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十万个冷笑话2》:在梗的宇宙里,不存在漏网之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十万个冷笑话2》:在梗的宇宙里,不存在漏网之鱼

当脑洞成为艺术标杆,当吐槽成为一笔大生意。

前方包含大量剧透,这不是演习!

“宇宙的最开始是一个无限大的点——不,不是奇点,是笑点。在犯二能量和吐槽能量两种能量相互作用后,会产生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基础:梗。用梗对撞机进行试验,产生了一个洞,它能够吞噬一切:脑洞。”

在影片进行到二分之一的时候,伪反派角色“拉神”不仅缓缓说出《十万个冷笑话》宇宙中的终极奥义,自清身份,拨正寻宝四人组的救世之路,同时,也道破了《十万个冷笑话》IP生产的制胜秘诀:梗,串联铺天盖地的梗,并且让梗和梗之间自洽。

全片101分钟的时长,一分钟一个梗,在BOSS战等剧情高潮点甚至更密集:被创世神杖影响的小金刚黑化,蹲在一块石头上压低声音阴险回头:“My precious”(《指环王》魔戒和咕噜);北方神奥丁失望地大喊:“小金刚你辜负的是天神的信任!”(《大鱼·海棠》“你接受的是天神的爱”);小金刚挑拨成功众神开战,旁白音效“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英雄联盟》开局提示音)。

电影、动漫、游戏,甚至是现实中的制作方,都是梗没有边界的来源。影片开始,美羊羊自己吐槽自己“好歹也是第一个过亿的。”一语双关,既指喜羊羊大电影是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也代表《十万个冷笑话1》是第一部票房破亿的非低龄面向动画电影。

虽然“抖梗”已经成为碎片化审美时代笑料生产的通用技巧之一,但将梗运用得如此疯狂的创作只此一家,遑论在剧作上直接用梗作为故事宇宙的物质基础。

一般而言,创作者“埋梗”时,总要考虑观众“接梗”的能力。因为只有当我们都对这部电影、这个典故、这个流行符号有共同的积累,从而共鸣,梗才称之为梗,而非一句鸡同鸭讲的废话。而在《十万个冷笑话2》的“梗海战术”中,无处不在、涵盖面跨越中西的梗,则保证让走进电影院的80后、90后、00后观众都笑有所归。

在我看《十冷2》时,邻座是两个看起来中学模样的女孩子。有时候我笑,例如出《星球大战》的字幕方式、化为扫地僧的拉神、《星际迷航》的分叉手势;有时候她们笑,我捅捅左边同龄的朋友,笑啥,他摇摇头,也不知道。有时候整个电影院一起哄然大笑,如黑脸包公、河神三问、恶搞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年龄差距、阅历鸿沟——这些都不足以阻挡观众发笑,那么多梗,两分钟内,观众总有一个撞上。

海报恶搞《自由引导人民》

当银幕上的大头喜羊羊从2D卡通变成3D,再变成一只真羊的实拍贴图时,所有人都笑了。无厘头、鬼畜、没有因果逻辑的突然顺接,哪怕只是在画风上突然转折,都足以构成一个因为打破次元壁而导致“不协调”从而引发的笑点。

打破次元壁——在节奏良好,渐入佳境的第三场BOSS战高潮中,《十冷2》出现了一场和破次元搞笑逻辑一脉相承的打斗戏份:在被“脑洞”吞噬的过程中,小金刚、雷神托尔、雅典娜和河神的2D形象都被不断消解:阴影、颜色等美术元素褪去,成为了单一的线稿,而黑化的创世神杖还是完整鲜亮的3D形象。小金刚急中生智:“顺着线稿的方向侧过身,我们对它就又平面变为一条线,它无法反击我们!”这是和《三体》中降维打击不一样的思路,而上一次在影视中看到通过“降低维度”反而解决问题的,是在《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中穿越“抽象房间”时,忧忧提示大家变成线条从而抄近路赶上思维列车。

有趣的是,在这场3D反派对战线稿主角的戏中,小金刚等人虽然意识到“啊颜色不在了,我变成线稿了”,剧情却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到更多“我”的追问中。这是后现代的吐槽喜剧和传统戏剧所不同的地方。传统戏剧在角色发现自己是个虚构的艺术产物后,必然引发哲学三连问: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从而寻找一个自洽的存活逻辑,以此认识自己,做出选择,例如《无敌破坏王》《W-两个世界》《迷失奥斯汀》。而《十冷2》中小金刚等人虽然利用自己动画人物的美术特质打败了反派,变成了脚本,但在劫后余生的雅典娜、河神、托尔等人脱离脑洞回到动画里的“现实”中后,这种角色的身份认识到此为止,处于一种暧昧的启蒙状态。

从《搞笑漫画日和》中《平田的世界开始》,“我察觉到自己其实是个漫画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在戏剧的哲学层面产生任何作用,但作为吐槽喜剧的开始,却给观众和角色提供了一个平等观望的机会:角色不刨根问底,观众也不刨根问底,小金刚和我们各自安于各自的次元,偶尔观望彼此。

这些新兴的、后现代的碎片笑点中,关于生命的宏大追问不再是关注的重点,瞬间的燃与梗,是抓住眼球、降低思维成本获得欢愉的最自洽逻辑。

当3D的反派向线稿的主角团嚣张地吼出:“3D的我注定打败2D的你,你拿什么和我争?3D的票价都是2D的两倍!”时,情怀适时的迸发了。尤其是在观众定位为偏成人面向的《十冷2》这里,大部分80后、90后观众都是看着二维动画成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诸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葫芦娃》等制作精良的二维动画已经成为了“我们那个年代多幸福,今天的孩子看的动画都是什么鬼”的例证旗帜。选择“小金刚”“雅典娜”作为主要角色,本身也是寒舞,卢恒宇,李姝洁等三位主要创作人情怀的体现。反派一句宣战,已经足够观众联想很多,从悠悠少年岁月到奔三奔四,以及那个年代的动画片虽然技术不够好,但故事都很棒等等。

就《十冷2》本身而言,也是2D角色和3D贴图交错,以至于在开场几幕戏中,2D角色穿梭于3D宇宙时,画面都会有一些不协调的诡异感。但3D也好,2D也罢,技术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内容产物的3D的反派挑衅2D的主角时,此情此景映射了怎样的当代心灵。

3年前,依靠粉丝众筹资金得以启动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的第一句台词是:“我毁灭了这个世界。”由此展开一番套路与反套路,大电影最终票房1.20亿,成为现象级文化作品。在《十冷》IP中为哪吒、蛇精、白雪公主配音的CV山新曾形容《十冷》动画剧集带来了中国动画的又一个春天:“《十冷》的爆红让我们都看到了希望,原来国内也是可以做让大人看的动画的。”人才、资本、舆论,对此形成前所未有的凝目关注。

B站《十万个冷笑话》2012动画剧集页面,粉丝看完《十冷2》彩蛋后回来”考古”

到B站《十万个冷笑话》2012动画剧集页面,粉丝看完《十冷2》彩蛋后回来”考古”续集作品《十万个冷笑话2》,印刻更深的是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的体现:草根的粉丝文化和电影大制片方的共赢,联合出品方多达7家公司,手游同时启动。虽然也讲述了一个“我差点毁灭了世界,我又拯救了世界”的故事,但在情节、笑点、节奏上较之前作都更加成熟,相较于前作豆瓣6.3的评分,目前续作自8月18日上映以来豆瓣评分7.8的成绩处于较好态势。

而当《十冷2》电影片尾的彩蛋和《十万个冷笑话》动画剧集的《福禄篇》衔接后,原始粉丝股东们被回馈后的满足在B站弹幕考古上得到体现。

2017年的《十冷2》中,小金刚和小青拉勾要一起去冒险,却被困在“脑洞”中消解成脚本文字。

没关系。对于粉丝而言,最大的彩蛋是,都知道2013年的《福禄篇》中,他们又遇到一起,用“吐槽”和“犯二”两种能量创造着梗,延续至201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十万个冷笑话2》:在梗的宇宙里,不存在漏网之鱼

当脑洞成为艺术标杆,当吐槽成为一笔大生意。

前方包含大量剧透,这不是演习!

“宇宙的最开始是一个无限大的点——不,不是奇点,是笑点。在犯二能量和吐槽能量两种能量相互作用后,会产生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基础:梗。用梗对撞机进行试验,产生了一个洞,它能够吞噬一切:脑洞。”

在影片进行到二分之一的时候,伪反派角色“拉神”不仅缓缓说出《十万个冷笑话》宇宙中的终极奥义,自清身份,拨正寻宝四人组的救世之路,同时,也道破了《十万个冷笑话》IP生产的制胜秘诀:梗,串联铺天盖地的梗,并且让梗和梗之间自洽。

全片101分钟的时长,一分钟一个梗,在BOSS战等剧情高潮点甚至更密集:被创世神杖影响的小金刚黑化,蹲在一块石头上压低声音阴险回头:“My precious”(《指环王》魔戒和咕噜);北方神奥丁失望地大喊:“小金刚你辜负的是天神的信任!”(《大鱼·海棠》“你接受的是天神的爱”);小金刚挑拨成功众神开战,旁白音效“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英雄联盟》开局提示音)。

电影、动漫、游戏,甚至是现实中的制作方,都是梗没有边界的来源。影片开始,美羊羊自己吐槽自己“好歹也是第一个过亿的。”一语双关,既指喜羊羊大电影是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也代表《十万个冷笑话1》是第一部票房破亿的非低龄面向动画电影。

虽然“抖梗”已经成为碎片化审美时代笑料生产的通用技巧之一,但将梗运用得如此疯狂的创作只此一家,遑论在剧作上直接用梗作为故事宇宙的物质基础。

一般而言,创作者“埋梗”时,总要考虑观众“接梗”的能力。因为只有当我们都对这部电影、这个典故、这个流行符号有共同的积累,从而共鸣,梗才称之为梗,而非一句鸡同鸭讲的废话。而在《十万个冷笑话2》的“梗海战术”中,无处不在、涵盖面跨越中西的梗,则保证让走进电影院的80后、90后、00后观众都笑有所归。

在我看《十冷2》时,邻座是两个看起来中学模样的女孩子。有时候我笑,例如出《星球大战》的字幕方式、化为扫地僧的拉神、《星际迷航》的分叉手势;有时候她们笑,我捅捅左边同龄的朋友,笑啥,他摇摇头,也不知道。有时候整个电影院一起哄然大笑,如黑脸包公、河神三问、恶搞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年龄差距、阅历鸿沟——这些都不足以阻挡观众发笑,那么多梗,两分钟内,观众总有一个撞上。

海报恶搞《自由引导人民》

当银幕上的大头喜羊羊从2D卡通变成3D,再变成一只真羊的实拍贴图时,所有人都笑了。无厘头、鬼畜、没有因果逻辑的突然顺接,哪怕只是在画风上突然转折,都足以构成一个因为打破次元壁而导致“不协调”从而引发的笑点。

打破次元壁——在节奏良好,渐入佳境的第三场BOSS战高潮中,《十冷2》出现了一场和破次元搞笑逻辑一脉相承的打斗戏份:在被“脑洞”吞噬的过程中,小金刚、雷神托尔、雅典娜和河神的2D形象都被不断消解:阴影、颜色等美术元素褪去,成为了单一的线稿,而黑化的创世神杖还是完整鲜亮的3D形象。小金刚急中生智:“顺着线稿的方向侧过身,我们对它就又平面变为一条线,它无法反击我们!”这是和《三体》中降维打击不一样的思路,而上一次在影视中看到通过“降低维度”反而解决问题的,是在《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中穿越“抽象房间”时,忧忧提示大家变成线条从而抄近路赶上思维列车。

有趣的是,在这场3D反派对战线稿主角的戏中,小金刚等人虽然意识到“啊颜色不在了,我变成线稿了”,剧情却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到更多“我”的追问中。这是后现代的吐槽喜剧和传统戏剧所不同的地方。传统戏剧在角色发现自己是个虚构的艺术产物后,必然引发哲学三连问: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从而寻找一个自洽的存活逻辑,以此认识自己,做出选择,例如《无敌破坏王》《W-两个世界》《迷失奥斯汀》。而《十冷2》中小金刚等人虽然利用自己动画人物的美术特质打败了反派,变成了脚本,但在劫后余生的雅典娜、河神、托尔等人脱离脑洞回到动画里的“现实”中后,这种角色的身份认识到此为止,处于一种暧昧的启蒙状态。

从《搞笑漫画日和》中《平田的世界开始》,“我察觉到自己其实是个漫画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在戏剧的哲学层面产生任何作用,但作为吐槽喜剧的开始,却给观众和角色提供了一个平等观望的机会:角色不刨根问底,观众也不刨根问底,小金刚和我们各自安于各自的次元,偶尔观望彼此。

这些新兴的、后现代的碎片笑点中,关于生命的宏大追问不再是关注的重点,瞬间的燃与梗,是抓住眼球、降低思维成本获得欢愉的最自洽逻辑。

当3D的反派向线稿的主角团嚣张地吼出:“3D的我注定打败2D的你,你拿什么和我争?3D的票价都是2D的两倍!”时,情怀适时的迸发了。尤其是在观众定位为偏成人面向的《十冷2》这里,大部分80后、90后观众都是看着二维动画成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诸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葫芦娃》等制作精良的二维动画已经成为了“我们那个年代多幸福,今天的孩子看的动画都是什么鬼”的例证旗帜。选择“小金刚”“雅典娜”作为主要角色,本身也是寒舞,卢恒宇,李姝洁等三位主要创作人情怀的体现。反派一句宣战,已经足够观众联想很多,从悠悠少年岁月到奔三奔四,以及那个年代的动画片虽然技术不够好,但故事都很棒等等。

就《十冷2》本身而言,也是2D角色和3D贴图交错,以至于在开场几幕戏中,2D角色穿梭于3D宇宙时,画面都会有一些不协调的诡异感。但3D也好,2D也罢,技术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内容产物的3D的反派挑衅2D的主角时,此情此景映射了怎样的当代心灵。

3年前,依靠粉丝众筹资金得以启动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的第一句台词是:“我毁灭了这个世界。”由此展开一番套路与反套路,大电影最终票房1.20亿,成为现象级文化作品。在《十冷》IP中为哪吒、蛇精、白雪公主配音的CV山新曾形容《十冷》动画剧集带来了中国动画的又一个春天:“《十冷》的爆红让我们都看到了希望,原来国内也是可以做让大人看的动画的。”人才、资本、舆论,对此形成前所未有的凝目关注。

B站《十万个冷笑话》2012动画剧集页面,粉丝看完《十冷2》彩蛋后回来”考古”

到B站《十万个冷笑话》2012动画剧集页面,粉丝看完《十冷2》彩蛋后回来”考古”续集作品《十万个冷笑话2》,印刻更深的是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的体现:草根的粉丝文化和电影大制片方的共赢,联合出品方多达7家公司,手游同时启动。虽然也讲述了一个“我差点毁灭了世界,我又拯救了世界”的故事,但在情节、笑点、节奏上较之前作都更加成熟,相较于前作豆瓣6.3的评分,目前续作自8月18日上映以来豆瓣评分7.8的成绩处于较好态势。

而当《十冷2》电影片尾的彩蛋和《十万个冷笑话》动画剧集的《福禄篇》衔接后,原始粉丝股东们被回馈后的满足在B站弹幕考古上得到体现。

2017年的《十冷2》中,小金刚和小青拉勾要一起去冒险,却被困在“脑洞”中消解成脚本文字。

没关系。对于粉丝而言,最大的彩蛋是,都知道2013年的《福禄篇》中,他们又遇到一起,用“吐槽”和“犯二”两种能量创造着梗,延续至201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