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福建省会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福建省会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发源于中北部山区的闽江将全省三分之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剩下的沿海区域也能以海洋为交通线,相互联络。

NO.376-福州与厦门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白鸥

省会一家独大,是国内大多数省份经济发展格局中较为常见的态势。但是偶尔也会发生例外情况,一些省份的经济强市告诉发展让省会十分尴尬。大连比之沈阳,青岛比之济南,就是如此。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会福州的经济地位,也一度面临省内厦门和泉州两座城市的挑战。厦门省内人均GDP第一加经济特区的显赫地位,让福州这个省会显得底气不足。坊间就有“福州是福建人的福州,厦门是全国人的厦门”的说法。

面对厦门特区的飞速发展,福州又将何去何从?今天的文章将带你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

海门回望千峰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发源于中北部山区的闽江将全省三分之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剩下的沿海区域也能以海洋为交通线,相互联络。

闽江的覆盖范围最为广泛

多山地形导致福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沿海地区的百姓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主要从事渔业和海上贸易。海洋,对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非同凡响,所谓“闽人以海为田”是也。

然而,面对海洋,福州和厦门各自的条件却不尽相同。

福州尽管毗邻海洋,但是却被四周的群山峻岭所环抱。东面的鼓山,西侧的旗山,南方的五虎山,北部的莲花峰等,给福州对外的陆上交通造成一定阻隔。因此福州的交通在很长一段时期依赖的则是沟通闽西、闽北与海洋的闽江。

“困于”福州盆地的福州

一般来说,处在海洋与内河入海口结交点的城市往往能够凭借其航运节点优势和港口贸易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福州的港口条件却严重受制于四周的群山峻岭,没有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作用。

1752年福州图

放眼看去,山与水之间

闽江在流经福州城后因闽安峡谷地势影响航道逐渐收窄(河宽由1.7km,缩窄为0.6km),而临海的闽江出海口地区除了离福州较远的琅岐、粗芦、川石等岛屿外,也没有多少平地来建设港口,因此福州的港口选择建设在了马尾。

闽江与马尾

而这马尾港山势锁钥,海岛为障,一副军事要塞的模样。从福州船政到福建水师,再到现当代的海军锚地,马尾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看重的军港。

但是作为货运港口,马尾港的航道较窄、水位较浅,吞吐量有限。加之马尾港陆上空间受限,货物装卸作业和物流仓储的用地显得捉襟见肘。开辟青州集装箱码头后,沿江一线的所有平地都已使用殆尽,港口的规模已经到了上限。

空间有限的马尾港

厦门则海域宽阔,有待开发的地理区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港域条件优良。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又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这样的条件是福州所不及的。

厦门则直面大海,岛屿、港湾众多

横风倒海浪作势

急雨过山云不行

两地周边的经济势力格局也深深影响着它们的发展。

厦门与毗邻的漳州、泉州所构成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三市2016年的GDP总量占全省的47.53%,占福建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两大朋友圈

厦门港是在明代漳州月港“隆庆开海”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至明末清初时已经发展为当时国内外航运贸易的中转港。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动和协作使得厦门发展了起来。

隆庆开海

而反观福州的周边,仅有莆田海域条件尚可,但是福州的地形和闽江下游的航道条件,也导致福州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周边的宁德、莆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如闽南的厦漳泉地区。

福莆宁压力不小

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厦门辟为通商口岸。福州凭借闽江与武夷山产茶区连通的优势,逐渐成为重要的茶港。而厦门也通过输出安溪、龙岩等地的茶叶,口岸贸易也发展起来。但是两地的口岸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开埠早期福州的年贸易额比厦门大,但是1883年以后,厦门连年超过福州。

福建旧照

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的小农产茶等土货失去市场竞争力,加之海关被外国所把持,福建的出口贸易开始衰落,而当时省内的土货主要集中在福州出口,而各种进口的洋货则在厦门入关,这种贸易形势下,福州对外贸易规模开始落后于厦门。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映浅红

改革开放以来,两地的外向性格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又在两地经济发展的轨迹上得到体现。两座城市的一“守”一“迎”所带了的是不同的发展格局。

自南朝陈时期,福建省级行政区形成至今,无论是两宋的福建路,还是明清至今的福建省,福州一直都是其省会。

省域政治中心的安宁稳定十分重要,而福州四面环山的地形则成就了它易守难攻的优势。面对沿海的威胁,福州有着先天的抵御优势。无论是明代的倭寇,还是近代的中法战争,无论战果如何,福州都基本能够将敌拒之于外。

易守难攻

“守”成为了古代社会末期和近代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格调。

尽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但是福州也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贸易口岸,而商品的输入则更多的经由厦门入关。

而自古就不是行政建制要地的厦门,面对广阔的海洋,始终都是呈现开放的姿态。从早期的海洋渔业,到近现代的商业贸易,从最初迎来生存的口粮,到如今迎接外商、华侨和台商的投资,厦门时常是以这种开放的姿态来拥抱海洋。

厦门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厦门成为我国成立的第三个经济特区,通过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管理体制,厦门的经济飞速发展。由于人口和行政面积的限制,厦门的GDP总量虽不是全省第一,但是其人均GDP一直居于福建省首位。厦门深受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投资者的欢迎,这种投资的吸引力是福州所不及的。

厦门市GDP节节高...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古代后期的几次移民浪潮中,省城福州的居民稳定性较强、下南洋也不如闽南人方便、海外华侨数量不多造成的。当华侨衣锦还乡投资中国时,也便更倾向于投资熟悉的老家而非省城。

战乱年代的倭寇、鸦片和枪炮是开放心态要付出的代价,它的收获则是承平年代源源不断的财富。福建双城一守一迎,各擅胜场,在属于各自的黄金年代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在现代中国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福州的优势相对偏弱。

福州夜景

好在随着现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曾经桎梏福州的陆路交通困境正在被打破。福建省内九个地市都已开通动车并已初步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大大增强了省会和地级市的联系。

在破除陆上桎梏的同时,福州也在打开并壮大自己的海上门户。首先是松下、江阴、罗源湾三个深水海港的建设,这就克服了过去马尾港缺乏深水泊位的问题,对于福州大力发展港口贸易意义重大。

作为省会的福州

想扩张一下地盘还是不难的

新兴的江阴岛港口

其次,2009年“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立,有助于带动并促进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自此,平潭的台湾免税店和森林海滩开始进入无数游客旅游目的地行列当中。

平潭

平潭综合实验区潭城镇

最后,今年11月6日长乐市正式“撤市设区”挂牌,标志着福州的市辖区真正扩展到滨海,解决了福州四面环山限制下的城市空间拓展问题。诚如福州当地媒体在祝贺长乐区挂牌时所云“福州向海,长安久乐”。新空间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更有城市文化与品格的内在转向。

长乐区一角

而在中国传统的五个经济特区中,厦门无论是经济增幅还是未来潜力等都仅次于深圳特区。面对省会福州的迅猛态势,厦门也正在努力改变自身薄弱的工业基础,突破海岛地域空间的限制,并已从产业结构转型开始,向岛外大力发展。

从三坊七巷的闽都神韵,到鼓浪屿的浪涌琴音,从罗星塔下的船工号子,到顺济宫内的香火案烛,从台江闽北林立的高楼,到翔安机场繁忙的工地,福州和厦门正在带领着八闽大地由过去走向未来。

鼓浪屿

关于福州和厦门比较的讨论一直是福建人民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是无论福州与厦门这场经济赛跑的结果如何,这种发展的竞争势必为两地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红利。

我们真正期待的不是谁赢了谁,而是每一座城市都在比昨天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彦杰主编:《福建通史·第五卷:近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黄美缘:《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资与厦门的经济合作》,《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符小洪、黄民生:《福建经济中心吸引区域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5期;

4.柯文前、陆玉麒:《基于县域的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经济地理》2011年第7期。

5.陈景峰:《华侨与近代厦门港口城市发展研究(1840—1949)》,华侨大学2015硕士学位论文。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福建省会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发源于中北部山区的闽江将全省三分之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剩下的沿海区域也能以海洋为交通线,相互联络。

NO.376-福州与厦门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白鸥

省会一家独大,是国内大多数省份经济发展格局中较为常见的态势。但是偶尔也会发生例外情况,一些省份的经济强市告诉发展让省会十分尴尬。大连比之沈阳,青岛比之济南,就是如此。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会福州的经济地位,也一度面临省内厦门和泉州两座城市的挑战。厦门省内人均GDP第一加经济特区的显赫地位,让福州这个省会显得底气不足。坊间就有“福州是福建人的福州,厦门是全国人的厦门”的说法。

面对厦门特区的飞速发展,福州又将何去何从?今天的文章将带你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

海门回望千峰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发源于中北部山区的闽江将全省三分之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剩下的沿海区域也能以海洋为交通线,相互联络。

闽江的覆盖范围最为广泛

多山地形导致福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沿海地区的百姓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主要从事渔业和海上贸易。海洋,对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非同凡响,所谓“闽人以海为田”是也。

然而,面对海洋,福州和厦门各自的条件却不尽相同。

福州尽管毗邻海洋,但是却被四周的群山峻岭所环抱。东面的鼓山,西侧的旗山,南方的五虎山,北部的莲花峰等,给福州对外的陆上交通造成一定阻隔。因此福州的交通在很长一段时期依赖的则是沟通闽西、闽北与海洋的闽江。

“困于”福州盆地的福州

一般来说,处在海洋与内河入海口结交点的城市往往能够凭借其航运节点优势和港口贸易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福州的港口条件却严重受制于四周的群山峻岭,没有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作用。

1752年福州图

放眼看去,山与水之间

闽江在流经福州城后因闽安峡谷地势影响航道逐渐收窄(河宽由1.7km,缩窄为0.6km),而临海的闽江出海口地区除了离福州较远的琅岐、粗芦、川石等岛屿外,也没有多少平地来建设港口,因此福州的港口选择建设在了马尾。

闽江与马尾

而这马尾港山势锁钥,海岛为障,一副军事要塞的模样。从福州船政到福建水师,再到现当代的海军锚地,马尾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看重的军港。

但是作为货运港口,马尾港的航道较窄、水位较浅,吞吐量有限。加之马尾港陆上空间受限,货物装卸作业和物流仓储的用地显得捉襟见肘。开辟青州集装箱码头后,沿江一线的所有平地都已使用殆尽,港口的规模已经到了上限。

空间有限的马尾港

厦门则海域宽阔,有待开发的地理区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港域条件优良。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又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这样的条件是福州所不及的。

厦门则直面大海,岛屿、港湾众多

横风倒海浪作势

急雨过山云不行

两地周边的经济势力格局也深深影响着它们的发展。

厦门与毗邻的漳州、泉州所构成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三市2016年的GDP总量占全省的47.53%,占福建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两大朋友圈

厦门港是在明代漳州月港“隆庆开海”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至明末清初时已经发展为当时国内外航运贸易的中转港。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动和协作使得厦门发展了起来。

隆庆开海

而反观福州的周边,仅有莆田海域条件尚可,但是福州的地形和闽江下游的航道条件,也导致福州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周边的宁德、莆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如闽南的厦漳泉地区。

福莆宁压力不小

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厦门辟为通商口岸。福州凭借闽江与武夷山产茶区连通的优势,逐渐成为重要的茶港。而厦门也通过输出安溪、龙岩等地的茶叶,口岸贸易也发展起来。但是两地的口岸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开埠早期福州的年贸易额比厦门大,但是1883年以后,厦门连年超过福州。

福建旧照

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的小农产茶等土货失去市场竞争力,加之海关被外国所把持,福建的出口贸易开始衰落,而当时省内的土货主要集中在福州出口,而各种进口的洋货则在厦门入关,这种贸易形势下,福州对外贸易规模开始落后于厦门。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映浅红

改革开放以来,两地的外向性格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又在两地经济发展的轨迹上得到体现。两座城市的一“守”一“迎”所带了的是不同的发展格局。

自南朝陈时期,福建省级行政区形成至今,无论是两宋的福建路,还是明清至今的福建省,福州一直都是其省会。

省域政治中心的安宁稳定十分重要,而福州四面环山的地形则成就了它易守难攻的优势。面对沿海的威胁,福州有着先天的抵御优势。无论是明代的倭寇,还是近代的中法战争,无论战果如何,福州都基本能够将敌拒之于外。

易守难攻

“守”成为了古代社会末期和近代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格调。

尽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但是福州也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贸易口岸,而商品的输入则更多的经由厦门入关。

而自古就不是行政建制要地的厦门,面对广阔的海洋,始终都是呈现开放的姿态。从早期的海洋渔业,到近现代的商业贸易,从最初迎来生存的口粮,到如今迎接外商、华侨和台商的投资,厦门时常是以这种开放的姿态来拥抱海洋。

厦门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厦门成为我国成立的第三个经济特区,通过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管理体制,厦门的经济飞速发展。由于人口和行政面积的限制,厦门的GDP总量虽不是全省第一,但是其人均GDP一直居于福建省首位。厦门深受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投资者的欢迎,这种投资的吸引力是福州所不及的。

厦门市GDP节节高...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古代后期的几次移民浪潮中,省城福州的居民稳定性较强、下南洋也不如闽南人方便、海外华侨数量不多造成的。当华侨衣锦还乡投资中国时,也便更倾向于投资熟悉的老家而非省城。

战乱年代的倭寇、鸦片和枪炮是开放心态要付出的代价,它的收获则是承平年代源源不断的财富。福建双城一守一迎,各擅胜场,在属于各自的黄金年代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在现代中国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福州的优势相对偏弱。

福州夜景

好在随着现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曾经桎梏福州的陆路交通困境正在被打破。福建省内九个地市都已开通动车并已初步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大大增强了省会和地级市的联系。

在破除陆上桎梏的同时,福州也在打开并壮大自己的海上门户。首先是松下、江阴、罗源湾三个深水海港的建设,这就克服了过去马尾港缺乏深水泊位的问题,对于福州大力发展港口贸易意义重大。

作为省会的福州

想扩张一下地盘还是不难的

新兴的江阴岛港口

其次,2009年“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立,有助于带动并促进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自此,平潭的台湾免税店和森林海滩开始进入无数游客旅游目的地行列当中。

平潭

平潭综合实验区潭城镇

最后,今年11月6日长乐市正式“撤市设区”挂牌,标志着福州的市辖区真正扩展到滨海,解决了福州四面环山限制下的城市空间拓展问题。诚如福州当地媒体在祝贺长乐区挂牌时所云“福州向海,长安久乐”。新空间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更有城市文化与品格的内在转向。

长乐区一角

而在中国传统的五个经济特区中,厦门无论是经济增幅还是未来潜力等都仅次于深圳特区。面对省会福州的迅猛态势,厦门也正在努力改变自身薄弱的工业基础,突破海岛地域空间的限制,并已从产业结构转型开始,向岛外大力发展。

从三坊七巷的闽都神韵,到鼓浪屿的浪涌琴音,从罗星塔下的船工号子,到顺济宫内的香火案烛,从台江闽北林立的高楼,到翔安机场繁忙的工地,福州和厦门正在带领着八闽大地由过去走向未来。

鼓浪屿

关于福州和厦门比较的讨论一直是福建人民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是无论福州与厦门这场经济赛跑的结果如何,这种发展的竞争势必为两地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红利。

我们真正期待的不是谁赢了谁,而是每一座城市都在比昨天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彦杰主编:《福建通史·第五卷:近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黄美缘:《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资与厦门的经济合作》,《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符小洪、黄民生:《福建经济中心吸引区域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5期;

4.柯文前、陆玉麒:《基于县域的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经济地理》2011年第7期。

5.陈景峰:《华侨与近代厦门港口城市发展研究(1840—1949)》,华侨大学2015硕士学位论文。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