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箭厂视频】电影诞生122年了,他们在为老电影“治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箭厂视频】电影诞生122年了,他们在为老电影“治病”

一项根据65个国家、超过130家电影资料馆数据统计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影自诞生以来,平均存活率只有10%。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修复人员们把自己的工作称为“抢救”。

无论是在温情的《天堂电影院》还是癫狂的《无耻混蛋》里,我们都看到过电影放映途中因胶片燃烧而引起大火的情节。

数字电影出现前,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拍摄电影普遍采用硝酸盐拷贝,脆弱且易燃,老胶片的保存难度极大。

今天是电影诞生122周年的日子。一项根据65个国家、超过130家电影资料馆数据统计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影自诞生以来,平均存活率只有10%。霉变、污染、脱色、闪烁、丢帧等等,历经数十甚至上百年后,流传下来的老胶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毁难以计数。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修复人员们把自己的工作称为“抢救”。

王峥今年32岁,是负责“抢救”的主治医师,即电影资料馆负责修复技术部的工程师。八年前,他第一次坐上了修复师的位子。因为修复工作太枯燥、太苦,经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王铮一度怀疑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职业。

他参与的首个修复任务是建国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次修复讲解时,来了一波老年观众,所有人看后都不禁感叹,电影怎么这么清晰,颜色怎么这么漂亮,和几十年前的记忆完全不一样。王峥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的价值,决定继续把胶片电影修复干下去。

修复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当然,很多人可能没看过两个不同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如果你看了去年出的CC修复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感受过终于能看清深夜马路上小四和小明的脸的喜悦,应该不难理解那是多么强烈的一种视觉冲击。

每个人都会被修复后的胶片电影所震撼,这点几乎毋庸置疑,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过程。

从素材检查、水洗、数字化扫描,到曝光校正、画面修复、声音修复、颜色校正、影片声画合成、影片输出,胶片电影的修复复杂而繁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修复前后对比

电影的一秒有24帧,一整部胶片电影,大概有15万帧,要修复整部电影,就是从这15万分之一的每一帧开始的。资料馆的修复人员们,每天8个小时,几乎都在一帧一帧地修复,用软件、仪器有时甚至是拼贴、手绘的方式,动用千方百计来让这些老胶片活过来。

提到修复的工作量,王峥忍不住乐了起来,笑着说“这也是我当年心酸的东西,我觉得好苦啊。”不过,他还是对着镜头诚恳地发出了“招聘启事”,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这一行,但要求并不简单。

想成为资料馆的修复人员,不仅要知道胶片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修复软件,还要对电影艺术有兴趣和了解,最重要的是,要坐得住——起码保证每天8小时。

从电影修复的一线再往前迈一步,王峥还有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老电影。在他看来,历经时光雕刻,这些电影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在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时候,为了放映修复版《神女》,资料馆影厅曾特地将前三排座椅拆除,搭建了一个舞池,邀请中国爱乐乐团现场伴奏。听着现场,看着大银幕上阮玲玉的侧脸,有观众感叹,这是观影经历里最重要的一次,没有之一。

修复的胶片是个“老物件”,但在让这个“老物件”重新焕发光彩的过程中,却能感受到奇妙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时间的关系。资料馆的音画合成工程师说,修复这些作品会觉得自己真的置身于历史之中,而不是一个过客。

从诞生至今,122年来电影的母题也许一直是关于造梦,而在电影制作的所有环节里,保存和修复看上去似乎有着离梦最远的距离。

由于胶片的“传染病”醋酸综合征,储存胶片的库房里始终飘着一股酸味;修复人员们每天对着的仪器或屏幕,又让整个修复部门充满了嗡鸣的白噪音。这些听上去怎么也不像置身梦幻。

可当这里每一个人讲起老电影,讲起联华公司的女演员们,讲起胶片的颗粒感、独特的饱和度、和数码拍摄的绝对差别时,又让人确信,他们就在名为“电影”的梦中。

制作团队简介

 

厂长语录

“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箭厂视频】电影诞生122年了,他们在为老电影“治病”

一项根据65个国家、超过130家电影资料馆数据统计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影自诞生以来,平均存活率只有10%。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修复人员们把自己的工作称为“抢救”。

无论是在温情的《天堂电影院》还是癫狂的《无耻混蛋》里,我们都看到过电影放映途中因胶片燃烧而引起大火的情节。

数字电影出现前,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拍摄电影普遍采用硝酸盐拷贝,脆弱且易燃,老胶片的保存难度极大。

今天是电影诞生122周年的日子。一项根据65个国家、超过130家电影资料馆数据统计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影自诞生以来,平均存活率只有10%。霉变、污染、脱色、闪烁、丢帧等等,历经数十甚至上百年后,流传下来的老胶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毁难以计数。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修复人员们把自己的工作称为“抢救”。

王峥今年32岁,是负责“抢救”的主治医师,即电影资料馆负责修复技术部的工程师。八年前,他第一次坐上了修复师的位子。因为修复工作太枯燥、太苦,经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王铮一度怀疑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职业。

他参与的首个修复任务是建国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次修复讲解时,来了一波老年观众,所有人看后都不禁感叹,电影怎么这么清晰,颜色怎么这么漂亮,和几十年前的记忆完全不一样。王峥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的价值,决定继续把胶片电影修复干下去。

修复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当然,很多人可能没看过两个不同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如果你看了去年出的CC修复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感受过终于能看清深夜马路上小四和小明的脸的喜悦,应该不难理解那是多么强烈的一种视觉冲击。

每个人都会被修复后的胶片电影所震撼,这点几乎毋庸置疑,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过程。

从素材检查、水洗、数字化扫描,到曝光校正、画面修复、声音修复、颜色校正、影片声画合成、影片输出,胶片电影的修复复杂而繁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修复前后对比

电影的一秒有24帧,一整部胶片电影,大概有15万帧,要修复整部电影,就是从这15万分之一的每一帧开始的。资料馆的修复人员们,每天8个小时,几乎都在一帧一帧地修复,用软件、仪器有时甚至是拼贴、手绘的方式,动用千方百计来让这些老胶片活过来。

提到修复的工作量,王峥忍不住乐了起来,笑着说“这也是我当年心酸的东西,我觉得好苦啊。”不过,他还是对着镜头诚恳地发出了“招聘启事”,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这一行,但要求并不简单。

想成为资料馆的修复人员,不仅要知道胶片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修复软件,还要对电影艺术有兴趣和了解,最重要的是,要坐得住——起码保证每天8小时。

从电影修复的一线再往前迈一步,王峥还有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老电影。在他看来,历经时光雕刻,这些电影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在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时候,为了放映修复版《神女》,资料馆影厅曾特地将前三排座椅拆除,搭建了一个舞池,邀请中国爱乐乐团现场伴奏。听着现场,看着大银幕上阮玲玉的侧脸,有观众感叹,这是观影经历里最重要的一次,没有之一。

修复的胶片是个“老物件”,但在让这个“老物件”重新焕发光彩的过程中,却能感受到奇妙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时间的关系。资料馆的音画合成工程师说,修复这些作品会觉得自己真的置身于历史之中,而不是一个过客。

从诞生至今,122年来电影的母题也许一直是关于造梦,而在电影制作的所有环节里,保存和修复看上去似乎有着离梦最远的距离。

由于胶片的“传染病”醋酸综合征,储存胶片的库房里始终飘着一股酸味;修复人员们每天对着的仪器或屏幕,又让整个修复部门充满了嗡鸣的白噪音。这些听上去怎么也不像置身梦幻。

可当这里每一个人讲起老电影,讲起联华公司的女演员们,讲起胶片的颗粒感、独特的饱和度、和数码拍摄的绝对差别时,又让人确信,他们就在名为“电影”的梦中。

制作团队简介

 

厂长语录

“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