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盘点201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骤减 期限拉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盘点201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骤减 期限拉长

2017年央行公开市场全年净投放11192万亿元,较上年少投33698亿元。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较长期限工具在投放中的占比显著上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回顾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全年净投放11192万亿元,较上年少投33698亿元。规模下降的同时,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较长期限工具在投放中的占比显著上升。此外,央行还三次上调公开市场短期与中期利率,均合计25个基点。 

公开市场投放大幅下降,虽然与外汇占款降幅减小有关,但考虑到前者下降的规模远大于后者,因此,这主要还是体现货币政策从稳健略偏宽松向稳健中性的转变。

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逆回购,全年实现净回笼650亿元,较上年投放量减少了137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实现净投放10642亿元,较上年减少了17276亿元。央行还通过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净投放1200亿元。

央行公开市场投放规模减少的同时,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操作期限较长的品种在投放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在7天、14天、28天逆回购基础上,央行在10月份首次增加了63天期限品种,该品种逆回购在全年投放量中占比为3%。28天逆回购占比从2015年的5%、2016年12%升至2017年的17%;14天占比从2015年的8%升至2017年的29%;7天占比则从2015年的86%降至2017年的51%。 

MLF方面,自2014年9月创设以来,目前有3个月、6个月、一年期等3个品种。2017年,一年期MLF在全年投放量中的占比达85%;6个月品种从前两年近50%的占比快速降至15%;而3个月品种占比不断下降,从初创时的100%降至2015年的51%、2016年的23%,至2017年已不见踪影。 

逆回购与MLF投放期限结构变化表明央行可能意识到以公开市场代替降准的补充流动性方式存在问题,并在操作中尽可能使用较长期限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以减少对金融机构行为的扭曲。 

尽管市场对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很高,但央行迟迟不愿行动恐给市场造成货币政策宽松的错觉,同时又采取变相降准手法来稳定流动性。比如,在9月末宣布从2018年起实施定向降准,12月29日又推出“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作为春节前补充流动性的临时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可能是年初才推出的临时性流动性便利(TLF)的升级版。TLF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和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与此相比,“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期限增至30天,且不用付息。 

在利率走廊建设方面,央行2017年三次上调逆回购和MLF操作中标利率,均合计25个基点。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在2月3日和3月16日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14日上调5个基点;MLF在1月、3月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上调5个基点。 

这两次上调利率和美联储加息时间吻合,但中国央行的“加息”幅度显著小于美联储的幅度,且年末进一步减小,凸显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困局,一方面国内市场融资成本已经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叠加美国税改可能对我国资本流动产生负面影响,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2017年,央行在不断创新,推出新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工具暂别舞台。比如,此前连续四年、总是在春节前使用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今年未再出现;正回购操作也已连续三年没有进行,最后一次于2013年11月发行的100亿元三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在去年到期后,市场上已无任何期限的央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盘点201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骤减 期限拉长

2017年央行公开市场全年净投放11192万亿元,较上年少投33698亿元。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较长期限工具在投放中的占比显著上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回顾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全年净投放11192万亿元,较上年少投33698亿元。规模下降的同时,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较长期限工具在投放中的占比显著上升。此外,央行还三次上调公开市场短期与中期利率,均合计25个基点。 

公开市场投放大幅下降,虽然与外汇占款降幅减小有关,但考虑到前者下降的规模远大于后者,因此,这主要还是体现货币政策从稳健略偏宽松向稳健中性的转变。

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逆回购,全年实现净回笼650亿元,较上年投放量减少了137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实现净投放10642亿元,较上年减少了17276亿元。央行还通过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净投放1200亿元。

央行公开市场投放规模减少的同时,各操作工具期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操作期限较长的品种在投放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在7天、14天、28天逆回购基础上,央行在10月份首次增加了63天期限品种,该品种逆回购在全年投放量中占比为3%。28天逆回购占比从2015年的5%、2016年12%升至2017年的17%;14天占比从2015年的8%升至2017年的29%;7天占比则从2015年的86%降至2017年的51%。 

MLF方面,自2014年9月创设以来,目前有3个月、6个月、一年期等3个品种。2017年,一年期MLF在全年投放量中的占比达85%;6个月品种从前两年近50%的占比快速降至15%;而3个月品种占比不断下降,从初创时的100%降至2015年的51%、2016年的23%,至2017年已不见踪影。 

逆回购与MLF投放期限结构变化表明央行可能意识到以公开市场代替降准的补充流动性方式存在问题,并在操作中尽可能使用较长期限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以减少对金融机构行为的扭曲。 

尽管市场对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很高,但央行迟迟不愿行动恐给市场造成货币政策宽松的错觉,同时又采取变相降准手法来稳定流动性。比如,在9月末宣布从2018年起实施定向降准,12月29日又推出“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作为春节前补充流动性的临时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可能是年初才推出的临时性流动性便利(TLF)的升级版。TLF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和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与此相比,“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期限增至30天,且不用付息。 

在利率走廊建设方面,央行2017年三次上调逆回购和MLF操作中标利率,均合计25个基点。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在2月3日和3月16日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14日上调5个基点;MLF在1月、3月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上调5个基点。 

这两次上调利率和美联储加息时间吻合,但中国央行的“加息”幅度显著小于美联储的幅度,且年末进一步减小,凸显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困局,一方面国内市场融资成本已经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叠加美国税改可能对我国资本流动产生负面影响,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2017年,央行在不断创新,推出新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工具暂别舞台。比如,此前连续四年、总是在春节前使用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今年未再出现;正回购操作也已连续三年没有进行,最后一次于2013年11月发行的100亿元三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在去年到期后,市场上已无任何期限的央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