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箭厂视频】日本老头川崎广人:71岁,我在河南当农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箭厂视频】日本老头川崎广人:71岁,我在河南当农民

不少媒体曾报道过川崎广人,强调他如何热爱中国,要为中国农业奉献自己等等。直到查阅了有关日本老年人问题的资料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件事情本质上更接近一个老人为了自己幸福做出的选择。

4年前来中国找工作,从北京到甘肃再到河南,川崎广人今年七十一岁了。

他的“微博认证”是农业专家,每天发布的内容除了鸡蛋、西红柿、黄瓜,就是在河南农村里的生活见闻。两年前,一个被丈夫家暴的女人走投无路,半夜翻墙躲进川崎工作的农场,农场的人收留了她一段时间并试图帮她解决困难。

这件事令川崎十分震惊,他把自己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愤怒发布到微博上,没想到引起舆论热议,成为那段时间点赞和留言最多的一条。

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反观自己民族的问题,大概是许多粉丝希望从川崎广人微博获得的东西。至于这个上了年纪的日本老人为什么会跑到条件并不好的河南农村去,大多数人其实就像当地的村民一样,“不明白他到底是弄啥的。”

在最初几天和川崎的相处中,我们也被这个絮絮叨叨的日本老人弄得有点糊涂。他每天坚持极其规律和严苛的作息,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一天查看三次大棚,拿着小本子记下土壤和作物生长的状况。其余时间则一直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如果你靠近,他会指着屏幕说:“这是秘密”。

白粉墙上贴着各种他下定决心在中国做出一番事业的标语,还有他计划中的循环农业示意图。他想利用退休前在农业协会掌握的一点日本农业技术,重新振兴原本已经快要倒闭的小刘固农场。

来中国从事农业,是川崎退休前就萌生的想法。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在他心中始终有着特殊意味,他听说这里农业十分落后,心想也许自己会有用武之地。

虽然已经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的对话,但在小刘固村,普通话的普及度并不高,作为一个70多岁的日本老人,川崎始终无法理解河南方言,因此他很少接触农场外的世界,除了定期到卫生条件好一些的镇上澡堂洗澡。

饮食上也有诸多不习惯。河南碗大,川崎特地从日本带来了和风系的小瓷碗,每次只盛一点点菜。饺子是最让他困惑的,这种中国北方的主食在日本通常被油炸后当做小菜,他总说自己不能吃这么多饺子,这不是饭,是菜。

不过最困难的,还是来自文化和道德层面对自我要求的差异。

在农场其他人看来,每天中午干完活喝上几杯白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川崎认为,白天喝酒,下午就不会工作了。虽然也很喜欢啤酒,但他绝对不能接受白天喝酒耽误工作,为此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抗议。

从那以后,农场的人都知道,白天不能喝酒,川崎会生气。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只有迫不得已的贫穷才会让上了年纪的人走出家门继续工作。这也是一开始,除了满头白发和有些蹒跚的步伐,我们很难把川崎同印象中老年人生活联系起来的原因,更别说这种情况出现在社会福利高度发达的日本。

直到查阅了有关日本老年人问题的资料后,我们才慢慢理解川崎。

据日本总务省2016年发布的人口推算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为3461万人、占总人口的27.3%。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导致日本老人退休金越来越少,一些老人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有些甚至因为对生活绝望走上了犯罪道路。

身处一个失业率长期偏高,有5.3%左右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的高度发达的社会,老年人重回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最低福利保障不至于叫人饿死,可被社会抛弃的孤独感却时时袭来,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尤为致命。

所以来到小刘固村农场后,尽管每天要面对各种困难,川崎还是觉得十分幸福,这里有他的位置,有他可以发挥自我价值的事业,有被人需要带来的满足感。

结束拍摄后没多久,我们注意到川崎发了一条新微博:农场门口的大路边一夜之间堆积了成山的垃圾,他生气极了。“农村不是垃圾场”,他说如果体力再好点,他会彻夜不睡觉去调查乱扔垃圾的人。

在我们之前,曾不少媒体采访过川崎先生,大多都说他是如何热爱中国,如何要为中国奉献自己等等。但在小刘固农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认真,固执,有点无国界思想,谈起战争有点惭愧的可爱老人。

他每天都在学着适应中国,现在一顿饭能吃下十个饺子;计划种一大片纳豆,但是经人提醒明白过来中国人不吃这个,改成西红柿;他的字典上用方方正正的汉字写着“学好中文,就要多听多说”。

与其说这些是为了中国,不如说是一个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吧。

制作团队简介

宗鸣:我能想到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老了以后还在拍片。

李东玲:川崎老师多次邀请,失恋请来农场疗伤。

赵巍:农场归来后作息成功调回中国时间并坚持了一星期。

郭屹:颤抖摄影师,寻刀自刎。

吕昊哲我还是好好扛铁吧,别的我也不会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箭厂视频】日本老头川崎广人:71岁,我在河南当农民

不少媒体曾报道过川崎广人,强调他如何热爱中国,要为中国农业奉献自己等等。直到查阅了有关日本老年人问题的资料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件事情本质上更接近一个老人为了自己幸福做出的选择。

4年前来中国找工作,从北京到甘肃再到河南,川崎广人今年七十一岁了。

他的“微博认证”是农业专家,每天发布的内容除了鸡蛋、西红柿、黄瓜,就是在河南农村里的生活见闻。两年前,一个被丈夫家暴的女人走投无路,半夜翻墙躲进川崎工作的农场,农场的人收留了她一段时间并试图帮她解决困难。

这件事令川崎十分震惊,他把自己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愤怒发布到微博上,没想到引起舆论热议,成为那段时间点赞和留言最多的一条。

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反观自己民族的问题,大概是许多粉丝希望从川崎广人微博获得的东西。至于这个上了年纪的日本老人为什么会跑到条件并不好的河南农村去,大多数人其实就像当地的村民一样,“不明白他到底是弄啥的。”

在最初几天和川崎的相处中,我们也被这个絮絮叨叨的日本老人弄得有点糊涂。他每天坚持极其规律和严苛的作息,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一天查看三次大棚,拿着小本子记下土壤和作物生长的状况。其余时间则一直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如果你靠近,他会指着屏幕说:“这是秘密”。

白粉墙上贴着各种他下定决心在中国做出一番事业的标语,还有他计划中的循环农业示意图。他想利用退休前在农业协会掌握的一点日本农业技术,重新振兴原本已经快要倒闭的小刘固农场。

来中国从事农业,是川崎退休前就萌生的想法。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在他心中始终有着特殊意味,他听说这里农业十分落后,心想也许自己会有用武之地。

虽然已经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的对话,但在小刘固村,普通话的普及度并不高,作为一个70多岁的日本老人,川崎始终无法理解河南方言,因此他很少接触农场外的世界,除了定期到卫生条件好一些的镇上澡堂洗澡。

饮食上也有诸多不习惯。河南碗大,川崎特地从日本带来了和风系的小瓷碗,每次只盛一点点菜。饺子是最让他困惑的,这种中国北方的主食在日本通常被油炸后当做小菜,他总说自己不能吃这么多饺子,这不是饭,是菜。

不过最困难的,还是来自文化和道德层面对自我要求的差异。

在农场其他人看来,每天中午干完活喝上几杯白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川崎认为,白天喝酒,下午就不会工作了。虽然也很喜欢啤酒,但他绝对不能接受白天喝酒耽误工作,为此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抗议。

从那以后,农场的人都知道,白天不能喝酒,川崎会生气。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只有迫不得已的贫穷才会让上了年纪的人走出家门继续工作。这也是一开始,除了满头白发和有些蹒跚的步伐,我们很难把川崎同印象中老年人生活联系起来的原因,更别说这种情况出现在社会福利高度发达的日本。

直到查阅了有关日本老年人问题的资料后,我们才慢慢理解川崎。

据日本总务省2016年发布的人口推算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为3461万人、占总人口的27.3%。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导致日本老人退休金越来越少,一些老人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有些甚至因为对生活绝望走上了犯罪道路。

身处一个失业率长期偏高,有5.3%左右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的高度发达的社会,老年人重回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最低福利保障不至于叫人饿死,可被社会抛弃的孤独感却时时袭来,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尤为致命。

所以来到小刘固村农场后,尽管每天要面对各种困难,川崎还是觉得十分幸福,这里有他的位置,有他可以发挥自我价值的事业,有被人需要带来的满足感。

结束拍摄后没多久,我们注意到川崎发了一条新微博:农场门口的大路边一夜之间堆积了成山的垃圾,他生气极了。“农村不是垃圾场”,他说如果体力再好点,他会彻夜不睡觉去调查乱扔垃圾的人。

在我们之前,曾不少媒体采访过川崎先生,大多都说他是如何热爱中国,如何要为中国奉献自己等等。但在小刘固农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认真,固执,有点无国界思想,谈起战争有点惭愧的可爱老人。

他每天都在学着适应中国,现在一顿饭能吃下十个饺子;计划种一大片纳豆,但是经人提醒明白过来中国人不吃这个,改成西红柿;他的字典上用方方正正的汉字写着“学好中文,就要多听多说”。

与其说这些是为了中国,不如说是一个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吧。

制作团队简介

宗鸣:我能想到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老了以后还在拍片。

李东玲:川崎老师多次邀请,失恋请来农场疗伤。

赵巍:农场归来后作息成功调回中国时间并坚持了一星期。

郭屹:颤抖摄影师,寻刀自刎。

吕昊哲我还是好好扛铁吧,别的我也不会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