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换头术”主刀者任晓平:已完成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换头术”主刀者任晓平:已完成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

针对外界诸多质疑,任晓平强调,自己此次进行的为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而非“换头”手术,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换头术”引发的关注最近持续升温,2017年11月21日,该项手术中方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专门举行媒体见面会,就相关实验进展予以通报。

近日,由任晓平完成的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论文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任晓平在媒体见面会上对外确认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已经完成,并公布了中枢神经再生动物实验的最新成果。

此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意大利都灵神经外科医生赛吉尔•卡纳维罗宣布,世界首例“换头”手术成功在遗体上实施,如他以往公布的,手术在中国由任晓平带领的团队操刀完成。这场手术也迅速在国内引发热议,活体移植是否即将进行也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

针对外界诸多质疑,任晓平强调,自己此次进行的为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而非“换头”手术,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可以看做是对真正的“换头实验”的前期实践。

SNI学术杂志官网上显示,任晓平此次提及的论文《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于11月8日正式提交,被接受以后于11月17日正式发表,其中对手术过程和未来活体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论文介绍,手术使用了两具新鲜遗体,其中捐赠者为脑死亡患者,但身体完好,而接受者则是身体受损,头脑健康,由他来接受捐赠者的身体。手术由两队医生同时操作,每队由5名外科医生组成,手术分为将两具遗体的头部和身体分离,接着将捐赠者的身体与接受者的头重新连接,全程共历时18小时。

其中还提到,在进行这次实验之前,已经以人类遗体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实验和研究,并分析头身分离的操作方案。该团队曾假设,要进行人类活体头移植手术,必须由有遗体操刀经验的医生来完成,而手术当中更需要神经病学、血管、整形、肠胃、心胸外科等多领域专家合作。在此基础上,才提出了以遗体进行头移植实验。

“此前,人类头移植手术怎么做,没有任何资料,因此需要进行人类头移植外科模型设计,提供手术方案。”任晓平说。

医学界公认脊髓重新连接问题是头移植手术的技术障碍。胡永生曾表示,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

对此,任晓平也公布了团队以GEMINI脊髓融合术进行的动物实验的最新成果,GEMINI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为PEG的化学药物。他展示的一段时长约2分钟的视频显示,把狗的脊髓完全切断后,用PEG对新鲜的脊髓损伤进行融合处理,并每天配以功能训练,半年后,这只狗已经可以站立和奔跑。

任晓平说,动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向临床转换,从小动物到大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目前来看实验成果非常可观。“这项实验的论文预计将会在本周内发表。”

对于PEG的功能, 任晓平简要解释为阻止细胞坏死、凋亡,再往深处说,是阻止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样在细胞凋亡前,把它融合。

从临床意义上来讲,任晓平表示,20年前桑兰因摔伤截瘫,曾在美国进行治疗,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脊髓截瘫是一种常见疾病,美国平均每年新增1-2万例病人,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加5-10万例,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为50-100万例,逐年递增。从临床上来说,头移植研究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我们团队研究这一方向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对神经原性肌肉萎缩、癌症、多脏器衰竭等疾病的患者,都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案。

任晓平的论文还写道,“下一阶段,将应该是心脏跳动但已经脑死亡的遗体捐赠者来重现头移植手术的过程”。

但是在21日的见面会上,任晓平依然强调,活体移植手术没有时间表,现在能做的,就是争取解决头移植前科学技术的难题。

他还表示,“我是医生,不是伦理学家。我只是在做技术,头移植允许媒体存在争议、探讨,我们完成的是人类头移植外科手术模型设计,此次头移植模型把相关技术向前大大推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换头术”主刀者任晓平:已完成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

针对外界诸多质疑,任晓平强调,自己此次进行的为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而非“换头”手术,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换头术”引发的关注最近持续升温,2017年11月21日,该项手术中方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专门举行媒体见面会,就相关实验进展予以通报。

近日,由任晓平完成的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论文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任晓平在媒体见面会上对外确认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已经完成,并公布了中枢神经再生动物实验的最新成果。

此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意大利都灵神经外科医生赛吉尔•卡纳维罗宣布,世界首例“换头”手术成功在遗体上实施,如他以往公布的,手术在中国由任晓平带领的团队操刀完成。这场手术也迅速在国内引发热议,活体移植是否即将进行也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

针对外界诸多质疑,任晓平强调,自己此次进行的为首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而非“换头”手术,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可以看做是对真正的“换头实验”的前期实践。

SNI学术杂志官网上显示,任晓平此次提及的论文《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于11月8日正式提交,被接受以后于11月17日正式发表,其中对手术过程和未来活体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论文介绍,手术使用了两具新鲜遗体,其中捐赠者为脑死亡患者,但身体完好,而接受者则是身体受损,头脑健康,由他来接受捐赠者的身体。手术由两队医生同时操作,每队由5名外科医生组成,手术分为将两具遗体的头部和身体分离,接着将捐赠者的身体与接受者的头重新连接,全程共历时18小时。

其中还提到,在进行这次实验之前,已经以人类遗体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实验和研究,并分析头身分离的操作方案。该团队曾假设,要进行人类活体头移植手术,必须由有遗体操刀经验的医生来完成,而手术当中更需要神经病学、血管、整形、肠胃、心胸外科等多领域专家合作。在此基础上,才提出了以遗体进行头移植实验。

“此前,人类头移植手术怎么做,没有任何资料,因此需要进行人类头移植外科模型设计,提供手术方案。”任晓平说。

医学界公认脊髓重新连接问题是头移植手术的技术障碍。胡永生曾表示,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

对此,任晓平也公布了团队以GEMINI脊髓融合术进行的动物实验的最新成果,GEMINI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为PEG的化学药物。他展示的一段时长约2分钟的视频显示,把狗的脊髓完全切断后,用PEG对新鲜的脊髓损伤进行融合处理,并每天配以功能训练,半年后,这只狗已经可以站立和奔跑。

任晓平说,动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向临床转换,从小动物到大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目前来看实验成果非常可观。“这项实验的论文预计将会在本周内发表。”

对于PEG的功能, 任晓平简要解释为阻止细胞坏死、凋亡,再往深处说,是阻止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样在细胞凋亡前,把它融合。

从临床意义上来讲,任晓平表示,20年前桑兰因摔伤截瘫,曾在美国进行治疗,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脊髓截瘫是一种常见疾病,美国平均每年新增1-2万例病人,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加5-10万例,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为50-100万例,逐年递增。从临床上来说,头移植研究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我们团队研究这一方向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对神经原性肌肉萎缩、癌症、多脏器衰竭等疾病的患者,都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案。

任晓平的论文还写道,“下一阶段,将应该是心脏跳动但已经脑死亡的遗体捐赠者来重现头移植手术的过程”。

但是在21日的见面会上,任晓平依然强调,活体移植手术没有时间表,现在能做的,就是争取解决头移植前科学技术的难题。

他还表示,“我是医生,不是伦理学家。我只是在做技术,头移植允许媒体存在争议、探讨,我们完成的是人类头移植外科手术模型设计,此次头移植模型把相关技术向前大大推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