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巴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在京举行 聚焦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巴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在京举行 聚焦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

9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在京共同举行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双方深度交流儿童发展项目的实践经验,尤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全面发展。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2017年9月1日上午,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共同举行的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在京举行,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搭建中巴儿童早期发展对话合作平台,深度交流儿童发展项目的实践经验。

“科学实验证明,生命的前1000天,人们对儿童大脑和神经发展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婴儿还听不懂,但不断地同孩子讲话依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效果一旦形成,成年后都无法改变”。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部长奥斯玛·特拉表示,穷人的孩子,早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刺激,总体不够积极。而中产阶级的母亲,会给孩子更多的感官神经刺激,更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大脑发展,“在4岁的时候,两类孩子的区别已经特别明显。”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从源头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会议上,中巴双方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触及最需要帮助的儿童和家庭、支持并监测儿童早期全面发展,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所在。

“巴西政府已经设立‘幸福儿童’计划。”巴西总统夫人马塞拉在对话会开篇的视频致辞中介绍,该计划针对巴西最贫穷的家庭。从中受益的儿童约400万,集中在0-4岁,尤其是他们的前1000天。该计划以家访为主要干预手段,并且与现有的其他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公共项目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的能力,以最恰当的方式激励下一代。

与巴西相似,中国政府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关注与投入也逐年递增。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介绍, 2011年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始实施,中央资金累计投入1591个亿, 到2017年已覆盖834个县,有2300万学生受益;2009—2011年,又以青海乐都和云南寻甸为试点开展“营养包“实验,为6-24个月的儿童提供营养包,以降低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和贫血率高的问题。目前,此项政策已覆盖341个县,211万婴儿。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开展“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试点项目”,先后在甘肃省华池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以及贵州省七星关区大银镇扩大试点,旨在为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和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谈到政策实施的效果,卢迈例举不久前一项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来自62个监测县、192万个学生的调查数据:经过四年的营养改善,11岁学生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女生分别增长了5.7和5.6厘米,计划实施成效初现,学生体质得到了改善。“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对贫困儿童产生了很快的直接的积极影响。“他指出,营养包对成长在贫困家庭的儿童作用最为明显,继续深入调查研究,相信必定会增强发展中国家对校餐进行干预的信心。 

多名与会嘉宾均提到,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早期阶段应该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而教育和营养是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迎华对此则进行补充建议,在她看来,很多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还存在一些认识不全面的地方:重营养轻体育锻炼,轻情感交流、轻陪伴;重物质环境建立、轻社会心理友好环境的建立;重疾病预防,轻生活方式的养成。她指出,下一步需要思考和探讨的就是,以孩子发展为切入点,关注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综合性。“最后,家庭参与非常重要,对那些不管是贫困山区还是城市不会做父母的进行培训、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奥斯玛·特拉听取了中国方面专家的分享后表示赞同,他说,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是惊人的,很多国家都在关注中国是怎么做的,巴西方面也期待中方能够向世界贡献中国办法、中国方案。“中巴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我们有更好的儿童和更好的成人,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投资儿童的前1000天。”

在第九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际,卢迈强调,中国是2017年金砖会议轮值主席国,人文交流合作成为新支柱。中巴两国应当加强交流,相互了解、学习、借鉴双方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特别是国家层面项目推动和政策制定的经验。

在会议的最后,双方签署了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政策、组织体系、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定期交流项目经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两国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并寻求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更大范围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的非营利性组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开展“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试点项目”,旨在实验适宜我国农村实际的6-36个月幼儿发展干预模式,探索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该项目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儿童和家庭等各方面数据,评估干预效果,为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和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7月,“慧育中国”项目首先在甘肃省华池县开展,2016年底分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以及贵州省七星关区大银镇扩大试点。目前,“慧育中国”项目共聘用总督导3名、乡镇督导43名、家访员144名,受益儿童约2900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巴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在京举行 聚焦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

9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在京共同举行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双方深度交流儿童发展项目的实践经验,尤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全面发展。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2017年9月1日上午,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共同举行的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对话会在京举行,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搭建中巴儿童早期发展对话合作平台,深度交流儿童发展项目的实践经验。

“科学实验证明,生命的前1000天,人们对儿童大脑和神经发展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婴儿还听不懂,但不断地同孩子讲话依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效果一旦形成,成年后都无法改变”。巴西社会发展与农业部部长奥斯玛·特拉表示,穷人的孩子,早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刺激,总体不够积极。而中产阶级的母亲,会给孩子更多的感官神经刺激,更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大脑发展,“在4岁的时候,两类孩子的区别已经特别明显。”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从源头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会议上,中巴双方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触及最需要帮助的儿童和家庭、支持并监测儿童早期全面发展,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所在。

“巴西政府已经设立‘幸福儿童’计划。”巴西总统夫人马塞拉在对话会开篇的视频致辞中介绍,该计划针对巴西最贫穷的家庭。从中受益的儿童约400万,集中在0-4岁,尤其是他们的前1000天。该计划以家访为主要干预手段,并且与现有的其他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公共项目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的能力,以最恰当的方式激励下一代。

与巴西相似,中国政府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关注与投入也逐年递增。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介绍, 2011年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始实施,中央资金累计投入1591个亿, 到2017年已覆盖834个县,有2300万学生受益;2009—2011年,又以青海乐都和云南寻甸为试点开展“营养包“实验,为6-24个月的儿童提供营养包,以降低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和贫血率高的问题。目前,此项政策已覆盖341个县,211万婴儿。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开展“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试点项目”,先后在甘肃省华池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以及贵州省七星关区大银镇扩大试点,旨在为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和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谈到政策实施的效果,卢迈例举不久前一项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来自62个监测县、192万个学生的调查数据:经过四年的营养改善,11岁学生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女生分别增长了5.7和5.6厘米,计划实施成效初现,学生体质得到了改善。“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对贫困儿童产生了很快的直接的积极影响。“他指出,营养包对成长在贫困家庭的儿童作用最为明显,继续深入调查研究,相信必定会增强发展中国家对校餐进行干预的信心。 

多名与会嘉宾均提到,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早期阶段应该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而教育和营养是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迎华对此则进行补充建议,在她看来,很多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还存在一些认识不全面的地方:重营养轻体育锻炼,轻情感交流、轻陪伴;重物质环境建立、轻社会心理友好环境的建立;重疾病预防,轻生活方式的养成。她指出,下一步需要思考和探讨的就是,以孩子发展为切入点,关注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综合性。“最后,家庭参与非常重要,对那些不管是贫困山区还是城市不会做父母的进行培训、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奥斯玛·特拉听取了中国方面专家的分享后表示赞同,他说,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是惊人的,很多国家都在关注中国是怎么做的,巴西方面也期待中方能够向世界贡献中国办法、中国方案。“中巴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我们有更好的儿童和更好的成人,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投资儿童的前1000天。”

在第九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际,卢迈强调,中国是2017年金砖会议轮值主席国,人文交流合作成为新支柱。中巴两国应当加强交流,相互了解、学习、借鉴双方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特别是国家层面项目推动和政策制定的经验。

在会议的最后,双方签署了中国-巴西儿童早期发展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政策、组织体系、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定期交流项目经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两国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并寻求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更大范围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的非营利性组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开展“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试点项目”,旨在实验适宜我国农村实际的6-36个月幼儿发展干预模式,探索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该项目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儿童和家庭等各方面数据,评估干预效果,为国家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和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7月,“慧育中国”项目首先在甘肃省华池县开展,2016年底分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以及贵州省七星关区大银镇扩大试点。目前,“慧育中国”项目共聘用总督导3名、乡镇督导43名、家访员144名,受益儿童约2900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