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解放碑、朝天门未来变这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解放碑、朝天门未来变这样……

近日,重庆市规划局网站公示了《解放碑商圈环境综合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渝中区朝天门片区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具体是什么情况?一起看看吧!

十八梯,象征着真正的山城老重庆。

也是好多老重庆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

尽管如此,十八梯依然逃不过拆迁的命运。

自从,2016年11月28日,

来自马来西亚的丰隆集团以36.4亿元,

拿下十八梯片区地块以来,

它未来将如何变革,究竟何去何从,

牵动着每个重庆人的心……

现在这个答案,终于揭晓了!

近日

重庆市规划局网站公示了

《解放碑商圈环境综合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

《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

《渝中区朝天门片区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

……

具体是什么情况?

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十八梯 带你穿越回味老重庆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位于渝中区下半城,与解放碑仅一步之遥,连接着上半城与下半城。

风貌区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同时保持原有传统街巷空间肌理,将延续“七街六巷”传统街巷基本格局,严格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与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

区域内的老房子进行勘察后,有保留价值的尽量保留、修缮,确实属于危房的需要拆后重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每栋房子都要有单独的施工图,请传统建筑工匠一栋一栋地建。

今年1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开工,包括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核心区和周边两个建控区,占地约88亩,总建筑面积为8.1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成型,2018年开街。

此次公示的是H分区3-4/03、3-9-1/03、3-6/03地块,空中鸟瞰多是小青瓦、穿斗房,非常具有重庆特色。通过深度挖掘市井文化、抗战文化等元素,让外地人和本地人都能体验这里的生活方式,让你穿越回味老重庆。

马鞍山 重现老重庆历史风貌

渝中区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马鞍山片区是重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与磁器口、金刚碑、十八梯、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共同成为我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马鞍山片区在渝中区上半城,紧邻人民大礼堂及三峡博物馆,片区对外交通非常便捷。东临人民花园、西临学田湾正街、南临枣子岚垭正街、北临人民大礼堂。

马鞍山片区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辉煌物质文化。这里有大量历史名人故居,集“抗战、统战、党建”资源于一身。沈钧儒、邹韬奋、茅盾、李公朴、史良等人都曾在马鞍山居住,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也曾驻扎在此。

整个马鞍山片区有6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被纳入到文物保护计划中,其中包括有马鞍山18号、28号、30号、31号、63号等。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80余年历史。

目前,这里的文物建筑都已经得到妥善保护,并正在逐步进行修缮。未来修缮完成后将重现传统风貌,大家可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大礼堂游览后,再到马鞍山片区进行旅游休闲。

解放碑多个广场将改造

根据方案对解放碑商圈的功能定位,解放碑商圈将打造成为连通山江、体现母城文化特色的城市商圈,形成功能完善、环境友好、交通高效的大都市商旅核心。

从空间形态来看,方案以解放碑为核心,以十字金街主要轴线、绿色生态环为主要空间,打造“一核一环两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形态。

其中,绿色生态环是利用商圈现有道路新增的一条环形公共绿色能源车专用道。方案公布的控制图显示,这条绿色生态环涉及五一路、八一路、临江路、大同路、民生路、民权路、磁器街等多条道路。

除此之外,在交通设施方面,方案还通过智能系统共享CBD片区的所有车库信息,并提前告知车位余量,改善城市次干道交通压力。

5号线支线有望延伸至下半城

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构建了旅游区车行、人行骨架系统,并规划了旅游区人流、车流交通流线,完善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

方案以串联下半城旅游特色为目标,以景区现状车行、人行线路及配套设施两方面入手,梳理现状空间,规划最有价值的旅游线路,打造具有下半城旅游特色的公共空间。

方案中的旅游线路包括了多条主要车行道、主要人行道、次要人行道和山城步道。方案要求,主要车行游览道路要保证至少两车道通行;主要人行游览道路的人行道宽度应在6米以上,局部困难路段应保证在3米以上。

方案在下半城规划了20多个公交车停靠站点,还有多个大巴停车场、停靠点和出租车停靠点。同时,方案要求下半城各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应配置无障碍卫生间,服务半径300-500米为宜。斑马线设置间距为300-400米。

在方案的轨道及标识系统规划图中,下半城出现了5号线支线,并备注“未开通”。从规划图上的站点设置来看,5号线支线的三个站点分别位于打铜街、白象街、十八梯景区。

朝天门规划四个风貌区

朝天门片区分为山城特色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来福士广场风貌区和打铜街历史风貌区,并在片区内规划了重庆魅力游廊、山城特色巷道、都市新貌走廊、渝州商贸通廊。

在不同的风貌区,建筑风貌也有所不同。方案提出按照历史风貌、现代风貌等建筑风貌,改造建筑立面。

其中,新华路A段为历史风貌段,建筑应与周边文保建筑风格呼应;新华路B段为现代风貌段,建筑应现代并适当融入历史文化元素;陕西巷和陕西路为现代风貌段,建筑应现代、简洁,立面现代时尚、富有活力;朝东路南段为明清移民风貌段,与东水驿建筑风格协调;朝东路北段为现代都市商贸段,与来福士及陕西路建筑风格呼应,现代、时尚。

重点改造裙房部分,塔楼以清洗为主。片区内建筑色彩饱和度不应过高,以灰色系为主色调。

来源:综合自重庆晨报、重庆市旅游局

来源:重庆房交会

原标题:方案出炉!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解放碑、朝天门未来变这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解放碑、朝天门未来变这样……

近日,重庆市规划局网站公示了《解放碑商圈环境综合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渝中区朝天门片区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具体是什么情况?一起看看吧!

十八梯,象征着真正的山城老重庆。

也是好多老重庆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

尽管如此,十八梯依然逃不过拆迁的命运。

自从,2016年11月28日,

来自马来西亚的丰隆集团以36.4亿元,

拿下十八梯片区地块以来,

它未来将如何变革,究竟何去何从,

牵动着每个重庆人的心……

现在这个答案,终于揭晓了!

近日

重庆市规划局网站公示了

《解放碑商圈环境综合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

《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

《渝中区朝天门片区品质提升城市设计方案》

……

具体是什么情况?

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十八梯 带你穿越回味老重庆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位于渝中区下半城,与解放碑仅一步之遥,连接着上半城与下半城。

风貌区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同时保持原有传统街巷空间肌理,将延续“七街六巷”传统街巷基本格局,严格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与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

区域内的老房子进行勘察后,有保留价值的尽量保留、修缮,确实属于危房的需要拆后重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每栋房子都要有单独的施工图,请传统建筑工匠一栋一栋地建。

今年1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开工,包括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核心区和周边两个建控区,占地约88亩,总建筑面积为8.1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成型,2018年开街。

此次公示的是H分区3-4/03、3-9-1/03、3-6/03地块,空中鸟瞰多是小青瓦、穿斗房,非常具有重庆特色。通过深度挖掘市井文化、抗战文化等元素,让外地人和本地人都能体验这里的生活方式,让你穿越回味老重庆。

马鞍山 重现老重庆历史风貌

渝中区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马鞍山片区是重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与磁器口、金刚碑、十八梯、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共同成为我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马鞍山片区在渝中区上半城,紧邻人民大礼堂及三峡博物馆,片区对外交通非常便捷。东临人民花园、西临学田湾正街、南临枣子岚垭正街、北临人民大礼堂。

马鞍山片区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辉煌物质文化。这里有大量历史名人故居,集“抗战、统战、党建”资源于一身。沈钧儒、邹韬奋、茅盾、李公朴、史良等人都曾在马鞍山居住,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也曾驻扎在此。

整个马鞍山片区有6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被纳入到文物保护计划中,其中包括有马鞍山18号、28号、30号、31号、63号等。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80余年历史。

目前,这里的文物建筑都已经得到妥善保护,并正在逐步进行修缮。未来修缮完成后将重现传统风貌,大家可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大礼堂游览后,再到马鞍山片区进行旅游休闲。

解放碑多个广场将改造

根据方案对解放碑商圈的功能定位,解放碑商圈将打造成为连通山江、体现母城文化特色的城市商圈,形成功能完善、环境友好、交通高效的大都市商旅核心。

从空间形态来看,方案以解放碑为核心,以十字金街主要轴线、绿色生态环为主要空间,打造“一核一环两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形态。

其中,绿色生态环是利用商圈现有道路新增的一条环形公共绿色能源车专用道。方案公布的控制图显示,这条绿色生态环涉及五一路、八一路、临江路、大同路、民生路、民权路、磁器街等多条道路。

除此之外,在交通设施方面,方案还通过智能系统共享CBD片区的所有车库信息,并提前告知车位余量,改善城市次干道交通压力。

5号线支线有望延伸至下半城

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城市设计方案》构建了旅游区车行、人行骨架系统,并规划了旅游区人流、车流交通流线,完善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

方案以串联下半城旅游特色为目标,以景区现状车行、人行线路及配套设施两方面入手,梳理现状空间,规划最有价值的旅游线路,打造具有下半城旅游特色的公共空间。

方案中的旅游线路包括了多条主要车行道、主要人行道、次要人行道和山城步道。方案要求,主要车行游览道路要保证至少两车道通行;主要人行游览道路的人行道宽度应在6米以上,局部困难路段应保证在3米以上。

方案在下半城规划了20多个公交车停靠站点,还有多个大巴停车场、停靠点和出租车停靠点。同时,方案要求下半城各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应配置无障碍卫生间,服务半径300-500米为宜。斑马线设置间距为300-400米。

在方案的轨道及标识系统规划图中,下半城出现了5号线支线,并备注“未开通”。从规划图上的站点设置来看,5号线支线的三个站点分别位于打铜街、白象街、十八梯景区。

朝天门规划四个风貌区

朝天门片区分为山城特色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来福士广场风貌区和打铜街历史风貌区,并在片区内规划了重庆魅力游廊、山城特色巷道、都市新貌走廊、渝州商贸通廊。

在不同的风貌区,建筑风貌也有所不同。方案提出按照历史风貌、现代风貌等建筑风貌,改造建筑立面。

其中,新华路A段为历史风貌段,建筑应与周边文保建筑风格呼应;新华路B段为现代风貌段,建筑应现代并适当融入历史文化元素;陕西巷和陕西路为现代风貌段,建筑应现代、简洁,立面现代时尚、富有活力;朝东路南段为明清移民风貌段,与东水驿建筑风格协调;朝东路北段为现代都市商贸段,与来福士及陕西路建筑风格呼应,现代、时尚。

重点改造裙房部分,塔楼以清洗为主。片区内建筑色彩饱和度不应过高,以灰色系为主色调。

来源:综合自重庆晨报、重庆市旅游局

来源:重庆房交会

原标题:方案出炉!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解放碑、朝天门未来变这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