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级物种北上进京 背后是永辉与阿里的新零售路线之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级物种北上进京 背后是永辉与阿里的新零售路线之争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同台PK,结果将代表两种新零售探索路线的高低之分,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行情,因而北京门店的成败至关重要。

9月29日,超级物种北京鲁谷店开始试营业。这是超级物种在北京开设的首家门店,位于石景山鲁谷永辉超市内,囊括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咏悦汇等多个永辉孵化品牌。

资料显示,超级物种诞生于2017年1月,是永辉探索“零售+餐饮”模式,基于会员电商平台和高端体验店,通过全球供应链打造的新零售业态,此前在福州、深圳、厦门和南京等地开出门店。

超级物种以生鲜切入,背后依托永辉超市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被认为是永辉对标阿里旗下盒马鲜生的新品牌。后者是阿里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与超级物种的业态相似,以“生鲜+半成品+餐饮”的模式组合,目前在北京有东坝店、十里堡店和大成店三家门店。

同为新零售的“新秀”,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此前从未在同城碰面。但昨日盒马鲜生“南下”深圳,今日超级物种“北上”进京,两个品牌由此在同城展开正面交锋。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的交锋,也是传统零售代表永辉与电商代表阿里的新零售路线之争。

超级物种在福州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背后离不开永辉光环BUFF:作为起家地和大本营,永辉超市在福州深耕多年,本土影响力无可匹敌,因而自带永辉IP的超级物种自诞生起就受到高度关注,并直接转化为巨大的客流量。

但扩展到全国市场上,超级物种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仍需验证:一方面,永辉品牌光环对超级物种的增益有限,另一方面,超级物种需要接受同行竞品的正面挑战。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同台PK,结果将代表两种新零售探索路线的高低之分,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行情,因而北京门店的成败至关重要。

一、超级物种的前世今生

超级物种由永辉旗下子公司永辉云创所打造。永辉云创成立于2015年6月,隶属于永辉第二集群,主要探索会员电商,负责永辉集团创新业务,助力新业态孵化发展。超级物种、永辉绿标店、永辉生活APP等项目均属云创旗下业务。

事实上,永辉早在2014年就开始尝试在超市中引进能相结合的餐饮配套,创立自有新餐饮+超市模式。2014年11月,第一家鲑鱼工坊开在了永辉超市福州鳌峰店内,定位中产阶级人群,主打以三文鱼为代表的日料系列,提供堂食和外卖。

鲑鱼工坊是永辉的自营品牌,并采用合伙人制度:外聘具有丰富餐饮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合伙人,在超市里开设“店中店”,日常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单店利润按比例分成。

鲑鱼工坊背后依托永辉的全球垂直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因此食材不仅来源丰富、品质鲜活,且成本价低于一般日料店。由于坚持高品质、低价格、好味道,鲑鱼工坊在美食圈里收获了无数好评,一度被称为福州的“三文鱼圣地”。

鲑鱼工坊的成功让永辉看到了拓展自有SKU的可能性,于是在2015年底开业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店里加入了麦子工坊,2016年底在南京茂业店推出了盒牛工坊。经过2年多的尝试和准备,2017年1月1日,超级物种首店温泉公园店在福州开业,集合了8个SKU,由曾经的超市店中店升级为一个独立餐饮店。

目前,超级物种涵盖了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择物工坊、沙拉工坊、超级外卖、咏悦汇、生活果坊、健康生活有机馆、静候花开花艺馆、慢小活、生鲜优品等多个SKU,并在不同门店里灵活搭配、自由组合。

二、超级物种VS盒马鲜生

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都以生鲜切入,都是“餐饮+零售”模式,都是新零售风口的网红,面子相似,但里子各有不同。

门店选址:超级物种以写字楼密集区、高端住宅区及领先的商业购物中心为首选,以保障客流量;盒马鲜生选址则基于周边支付宝活跃用户数量及用户购买力。

单店面积:超级物种单店面积一般为数百平米,以吃为主,餐饮部分面积占50%以上;盒马鲜生单店面积在数千至上万平米不等,超市和仓储占据较大面积。

经营模式:超级物种初代餐饮品牌均为自营,如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等,二代店逐步开放品牌加盟,如慢小活、沙拉工坊、择物工坊等;盒马鲜生则统一自营。

销售场景:超级物种重在线下体验,线上销量仅占10%,目前大力推广永辉生活APP;盒马鲜生则强于线上销售,线上销量超过50%,为了推广盒马APP线上下单,通常不接受现金,仅支持支付宝及盒马APP支付。

资本支持:超级物种由永辉控股,采用合伙人制度,注重单店盈利;盒马鲜生则由阿里投资1.5亿美金,作为阿里的新零售样本,烧钱扩张且不遗余力,由马云亲临门店为其站台。

三、永辉与阿里的新零售之争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的门店差异,代表了永辉与阿里对新零售路线的不同解读:超级物种是永辉基于传统零售拓展会员电商的新零售业态;盒马鲜生是阿里对线下超市商业业态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

但殊途同归,结果都为了在争用户、争市场:超级物种目前在全国有9家门店,计划两年扩展到3000家门店;盒马鲜生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达20家,计划未来在一线城市开设2000家直营或合资店。

而比品牌门店竞争更剧烈的,则是两者对“最后三公里”的社区商圈之争。

从模式和功能来划分,目前永辉在新零售业务布局可以大致分为三大块:一是永辉超市,包含红标永辉和绿标永辉等,主要还是承担传统大型超市的作用。二是超级物种,是永辉探索新零售的全新业态和品牌,定位高端超市+餐饮体验。三是永辉生活,24小时便利店模式,选址主要贴近社区,并结合线上的永辉生活APP,门店3公里内由永辉物流统一配送,是永辉渗入社区的小型店业态,目前在全国范围已有100家门店。

而阿里的新零售业务目前尚未渗入到社区,但对“最后三公里”的社区商圈亦有布局:先是去年11月入股三江购物成为第二大股东;又于今年5月入股联华超市成为第二大股东;而在9月26日,阿里再次出手入股新华都成为第二大股东。可以看出,阿里的布局同样是传统大型超市+盒马鲜生+社区邻里店,未来的战场同样会在生活区。

新零售的本质是零售在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商的优势就是传统零售的劣势。因而作为传统零售商转型的代表,永辉一方面需要更大力度推广永辉生活APP,提升线上销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社区商圈“最后三公里”配送的O2O物流网络建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入股新华都的同时,还将与新华都合资2亿打造合作平台,并在福建省内投资开设和经营创新门店——这意味着战火将直接烧到了永辉的大本营,也许永辉很快就要在家门口迎战阿里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级物种北上进京 背后是永辉与阿里的新零售路线之争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同台PK,结果将代表两种新零售探索路线的高低之分,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行情,因而北京门店的成败至关重要。

9月29日,超级物种北京鲁谷店开始试营业。这是超级物种在北京开设的首家门店,位于石景山鲁谷永辉超市内,囊括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咏悦汇等多个永辉孵化品牌。

资料显示,超级物种诞生于2017年1月,是永辉探索“零售+餐饮”模式,基于会员电商平台和高端体验店,通过全球供应链打造的新零售业态,此前在福州、深圳、厦门和南京等地开出门店。

超级物种以生鲜切入,背后依托永辉超市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被认为是永辉对标阿里旗下盒马鲜生的新品牌。后者是阿里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与超级物种的业态相似,以“生鲜+半成品+餐饮”的模式组合,目前在北京有东坝店、十里堡店和大成店三家门店。

同为新零售的“新秀”,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此前从未在同城碰面。但昨日盒马鲜生“南下”深圳,今日超级物种“北上”进京,两个品牌由此在同城展开正面交锋。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的交锋,也是传统零售代表永辉与电商代表阿里的新零售路线之争。

超级物种在福州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背后离不开永辉光环BUFF:作为起家地和大本营,永辉超市在福州深耕多年,本土影响力无可匹敌,因而自带永辉IP的超级物种自诞生起就受到高度关注,并直接转化为巨大的客流量。

但扩展到全国市场上,超级物种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仍需验证:一方面,永辉品牌光环对超级物种的增益有限,另一方面,超级物种需要接受同行竞品的正面挑战。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同台PK,结果将代表两种新零售探索路线的高低之分,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行情,因而北京门店的成败至关重要。

一、超级物种的前世今生

超级物种由永辉旗下子公司永辉云创所打造。永辉云创成立于2015年6月,隶属于永辉第二集群,主要探索会员电商,负责永辉集团创新业务,助力新业态孵化发展。超级物种、永辉绿标店、永辉生活APP等项目均属云创旗下业务。

事实上,永辉早在2014年就开始尝试在超市中引进能相结合的餐饮配套,创立自有新餐饮+超市模式。2014年11月,第一家鲑鱼工坊开在了永辉超市福州鳌峰店内,定位中产阶级人群,主打以三文鱼为代表的日料系列,提供堂食和外卖。

鲑鱼工坊是永辉的自营品牌,并采用合伙人制度:外聘具有丰富餐饮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合伙人,在超市里开设“店中店”,日常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单店利润按比例分成。

鲑鱼工坊背后依托永辉的全球垂直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因此食材不仅来源丰富、品质鲜活,且成本价低于一般日料店。由于坚持高品质、低价格、好味道,鲑鱼工坊在美食圈里收获了无数好评,一度被称为福州的“三文鱼圣地”。

鲑鱼工坊的成功让永辉看到了拓展自有SKU的可能性,于是在2015年底开业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店里加入了麦子工坊,2016年底在南京茂业店推出了盒牛工坊。经过2年多的尝试和准备,2017年1月1日,超级物种首店温泉公园店在福州开业,集合了8个SKU,由曾经的超市店中店升级为一个独立餐饮店。

目前,超级物种涵盖了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择物工坊、沙拉工坊、超级外卖、咏悦汇、生活果坊、健康生活有机馆、静候花开花艺馆、慢小活、生鲜优品等多个SKU,并在不同门店里灵活搭配、自由组合。

二、超级物种VS盒马鲜生

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都以生鲜切入,都是“餐饮+零售”模式,都是新零售风口的网红,面子相似,但里子各有不同。

门店选址:超级物种以写字楼密集区、高端住宅区及领先的商业购物中心为首选,以保障客流量;盒马鲜生选址则基于周边支付宝活跃用户数量及用户购买力。

单店面积:超级物种单店面积一般为数百平米,以吃为主,餐饮部分面积占50%以上;盒马鲜生单店面积在数千至上万平米不等,超市和仓储占据较大面积。

经营模式:超级物种初代餐饮品牌均为自营,如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等,二代店逐步开放品牌加盟,如慢小活、沙拉工坊、择物工坊等;盒马鲜生则统一自营。

销售场景:超级物种重在线下体验,线上销量仅占10%,目前大力推广永辉生活APP;盒马鲜生则强于线上销售,线上销量超过50%,为了推广盒马APP线上下单,通常不接受现金,仅支持支付宝及盒马APP支付。

资本支持:超级物种由永辉控股,采用合伙人制度,注重单店盈利;盒马鲜生则由阿里投资1.5亿美金,作为阿里的新零售样本,烧钱扩张且不遗余力,由马云亲临门店为其站台。

三、永辉与阿里的新零售之争

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的门店差异,代表了永辉与阿里对新零售路线的不同解读:超级物种是永辉基于传统零售拓展会员电商的新零售业态;盒马鲜生是阿里对线下超市商业业态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

但殊途同归,结果都为了在争用户、争市场:超级物种目前在全国有9家门店,计划两年扩展到3000家门店;盒马鲜生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达20家,计划未来在一线城市开设2000家直营或合资店。

而比品牌门店竞争更剧烈的,则是两者对“最后三公里”的社区商圈之争。

从模式和功能来划分,目前永辉在新零售业务布局可以大致分为三大块:一是永辉超市,包含红标永辉和绿标永辉等,主要还是承担传统大型超市的作用。二是超级物种,是永辉探索新零售的全新业态和品牌,定位高端超市+餐饮体验。三是永辉生活,24小时便利店模式,选址主要贴近社区,并结合线上的永辉生活APP,门店3公里内由永辉物流统一配送,是永辉渗入社区的小型店业态,目前在全国范围已有100家门店。

而阿里的新零售业务目前尚未渗入到社区,但对“最后三公里”的社区商圈亦有布局:先是去年11月入股三江购物成为第二大股东;又于今年5月入股联华超市成为第二大股东;而在9月26日,阿里再次出手入股新华都成为第二大股东。可以看出,阿里的布局同样是传统大型超市+盒马鲜生+社区邻里店,未来的战场同样会在生活区。

新零售的本质是零售在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商的优势就是传统零售的劣势。因而作为传统零售商转型的代表,永辉一方面需要更大力度推广永辉生活APP,提升线上销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社区商圈“最后三公里”配送的O2O物流网络建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入股新华都的同时,还将与新华都合资2亿打造合作平台,并在福建省内投资开设和经营创新门店——这意味着战火将直接烧到了永辉的大本营,也许永辉很快就要在家门口迎战阿里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