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药物治疗、基因疗法、疫苗研发 人类离战胜艾滋病还有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药物治疗、基因疗法、疫苗研发 人类离战胜艾滋病还有多远?

自上个世纪被确定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三十年间,艾滋病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十年的抗争,艾滋病得到了有效遏制,也不再是绝症。研发和采用药物、研究基因疗法、开发疫苗……人类从未停止过一天抗击艾滋病的步伐。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自上个世纪被确定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三十年间,艾滋病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67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增感染者约200万人,死亡病例累计超过3500万人。2016年,全球有1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2017年6月,中国现存活71.8万例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死亡病例22万人。

每年,全球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抗击艾滋病毒 —— 一种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丧失免疫能力的逆转录病毒。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显示,去年有191亿美元资金用于艾滋病治疗和预防,到2031年,这一费用将达350亿美元。

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十年的抗争,艾滋病不再是绝症。世卫组织指出,抗艾药物的大规模扩展使得使得每年艾滋病毒新发感染数量和艾滋病毒致死人数下降,其中新发感染率自2000年以来下降了35%,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的人数比2005年减少了45%。今年5月发表于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报告也显示,通过及时并坚持接受药物治疗,欧洲和美国感染艾滋病毒的年轻人预期寿命增加了10年,预期寿命甚至可以接近非感染者。

“治疗如同预防”

为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种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策略,即“治疗如同预防”,以期将HIV感染率控制在0.1%。去年5月9日,以丹麦为真实案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刊文,证实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20年的研究分析了“每年艾滋病新增感染人数的下降”与“每年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患者的增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关联紧密。证实了通过提供治疗、提高治疗覆盖率,98%的丹麦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够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最终使得丹麦艾滋病流行趋势遏制。

2016年6月,我国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调整了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发现即治疗”,是中国艾滋病治疗策略的重大调整。卫生部门称,及早治疗,病死率风险可降低30%。

艾滋病的另一防治重点是对高危人群加强预防,用口服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防止未感染HIV人群感染病毒。同性恋群体,尤其是男同性恋群体是HIV病毒的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14年全球约45%新增感染者为“关键人群”及其性伙伴。就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建议,男同性恋者可以考虑每天口服抗病毒药物以防感染艾滋病,特别是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作为暴露前预防的一项有效干预措施。数据称,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9倍,每天服药可将感染风险降低90%。

去年7月,来自利物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Rigshospitalet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名为“伴侣”项目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不间断服用药物进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即使不使用安全套,将病毒传染给伴侣的概率非常小。

研究对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888对伴侣进行监测研究,伴侣中有一人正在接受有效的HIV疗法,在888对伴侣中,有548对异性恋伴侣和340对同性恋男性。所有的伴侣都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进行有规律地性行为,监测多年并没有出现病毒传播的病例报道。

研究结果提示,即便人们感染HIV,但如果通过早期诊断以及及时进行抑制病毒的药物治疗,并且不要间断,艾滋病毒感染者把HIV传播给他人的几率就会很小。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从2018年开始深入进行“伴侣”项目的研究,对同性恋男性继续进行3年多的研究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数据,从而弄清药药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机理和有效性。

应对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当前临床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简称ART),这种疗法已能够把患者体内病毒减少到无法检测的程度。其中,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被广泛应用。这种疗法是将蛋白酶抑制剂和其他多种抗病毒药物混合,它可使血液和免疫系统中的艾滋病毒数量大为减少,从而延长病毒携带者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确认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尽早接受这种治疗。

然而,耐药性的问题也不断向人们提出挑战。今年7月,世卫组织《2017年艾滋病毒耐药性报告》,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抽查的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逾10%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人具有一种对最为广泛使用的艾滋病毒药物耐药的艾滋病毒毒株。报告称,一旦达到10%这一阈值,世卫组织就建议相关国家紧急审查其艾滋病毒治疗方案。

替诺福韦(TDF)是艾滋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用以防治艾滋病,然而,由于使用广泛,替诺福韦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在非洲非常严重。

2016年1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许多艾滋病患者对一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这项研究对全球36个国家1926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这些患者都在接受替诺福韦等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那些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患者中,60%受调查患者的体内存在对替诺福韦具有耐药性的艾滋病病毒株;而在欧洲地区,这一比例是20%。此外,所有对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中,约三分之二对治疗中使用的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治疗对他们基本失去效果。

在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报告数据显示,那些接受包含替诺福韦在内的组合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高达15%的患者会在开始接受治疗的第一年对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还会逐渐上升。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耐药病毒株能够传播到其他人体内,从而扩大这一问题的影响。

报告的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学者拉维·古普塔指出,替诺福韦是目前对抗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副作用低,对艾滋病的治疗效果不错,当下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因此“有必要抓紧采取行动,应对这一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

今年1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克里斯·贝雷尔再次对艾滋病耐药状况发出警告,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当前ART的疗效不断提高,然而另一方面,艾滋病毒耐药性也从2001年的11%上升到今天的29%。贝雷尔和他的团队指出,“致命的问题”是使用ART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和药品可及性严重不足,依从性差使艾滋病病毒产生变异并发展耐药性。

面对耐药性的问题,新药的研发和采用被认为是一条有效路径。

基因疗法:根治艾滋病还有多远?

虽然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但是药物治疗始终不能根治艾滋病,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需终身服药。此外,抗艾药物还产生副作用,诸如心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的疾病。

2006年,柏林病人的出现让研究者们们开始关注基因疗法。蒂莫西·雷·布朗是全球首例且唯一一名被(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他被称为“柏林病人”。2006年和2007年,布朗的主治医生两次使用一名具有CCR5突变基因(CCR5共受体是HIV进入细胞的另一道门,病毒不能与突变后的CCR5结合,也就无法进入细胞)的捐赠者的骨髓,治好了布朗的艾滋病。

艾滋病基因疗法的原理是用基因技术修饰人体自身的基因,致使HIV从根本上无法在人体中进行复制。2016年4月,《科学报告》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天普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艾滋病毒DNA剪辑掉,从而能够有效治愈艾滋病。

这项实验并未用于人体之上。报告称,在这种切除法能让大量带有病毒的细胞失去活性,在实验室中,受感染的人类T细胞内的HIV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天普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的系主任卡米尔·卡利里称,等到两三年后科研人员完善了治疗方案,可能就可以进行临床试验。

其后,天普大学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清除了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今年4月,卡米尔·卡利里和同事胡文辉以及匹兹堡大学杨文彬等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艾滋病病毒。

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组织或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这种小鼠具有人类功能性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潜伏的方式与人类一致,克服了常规小鼠不能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弊端,被广泛用于艾滋病动物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源化BLT小鼠,然后借助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潜伏感染小鼠体内。2周到4周后,研究者在多个小鼠器官组织中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基因组被切除。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基因编辑疗法尚不能100%清除动物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能够显著降低潜伏病毒量。

屡败屡战的疫苗研发

自发现艾滋病,并证实它是致病病毒以来,过去三十年间,全球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研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30多年以来,全世界开发的疫苗达40多个,进入临床试验多达200多次,全球每年用于艾滋病疫苗研发的经费超过8亿美元,但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在艾滋病疫苗研发史上,美国医药巨头默克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艾滋病疫苗,曾被业界寄予厚望,并在全球多地开展了多达6000人的试验,但是2007年中期发现该疫苗没有取得保护效果,疫苗非但没有降低感染率,甚至增加了感染风险。

今年7月,美国强生公司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结果,称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由于采用“全球首次HIV疫苗临床试验”、“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等措辞,一时间引发普遍关注。然而很快,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仅能证明这种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一定的免疫应答,但其产生的抗体是否能对抗HIV,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则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评价。

在我国,关于艾滋病疫苗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天坛痘苗病毒作为载体,表达HIV表面糖蛋白抗原作为疫苗,临床I期试验显示了该疫苗安全性,目前已开展到临床II期试验。

此外,吉林大学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孔维团队研发的疫苗是在2009年就已进入人体II期临床试验,是我国最早进入人体II期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但试验进行途中,孔维主动叫停了试验,并调整了新的策略,尽可能地模拟目前最为有效的减毒活疫苗所诱导的免疫反应,在体内复制但不将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进而可持续地以多种抗原形式刺激免疫系统来产生免疫保护。2017年初,实验室在国际期刊《Viruses》(《病毒》)上发表论文,印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独特性。

此外,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的研发团队也正在合作研发一种新型的HIV黏膜疫苗,以期预防和控制HIV通过黏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我国普通人群的流行。其中一项重要的科研发现是,探索性研究了一种新型的HIV黏膜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保护效果,即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载体疫苗通过鼻腔等黏膜途径初次免疫,然后用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通过肌肉注射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应答和保护效果。这项创新型的疫苗和免疫策略能够在恒河猴体内诱发更强烈、更广谱和更多的多功能免疫反应,而且这种策略有效地控制甚至是完全预防了高致病性SIVmac239 病毒对恒河猴的粘膜途径感染。目前该项研究正申报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药物治疗、基因疗法、疫苗研发 人类离战胜艾滋病还有多远?

自上个世纪被确定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三十年间,艾滋病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十年的抗争,艾滋病得到了有效遏制,也不再是绝症。研发和采用药物、研究基因疗法、开发疫苗……人类从未停止过一天抗击艾滋病的步伐。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自上个世纪被确定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三十年间,艾滋病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67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增感染者约200万人,死亡病例累计超过3500万人。2016年,全球有1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2017年6月,中国现存活71.8万例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死亡病例22万人。

每年,全球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抗击艾滋病毒 —— 一种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丧失免疫能力的逆转录病毒。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显示,去年有191亿美元资金用于艾滋病治疗和预防,到2031年,这一费用将达350亿美元。

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十年的抗争,艾滋病不再是绝症。世卫组织指出,抗艾药物的大规模扩展使得使得每年艾滋病毒新发感染数量和艾滋病毒致死人数下降,其中新发感染率自2000年以来下降了35%,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的人数比2005年减少了45%。今年5月发表于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报告也显示,通过及时并坚持接受药物治疗,欧洲和美国感染艾滋病毒的年轻人预期寿命增加了10年,预期寿命甚至可以接近非感染者。

“治疗如同预防”

为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种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策略,即“治疗如同预防”,以期将HIV感染率控制在0.1%。去年5月9日,以丹麦为真实案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刊文,证实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20年的研究分析了“每年艾滋病新增感染人数的下降”与“每年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患者的增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关联紧密。证实了通过提供治疗、提高治疗覆盖率,98%的丹麦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够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最终使得丹麦艾滋病流行趋势遏制。

2016年6月,我国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调整了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发现即治疗”,是中国艾滋病治疗策略的重大调整。卫生部门称,及早治疗,病死率风险可降低30%。

艾滋病的另一防治重点是对高危人群加强预防,用口服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防止未感染HIV人群感染病毒。同性恋群体,尤其是男同性恋群体是HIV病毒的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14年全球约45%新增感染者为“关键人群”及其性伙伴。就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建议,男同性恋者可以考虑每天口服抗病毒药物以防感染艾滋病,特别是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作为暴露前预防的一项有效干预措施。数据称,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9倍,每天服药可将感染风险降低90%。

去年7月,来自利物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Rigshospitalet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名为“伴侣”项目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不间断服用药物进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即使不使用安全套,将病毒传染给伴侣的概率非常小。

研究对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888对伴侣进行监测研究,伴侣中有一人正在接受有效的HIV疗法,在888对伴侣中,有548对异性恋伴侣和340对同性恋男性。所有的伴侣都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进行有规律地性行为,监测多年并没有出现病毒传播的病例报道。

研究结果提示,即便人们感染HIV,但如果通过早期诊断以及及时进行抑制病毒的药物治疗,并且不要间断,艾滋病毒感染者把HIV传播给他人的几率就会很小。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从2018年开始深入进行“伴侣”项目的研究,对同性恋男性继续进行3年多的研究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数据,从而弄清药药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机理和有效性。

应对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当前临床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简称ART),这种疗法已能够把患者体内病毒减少到无法检测的程度。其中,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被广泛应用。这种疗法是将蛋白酶抑制剂和其他多种抗病毒药物混合,它可使血液和免疫系统中的艾滋病毒数量大为减少,从而延长病毒携带者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确认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尽早接受这种治疗。

然而,耐药性的问题也不断向人们提出挑战。今年7月,世卫组织《2017年艾滋病毒耐药性报告》,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抽查的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逾10%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人具有一种对最为广泛使用的艾滋病毒药物耐药的艾滋病毒毒株。报告称,一旦达到10%这一阈值,世卫组织就建议相关国家紧急审查其艾滋病毒治疗方案。

替诺福韦(TDF)是艾滋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用以防治艾滋病,然而,由于使用广泛,替诺福韦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在非洲非常严重。

2016年1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许多艾滋病患者对一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这项研究对全球36个国家1926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这些患者都在接受替诺福韦等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那些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患者中,60%受调查患者的体内存在对替诺福韦具有耐药性的艾滋病病毒株;而在欧洲地区,这一比例是20%。此外,所有对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中,约三分之二对治疗中使用的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治疗对他们基本失去效果。

在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报告数据显示,那些接受包含替诺福韦在内的组合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高达15%的患者会在开始接受治疗的第一年对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还会逐渐上升。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耐药病毒株能够传播到其他人体内,从而扩大这一问题的影响。

报告的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学者拉维·古普塔指出,替诺福韦是目前对抗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副作用低,对艾滋病的治疗效果不错,当下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因此“有必要抓紧采取行动,应对这一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

今年1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克里斯·贝雷尔再次对艾滋病耐药状况发出警告,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当前ART的疗效不断提高,然而另一方面,艾滋病毒耐药性也从2001年的11%上升到今天的29%。贝雷尔和他的团队指出,“致命的问题”是使用ART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和药品可及性严重不足,依从性差使艾滋病病毒产生变异并发展耐药性。

面对耐药性的问题,新药的研发和采用被认为是一条有效路径。

基因疗法:根治艾滋病还有多远?

虽然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但是药物治疗始终不能根治艾滋病,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需终身服药。此外,抗艾药物还产生副作用,诸如心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的疾病。

2006年,柏林病人的出现让研究者们们开始关注基因疗法。蒂莫西·雷·布朗是全球首例且唯一一名被(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他被称为“柏林病人”。2006年和2007年,布朗的主治医生两次使用一名具有CCR5突变基因(CCR5共受体是HIV进入细胞的另一道门,病毒不能与突变后的CCR5结合,也就无法进入细胞)的捐赠者的骨髓,治好了布朗的艾滋病。

艾滋病基因疗法的原理是用基因技术修饰人体自身的基因,致使HIV从根本上无法在人体中进行复制。2016年4月,《科学报告》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天普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艾滋病毒DNA剪辑掉,从而能够有效治愈艾滋病。

这项实验并未用于人体之上。报告称,在这种切除法能让大量带有病毒的细胞失去活性,在实验室中,受感染的人类T细胞内的HIV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天普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的系主任卡米尔·卡利里称,等到两三年后科研人员完善了治疗方案,可能就可以进行临床试验。

其后,天普大学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清除了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今年4月,卡米尔·卡利里和同事胡文辉以及匹兹堡大学杨文彬等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艾滋病病毒。

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组织或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这种小鼠具有人类功能性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潜伏的方式与人类一致,克服了常规小鼠不能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弊端,被广泛用于艾滋病动物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源化BLT小鼠,然后借助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潜伏感染小鼠体内。2周到4周后,研究者在多个小鼠器官组织中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基因组被切除。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基因编辑疗法尚不能100%清除动物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能够显著降低潜伏病毒量。

屡败屡战的疫苗研发

自发现艾滋病,并证实它是致病病毒以来,过去三十年间,全球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研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30多年以来,全世界开发的疫苗达40多个,进入临床试验多达200多次,全球每年用于艾滋病疫苗研发的经费超过8亿美元,但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在艾滋病疫苗研发史上,美国医药巨头默克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艾滋病疫苗,曾被业界寄予厚望,并在全球多地开展了多达6000人的试验,但是2007年中期发现该疫苗没有取得保护效果,疫苗非但没有降低感染率,甚至增加了感染风险。

今年7月,美国强生公司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结果,称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由于采用“全球首次HIV疫苗临床试验”、“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等措辞,一时间引发普遍关注。然而很快,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仅能证明这种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一定的免疫应答,但其产生的抗体是否能对抗HIV,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则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评价。

在我国,关于艾滋病疫苗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天坛痘苗病毒作为载体,表达HIV表面糖蛋白抗原作为疫苗,临床I期试验显示了该疫苗安全性,目前已开展到临床II期试验。

此外,吉林大学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孔维团队研发的疫苗是在2009年就已进入人体II期临床试验,是我国最早进入人体II期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但试验进行途中,孔维主动叫停了试验,并调整了新的策略,尽可能地模拟目前最为有效的减毒活疫苗所诱导的免疫反应,在体内复制但不将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进而可持续地以多种抗原形式刺激免疫系统来产生免疫保护。2017年初,实验室在国际期刊《Viruses》(《病毒》)上发表论文,印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独特性。

此外,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的研发团队也正在合作研发一种新型的HIV黏膜疫苗,以期预防和控制HIV通过黏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我国普通人群的流行。其中一项重要的科研发现是,探索性研究了一种新型的HIV黏膜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保护效果,即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载体疫苗通过鼻腔等黏膜途径初次免疫,然后用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通过肌肉注射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应答和保护效果。这项创新型的疫苗和免疫策略能够在恒河猴体内诱发更强烈、更广谱和更多的多功能免疫反应,而且这种策略有效地控制甚至是完全预防了高致病性SIVmac239 病毒对恒河猴的粘膜途径感染。目前该项研究正申报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