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2016全球经济概览
全球经济TOP10
1.美国2.中国3.日本4.德国5.英国6.法国7.印度8.意大利9.巴西10.加拿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
在今年二季度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2017/7/24),IMF作出如下预测:
全球产出预计2017年增长3.5%,2018年增长3.6%。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在2017、2018年将分别加快到2%和4.6%、1.9%和4.8%。
美国增长预测相比4月下降(2.3%→2.1%),主要是因为假设未来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低于早先的预期。日本(1.3%)特别是欧元区(1.9%)的增长预测已经上调,因为它们2016年末和2017年初的增长表现好于预期,表明经济增长势头坚实。
中国的增长预测也已上调(6.5%→6.7%),反映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以及对持续财政支持的预期。
IMF在华盛顿的总部
2017年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元亨祥基金
月度经济数据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
GDP和CPI是衡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最重要的指标,其中产出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部分构成,又受到短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长期人口技术的影响。
消费比投资和出口贡献率上升
今年一季度,按产出法对GDP增长的贡献排序,消费贡献5.3%,投资贡献1.3%,出口贡献0.3%。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达到历年新高,投资贡献则降至近年低位。
GDP增速
2017年2季度,GDP增长6.9%,与上季度持平,好于市场一致预期。分行业看,第二产业对GDP累计同比拉动上升至2.5%,抵消了第三产业的下降。按支出法看,资本形成对GDP拉动的贡献上升,消费的贡献下降。总体而言,经济增长稳中趋好。
CPI、PPI统计数据
PPI保持平稳,7月数据5.5%,与上月持平,其中涨幅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拉动;CPI继续回暖,7月数据1.4%,较上月回落0.1%,主要受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下跌所影响。
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领先指标PMI持续向好,7月份数据51.4,较上月回落0.3,但仍处于回暖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7月数据54.5,保持稳定。
工业增加值与克强指数、工业企业主营收入
工业增量1-7月累计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半年低0.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克强指数升至近年高位;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回升,1-6月数据13.6%,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工业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8.3%,民间投资累计同比6.9%,均较上半年回落0.3%。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4.8%,基建投资16.67%,房地产开发投资7.9%。基建投资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制造业投资企稳,有所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则持续疲弱。
房地产销售
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18.9%,较上月小幅回落2.6%。预计未来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消费
1-7月,社消总额累计同比10.4%,与上月持平,网上零售累计同比33.7%,保持较大增幅,这显示内需保持稳中有升。在消费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个性化需求在提升,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也在提升,因此未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稳中有升的态势是可以预期的。
进出口
1-7月进口累计同比11.3%,较上月回落0.5%,出口累计同比8.7%,较前值上升0.9%。目前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积极因素在增加,这为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
货币投放增速
7月M2增速9.2%,再创近年新低,连续三个月低于两位数,另根据央行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局表示将继续维持当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暗示当前水平的增速将成为常态。
社会融资与人民币贷款
1-7月,社融规模累计同比增速13.2%,人民币贷款余额累计同比13.2%,均稳中有升,这与M2增速放缓形成互补。预计未来,不必过于担忧流动性问题,为实体经济服务是《2017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的货币政策的另一大目标。但长期来看,未来融资成本恐将上升。
财政收支增速
1-7月财政收入累计同比10%,小幅回升;财政支出累计同比14.5%,增速回落。随着全面营改增和营业税清缴的高基数效应逐步消退,未来税收收入增速或有所提高。
二、总结
2017年7月,CPI同比1.4%,PPI同比5.5%,通胀预期回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6.8%,较上月有所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PMI 51.4,显示工业保持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8.3%,增速回落;社消总额累计同比10.4%,持平上月;出口累计同比8.7%,小幅上升,显示外需转暖,进口同比11.3%;M2同比9.2%,增速连创近年新低,社融存量累计同比13.2%,小幅上升;Shibor 一天当月加权利率2.73%,有所回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月末收3.63%;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月末收于6.73。
由于二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总体而言超预期,导致市场期望过高。考虑到IMF7月对于我国全年预期GDP增速上调至6.7%(前值6.5%),因此对于下半年预期应该保持理性,不应悲观也不应过于乐观。7月宏观数据实际上是正常回落,边际趋稳。工业保持稳定运行,好于去年同期,在供给侧改革的调整下,过剩产能受到压缩,提振了部分工业产品价格,工业企业的生产、营收状况较之前两年有明显改善。进出口方面今年整体全面好于去年,回暖势头明显。从央行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到,央行的工作重点仍是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并且当局认为当前去杠杆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将未来去杠杆工作重点放在去国企杠杆上。预计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中性。下阶段应关注国企改革和去杠杆成效。
(注:文章源自专注于PPP、市政建设投资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元立方金服,作者为元亨智库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熊炜峰,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