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界面评论】一切围绕“高质量” 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透露八大转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界面评论】一切围绕“高质量” 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透露八大转变

从会后公告来看,“高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决定了短期政策,还要求长期制度改革相配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十九大后首次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20日闭幕,作为决定来年经济政策的重要会议,它的会后公告饱含巨量信息,推敲公告的具体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握2018年宏观政策的脉搏。

从公告来看,“高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决定了短期政策,还要求长期制度改革相配合。公告明确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都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不仅如此,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快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并“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2018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无一不围绕高质量发展,任务数量也罕见地达到了8项。而过去5年最多时也没有超过6项,中央对“高质量”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挖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并与过去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后,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第一,财政政策积极取向虽然和过去五年一样,但公告的内容较上年略有收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财政政策在“积极”之前还有“更加”二字,预算安排也以满足供给侧改革、降低税费、民生兜底的需求为要。

2018年,中央似乎并不想通过增加财政赤字的办法来满足支出。公告表示要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来为重点领域和项目提供支持,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般性支出,即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这是时隔四年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压缩一般性支出。

此前颇热的减税预期落空了,公告除提到“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之外,再没有提到任何减税内容,而是向“费”来寻求企业成本的下降,明确表示要“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

“地方政府债务”再次出现,只是从2016年的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转变为2018年的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多的体现了中央防患于未然的态度。

第二,公告不仅没有单独提及“去杠杆”,就连此前在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出现的“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也不见了。这一变化,可能是因为此前两年企业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可能与中央对杠杆率认识的变化有关。虽然并不代表着中央希望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取向出现反复,毕竟在公告内文靠后的位置,“三去一降一补”仍有一席之地,但有关政策很可能会有所调整。

第三,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防控金融风险,都延续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思路。公告一方面是弱化了“去杠杆”,一方面又新增了“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由此来看,货币金融环境会更加匹配企业发展的需要,2018年通过紧缩来挤出杠杆的情形较难重演。

与此同时,防控金融风险成了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明确被要求“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并“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此外,过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较少被提及的资本市场,这次罕见的与货币政策并列,首次使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表述,强调要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成为下一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不再像过去五年那样,要么不提、要么一笔带过。污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一,且明确表态,“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可想而知,2018年环保力度并不会弱于2017年,甚至会有所超过,由此,环保因素仍是研判2018年中国经济供需两端的重要变量。

从公告中可知,2018年在生态与防治污染方面,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的保护修复,恢复绿水青山;二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与后者有关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都将面临调整压力。

第五,在住房问题上,不再提“去库存”,首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调控权力关系。经过连续两年房地产市场的热销,“去库存”成效显著,已无需像过去两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占据较大篇幅。

从公告内容来看,2018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保持稳定,不再强调因城因地施策,反而更加重视房地产调控中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在长期制度方面,2018年将着力于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及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

第六,将国企国资与民营企业一起视为市场主体,并首次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之一。

基于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难点问题陆续取得突破,2018年国资国企的改革更多的是完善、加快、健全。公告并没有像上年一样给出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没有强调混合所有制。

对于民营企业,公告提到的都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如产权保护、负面清单、歧视及隐形障碍、政商关系等。其中,“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均是首次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

第七,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也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一系列区域战略中,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是重中之重。与上年相比,有关内容更为详细,京津冀协同发展除了加入雄安新区规划,还首次提出要“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被写入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层面梯度推进的策略趋于清晰。公告首次提出,“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进而带动内陆地区的策略一样。与此同时,公告还提出“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有点及面,以网络辐射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八,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进入年度操作层面。最值得期待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全面实行,以及“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在贸易结构方面,调整的倾向非常明显,对于出口,不强调量,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对于进口,则是“积极扩大”,“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同时,“促进贸易平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长期发展内容也罕见地写入短期年度工作清单,这是过去五年所没有的。

乡村振兴战略明年还处于“科学制定”规划阶段,其他有关三农的工作安排则基本都延续了上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界面评论】一切围绕“高质量” 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透露八大转变

从会后公告来看,“高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决定了短期政策,还要求长期制度改革相配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十九大后首次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20日闭幕,作为决定来年经济政策的重要会议,它的会后公告饱含巨量信息,推敲公告的具体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握2018年宏观政策的脉搏。

从公告来看,“高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决定了短期政策,还要求长期制度改革相配合。公告明确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都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不仅如此,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快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并“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2018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无一不围绕高质量发展,任务数量也罕见地达到了8项。而过去5年最多时也没有超过6项,中央对“高质量”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挖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并与过去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后,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第一,财政政策积极取向虽然和过去五年一样,但公告的内容较上年略有收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财政政策在“积极”之前还有“更加”二字,预算安排也以满足供给侧改革、降低税费、民生兜底的需求为要。

2018年,中央似乎并不想通过增加财政赤字的办法来满足支出。公告表示要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来为重点领域和项目提供支持,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般性支出,即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这是时隔四年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压缩一般性支出。

此前颇热的减税预期落空了,公告除提到“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之外,再没有提到任何减税内容,而是向“费”来寻求企业成本的下降,明确表示要“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

“地方政府债务”再次出现,只是从2016年的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转变为2018年的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多的体现了中央防患于未然的态度。

第二,公告不仅没有单独提及“去杠杆”,就连此前在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出现的“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也不见了。这一变化,可能是因为此前两年企业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可能与中央对杠杆率认识的变化有关。虽然并不代表着中央希望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取向出现反复,毕竟在公告内文靠后的位置,“三去一降一补”仍有一席之地,但有关政策很可能会有所调整。

第三,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防控金融风险,都延续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思路。公告一方面是弱化了“去杠杆”,一方面又新增了“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由此来看,货币金融环境会更加匹配企业发展的需要,2018年通过紧缩来挤出杠杆的情形较难重演。

与此同时,防控金融风险成了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明确被要求“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并“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此外,过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较少被提及的资本市场,这次罕见的与货币政策并列,首次使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表述,强调要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成为下一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不再像过去五年那样,要么不提、要么一笔带过。污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一,且明确表态,“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可想而知,2018年环保力度并不会弱于2017年,甚至会有所超过,由此,环保因素仍是研判2018年中国经济供需两端的重要变量。

从公告中可知,2018年在生态与防治污染方面,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的保护修复,恢复绿水青山;二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与后者有关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都将面临调整压力。

第五,在住房问题上,不再提“去库存”,首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调控权力关系。经过连续两年房地产市场的热销,“去库存”成效显著,已无需像过去两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占据较大篇幅。

从公告内容来看,2018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保持稳定,不再强调因城因地施策,反而更加重视房地产调控中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在长期制度方面,2018年将着力于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及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

第六,将国企国资与民营企业一起视为市场主体,并首次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之一。

基于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难点问题陆续取得突破,2018年国资国企的改革更多的是完善、加快、健全。公告并没有像上年一样给出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没有强调混合所有制。

对于民营企业,公告提到的都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如产权保护、负面清单、歧视及隐形障碍、政商关系等。其中,“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均是首次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

第七,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也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一系列区域战略中,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是重中之重。与上年相比,有关内容更为详细,京津冀协同发展除了加入雄安新区规划,还首次提出要“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被写入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层面梯度推进的策略趋于清晰。公告首次提出,“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进而带动内陆地区的策略一样。与此同时,公告还提出“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有点及面,以网络辐射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八,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进入年度操作层面。最值得期待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全面实行,以及“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在贸易结构方面,调整的倾向非常明显,对于出口,不强调量,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对于进口,则是“积极扩大”,“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同时,“促进贸易平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长期发展内容也罕见地写入短期年度工作清单,这是过去五年所没有的。

乡村振兴战略明年还处于“科学制定”规划阶段,其他有关三农的工作安排则基本都延续了上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