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造肉打算来亚洲试一试,看中了素食主义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造肉打算来亚洲试一试,看中了素食主义者

素食者在中国依然是小众人群,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健康偶尔吃吃素。

在这几年追求健康精致生活的潮流中,人们早就已经开始在设法让高热量的汉堡变得“素”一点,比如找来黑豆和杏鲍菇替代牛肉饼,但口味不算理想。直到最近,被Google、比尔•盖茨看上的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才终于让人造肉好吃了点。
 

近日,Impossible Food执行总裁Pat Brown透露,明年他们打算把自家的素肉汉堡带进亚洲市场。实际上,今年8月Beyond Meat已经出现在香港素食餐厅Kind Kitchen的菜单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升级趋势,是它们在市场扩张中纷纷看上亚洲的原因。
 
不过,亚洲人真的会为人造肉汉堡买单吗?
 
在Pat Brown看来,亚洲人有多爱吃牛肉,就会多爱Impossible Food的人造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表示,受中国消费推动,在2000年到2030年间,东亚及太平洋的牛肉消费量预计将增加最多。
 
Impossible Food的Impossible汉堡

Impossible Food的素牛肉,主要由马铃薯蛋白,黄原胶,小麦蛋白、椰子油加上一些其他天然香料制作而成。通过操作工艺,将植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并重组,糖类、维他命、植物脂肪等成分之间产生化学作用,呈现出肉香味。植物中其实也含有血红素,它会保持肉的口感和淡红色。

找到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欧美消费者对低脂低卡的极致追求和减少杀害动物的环保意识下的综合产物。这倒是和中国一部分吃斋的香客的心理略相似,比如想减少杀生、戒断对美食的执念等等。

素质主义者(不一定都是信佛吃斋的人)是这波海外人造肉创业公司试图在亚洲找到的目标消费人群。在亚洲饮食文化里,素菜荤做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比如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在绿豆粉里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葫芦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

不过,据动物维权组织PETA称,全球对素食者最友好的10个国家里,只有日本来自亚洲。而来自独立非盈利机构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数据,2014年中国素食者达到了5000万以上,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4%。素食者在中国依然是小众人群。他们也只是为了健康偶尔吃吃素,即便是佛教徒,多数也只是在拜访寺庙或者特定日子才吃斋。

不过,近几年,为了反驳纯素“直刃族”和动物权利积极分子投射的自我牺牲形象,纯素食主义在美国被宣传为“迷人的”和“时髦的”。这种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亚洲的一批年轻人。

现在,你在上海想吃素食汉堡,选择也有不少,比如 GREEN VEGE CAFE的低卡招牌汉堡、Organic Kitch的扁豆牛油果汉堡、DALIAH的杏鲍菇汉堡等等。

一批创业者也在跟进素食这一细分市场。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张思,2013年创办了“素食星球”公众号。三年后,它才获得资本青睐,在2016年4月获得了盈动资本领投、联科创盈跟投的266万元天使投资。

咨询公司麦肯锡2017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也提到了,对食物格外讲究的那类中国消费者只占到受访人群的25%,是最少的那部分。尽管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度日益增加,但他们对这股健康潮流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在中国乃至亚洲,素食暂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造肉打算来亚洲试一试,看中了素食主义者

素食者在中国依然是小众人群,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健康偶尔吃吃素。

在这几年追求健康精致生活的潮流中,人们早就已经开始在设法让高热量的汉堡变得“素”一点,比如找来黑豆和杏鲍菇替代牛肉饼,但口味不算理想。直到最近,被Google、比尔•盖茨看上的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才终于让人造肉好吃了点。
 

近日,Impossible Food执行总裁Pat Brown透露,明年他们打算把自家的素肉汉堡带进亚洲市场。实际上,今年8月Beyond Meat已经出现在香港素食餐厅Kind Kitchen的菜单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升级趋势,是它们在市场扩张中纷纷看上亚洲的原因。
 
不过,亚洲人真的会为人造肉汉堡买单吗?
 
在Pat Brown看来,亚洲人有多爱吃牛肉,就会多爱Impossible Food的人造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表示,受中国消费推动,在2000年到2030年间,东亚及太平洋的牛肉消费量预计将增加最多。
 
Impossible Food的Impossible汉堡

Impossible Food的素牛肉,主要由马铃薯蛋白,黄原胶,小麦蛋白、椰子油加上一些其他天然香料制作而成。通过操作工艺,将植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并重组,糖类、维他命、植物脂肪等成分之间产生化学作用,呈现出肉香味。植物中其实也含有血红素,它会保持肉的口感和淡红色。

找到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欧美消费者对低脂低卡的极致追求和减少杀害动物的环保意识下的综合产物。这倒是和中国一部分吃斋的香客的心理略相似,比如想减少杀生、戒断对美食的执念等等。

素质主义者(不一定都是信佛吃斋的人)是这波海外人造肉创业公司试图在亚洲找到的目标消费人群。在亚洲饮食文化里,素菜荤做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比如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在绿豆粉里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葫芦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

不过,据动物维权组织PETA称,全球对素食者最友好的10个国家里,只有日本来自亚洲。而来自独立非盈利机构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数据,2014年中国素食者达到了5000万以上,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4%。素食者在中国依然是小众人群。他们也只是为了健康偶尔吃吃素,即便是佛教徒,多数也只是在拜访寺庙或者特定日子才吃斋。

不过,近几年,为了反驳纯素“直刃族”和动物权利积极分子投射的自我牺牲形象,纯素食主义在美国被宣传为“迷人的”和“时髦的”。这种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亚洲的一批年轻人。

现在,你在上海想吃素食汉堡,选择也有不少,比如 GREEN VEGE CAFE的低卡招牌汉堡、Organic Kitch的扁豆牛油果汉堡、DALIAH的杏鲍菇汉堡等等。

一批创业者也在跟进素食这一细分市场。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张思,2013年创办了“素食星球”公众号。三年后,它才获得资本青睐,在2016年4月获得了盈动资本领投、联科创盈跟投的266万元天使投资。

咨询公司麦肯锡2017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也提到了,对食物格外讲究的那类中国消费者只占到受访人群的25%,是最少的那部分。尽管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度日益增加,但他们对这股健康潮流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在中国乃至亚洲,素食暂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