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瑞银证券预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或达40GW 多晶硅供需仍吃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瑞银证券预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或达40GW 多晶硅供需仍吃紧

光伏行业保持高速发展,但其各细分领域的受益程度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今年“6·30抢装潮”比以往时候都来得迟一些,但在抢装潮推动下,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仍然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

国家能源局本月4日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信息简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GW,同比增长9%。其中,6月份单月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3.15GW,同比增长16%。

瑞银证券中国公用事业及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刘帅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今年下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在2016年下半年12GW的基础上增长至14-16GW,从而,今年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总量有望摸高至40GW。

事实上,随着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此前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原定装机目标提早实现已快成为现实。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便指出,“今年国内装机量将提前完成‘十三五’光伏发电装机目标,未来三年,国内市场增速存在着下滑的可能性,不能盲目乐观。”一时之间,政策空间的有限与迅猛的行业发展速度形成对比,进而成为光伏行业人士的担忧。

不过,这一忧虑很快得到缓解。7月2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与此同时,《意见》所附属的《2017~2020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则表明此前制定的装机目标已经被上调。对此,瑞银证券测算,2017-2020年,国内每年规划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37-39GW,而截至2020年,国内累计光伏装机量有望高达225GW。

刘帅分析,光伏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成本下降快速。“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基本上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下降,而未来四到五年,这个下降空间仍有望维持每年15%的速度。”

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也推进“平价上网”渐行渐近。瑞银证券表示,约2020年左右,发电侧“平价上网”即可实现,而用户侧的“平价上网”更将在2018年左右实现。瑞银证券还预计,“今后光伏电价每年都会下调,直到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但电价下调幅度将跟随成本降幅,因而不会影响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尽管当下光伏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具体到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其各细分领域的受益程度不尽相同。瑞银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上整合最充分、供给过剩程度最低的环节将最为受益,主要是上游企业(多晶硅/硅片)和光伏玻璃制造商。”对此,瑞银证券给出了几家主要领先的企业,包括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隆基股份(601012.SH)、信义光能(00968.HK)。

今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一线厂商扩产的消息屡见不鲜。例如多晶硅龙头企业保利协鑫能源于4月份宣布投资近57亿元在新疆投建年产能为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通威股份(600438.SH)宣布累计投资160亿元分别用于两个年产能5万吨的高纯多晶硅项目的建设。

国内多晶硅产能现状普遍给人的感觉是过剩,这一度引发工信部拟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给多晶硅行业打“过剩预防针”。但实际上,国内多晶硅产能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刘帅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认为,“多晶硅总产能加起来可能是过剩的,但是有效产能不过剩,甚至是短缺的。”刘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衡量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最好信号是看产品价格,“如果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基本上是一路下跌的,厂商的毛利也是下跌。但是多晶硅价格现在走势强劲,今年从7月初以来价格涨势明显,这说明现在需求非常强,供需吃紧。”

刘帅还认为,多晶硅产能扩张并非负面消息。“一是全球需求增长很快,每年光伏装机量需求增长迅猛。另外,从整个光伏产业链看,在国内只有多晶硅这一领域还需要进口。现在国内的多晶硅年产能扩产计划加起来大致10至15万吨,与进口量相当,即使整个行业需求不增长,这些扩张的产能也可以用来替代进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瑞银证券预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或达40GW 多晶硅供需仍吃紧

光伏行业保持高速发展,但其各细分领域的受益程度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今年“6·30抢装潮”比以往时候都来得迟一些,但在抢装潮推动下,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仍然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

国家能源局本月4日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信息简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GW,同比增长9%。其中,6月份单月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3.15GW,同比增长16%。

瑞银证券中国公用事业及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刘帅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今年下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在2016年下半年12GW的基础上增长至14-16GW,从而,今年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总量有望摸高至40GW。

事实上,随着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此前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原定装机目标提早实现已快成为现实。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便指出,“今年国内装机量将提前完成‘十三五’光伏发电装机目标,未来三年,国内市场增速存在着下滑的可能性,不能盲目乐观。”一时之间,政策空间的有限与迅猛的行业发展速度形成对比,进而成为光伏行业人士的担忧。

不过,这一忧虑很快得到缓解。7月2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与此同时,《意见》所附属的《2017~2020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则表明此前制定的装机目标已经被上调。对此,瑞银证券测算,2017-2020年,国内每年规划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37-39GW,而截至2020年,国内累计光伏装机量有望高达225GW。

刘帅分析,光伏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成本下降快速。“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基本上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下降,而未来四到五年,这个下降空间仍有望维持每年15%的速度。”

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也推进“平价上网”渐行渐近。瑞银证券表示,约2020年左右,发电侧“平价上网”即可实现,而用户侧的“平价上网”更将在2018年左右实现。瑞银证券还预计,“今后光伏电价每年都会下调,直到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但电价下调幅度将跟随成本降幅,因而不会影响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尽管当下光伏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具体到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其各细分领域的受益程度不尽相同。瑞银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上整合最充分、供给过剩程度最低的环节将最为受益,主要是上游企业(多晶硅/硅片)和光伏玻璃制造商。”对此,瑞银证券给出了几家主要领先的企业,包括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隆基股份(601012.SH)、信义光能(00968.HK)。

今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一线厂商扩产的消息屡见不鲜。例如多晶硅龙头企业保利协鑫能源于4月份宣布投资近57亿元在新疆投建年产能为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通威股份(600438.SH)宣布累计投资160亿元分别用于两个年产能5万吨的高纯多晶硅项目的建设。

国内多晶硅产能现状普遍给人的感觉是过剩,这一度引发工信部拟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给多晶硅行业打“过剩预防针”。但实际上,国内多晶硅产能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刘帅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认为,“多晶硅总产能加起来可能是过剩的,但是有效产能不过剩,甚至是短缺的。”刘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衡量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最好信号是看产品价格,“如果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基本上是一路下跌的,厂商的毛利也是下跌。但是多晶硅价格现在走势强劲,今年从7月初以来价格涨势明显,这说明现在需求非常强,供需吃紧。”

刘帅还认为,多晶硅产能扩张并非负面消息。“一是全球需求增长很快,每年光伏装机量需求增长迅猛。另外,从整个光伏产业链看,在国内只有多晶硅这一领域还需要进口。现在国内的多晶硅年产能扩产计划加起来大致10至15万吨,与进口量相当,即使整个行业需求不增长,这些扩张的产能也可以用来替代进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