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箭厂视频】我妈带我参加了性教育夏令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 箭厂视频】我妈带我参加了性教育夏令营

从“垃圾堆里捡的”、“胳肢窝掉下来的”到“充话费送的”、“杨利伟从外太空带来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证明,除了掉落方式变得高科技外,80后和05后没太大差别。

27个学生,50多位家长和旁听者,10多个媒体记者,这是学者方刚首次在北京组织性教育夏令营活动的“成绩”。他在微博上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并于夏令营开始前一天开心地写道,“寒假咱再来一期!”

今年他们原本打算在5个城市办夏令营,但除了北京、杭州,其他城市都以失败告终,最少的一个城市只招到4个学生。面对困难,方刚表现得很坦然。作为国内知名的性教育专家,这种局面对他来说司空见惯。

2015年,他在山东推行性科普教材《中学性教育教案库》时,甚至还遭遇过一些家长到教育局和省政府举牌游行、静坐示威,放话要人肉、暴打他家人的威胁。“我是越有压力就越往前走的人,我们做性学研究的很多都是这样的。”

方刚的北京性教育夏令营从“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开始。

从“垃圾堆里捡的”、“胳肢窝掉下来的”到“充话费送的”、“杨利伟从外太空带来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证明,除了掉落方式变得高科技外,80后和05后没太大差别。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揭示了几十年来如何适时、正确地向孩子解释性,仍令许多中国父母感到棘手。在中国性羞耻的文化传统里,习惯于关心孩子吃饱穿暖无微不至的家长们,面对性这件至关紧要的事态度却总是模棱两可。

而学校,另一个在青少年性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水平往往也参差不齐。

参加夏令营的家长中,有位来自乡村中学的生物老师马大慧,她回忆起自己刚毕业教授课本上的“青春期性教育”相关内容时,就曾因孩子们起哄感到不知所措,最后选择让他们自己看书和划重点的方式草草带过。

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很多时候家长和学校无法在性教育上达成共识。

1986年,上海在初一年级开设《青春期常识》选修课,诞生了全国首本性教育教材。然而,31年过去,性教育教材在中国的推广却依旧阻碍重重。

今年三月初,北京师范大学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就因配图在网上引发热议,书中直称“阴茎”等性器官名词,被网上冠以各种“尺度大”、“老司机”、“开车”的恶意调侃,迫于舆论压力,校方最终无奈收回了教材。

△网上被断章取义引发争议的性教育教材

尺度是不是太大?现在开始会不会过早?性教育会不会使孩子性行为提前?会不会变成性教唆?在许多保守的中国父母眼里,性教育犹如洪水猛兽,而他们的担忧,不外乎以上几点。

而现实是,在家长都对性讳莫如深的时候,孩子们反而从互联网垃圾广告或其他渠道了解到了性。

福柯认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关于性的矛盾:性是一种禁忌,为了不触犯禁忌,我们只能在谈论的时候处处小心,这样一来,“性的压抑”反而让性成为人人时刻关注的对象。

这种将性禁忌化和神秘化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据美国专门从事生殖健康研究的古特马赫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时间相对更晚,且比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龄人更可能使用避孕措施。

“性教育不是个体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一位和孩子一起参加性教育夏令营的家长表示,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经历不一样的性困惑,都需要性教育,能够跟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一起学习,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从事性学研究近20年,在方刚看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于懂得负责,尤其是在性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因此性教育和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也许只有坦然地谈论性,我们才能坦然地谈论人。

北京性教育夏令营结束后,方刚和团队稍作休息,便马不停蹄的飞到了广州。因为两位家长的坚持和众筹,原本取消的广州性教育夏令营成功“复活”。

制作团队简介

姚泓宇:一个空虚寂寞冷存在感还低的主持人,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我很眼熟。

郭容非:原来月经不是蓝色,原来接吻不会怀孕。

贺廷通:自学成才。

郭屹:我的成长与大家的分享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梦尧认真记笔记。

厂长语录

“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 箭厂视频】我妈带我参加了性教育夏令营

从“垃圾堆里捡的”、“胳肢窝掉下来的”到“充话费送的”、“杨利伟从外太空带来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证明,除了掉落方式变得高科技外,80后和05后没太大差别。

27个学生,50多位家长和旁听者,10多个媒体记者,这是学者方刚首次在北京组织性教育夏令营活动的“成绩”。他在微博上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并于夏令营开始前一天开心地写道,“寒假咱再来一期!”

今年他们原本打算在5个城市办夏令营,但除了北京、杭州,其他城市都以失败告终,最少的一个城市只招到4个学生。面对困难,方刚表现得很坦然。作为国内知名的性教育专家,这种局面对他来说司空见惯。

2015年,他在山东推行性科普教材《中学性教育教案库》时,甚至还遭遇过一些家长到教育局和省政府举牌游行、静坐示威,放话要人肉、暴打他家人的威胁。“我是越有压力就越往前走的人,我们做性学研究的很多都是这样的。”

方刚的北京性教育夏令营从“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开始。

从“垃圾堆里捡的”、“胳肢窝掉下来的”到“充话费送的”、“杨利伟从外太空带来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证明,除了掉落方式变得高科技外,80后和05后没太大差别。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揭示了几十年来如何适时、正确地向孩子解释性,仍令许多中国父母感到棘手。在中国性羞耻的文化传统里,习惯于关心孩子吃饱穿暖无微不至的家长们,面对性这件至关紧要的事态度却总是模棱两可。

而学校,另一个在青少年性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水平往往也参差不齐。

参加夏令营的家长中,有位来自乡村中学的生物老师马大慧,她回忆起自己刚毕业教授课本上的“青春期性教育”相关内容时,就曾因孩子们起哄感到不知所措,最后选择让他们自己看书和划重点的方式草草带过。

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很多时候家长和学校无法在性教育上达成共识。

1986年,上海在初一年级开设《青春期常识》选修课,诞生了全国首本性教育教材。然而,31年过去,性教育教材在中国的推广却依旧阻碍重重。

今年三月初,北京师范大学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就因配图在网上引发热议,书中直称“阴茎”等性器官名词,被网上冠以各种“尺度大”、“老司机”、“开车”的恶意调侃,迫于舆论压力,校方最终无奈收回了教材。

△网上被断章取义引发争议的性教育教材

尺度是不是太大?现在开始会不会过早?性教育会不会使孩子性行为提前?会不会变成性教唆?在许多保守的中国父母眼里,性教育犹如洪水猛兽,而他们的担忧,不外乎以上几点。

而现实是,在家长都对性讳莫如深的时候,孩子们反而从互联网垃圾广告或其他渠道了解到了性。

福柯认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关于性的矛盾:性是一种禁忌,为了不触犯禁忌,我们只能在谈论的时候处处小心,这样一来,“性的压抑”反而让性成为人人时刻关注的对象。

这种将性禁忌化和神秘化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据美国专门从事生殖健康研究的古特马赫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时间相对更晚,且比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龄人更可能使用避孕措施。

“性教育不是个体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一位和孩子一起参加性教育夏令营的家长表示,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经历不一样的性困惑,都需要性教育,能够跟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一起学习,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从事性学研究近20年,在方刚看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于懂得负责,尤其是在性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因此性教育和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也许只有坦然地谈论性,我们才能坦然地谈论人。

北京性教育夏令营结束后,方刚和团队稍作休息,便马不停蹄的飞到了广州。因为两位家长的坚持和众筹,原本取消的广州性教育夏令营成功“复活”。

制作团队简介

姚泓宇:一个空虚寂寞冷存在感还低的主持人,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我很眼熟。

郭容非:原来月经不是蓝色,原来接吻不会怀孕。

贺廷通:自学成才。

郭屹:我的成长与大家的分享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梦尧认真记笔记。

厂长语录

“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