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中东崩塌欧洲裂变 2018年世界格局向何处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中东崩塌欧洲裂变 2018年世界格局向何处去?

2017年的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震动?2018年又会发生怎样的剧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是世界局势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一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发动了一系列“退群”运动,最后用税改和耶路撒冷问题为荒乱的一年画上句号。

曾被视为全球头号敌人的“伊斯兰国”(ISIS)灭国,残余部队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转移到其他地区。ISIS转移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对立立刻进入白热化,相继爆发了卡塔尔断交危机、黎巴嫩总理“被辞职”、也门前总统被杀等激烈的代理人争端。

就在沙特与伊朗重新划分中东地区势力版图之时,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又再度点燃了日渐边缘化的巴以问题。

在欧洲,法国选举刚让欧洲各国吃下一颗定心丸,被视为欧洲定海神针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就面临了担任总理12年以来的最艰难组阁。在法国的邻国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派重新赢下地区政权让加区独立问题继续笼罩在疑云之中。

在非洲,穆加贝下台让津巴布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亚洲,阿富汗、菲律宾面临的ISIS威胁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均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经历了一系列的惊心动魄之后,2017年的世界格局究竟出现了怎样的震动?2018年又会发生怎样的剧变?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为界面新闻进行了独家解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2017年,您觉得是什么?

李绍先:如果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是纷繁复杂。

一个是中国,今年的十九大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因为十九大将决定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未来的走向。这对于各国而言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认识的美国智库研究中国的人员也在研究十九大。

再一个就是美国。美国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特朗普担任了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就不断“退群”,搅动了世界的神经。但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这对于全球局势也有巨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欧洲。欧洲今年有多个重要选举,外界一直担忧极右翼会不会上台、脱欧的趋势是否会蔓延。欧洲最终还是安全挺过,大致上维持了全球化的势头。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欧洲各国面临来自极右翼的压力越来越大。

俄罗斯今年也比较活跃,普京在战术上动作不断,但从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的处境并没有改善。

从地区热点来看,一个热点在中东。也门危机深化、卡塔尔外交危机爆发、ISIS的国家形态被消灭、耶路撒冷问题等,中东今年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另一个地区热点就是东北亚,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引发了世界的担忧。

今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超预期的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这超出了去年底和此前的预期数据。

这些特点和热点总结成一个词就是纷繁复杂。

崔洪建:之前我在总结欧洲的变化时用了一个词“裂变”,如果描述今年全球的变化的话,我觉得可以用“震荡”来概括。

今年,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呈现了一种拉锯的状态,而这种拉锯的状态是朝着不利于全球化的方向走的。现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除了中国之外,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保守化倾向。

欧洲虽然口头依然呼吁开放,但其实也在追随美国的表述,比如对等、互惠。所以今年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其实进入了一种深度博弈,而且对支持全球化的一方来说,前景并不乐观。

刁大明:我觉得是变动、再调整这样的词。以美国为例,特朗普上台之后,整个处于变动过程中。从美国内政来看,就是现行的政治生态不能回应新的需求,从而促成了各种变动重组。

从国际上看也是如此,从“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安全和全球治理层面,全球基本进入了一个变动期,今年也是以调整为主。

今年国际舞台上的发生哪件事让您印象最深刻?

李绍先:从全球来讲,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的表现,他的一系列决定搅动了全世界。从地区范围来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沙特搅动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的外交和国内的一系列行政动向。

崔洪建:对我而言是法国大选。此前外界一直把法国大选看作一个指标性的事件,会影响欧洲的政治走向。但法国大选的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这个结果从形式上改变了法国的政治生态,也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刁大明:特朗普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单边措施来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而今年之内美国能落实税改也让人有点小意外,还有就是“通俄门”调查愈演愈烈。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美关系从良好开局向良性发展的态势。

2018年全球的热点将集中在哪个地区?

李绍先:我认为还是中东。

崔洪建:一个是中东,中东新的一轮大乱才刚刚开始。巴以问题是否会重新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以及伊朗核协议问题,现在都悬而未决。

第二个就是朝核问题,截至目前它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第三个就是非洲。今年除了北非地区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还相对平静,但明年各大国可能会加紧在非洲地区的角逐。

刁大明:我觉得对于特朗普来说,他一直在寻找强势回归中东的机会。

特别是他今年回调中东的政策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甚至还发现俄罗斯已经在中东做大。未来中东的乱局还会继续发酵。我认为这也是特朗普想看到的,中东乱起来才有他进一步介入的可能。

2017年3月4日,伊拉克摩苏尔,一名男子抱着女儿从ISIS控制区奔向伊拉克特种部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东地区会继续崩塌?

李绍先:中东的现状是旧秩序崩盘,新秩序还没有建立。

中东地区内部是四大力量——沙特、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虽然这四大力量之间关系复杂,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敌人的敌人依然是敌人”,但各力量之间大致平衡。说到外部的力量,在过去就是美国。

从苏联解体、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中东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内部四大力量平衡,外部则美国独大。

但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是伊拉克之战,打破了中东内部的平衡。这些战争打掉了萨达姆政权和塔利班政权,让伊朗凸显了出来。

虽然削弱了制衡伊朗的力量,由于美国力量的存在,特别是小布什的第二任以及奥巴马第一任,中东地区大致还能维持平衡。

但奥巴马此后开始搞战略东移,特别是2011年美国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中东地区的力量天平开始失衡,伊朗的影响力一下就被推到了前台。之后,随着ISIS的出现和伊朗核协议的达成,伊朗被束缚的手脚得以放松,整个力量天平彻底颠覆,原有的格局彻底崩盘。

新的格局要稳定必须实现内外平衡,虽然以沙特为首的集团开始大力制衡伊朗,但作用有限。从外部看,特朗普上台以来,虽然口头上很强势,但实际在中东的投入很少。美国有力量平衡中东,但缺乏意愿,有力无心。而俄罗斯则是有心无力,俄罗斯虽然在中东跃跃欲试,但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那为什么说2018年中东会有新动荡?特朗普在今年末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行动,而是重塑中东的一环。

接下来,美国副总统彭斯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要前往中东访问,特朗普要把沙特、埃及等阿拉伯世界领头羊拉拢,与以色列结盟,让巴勒斯坦吞下耶路撒冷问题上的苦果。

特朗普所说的要在巴以之间实现一个最后交易,这个交易就是让巴勒斯坦建国,但建国的地点并不是巴勒斯坦一直提出的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而可能是在加沙地带和埃及西奈半岛北部,约旦河西岸的一部分则交由约旦管理。(编者注:《以色列时报》今年2月曾做过相关报道, 埃及媒体本月初再次提及特朗普的巴勒斯坦方案)

这就是特朗普的重塑中东计划:让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之外的地区建国,然后让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联手,共同对付伊朗。

但我认为这个重塑计划过于疯狂,不仅很难实现,反而还会引发中东新的大动荡。

美国的计划是与以色列和沙特结成轴心,但这个轴心并不会如此简单就成型,这三个国家都各怀心思。有美国人调侃称,沙特愿意和伊朗血战到底,直到流尽最后一个美国人的血。而从目前特朗普的表现来看,美国并不想过度投入,还是希望沙特和以色列冲在前面。

美国等国希望通过强权将阿拉伯世界压服,我认为他们过于自信,实际上并没有这个条件。在这个情况下,特朗普明年还将在中东力推所谓重塑中东计划,很可能引发新的乱局。再加上赶走ISIS后,叙利亚的政局如何变化、如何重新分配土地在明年依然会成为中东的一个大难题。

所以2018年,我对中东形势相当悲观。

2017年10月11日,意大利极右翼“五星运动”支持者头戴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和伦齐的面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还会飞出黑天鹅?

崔洪建:我觉得明年的第一个观察点就是意大利的选举。意大利的选举从某种程度上是与德国的组阁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欧洲国家在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强烈。如果明年德国组阁顺利的话,意大利的日子会相对好过一些。

现在意大利主流政党想出的办法就是模仿德国,组成大联合来联手对付极右翼的“五星运动”党。但如果德国的组阁不顺利,就将削弱对意大利的示范效应,在意大利的左右翼之间埋下一些不信任的因素。

即便主流政党在明年意大利的选举中占上风,我相信,他们在对欧盟和欧元的态度上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因为这些政党需要对支持极右翼政党的选民做出回应,而很多意大利人并没有感觉从欧元中得到好处。

德国组阁的问题比较出乎意料,但其表现不会向法国那么激烈,法国人更注重革命,德国人追求稳定。

从现在来看,德国主流政党都试图避免提前大选,但正是这样,接下来的组阁谈判将非常艰难,其实就是在比谁更能承受提前大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民党比默克尔领导的联盟政党更有承受力。

在西班牙的问题上,我并不像有些专家那么乐观,认为西班牙政府采取了断然行动,加泰罗尼亚就会乖乖听话。

我认为西班牙政府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应对加泰罗尼亚构成的挑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层面或者法律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西班牙整个体制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凝聚权威,另一方面还需要以合适的方法去回应加泰罗尼亚的诉求。

我之前用裂变来形容欧洲,裂变更多是一种自然状态,是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相互作用然后释放出来。如果说今年的欧洲是裂变,条件具备的话,明年的欧洲可能会处于变革之中。

到明年,如果欧洲的政治家足够理智,应该着手进行变革以适应裂变带来的后果,同时想办法解决新问题。比如德国,如果新政府完成组阁,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欧元区的改革。

再一个,明年也是英国脱欧谈判的关键一年。在谈判过程中,对双方来说也是一种变革,欧盟方面要通过谈判想办法处理一体化产生的负面问题,英国则需要考虑脱欧后如何重新塑造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2017年1月27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蒂斯在五角大楼宣誓就职,特朗普出席宣誓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共和党会在美国中期选举中躺着赢?

刁大明:虽然通俄门调查在美国愈演愈烈,但其实这项调查经过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是今年6月,FBI前局长科米参加美国国会听证。那次听证实际上意味着对通俄门调查的重点已经从事实性调查转向了诚信调查,即已经转移到特朗普阵营是否作伪证、是否妨碍司法,比如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认罪,这些都是诚信问题。

另外一个转折点是8月,特朗普签署了国会两院高票通过的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这个法案已经关闭了任何一个可能和俄罗斯走近的空间。

关闭了这个空间之后,通俄门调查本身对于共和党建制派和民主党而言,就不再是塑造特朗普对俄政策的工具,而成为了塑造特朗普决策生态的工具。因此通俄门调查现在不断揪住特朗普的家族成员,其实也是共和党建制派约束特朗普的手段,想让其听取更多建制派的声音。

所以通俄门调查也许会持续跟随着特朗普政府,但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它不会成为明年中期选举中非常致命的议题,也不是能有效动员选民的议题。

我认为在中期选举中能真正动员选民的议题是税改,税改肯定会让蓝领中下层白人群体中的某些人失望,很有可能成为民主党赢回选民的抓手。在中期选举中,相比美国对外关系,国内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税改、移民、奥巴马医改的存废才会成为关键性议题。

根据现有的情况判断,共和党在参议院中维持多数席位的可能性很大。2018年参议院换届选举要改选33席,其中只有八个是共和党席位,意味着从起点开始,民主党就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改选的人多。

另外,改选的参议院席位中,共和党可能输给民主党的就两个席位——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但反过来看,民主党可能输给共和党的席位比较多,比如密苏里州、西弗吉尼亚州、北达科他州和印第安纳州。

在众议院部分,共和党的压力比较大,众议院全部的435席都将改选。而从历史来看,过去三次的众议院政党多数少数席位易位,都发生在中期选举中。

此前有过相关统计,如果总统在中期选举年的支持率在50%以下的话,该总统所在的政党平均会失去34个席位;支持率在50%以上,平均也会失去17个席位。

而特朗普在明年中期选举时支持率上50%几乎不可能。现在众议院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席位是241比194,如果民主党在中期选举拿下30个席位,就可以扳回局面。

所以从现在这个节点来看,共和党想在众议院保持多数席位比较有挑战,在参议院保持多数席位相对容易。

如果丢掉了众议院多数席位的话,特朗普将面临的是在这一任期的后两年出现跛脚国会。现在共和党占据两院多数的情况下,特朗普推行政策都已经很艰难了,如果众议院失守,特朗普今后推进国内议题将寸步难行。

假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2018年中期选举后,特朗普或许会更多选择国际议题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以换取连任的可能。

对于明年可能出现的变化,最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李绍先:我最担忧的是,在特朗普这种不靠谱的所谓要重塑中东的狂妄想法下,中东会进入一个更乱的状态,现在中东已经处于百年不遇的大乱之中。

这种狂妄有点类似2001年,小布什在“9·11事件”后想民主化改造中东,而中东秩序的坍塌可以说就开始于伊拉克战争。

中东火药桶非常多,而我最担心的是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出问题。沙特在中东是块压舱石,如果压舱石动摇了,中东将天翻地覆。

崔洪建:从关切度来说,最担忧的还是周边的朝核问题,特朗普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一个关键。还有一个就是中东,这个跟特朗普政策上的变化也有关,各国都要对他的政策变化进行重新调整,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事态。

刁大明:除了中期选举之外,在我看来的一个担忧问题是特朗普对伊核协议的态度。特朗普下一次需要确认的时间是明年1月,到那时特朗普会不会有更重大的决定、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这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个则是特朗普政府在明年上半年可能面临的大规模人员变动。总统经济事务高级顾问兼副国家安全顾问蒂娜·鲍威尔已经确认离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是否会离任是个问题。这些全球主义派人士的离任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意味着什么,是否会给军方和本土主义派更大的话语权都是让人担忧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中东崩塌欧洲裂变 2018年世界格局向何处去?

2017年的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震动?2018年又会发生怎样的剧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是世界局势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一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发动了一系列“退群”运动,最后用税改和耶路撒冷问题为荒乱的一年画上句号。

曾被视为全球头号敌人的“伊斯兰国”(ISIS)灭国,残余部队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转移到其他地区。ISIS转移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对立立刻进入白热化,相继爆发了卡塔尔断交危机、黎巴嫩总理“被辞职”、也门前总统被杀等激烈的代理人争端。

就在沙特与伊朗重新划分中东地区势力版图之时,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又再度点燃了日渐边缘化的巴以问题。

在欧洲,法国选举刚让欧洲各国吃下一颗定心丸,被视为欧洲定海神针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就面临了担任总理12年以来的最艰难组阁。在法国的邻国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派重新赢下地区政权让加区独立问题继续笼罩在疑云之中。

在非洲,穆加贝下台让津巴布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亚洲,阿富汗、菲律宾面临的ISIS威胁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均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经历了一系列的惊心动魄之后,2017年的世界格局究竟出现了怎样的震动?2018年又会发生怎样的剧变?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为界面新闻进行了独家解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2017年,您觉得是什么?

李绍先:如果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是纷繁复杂。

一个是中国,今年的十九大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因为十九大将决定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未来的走向。这对于各国而言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认识的美国智库研究中国的人员也在研究十九大。

再一个就是美国。美国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特朗普担任了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就不断“退群”,搅动了世界的神经。但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这对于全球局势也有巨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欧洲。欧洲今年有多个重要选举,外界一直担忧极右翼会不会上台、脱欧的趋势是否会蔓延。欧洲最终还是安全挺过,大致上维持了全球化的势头。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欧洲各国面临来自极右翼的压力越来越大。

俄罗斯今年也比较活跃,普京在战术上动作不断,但从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的处境并没有改善。

从地区热点来看,一个热点在中东。也门危机深化、卡塔尔外交危机爆发、ISIS的国家形态被消灭、耶路撒冷问题等,中东今年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另一个地区热点就是东北亚,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引发了世界的担忧。

今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超预期的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这超出了去年底和此前的预期数据。

这些特点和热点总结成一个词就是纷繁复杂。

崔洪建:之前我在总结欧洲的变化时用了一个词“裂变”,如果描述今年全球的变化的话,我觉得可以用“震荡”来概括。

今年,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呈现了一种拉锯的状态,而这种拉锯的状态是朝着不利于全球化的方向走的。现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除了中国之外,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保守化倾向。

欧洲虽然口头依然呼吁开放,但其实也在追随美国的表述,比如对等、互惠。所以今年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其实进入了一种深度博弈,而且对支持全球化的一方来说,前景并不乐观。

刁大明:我觉得是变动、再调整这样的词。以美国为例,特朗普上台之后,整个处于变动过程中。从美国内政来看,就是现行的政治生态不能回应新的需求,从而促成了各种变动重组。

从国际上看也是如此,从“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安全和全球治理层面,全球基本进入了一个变动期,今年也是以调整为主。

今年国际舞台上的发生哪件事让您印象最深刻?

李绍先:从全球来讲,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的表现,他的一系列决定搅动了全世界。从地区范围来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沙特搅动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的外交和国内的一系列行政动向。

崔洪建:对我而言是法国大选。此前外界一直把法国大选看作一个指标性的事件,会影响欧洲的政治走向。但法国大选的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这个结果从形式上改变了法国的政治生态,也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刁大明:特朗普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单边措施来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而今年之内美国能落实税改也让人有点小意外,还有就是“通俄门”调查愈演愈烈。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美关系从良好开局向良性发展的态势。

2018年全球的热点将集中在哪个地区?

李绍先:我认为还是中东。

崔洪建:一个是中东,中东新的一轮大乱才刚刚开始。巴以问题是否会重新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以及伊朗核协议问题,现在都悬而未决。

第二个就是朝核问题,截至目前它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第三个就是非洲。今年除了北非地区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还相对平静,但明年各大国可能会加紧在非洲地区的角逐。

刁大明:我觉得对于特朗普来说,他一直在寻找强势回归中东的机会。

特别是他今年回调中东的政策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甚至还发现俄罗斯已经在中东做大。未来中东的乱局还会继续发酵。我认为这也是特朗普想看到的,中东乱起来才有他进一步介入的可能。

2017年3月4日,伊拉克摩苏尔,一名男子抱着女儿从ISIS控制区奔向伊拉克特种部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东地区会继续崩塌?

李绍先:中东的现状是旧秩序崩盘,新秩序还没有建立。

中东地区内部是四大力量——沙特、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虽然这四大力量之间关系复杂,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敌人的敌人依然是敌人”,但各力量之间大致平衡。说到外部的力量,在过去就是美国。

从苏联解体、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中东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内部四大力量平衡,外部则美国独大。

但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是伊拉克之战,打破了中东内部的平衡。这些战争打掉了萨达姆政权和塔利班政权,让伊朗凸显了出来。

虽然削弱了制衡伊朗的力量,由于美国力量的存在,特别是小布什的第二任以及奥巴马第一任,中东地区大致还能维持平衡。

但奥巴马此后开始搞战略东移,特别是2011年美国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中东地区的力量天平开始失衡,伊朗的影响力一下就被推到了前台。之后,随着ISIS的出现和伊朗核协议的达成,伊朗被束缚的手脚得以放松,整个力量天平彻底颠覆,原有的格局彻底崩盘。

新的格局要稳定必须实现内外平衡,虽然以沙特为首的集团开始大力制衡伊朗,但作用有限。从外部看,特朗普上台以来,虽然口头上很强势,但实际在中东的投入很少。美国有力量平衡中东,但缺乏意愿,有力无心。而俄罗斯则是有心无力,俄罗斯虽然在中东跃跃欲试,但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那为什么说2018年中东会有新动荡?特朗普在今年末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行动,而是重塑中东的一环。

接下来,美国副总统彭斯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要前往中东访问,特朗普要把沙特、埃及等阿拉伯世界领头羊拉拢,与以色列结盟,让巴勒斯坦吞下耶路撒冷问题上的苦果。

特朗普所说的要在巴以之间实现一个最后交易,这个交易就是让巴勒斯坦建国,但建国的地点并不是巴勒斯坦一直提出的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而可能是在加沙地带和埃及西奈半岛北部,约旦河西岸的一部分则交由约旦管理。(编者注:《以色列时报》今年2月曾做过相关报道, 埃及媒体本月初再次提及特朗普的巴勒斯坦方案)

这就是特朗普的重塑中东计划:让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之外的地区建国,然后让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联手,共同对付伊朗。

但我认为这个重塑计划过于疯狂,不仅很难实现,反而还会引发中东新的大动荡。

美国的计划是与以色列和沙特结成轴心,但这个轴心并不会如此简单就成型,这三个国家都各怀心思。有美国人调侃称,沙特愿意和伊朗血战到底,直到流尽最后一个美国人的血。而从目前特朗普的表现来看,美国并不想过度投入,还是希望沙特和以色列冲在前面。

美国等国希望通过强权将阿拉伯世界压服,我认为他们过于自信,实际上并没有这个条件。在这个情况下,特朗普明年还将在中东力推所谓重塑中东计划,很可能引发新的乱局。再加上赶走ISIS后,叙利亚的政局如何变化、如何重新分配土地在明年依然会成为中东的一个大难题。

所以2018年,我对中东形势相当悲观。

2017年10月11日,意大利极右翼“五星运动”支持者头戴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和伦齐的面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还会飞出黑天鹅?

崔洪建:我觉得明年的第一个观察点就是意大利的选举。意大利的选举从某种程度上是与德国的组阁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欧洲国家在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强烈。如果明年德国组阁顺利的话,意大利的日子会相对好过一些。

现在意大利主流政党想出的办法就是模仿德国,组成大联合来联手对付极右翼的“五星运动”党。但如果德国的组阁不顺利,就将削弱对意大利的示范效应,在意大利的左右翼之间埋下一些不信任的因素。

即便主流政党在明年意大利的选举中占上风,我相信,他们在对欧盟和欧元的态度上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因为这些政党需要对支持极右翼政党的选民做出回应,而很多意大利人并没有感觉从欧元中得到好处。

德国组阁的问题比较出乎意料,但其表现不会向法国那么激烈,法国人更注重革命,德国人追求稳定。

从现在来看,德国主流政党都试图避免提前大选,但正是这样,接下来的组阁谈判将非常艰难,其实就是在比谁更能承受提前大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民党比默克尔领导的联盟政党更有承受力。

在西班牙的问题上,我并不像有些专家那么乐观,认为西班牙政府采取了断然行动,加泰罗尼亚就会乖乖听话。

我认为西班牙政府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应对加泰罗尼亚构成的挑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层面或者法律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西班牙整个体制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凝聚权威,另一方面还需要以合适的方法去回应加泰罗尼亚的诉求。

我之前用裂变来形容欧洲,裂变更多是一种自然状态,是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相互作用然后释放出来。如果说今年的欧洲是裂变,条件具备的话,明年的欧洲可能会处于变革之中。

到明年,如果欧洲的政治家足够理智,应该着手进行变革以适应裂变带来的后果,同时想办法解决新问题。比如德国,如果新政府完成组阁,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欧元区的改革。

再一个,明年也是英国脱欧谈判的关键一年。在谈判过程中,对双方来说也是一种变革,欧盟方面要通过谈判想办法处理一体化产生的负面问题,英国则需要考虑脱欧后如何重新塑造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2017年1月27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蒂斯在五角大楼宣誓就职,特朗普出席宣誓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共和党会在美国中期选举中躺着赢?

刁大明:虽然通俄门调查在美国愈演愈烈,但其实这项调查经过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是今年6月,FBI前局长科米参加美国国会听证。那次听证实际上意味着对通俄门调查的重点已经从事实性调查转向了诚信调查,即已经转移到特朗普阵营是否作伪证、是否妨碍司法,比如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认罪,这些都是诚信问题。

另外一个转折点是8月,特朗普签署了国会两院高票通过的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这个法案已经关闭了任何一个可能和俄罗斯走近的空间。

关闭了这个空间之后,通俄门调查本身对于共和党建制派和民主党而言,就不再是塑造特朗普对俄政策的工具,而成为了塑造特朗普决策生态的工具。因此通俄门调查现在不断揪住特朗普的家族成员,其实也是共和党建制派约束特朗普的手段,想让其听取更多建制派的声音。

所以通俄门调查也许会持续跟随着特朗普政府,但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它不会成为明年中期选举中非常致命的议题,也不是能有效动员选民的议题。

我认为在中期选举中能真正动员选民的议题是税改,税改肯定会让蓝领中下层白人群体中的某些人失望,很有可能成为民主党赢回选民的抓手。在中期选举中,相比美国对外关系,国内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税改、移民、奥巴马医改的存废才会成为关键性议题。

根据现有的情况判断,共和党在参议院中维持多数席位的可能性很大。2018年参议院换届选举要改选33席,其中只有八个是共和党席位,意味着从起点开始,民主党就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改选的人多。

另外,改选的参议院席位中,共和党可能输给民主党的就两个席位——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但反过来看,民主党可能输给共和党的席位比较多,比如密苏里州、西弗吉尼亚州、北达科他州和印第安纳州。

在众议院部分,共和党的压力比较大,众议院全部的435席都将改选。而从历史来看,过去三次的众议院政党多数少数席位易位,都发生在中期选举中。

此前有过相关统计,如果总统在中期选举年的支持率在50%以下的话,该总统所在的政党平均会失去34个席位;支持率在50%以上,平均也会失去17个席位。

而特朗普在明年中期选举时支持率上50%几乎不可能。现在众议院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席位是241比194,如果民主党在中期选举拿下30个席位,就可以扳回局面。

所以从现在这个节点来看,共和党想在众议院保持多数席位比较有挑战,在参议院保持多数席位相对容易。

如果丢掉了众议院多数席位的话,特朗普将面临的是在这一任期的后两年出现跛脚国会。现在共和党占据两院多数的情况下,特朗普推行政策都已经很艰难了,如果众议院失守,特朗普今后推进国内议题将寸步难行。

假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2018年中期选举后,特朗普或许会更多选择国际议题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以换取连任的可能。

对于明年可能出现的变化,最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李绍先:我最担忧的是,在特朗普这种不靠谱的所谓要重塑中东的狂妄想法下,中东会进入一个更乱的状态,现在中东已经处于百年不遇的大乱之中。

这种狂妄有点类似2001年,小布什在“9·11事件”后想民主化改造中东,而中东秩序的坍塌可以说就开始于伊拉克战争。

中东火药桶非常多,而我最担心的是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出问题。沙特在中东是块压舱石,如果压舱石动摇了,中东将天翻地覆。

崔洪建:从关切度来说,最担忧的还是周边的朝核问题,特朗普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一个关键。还有一个就是中东,这个跟特朗普政策上的变化也有关,各国都要对他的政策变化进行重新调整,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事态。

刁大明:除了中期选举之外,在我看来的一个担忧问题是特朗普对伊核协议的态度。特朗普下一次需要确认的时间是明年1月,到那时特朗普会不会有更重大的决定、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这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个则是特朗普政府在明年上半年可能面临的大规模人员变动。总统经济事务高级顾问兼副国家安全顾问蒂娜·鲍威尔已经确认离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是否会离任是个问题。这些全球主义派人士的离任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意味着什么,是否会给军方和本土主义派更大的话语权都是让人担忧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