开始行动,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肆意施展着自己的创作,天马行空的大神级作品似乎让宿舍楼道都变成了另外一个充满艺术想象的空间,以至于置身其间的人们或许都不敢相信眼前这景象会出现在宿舍楼里。看到了人家的宿舍楼,师姐由衷觉得:“原来创意真是有‘魔力’的啊!”

二、高中生的创新,美国大学想通过各类竞赛考查什么?

以上说的都是大学,但其实创新一词在美国青少年阶段就已经非常看重了,比如2017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机器人大赛,来自150个国家的高中生参加了这场比赛,而这场比赛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国际青少年在STEM学科(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技巧。

在大赛开始前,每个国家的选手组成各自的team,然后每个team都会领到一个工具箱,而选手们的任务就是用手上这个工具箱里的工具组装自己的机器人。Felix Leonard是这个比赛中的一个选手,只有17岁的他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通过这个比赛,我们学会了在面对难题时怎样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只要坚持创新和尝试,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和Felix有同样经历的另一名参赛选手表示:“我们在课上学到了很多理论,而在这样的比赛中大家终于能发挥自己的创意,思考如何把理论技巧应用到实际场合。”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和师姐一样被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们如此深刻的见解打动了?其实现在诸如此类的国际竞赛并不少见,以前师姐也见过不少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高中生为了背景提升专门去参加机器人大赛或是商业模拟联赛,这样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术背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术成就其实并不是大学想要考查的重中之重,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才更受大学青睐,因为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好了,创新的故事和重要性就讲到这里,希望至此也让更多计划申请美国大学的孩纸们对自己的申请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创新”早已融入到美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中,所以在大家的申请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或人云亦云,展现自己真实独特和独立创新的一面才是申请的王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要申请国外大学?我就问你脑洞够不够大

对于17世纪时的哈佛而言,创新并不是第一要务,它新英格兰的第一所学院着重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和律师,因此课程设置也比较保守,还会要求大一新生在入校前就掌握拉丁语。

以往在学生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我们总强调不要模仿,坚持创新,有的人当真了,有的人听听也就过了。

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创新”这个由于提及次数过多而略显无聊的词汇对于申请国外大学有多重要吗?

师姐今天想来聊聊这个话题,说说随处可见的Brainstorm,或者宿舍里的艺术餐厅,哦对了,还有宿舍楼里的大神涂鸦……反正创新就是从不无聊,只有没想到,没有不可能!

一、想申请国外的大学,你知道“创新”有多重要吗?

单说创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像是陈词滥调,所以我们拒绝讲大道理,师姐带着你从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巴黎国际城大学这四所大学最真实案例中看看“创新”在海外高等教育里所扮演的角色,故事很有趣,不信就往下读。

(一)哈佛——从拉丁语到创新标语

对于17世纪时的哈佛而言,创新并不是第一要务,它新英格兰的第一所学院着重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和律师,因此课程设置也比较保守,还会要求大一新生在入校前就掌握拉丁语。

然而近年来哈佛和“创新”一词几乎已经融为了一体,不管是文人艺术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十分强调创新,甚至在学校网站上还特意说明了:“我们的标语就是创新”。

其实不只是哈佛,美国排名很好的知名院校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维的能力有很高标准,所以师姐认真提醒正在准备赴美读大学的同鞋们:“如今想要申请顶尖院校,除了成绩优秀之外,你恐怕还要先想几个问题:第一,我是怎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申请材料中(尤其是essay里)如何体现?第二,我有哪些独一无二且有意义的想法和行动。”

(二)斯坦福——随时随地都可以Brainstorm

说完了哈佛,再来看看另一所名校,斯坦福。要知道,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秋季学期之招收了5%的申请者,可以说是全美最“挑剔”的一所高等学府了,但这里的确是实力大咖云集的地方,比如像PayPal的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还有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Kevin Systrom,以及红极一时的“阅后即焚”软件Snapchat的幕后团队。斯坦福在很多人心中是当之无愧的 “创新思想者聚集地”,而那里的学生们也的确很享受这种思想可以发生激烈碰撞的氛围,他们把一个good idea由憧憬变成现实的过程总结为:“观察、思考、归纳、建模、创新”,而据学生们说:“斯坦福校园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学生们brainstorm的地方,任何一个平面都是书写创意的画布,随时随地不拘泥于形式。”师姐听完表示:“不愧是名校,认真起来的样子就是这么霸气!”

(三)哥伦比亚大学——高材生和他的宿舍美食

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哥大(Columbia University)的小帅哥火了,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家不仅是个有颜值、有才华的实力学霸,而且人家还超级有想法有创意,讲真,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啊!

还没听说过他的故事的童鞋们别急,师姐给你讲一下:这位名叫Jonah Reider的小伙子才刚刚二十出头,在哥大读书期间他把自己的宿舍改成了一家餐厅,餐厅地方不大,但不管是食物还是陈设都颇为艺术,竟莫名地营造出了些许亲切,甚至略点神秘感的氛围,就像是一个朋友们私下聚会的秘密站点。

Jonah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大学食堂里吃不到的菜,在他的“宿舍餐厅”里,每天晚上的菜品价格都可能不一样,人均消费大约在10到20美元,顾客们还有可能吃到免费赠送的开胃菜。另外,如果你喜欢喝一小杯价格实惠的红酒或者鸡尾酒也完全不成问题的!

Jonah对自己这家创意餐厅的定位是:“将食物与艺术、音乐、娱乐以及设计相结合。”除此之外他还补充道:“我们的食物是新鲜当季的,同时这些菜也体现了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创意。”都说会做饭的男生很讨巧,那么会做饭的实力学霸不知道会不会深得你心呢?

(四)巴黎国际城大学——宿舍楼里的涂鸦艺术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移到法国,被誉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巴黎自然在创新这件事上也玩出了新高度。

2017年夏天,巴黎国际城大学的学校管理员们突发奇想地决定要在一些宿舍楼上“搞一点创意”,虽然是突发奇想吧,但这之后的动静可着实不小。

想法一出,学校就“广发英雄帖”邀请了百名涂鸦艺术家开始行动,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肆意施展着自己的创作,天马行空的大神级作品似乎让宿舍楼道都变成了另外一个充满艺术想象的空间,以至于置身其间的人们或许都不敢相信眼前这景象会出现在宿舍楼里。看到了人家的宿舍楼,师姐由衷觉得:“原来创意真是有‘魔力’的啊!”

二、高中生的创新,美国大学想通过各类竞赛考查什么?

以上说的都是大学,但其实创新一词在美国青少年阶段就已经非常看重了,比如2017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机器人大赛,来自150个国家的高中生参加了这场比赛,而这场比赛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国际青少年在STEM学科(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技巧。

在大赛开始前,每个国家的选手组成各自的team,然后每个team都会领到一个工具箱,而选手们的任务就是用手上这个工具箱里的工具组装自己的机器人。Felix Leonard是这个比赛中的一个选手,只有17岁的他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通过这个比赛,我们学会了在面对难题时怎样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只要坚持创新和尝试,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和Felix有同样经历的另一名参赛选手表示:“我们在课上学到了很多理论,而在这样的比赛中大家终于能发挥自己的创意,思考如何把理论技巧应用到实际场合。”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和师姐一样被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们如此深刻的见解打动了?其实现在诸如此类的国际竞赛并不少见,以前师姐也见过不少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高中生为了背景提升专门去参加机器人大赛或是商业模拟联赛,这样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术背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术成就其实并不是大学想要考查的重中之重,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才更受大学青睐,因为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好了,创新的故事和重要性就讲到这里,希望至此也让更多计划申请美国大学的孩纸们对自己的申请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创新”早已融入到美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中,所以在大家的申请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或人云亦云,展现自己真实独特和独立创新的一面才是申请的王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